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市里、县里的处级干部有什么不同?
原创

省里、市里、县里的处级干部有什么不同?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处级干部是各级干部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层级。在部委、省里、市里、县里都广泛存在。但是。所在的层级不同。处级干部的职权、工作复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层级。

首先。介绍一下省里的处级干部。

在省一级。处级干部一般是指省直机关的中层干部。例如省厅的处长、副处长等等。

虽然也担任处级实职。但是不属于领导班子的一员。更类似于一个高级办事员。

以处长为例:

第一。处长的日常工作以业务为主。负责系统内某条线上的工作。不会考虑太多业务外的事情。工作复杂程度并不算高。

第二。处长虽然手下管着十几个干部。但对于这些干部的命运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影响力比较有限。

第三。在省厅的处级干部的待遇是最差的。办公室面积小、没有工作用车。各类工作待遇、生活待遇都与市、县两级的处级干部无法媲美。

第四。在省厅干到处长一般都到头了。能够提拔副厅长的少之又少。想要晋升二级巡视员也要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当然。在省会城市的好处就是教育、医疗等资源比下面的市、县两级要好很多。

其次。介绍一下市里的处级干部。

在市一级。处级干部主要是指市直机关的正、副职。例如市局的局长、副局长。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市里的处级干部优势比较明显。

以局长为例:

第一。管理全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百余名干部。在人事权上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在单位内部一言九鼎。决定着整个单位的发展。

第二。局长有机会竞争副市长等副厅级实职。再不济也能解决二级巡视员职级。享受副厅级的生活待遇。职业发展前景好于省厅的处长。

第三。局长的办公用房、公车、文件阅读权限等工作待遇明显好于省厅的处长。也不会为工资待遇等生活发忧。

第四。省厅的处长是干活的人。而市里的局长是指挥别人干活。日常考虑的是单位的发展。如何统筹做好全市的一个系统的工作。

最后。介绍一下县里的处级干部。

在县一级。处级干部是指四套班子的正、副职以及法检两长。

毫无疑问。作为县领导。县里的处级干部优势更加明显。

以县委书记为例:

第一。县委书记是省管干部。在全省统筹实用。只要不违纪违法。提拔副厅级实职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还有很大的希望再进一步。

第二。县委书记作为全县的一把手。要对县里几十万老百姓负责。要统筹兼顾全县的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社会治安等方方面面。还要处理各类突发事情。任职难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第三。县委书记掌握全县所有科级领导职务的任免大权。日常接触的各类人群远不是其他处级干部可以比拟的。

第四。县委书记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日常生活保障。各项工作待遇、生活待遇也是远远好于省厅处长、市直局长。

总之。在所有正处级岗位中。县委书记毫无疑问都是最顶尖的那一类。

欢迎点赞、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其他观点:

省直、市直、县里的这三个机关的处级干部。在县里可能是一方诸侯。在市里可能是部门一把手。在省厅只能是单位中层。他们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从政治待遇来看。县级机关的处级干部最高

①省直机关处级干部。在省直机关。处级职务一般是处长、副处长等。属于单位中层干部。享有的政治待遇极为有限。无外乎就是偶尔列席参加省直机关党组扩大会议(比如:机关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偶尔可以参阅一定密级的文件。偶尔可以参与省直机关的人事任用推荐和投票。仅此而已。

②市直机关处级干部。在市直机关。处级职务一般是局长、副局长等。属于部门领导。局长是市直单位一把手。享有较高的政治待遇。在本单位本系统内的一亩三分地之内。拥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拍板权。可以决定单位的正科级以下职务任免。可以推荐和影响单位副职领导的任用。可以参加市里一些处级干部以上的政治生活。

③县级机关处级干部。一个县才40来个处级干部。一般是书记、县长、政协主席、县委常委、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等。属于县领导干部。在县里。能够提拔到处级职务。说明仕途已经达到巅峰。已经站在了95%的人的肩膀上。县里的重大政治活动。处级干部几乎可以参与;如果是县委常委。还拥有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的决策权、参与权、知晓权和建议权;如果是书记、县长。则是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发展、平安稳定的重要政治掌舵人。拥有极为重要的政治影响力。可以推进和停滞当地各项事业发展。

