30年后,你的小学同学都还健在吗?
原创

30年后,你的小学同学都还健在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的关键字“都”。对我来说小学同学。都健在。这是不可能的。我的小学同学。应该都七十多了。我己经记不清楚了。

对现在的中年人。他们的小学同学。应该都还健在的。但也许可能有例外的。

我是46年出生的。我的中学同学都七十多岁了。58年初中入学。距我们初中毕业(61年)都有58年了。距我们初中入学也己经有61年了。

母校60周年。去年。2018年。我们老同学的群。大家一起拼凑。共回忆起100多位同学名单。

当然。58年的初中同学。都近60年了。肯定说己经“走”了一些。粗略统计大约“走”了二三十个老同学。健在的仍然不少。

2018年。母校60周年校庆。我们老同学之前也小聚了一下。人虽然没到齐。凡是联系上的。除了身体不太好的。有特殊情况的。还是到了不少的。

老同学相见分外亲切。不容易呀!都老了。不带任何“功利”因素。无他。只是叙旧。



其他观点:

我的母校是福州实验小学。我的小学同学有五十余名。五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同学们基本都在。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传奇。有些人一生平静如水。有的人一生跌宕起伏。有的人一生惊心动魄。当追忆似水年华时。都有一个共同点---透视生活的本质。每一个生命体都会精彩纷呈。

今年春节期间回榕。不经意之间见到了我已经阔别了50年的母校---福州实验小学。尽管我没能够迈进那半个世纪未曾涉足的母校校园。尽管我只能够隔着栅栏在手机里留下几张母校的照片。我已经很释然了。回京后。少年时代。往事萦怀。挥之不去。提笔作文。写下《我的福州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一文。题记是:从1963年到1968年。我在福州实验小学就读;一别50载。老师和同学们依稀出现在模糊的记忆里。

文章发出后。原本只是回忆回忆一下逝去的年华。记录记录那些曾经的老师和同学们。检验检验自己的记忆力。谁知。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使我的拙作居然被我的实验小学的同学们看到。这是我始料不及的。然后我作为”实小68届一班”的学生进入了他们的“群”。曾经同班五年的同学们热情接纳了我。群主陈小丁给我发来一张班级同学们的通讯录。你还别说。上面本人的名字赫然在目!50年了。我们班的同学录居然还给我留了一席之地!尽管我被列入“失踪”(未联系上)人员之列。尽管他们基本都记不得我的模样和寻不到我的踪迹。但至少我还是他们中的一员!欣慰呀!

保力同学把我拉进群。小丁群主张开热情的臂膀。矫小青、陈莉、王建平、林晓等同学不断回忆往事。尤其是小青同学有着出类拔萃的记忆力和洞察秋毫的观察力。在我与他们的对话中和他们发出的视频照片里。我终于见到了50年未曾谋面的我的老师们。所有这些。都归功于一篇小小回忆文章。把我从虚拟的50年前拉回到现实的50年后。

忽而手痒。灵机一动。何不再作文一篇。时空交织。物换星移。搜索搜索过往轶事。抒发抒发内心感受。

我从1963年秋季开学后。进入实小二年一班。一直到1968年6月从实小毕业。一直都在年级一班。我们”实小68届一班群”的群主陈小丁同学给我发来一张《实小68一班同学录》。上面记录了小学六年来曾在我们班出现过的58位同学。58位同学中。见到名字能够立马想起本人的。可能一半不到;见到名字能够依稀恍然的。也不是太多;见到名字无论如何想不起来的。也有不少。女生占多数。你想啊!50多年不见。谁有这么好的记忆力。能把小学同学一一记起?尤其那会子男女生之间交集很少。留下的印象当然不深。十分容易被时间抹去。

透过岁月的年轮。仔细盯着这张宝贵的同学录。如同座山雕拿着杨子荣献上的地下先遣图一般。小学同学。毕业之后。各奔西东。天各一方。今天又见到你们的名字。不免搜肠刮肚的找寻和回忆当年在一起的情景。除了在《我的福州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一文中我提到的甘晓笛与陈保力二位同学以外。同学录又给我提供了班里其他同学在我记忆里模糊片段的索引。

于谦同学应该是我们班的班长。文文静静的。好像一笑脸上两酒窝。他是我们班主任郑履端老师的得意门生。

陈小丁同学在我印象深处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他的名字使然。记得当年音乐老师教了我们一首叫作歌。歌名忘了。歌词的前两句是“丁丁说他是小画家。红蓝铅笔一大把”。下课后。同学们冲着他唱。小丁同学顿时羞赧的不知所措。

王希同学是我们班主任张淑庄老师的女儿。学习成绩不错。她曾经与我同桌一个学期。估计是班主任让她来帮助我这位除了作文比较好、其它方面都差强人意的男生吧!

