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元宵节家宴,贾母对袭人不满,有可能给袭人打小报告垫孬言的是谁?
原创

《红楼梦》里的元宵节家宴,贾母对袭人不满,有可能给袭人打小报告垫孬言的是谁?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元宵佳节。贾母对袭人不满。并不是谁人给贾母打了小报告。而是家宴时。发现了宝玉身边的丫头只有麝月和秋纹。而她派去的两个丫头晴雯与袭人。竟然一个都不见。晴雯有病了情有可原。可是袭人怎么也不跟着?当初派他本就是因为恪尽本分。做事谨慎周到的。因此。她问了一句“袭人怎么不见。她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孩子出来”。

袭人是个大智若愚的。外表看起来蠢蠢笨笨的。事实上却极有心机。与各个大主子身边的大丫头如鸳鸯。金钏。平儿等关系极好。哪里还有人会打她的小报告?但贾母是个智慧的。早就从下人们无意中泄露的只言片语感觉到袭人早已背判旧主。寻了新后台的事情。此时说此话。也是淡淡点出袭人变了的事实。

当王夫人回说\"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效。不便前头来”时。贾母笑着说的几句话。却实打实的有敲打的意味了:

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

在这里。贾母明确指出。袭人是签了死契的奴才。欺负宝玉年轻。并指出府理规矩太松。管理上的漏洞太大。王夫人和王熙凤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贾母此话一出。不但王夫人急。王熙凤也急。王夫人语拙。找不出什么话辩解。但是王熙凤机伶。马上想出了几个理由向贾母申诉:

今儿晚上。他便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他还细心各处照看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

后来凤姐又借贾母说恩典时。指出王夫人已赏了袭人四十两银子的事。暗中告诉贾母。袭人拿大。是因太太看重。她是没有办法。不敢过问。轻轻巧巧的把责任卸了。

贾母自来疼爱凤姐。此大好时光。也不想为难凤姐。但却不想放过王夫人和袭人。又拿出自己身边的鸳鸯说事。鸳鸯是贾母身边第一人。资格比袭人重的多。她的母亲去世。老太太尚不让她奔丧。你袭人有什么资格。

尽管贾母对袭人不满。对王夫人不满。但贾母必经是智慧的。不愿在这个大好节日里寻衅找事。使大家都不痛快。因此也就放过了袭人和王夫人。再没有什么不满表示。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虽然回目中是第五十三回写的“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但是。贾母对袭人不满的这句话。却是在第五十四回。

当下天未二鼓。戏演的是《八义》中《观灯》八出。正在热闹之际。宝玉因下席往外走。贾母因说:“你往那里去!外头爆竹利害。仔细天上掉下火纸来烧了。”宝玉回说:“不往远去。只出去就来。”贾母命婆子们好生跟着。于是宝玉出来。只有麝月秋纹并几个小丫头随着。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王夫人忙起身笑回道:“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贾母听了点头。又笑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

宝玉一向不爱看这些戏。所以他要外出。但是。在这里。我认为作者是故意这么写的。就是要表现贾母的不满之意。贾母在尚未问清袭人究竟什么原因没来之前。直接说“他如今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说是就是当时袭人的事实。

我们知道。袭人是贾母派给宝玉的丫头。其身份此前一直在贾母那儿挂着的。是贾母的八个月银为一两的丫头之一。后来袭人投靠了王夫人。月银改从王夫人账上支出。变成了一个月二两。大概从这时候起。袭人开始事事自己亲自去回王夫人。跟贾母之间就疏远了。这不用谁给贾母打小报告。以贾母的智慧。其实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你们那点小九九我还看不清?只不过以贾母的为人。她平时也不会专门为这样的小事去说。正好这次袭人不在。贾母有这样的机会。顺便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在说袭人的同时更是在说王夫人。府里的规矩王夫人应该都知道。如今王夫人当家。当然不能任由着下人随便去谈自由。你买进府来就是府里的人。不可再去为着家人的所谓的孝与不孝而忌讳。这样的事情在现在看来可能觉得有些不合情理。但在当时确实是如此。一旦被卖。你早已没有了自己的身份。像袭人母亲去世让她回去。是府里对下人的宽容。不给回去也正常。因为你的人生自由是在主人手里的。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讲了和尚秃子也有份。虽说是在讲袭人。袭人又不在场。不更多是讲给王夫人听的吗?