二、从工作待遇来看。县级机关的处级干部最高

①省直机关处级干部。省直机关的处级干部属于单位中层。享有的工作待遇不是很高。没有固定的公务用车。不能代表单位开会。负责工作业务只有建议权和谋划权。没有最终的决定权、签字权。在财务、人事、审批等方面的权利几乎没有。处长拥有独立办公室(副处长只能与其他同志共用)。拥有处里的工作安排权和任务部署权。

②市直机关处级干部。市直机关的处级干部属于单位领导。享有的工作待遇较高。无论是局长还是副局长。都可以代表单位开会。都拥有相对固定的公务用车。都拥有独立的办公室。对管辖业务工作拥有规划权、建议权和拍板权。在财务、人事、审批等方面的权利也较大。局长还隐秘拥有1位固定的随行秘书。

③县级机关处级干部。县级机关的处级干部属于县领导。享有的工作待遇非常高。都可以代表县里到市里、省里开会。都拥有固定的公务用车。都拥有独立的办公室。对分管工作拥有建议权、决定权或拍板权。还可以拥有一名固定的工作秘书(或与其他人共有)。

三、从社会地位来看。省市县三级各有千秋

①省直机关处级干部。省级机关处级干部虽然属于中层。但是可以借助调研考察、工作考核、资源分配等工作关系。在省市县都建立各种关系来往。积累人脉资源。特别是在省城。与其他部门的处长们也有各种来往。甚至互通有无。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看病就医、小孩上学等个人私事。相互帮个忙也不是什么难事。省直机关处长到市县检查调研。市直局长、县委书记、县长、副县长都想必都要亲自陪同。

②市直机关处级干部。市直机关的处级干部。对上与省厅机关有来往。对下可以指导县级机关。横向可以联系市直其他部门。自己也握有相当的系统行业资源。在市县两级。市直处级干部还是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③县级机关处级干部。在县里。处级干部孰人不知、孰人不晓。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大事小事都可以做到。俨然就是个山寨主。但这些关系资源。仅限于在本县。出了本县域。社会地位将大打折扣。当然。如果是县委书记、县长。对上、对下、横向都联系比较多。人脉资源相对更为丰富。社会地位比县里其他处级干部高很多。

四、从发展前景来看。处长、县委书记、县长等正处级较好

①省直机关处级干部。在省厅机关。处级干部想要提拔为副厅级。是一道很难跨越的坎。年龄大一点的处级干部。极有可能在处级岗位上终此一生。但是年纪小的。有外力支持的。可能年纪轻轻就能交流到地级市当副市长。从此步入仕途快车道。职级并行后。省直机关处长退休前都可以晋升到二级巡视员。

②市直机关处级干部。市直机关局长想要提拔副厅级。难度比省直机关还大。副局长想要晋升局长。难度也不小。必须与县区副县长、市两办的其他副处级干部竞争。通常来说。市直机关90%的局长晋升不了副厅级。70%的副局长晋升不了正处级。

③县级机关处级干部。县里能够提拔处级干部也是比较少。具备提拔拔副厅级资格的。只有书记和县长;具备提拔正处级资格的。只有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其他副处级干部。90%的人都是原地踏步、副处级终此一生。通常来说。县委书记提拔副厅级的概率相对较高。大概40%;县长提拔为副厅级原则上必须经过书记;其他副处级提拔正处级的概率不到30%。

其他观点:

县里处级干部是实职实权干部。是一县之长。全国一共有1301个县。也就是说全国的公务员里面只有1301个人能到这个位置。

市里的处级干部也就是副市长、局长。局长管理一方局。副市长分管业务。实权没有县委书记大。

省里的处级干部一抓一大把。因为级别高。大都不是实职。只是享受处级待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1:43

    处级干部,县里,处长,局长,待遇,工作,县委书记,机关,单位,省直机关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1:43

    没想到大家都对省里、市里、县里的处级干部有什么不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1:43

    处级干部是各级干部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层级。在部委、省里、市里、县里都广泛存在。但是。所在的层级不同。处级干部的职权、工作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