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繁荣的经济,为什么没能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原创

两宋繁荣的经济,为什么没能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宋朝。由于结束唐后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政局稳定。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同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兼容的对外政策。农业、手工业及城市商业相对发达。 经济高度繁荣。其综合国力。领跑当时的世界。但是。宋朝的军事力量却相对薄弱。面对北方辽、夏、金以及后来的大元。宋朝由抵抗到僵持。再到败退。直到毁灭。军事力量与经济实力不可比。最后两者皆空。江山易主。

那么。宋朝繁荣的经济。为什么没能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呢?

(宋太祖赵匡胤)

首先。这与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一开始制订的国策有关。赵匡胤是靠“杯酒释兵权”。即“陈桥兵变”上位的。宋朝建立后。他担心自己的“黄袍加身”历史事件重演。采取文武制衡。重文轻武的做法。不仅限制武将的权限。而且武将轮番调换。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项政策到了后来。更加走偏。军队的主力是禁卫军。而禁卫军是由皇帝亲自统帅。皇帝忙于政务。抽不出精力。军队失去了自主发挥的能力。军队的手脚被捆绑住了。何来军事力量。何来战斗力?经济繁荣了。又有什么用?要知道。军队不仅靠养。更要靠练。

其次。军队建制和武器极为落后。宋朝军队的种类比较单一。主要军力就是禁卫军。其他的地方军都成小规模。禁卫军以保护皇室为主。对统领地方军。失之偏颇。无暇顾及虎视眈眈的北方强敌。另外。面对北方强大的骑兵部队。宋朝虽然手工业相当发达。但军事技术却很落后。国家没有将手工业技术转化成军事技术的政策。也不重视。那时中原已经发明了火药。但是朝廷限制火药的使用。军队掌握不了火药武器。除了计谋和大规模地围歼。就没有正面战胜强敌的把握。宋朝也曾组织骑兵。但有钱不使力。战马缺失。南方士兵不擅骑术。无法与北方的骑兵抗衡。所以连吃败战。那是常有的事。

(北宋北伐战争)

最后。“澶渊之盟”让宋朝放松了对于北方的警惕性。北宋统一中原及以南的领土后。极想一举统一北方。北伐战争一打就是二十五年。非但没有进展。反而让辽国不断侵蚀大宋的领土。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劝导下前往督战。但他哪里抽得出强有力的军队。他本人也失去了誓死抗争的节气。主张议和。同年11月。宋辽双方在澶渊(今河南濮阳)会盟。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虽然有其正面意义。双方礼尚往来。相安无事。之后百余年时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但是。一纸盟约却让大宋放松了对北方的警惕。从此以后。宋朝统一北方的意志渐渐消沉。宋朝没有汉武帝式雄才大略的皇帝。又如何能统一北方?统一不了北方。却歌舞升平。更不知道北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辽国尚存。金国崛起。等到金国军队大兵压境时。北宋的军事抵抗力量不堪一击。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北宋被金国灭亡。残余政权逃至南方。为南宋。而此时。以蒙古族为基础的大元崛起。它消灭了辽、西夏、金之后。挥师南下。南宋一盘散沙。又是不堪一击。很快就灭亡了。

史实说明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强国必先强军。

其他观点:

不是不能转化。根本原因是统治者不愿意转化或者不敢转化。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因为作为武将掌权之后直接黄袍加身而取得帝位。自然而然。他不可能不防其他武将一家独大。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及后代步后周后尘。宋朝立国的理念就是重文轻武或者重文抑武。武将有军事指挥权缺没有调动权。每次打仗都是临时委派武将。和平时训练的武将不是同一个人。因此。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打仗效率和效果锐减!

因此。重文抑武的立国理念决定了不可能把繁荣的经济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其他观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6:18

    宋朝,武将,军队,澶渊,北宋,北伐战争,真宗,靖康,军事力量,皇帝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6:18

    没想到大家都对两宋繁荣的经济,为什么没能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6:18

    宋朝。由于结束唐后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政局稳定。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同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兼容的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