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何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
原创

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何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如果当时的整个天下是一张大饼的话。这张饼谁来分。恐怕都不会公平。何况是项羽。

天下之所以是项羽来分封。凭借的是项羽灭亡秦朝的巨大功劳。项羽因此功劳而成为天下诸候之长。项羽分封的原则是什么呢?当然是功劳。

项羽不仅分封了18路诸候。甚至连楚怀王也封了。楚怀王可是当时天下名义上的共主。让一个名义下的诸侯。去封一个名义上的王。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一幕。

项羽的分封如下:

1、楚怀王熊心封为义帝。分封理由:天下共主。以“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为理由将义帝迁到郴县(今湖南郴县)。不久派人杀害义帝;

2、项羽封自已为西楚霸王。分封理由:灭秦首功。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

3、刘邦被封为汉王。分封理由:首进关中灭秦。都城南郑(今陕西汉中);

4、秦国上将军章邯被封为雍王。分封理由:率秦主力投降项羽。都城废丘(今陕西兴平南);

5、秦国长史司马欣被封为塞王。分封理由:投降项羽。都城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

6、秦国都尉董翳被封为翟王。分封理由:投降项羽。都城高奴(今陕西延安北);

7、西魏王魏豹被封为魏王。分封理由:抗秦诸侯之一。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被项羽迁封;

8、赵国国相张耳部将申阳被封为河南王。分封理由:抗秦中攻取河南地。都城雒阳(今河南洛阳东);

9、韩王韩成被封为韩王。分封理由:抗秦诸侯之一。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县)。被项羽扣押不能回封国;

10、赵国大将司马昂被封为殷王。分封理由。抗秦中攻取河内。数有战功。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

11、赵王赵歇被封为代王。分封理由:抗秦诸侯之一。都城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被项羽迁封;

12、赵国国相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分封理由:参与抗秦。有贤名。随项羽入关。都城襄国(今河北邢台);

13、项羽部将英布被封为九江王。分封理由:抗秦有功。都城六县(今安徽六安北);

14、吴芮被封为衡山王。分封理由:参与抗秦。随项羽入关。都城邾县(今湖北黄岗北);

15、楚国上柱国共敖被封为临江王。分封理由:抗秦有功。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

16、燕王韩广被封为辽东王。分封理由:抗秦诸侯之一。都城无终(今河北蓟县);

17、燕将臧荼被封为燕王。分封理由:参与抗秦。救赵。随项羽入关。都城蓟县(今北京西南);

18、齐将田市被封为胶东王。分封理由:抗秦诸侯之一。都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

19、齐将田都被封为齐王。分封理由: 救赵。随项羽入关。都城临淄(今山东临淄东);

20、原齐王建之孙田安被封为济北王。分封理由:投降项羽。 都城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

除以上分封者。还有以下有功者。项羽没有分封到:

1、陈馀。原是赵国大将军。巨鹿之战后与张耳闹翻。救赵有功。

2、彭越。反秦的一支独立武装。参与反秦有功。

3、田荣。反秦诸侯之一。当初田荣被章邯攻击危急时。项梁救了田荣。后来项梁危急时。田荣去不救项梁。项羽因此而怨恨田荣。

而对项羽的分封明显不满意的。除了有陈余、彭越、田荣外。还有刘邦。刘邦是依楚怀王先入关中者为王。本来刘邦是希望分个关中王。毕竟在所有反秦诸侯中。除了项羽功劳最大外。就数刘邦功劳较大。

项羽分封结束后。各诸侯陆续回到封国。仅仅过去一个月。田荣因为不满意项羽的分封。率先在齐地造反。田荣还联络在分封中不满的陈馀与彭起一起造反。又没过多久。刘邦开始在关中造反。一东一西。项羽前往齐地平反。陷入齐地深陷。无法脱身。

项羽在分封中也并不是绝对的公平公正。项羽的分封是有异心的。对于田荣。明显是因为田荣不救其叔父项梁而没有封的。项羽封在齐地的三个王都不如田荣的功劳大。能力也不如田荣。田荣当然要造反了。并且项羽很顾忌齐地。因为齐地离项羽的都城彭城太近。项羽将齐地一分为三。互相制衡。防止一家独大。

项羽分封对于刘邦来说。也是有私心的。对刘邦的分封呈现堵截状态。三个秦国降将封在关中。围堵刘邦。秦军中最能打仗的章邯正对着刘邦的出川必经之路。而项羽手下最能打的英布在东边围堵刘邦。刘邦是项羽最大的防范对手。而且项羽还不给封刘邦最希望的关中王。所以刘邦要造反了。