所以接下来凤姐赶紧打圆场。说即使是袭人今天没孝。也该看园子的。这节下灯炮火烛的。需要有人看管。贾母这才说是。想想。如果王夫人当时就这么说。又怎么会惹贾母生气呢?说到底。还是凤姐会说话。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红楼梦》中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正在观看《八义观灯》戏演时。宝玉要出去走走。贾母见只有麝月秋纹几个小丫头跟着。很不满地查问袭人下落。责备如今“拿大”了单支小女孩出来。后得知有“热孝”不便。认为跟主子不必拘孝与不孝。当年鸳鸯娘死在南边也没叫她回家守孝。遂命人拿果子菜馔点心让她们两人作伴吃去。这里贾母以“拿大”来批评袭人被王夫人升了月例后摆架子的行为。估计是有人之前在贾母面前提起过。那去“口舌”的会是谁呢?有可能的大概为晴雯、赖嬷嬷、鸳鸯和王熙凤。

晴雯是贾母安排给宝玉的丫鬟。聪明伶俐。针线活儿极好。偶尔会给老太太做点针线。本来和袭人都是贾母的人。袭人升了月例又被王夫人看中。心里不平衡见到贾母抱怨两句也有可能。但晴雯却从来不会背后搬弄是非。都是心直口快、当面指责、光明磊落的。而且因为病了卧床很久。根本没见过贾母。所以不是晴雯所为。

赖嬷嬷是贾母的陪嫁丫鬟。受尊重、具有很高的地位。晴雯就是她推荐给贾母的。会否赖嬷嬷为晴雯抱不平。在贾母面前贬袭人呢?有动机但无线索和事实。所以也排除了赖嬤嬷。

鸳鸯是贾母的首席丫鬟。和贾母接触时间最多。贾母对她很信任。她的说话很有份量。会否嫉妒袭人而诽谤呢?鸳鸯心气较高。她负责管理贾母的事务包括财物、金钱。但她处事公道、执法如山。且和晴雯、袭人等原都是在贾母身边的人。情同姐妹。也没有迹象显示她有挑拨口舌他人。所以也排除。

最后是凤姐王熙凤。在王夫人向她查问赵姨娘他们月例可有按数、袭人月例和晋升之时。凤姐事后就极为不满。以“吹过堂风”来讽刺赵姨娘无事生非、袭人搬弄是非的事实。说“太太把二百年的事都想起来问我”。又扬言“我从今以后倒要干几件刻薄事了”。还骂袭人“糊涂油蒙了心”、骂赵姨娘“下作娼妇们”。所以王熙凤有抄作动机。见贾母机会也多。而且掌握贾母脾性。在王夫人那里受了气。见机在贾母面前打击一下袭人以压一压王夫人气焰。很符合她的性格。从现场反应来看。当贾母查问、王夫人解释。凤姐立即长篇大论打圆场。表明打报告“口舌”袭人的正是她。而且其目的已达到了。为免让王夫人猜疑自己口舌是非。也免袭人受责罚令众人生厌。凤姐反而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说自己未通知到位。致使贾母自责起来。连带扯上鸳鸯并袭人一起奖赏皆大欢喜。可见王熙凤确实为左右逢源的高手。

通过这件事。也表明了袭人作为宝钗的缩影。宝玉宝二奶奶的人选对凤姐的权力有影响。王熙凤前期是支持宝黛“木石前盟”立场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5:15

    贾母,袭人,王夫人,宝玉,凤姐,鸳鸯,是在,晴雯,王熙凤,在这里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5:15

    没想到大家都对《红楼梦》里的元宵节家宴,贾母对袭人不满,有可能给袭人打小报告垫孬言的是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5:15

    元宵佳节。贾母对袭人不满。并不是谁人给贾母打了小报告。而是家宴时。发现了宝玉身边的丫头只有麝月和秋纹。而她派去的两个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