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何在《史记》里污蔑先师孔子?
原创

司马迁为何在《史记》里污蔑先师孔子?

好文

热门回答:

司马迁并未在《史记》里污蔑孔子。反而把伪仁假义复礼弱智不信的孔子美化了一番。

关键孔子不用污蔑也不是什么好人。只要随手翻翻《论语》就能看出孔子的为人处事:

孔子此人。品德恶劣。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孔子号称克己复礼。痛恨乱臣贼子。但阳货、公山不扰、佛肸这三个“乱臣贼子”都曾请孔子出来做官。

阳货请的时候。孔子虽然答应出来做官。就是不出来。不知道是否言而无信;公山不扰请的时候。子路反对。孔子说我能治理好。结果没治好;佛肸请的时候。子路反对。孔子说我又不是匏瓜。怎么能挂在那里给你们看而不给人吃。

孔儒学说强调人有贵贱之分、等级之别。在分封制下被授予封地的贵族和官员是统治者。民众是低贱的被统治者。低贱者忠诚服从高贵者和民众顺从统治者的奴役、剥削和统治才是低贱者的美德。这和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样的!

别说圣人。仅为剩人。人之所剩。其实为渣!吹捧此人。其心可诛!

其他观点:

其实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污蔑先师孔子。

按《史记·孔子世家》末尾的大段记载: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这样的一个太史公司马迁。他在写《史记·孔子世家》时。会存在污蔑先师孔子的动机吗?

我知道。很多人拿《史记》中的“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说事。其实是因为不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

按《周礼·地官》。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即当时政府为了增加人口数量。推出的强制性的命令。大龄男女必须响应政策。为繁衍人口做贡献。当然。婚配最好。不过。一夜情也行。“奔之”说的就是一夜情。反而是不遵守法令的就要受到处罚。再说。在那个华夏民族的“少年时代”是没有宋明理学的贞操观的。或者说。还不明显。

而孔子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出生的。这样的父母“野合”有问题吗?

第二件应该是:“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的记载。

这件事的争议点在。其存在的真实性。如果存在。那么太史公司马迁就不算是诽谤先师孔子。后世的许多学者认为此事子虚乌有。既然是子虚乌有。那怎么会出现在《史记》里呢?

我认为:太史公一贯秉持的“互文相足、兼存异说”的纪事原则所致。非有意为之。但不得不承认。此一记确实有失偏颇。


其他观点:

首先是写他父母野合生了他。野合可以说成“打野战”。后人解释为“老夫少妻”不合礼法。当然相信“打野战”的多。恐怖的是孔子的相貌记载:头顶凹下去。请问各位看官。你们看到过头顶凹下去的人吗?这样的人就算能活。也是脑残!

《史记·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

圩:就是凹进去。像反“屋顶”。天生的凹陷脑袋顶。

人的智慧就是靠脑袋。脑袋靠的就是脑容量。这凹陷进去了。肯定脑容量小。怎么也聪明不了。所以说他通六经就让人怀疑。

今天一个人要通六经都很困难。就别说一个脑残的人了。

司马迁的记载就表明了他的叛逆。故意黑孔子。从来没有这样写别人的。只有这唯一的史记写孔子脑残的。写别人有异相。龙相。出生就满屋红光。全身留香什么的。

还写他高大。和姚明差不多高。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那时一尺等于23厘米。9.6尺×23=220.8厘米

这么高倒是还好。但加上凹顶。智商就让人捉急了。

写他去周游列国。实现自己的报复。目的就是恢复“周礼”。但是当时周天子还在。周国还在。他就是不去找周天子。你看这不是脑残的表现吗?还有去见南子。有名的美女。只是有点开放。孔子都不避嫌。换成别人避之不及。他竟然高高兴兴去了。他的学生子路都不高兴了。

所以《史记》实际上是“反孔”的。但是后世的书呆子都以为孔子是真的什么圣人。读书读呆了。司马迁确实伟大。藏锋芒于刀笔中。明捧暗贬。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对不起是种借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3:11

    孔子,史记,周礼,先师,太史,低贱,世家,的人,乱臣贼子,让人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3:11

    没想到大家都对司马迁为何在《史记》里污蔑先师孔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3:11

    司马迁并未在《史记》里污蔑孔子。反而把伪仁假义复礼弱智不信的孔子美化了一番。关键孔子不用污蔑也不是什么好人。只要随手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