当然了。天下诸侯主要是田荣、刘邦、陈馀、彭越这几人造反。其它诸侯并没有造反。而是被动的卷入后面的楚汉战争。

其他观点:

首先。项羽的分封并不算公平。他是怎么排挤刘邦的。就不用多说了。就拿后来推倒楚汉战争“多米诺骨牌”的齐国来说。当时的齐国有两派势力。一派是以田假、田安为代表的近支宗室势力。一派是以田儋、田荣兄弟为代表的齐国远支宗室势力。

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田假、田安都只是打酱油的角色。无尺寸之功。田儋、田荣才是齐国反秦的真正主力。立了大功。

结果。项羽分封时。为了削弱齐国实力。使齐国对自己不造成威胁。他就把齐国直接一分为三。分成了三个国家。

其中的两个王号给了功劳不大。但拍他马屁的田都和田安。另一个给了田儋的儿子。也就是性格懦弱的田市。而反秦功劳最大。同时也是齐国最有实力的田荣。则什么封号都没得到。

项羽排挤田荣。而田荣本身又有实力。后来田荣和项羽开打。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项羽对赵、魏、燕、韩等诸侯王以及实力派人物也进行了打压。

当时的赵国被项羽一分为二。原赵国大将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原赵王赵歇封为代王。至于赵国的实力派陈余。则不予封王;

燕国也被项羽一分为二。原燕将臧荼被封为燕王。原燕王韩广被封为辽东王;

韩国也被一分为二。原赵国大将申阳被封为河南王。韩王韩成不变。不过项羽认为韩王成跟刘邦关系太好。就把他弄死了。又封了自己的部将郑昌为韩王;

所以说。项羽的分封确实谈不上公平。他该封的不封。不该封的乱封。结果就是:分封不久后。田荣就在齐地起兵。先杀田巿。再诛杀田安。接着拉拢陈余、彭越二人。助他们一个击楚。一个乱赵。搅得项羽周围一圈诸侯王全乱了。

至于韩国。韩王成死后。张良投奔刘邦。为刘邦出谋划策。刘邦派韩国太尉韩信(与大将军韩信同名同姓)反攻韩国。项羽封的韩王郑昌根本就不敢抵抗。直接投降了刘邦。

第二。项羽“分封诸侯”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准确的说。应该是:项羽承认了各地诸侯的政治地位。

项羽灭秦后。分封了: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邛、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为十八路诸侯王。

在这十八路诸侯王中。除了田都、田安、司马欣、章邯、董翳等人的地盘是项羽分封给他们的外。其余诸侯的地盘。都是诸侯们自己打下来的。(刘邦也是被项羽分封的。但他是特殊情况。他被项羽排挤了)

比如。项羽为什么要发动巨鹿之战?

因为要救赵国。

赵国不是被秦国灭了吗?项羽要救的这个赵国是哪来的?

秦末大乱时。赵国遗民趁陈胜吴广起义。复国了呗。

除了赵国。齐国、燕国、韩国也都复国。韩国是刘邦帮忙复国的。

这些复国诸侯。当时有自己的国王。有自己的军队。不管项羽封不封他们为王。他们自己都会自立为王。而且。这些诸侯当时本来就已经自立为王了。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项羽当时干嘛要分封诸侯。分封前直接把诸侯灭了不行吗?

灭。是灭不掉。项羽没能力灭这些诸侯。

项羽的兵权是在巨鹿之战中杀了宋义之后才取得的。一共五万人。而巨鹿之战和鸿门宴两起事件之间又只间隔了几个月。如果不算战争损耗。项羽给刘邦摆鸿门宴时。他手上最多不会超过十万兵。现实点说。项羽当时手上可能也就5~7万兵。

而在《史记》中又说了。刘邦十万。项羽四十万。刘邦迫于压力。只得赴鸿门宴。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他们跟着项羽。只能说明项羽有威望。并不能表明项羽是诸侯们的“主公”。他当时与诸侯们的关系应该是“盟主”和“盟友”的关系。