孙少夫同学个头不高。比较胖。那年头胖的孩子非常少。不像今天比比皆是。所以大家都叫他“阿胖”。

刘杰同学是我们后勤大院的。但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班里居然还有后勤大院的女生了。

王莉莉同学。联络图里没有找到她的名字。她是我们班毕业后唯一与我有联系的女生。当年我曾经去过她家玩儿。看过他哥哥攒的邮票。

陈玄同学印象很深。个头比较大。最喜欢恶作剧。他经常会把扫帚或字纸篓搁置在教室的门框上。把门开一个小缝隙。一旦有人推门进来。门框上东西就会掉落下来砸在推门人头顶或身上。很多同学都尝过这种恶作剧的滋味儿。女生警惕性差。次数自然多些。他也很会打架。在班上干仗能和甘晓笛同学叫板的非他莫属了。

王志强同学在班里最“娇小玲珑”了。永远坐在第一排。三四年级时。个头大概1米5不到。体重40斤不到。他喜欢穿一双大头皮鞋(卡钉鞋)。很戏剧性。

隆重推出的是在班级里与我玩的最好的王建平同学。他的座位始终与我的座位挨着。我们上课老说话。经常被老师抓住批评;记得他曾经到我们中山路后勤大院玩儿过。我也到他家所在地省商业厅大院去过。他和我都爱看小人书。尤其是反特的和打猎的书。六十年代。有两本书很流行。一本是反映鄂伦春族人狩猎的《猎人一家》。一本是反映解放初期湘西剿匪的《武陵山下》。我们两人都在疯狂地找这两本书。最后找到没有。想不起来了。

在同学录里。有两位同学已经离开了我们。李晓仓同学名列其中。

李晓仓同学很爱开玩笑。大家都爱逗他。记得有一次头天看电影《槐树庄》。电影里面有一个富农叫李满仓的。于是第二天大家就开始叫他李满仓。气得他一愣二楞的。还有一次。他穿了一件非常夸张的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来上学。非常扎眼。与他高干家庭的背景很不协调。但班主任却在班上当众表扬他艰苦朴素。乐的他满脸笑意如同一朵花。

人的记忆就是这样。有的不经意的事儿记得很牢固。有的很重要的事儿却忘得一干二净的。记忆也有选择性。根深蒂固的记忆往往就是一些非常不起眼的甚至转瞬即逝的场景、细节或对话。

矫小青同学在群里发了一段实小67届三班不久前聚会的视频。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50年未见的老师们。白驹过隙。岁月沧桑。50年。足以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为一位知天命的壮年了。那我们的老师们呢?

我看到了我的班主任郑履端老师、教算术的何光龄老师、教体育的郑霖老师。还有我们曾经肃然起敬的梁孝忠校长。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曾经教过我们班和没有教过我们班的老师们。真真正正是一次精神和视觉的丰收啊!看样子这个班的聚会发起人够牛的。班级学生们一次相聚。居然把这么多资深的老师们和曾经的校领导都叫来了。

在视频里。老师们相继发言。我仿佛又回到50多年前。一位不到十岁的懵懵懂懂的学童竖起耳朵聆听老师的教诲一般。只是斗转星移。当年一个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老师们哪里去了呢?其实不要寻找。答案很简单。老师们年轻的身影。已经随着流逝的岁月。融入到他们默默耕耘的教育土壤里。浸润在他们春风化雨的教育生涯中。浓缩在他们为之奋斗的三尺讲台上。同时也展示在桃李满天下的莘莘学子里。

我最想见的班主任张淑庄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够出现在同学们的聚会上。很遗憾!想当年。淑庄老师教我写文章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她在我作文本上留下的眉批和修改。我还能记起。我非常感谢她。也默默地祝他们健康长寿。






其他观点:

也许30年后

我的小学同学都健在

而我却不在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47:19

    同学,同学们,老师,老师们,母校,福州,小学,我们班,实验小学,班主任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47:19

    没想到大家都对30年后,你的小学同学都还健在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47:19

    这个问题的关键字“都”。对我来说小学同学。都健在。这是不可能的。我的小学同学。应该都七十多了。我己经记不清楚了。对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