千万不要把项羽摆鸿门宴时的兵力。全部都当成是项羽的了。

总的来说。项羽的分封并不公平。田荣、彭越等人反抗项羽。就是不公平最好的证明。

至于项羽分封的性质。并不是项羽大方得给诸侯们赐爵、赏地。而是诸侯们本来就有兵有权。项羽的分封只是承认了他们的合法地位而已。

既然项羽没有那么“伟大”。那么诸侯反他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对于楚汉战争。其实只要把它看作是一场诸侯混战就可以了。项羽对部分诸侯有恩。但并不是对所有诸侯都有恩。这些诸侯并不亏欠项羽什么。

其他观点:

项羽分封天下。指的是秦朝灭亡之后。由项羽主持的分封十八路诸侯。在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威震天下的项羽在进入关中之后。就自封西楚霸王。然后就按自己的标准将天下分封给了十八路诸侯。自己则回到故乡。建都彭城。作为一个近乎于统一天下的人能够如此“慷慨”的与人分享天下。但却依旧惹的群雄并起。反抗不断。其原因究竟为何呢?

项羽的分封

项羽分封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06年。当时他率领诸侯联军数十万进入咸阳。杀死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随后开始与诸侯、部将和降将们分享胜利果实。他的分封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

楚王熊心:这个项羽名义上的老大。作为灭秦主力楚国的君王。也是项羽叔侄名义上的主公。本来分封应该由他来安排。但是他根本无力控制已经威震天下的项羽。项羽遥尊他为“义帝”。然后将他安排到了当时还可以算蛮荒之地的湖南郴县。

西楚霸王项羽:搞定了自己头上的熊心之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将自己的家乡徐州一带分封给了自己。

汉王刘邦:作为楚国派出攻秦的另一支主力部队的领袖。也是与项羽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对手。项羽没有遵守楚王熊心当初的安排。也即先入关中者王之的命令。转而让刘邦到汉中一带受封汉王。让自己的对手到了另一个偏僻之地。

旧六国诸侯:这些旧六国诸侯中多数在反秦起义中就复国称王。也有的是追随项羽和刘邦参与灭秦立功受封复国。如项羽分封前的赵王赵歇。燕王韩广。齐王田市。魏王魏豹等等。

项羽的部将兼盟友:这些人是与项羽在反秦起义尤其是巨鹿之战中并肩作战的部将。如项羽麾下的名将英布。如受诸侯国国君派遣到巨鹿救援随后跟随项羽入关的燕将臧荼等。

秦朝降将:这些就是巨鹿之战后率领剩余秦军主力投降项羽的章邯、司马欣等人。

从上述分类来看。项羽的确做到了“公平”。几乎照顾到了方方面面。既有原来身居高位的旧诸侯。也有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将和盟友。甚至连自己的对手刘邦也有一份。看起来似乎大家都应该满意了吧。但是事实上项羽的分封从一开始就激起了强烈的反抗。

项羽分封中的“原则错误”

项羽的分封看似公平。实则有许多原则性的错误。因此从一开始就激起了强烈的反抗。甚至项羽自己就带头破坏了自己分封。可以说项羽的分封几乎没有完整的实行过一天。

把政治分封当成了战场论功:仔细分析项羽的分封。可以看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跟随他参加巨鹿之战和之后的灭秦之战的人大都获得了较好的封赏或者封地。而那些派兵支持。但没有亲临战场的六国旧诸侯均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有的还吃了亏。例如:巨鹿之战时。燕国将领臧荼受当时的燕王韩广的命令率军支援被困巨鹿的赵国君臣。在战后的分封中。臧荼因为巨鹿之战和随同项羽入关的功劳。被项羽封为燕王。而原来臧荼的国君燕王韩广却被赶到辽东去做辽东王。这种打破政治常规的分封方式是显然不可取的。同时也为后来韩广与臧荼的兵戎相见埋下了祸根。

不顾实际的分封:项羽在分封诸侯的时候虽然威震天下。可以说他的霸王之名是实至名归的。但是他的“霸”仅仅是类似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霸主或者盟主。并非后世帝王具备真正统一天下的实力。当时各地存在的势力并没有经过战争的整合。这些地方势力的根本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必然会拼死一博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项羽对赵国和齐国的分封。齐国因为与项羽叔侄有个人恩怨。项羽带有个人偏见姑且不论。赵国作为巨鹿之战的主角之一。赵国君臣都可以算反秦有功。项羽却在战后分封的时候。将原来的赵王改封为代王。而赵国丞相张耳摇身一变成为了常山王。而另一个在赵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陈余却没有被封王。这种不顾实际甚至是人为制造矛盾的分封又导致赵国在战后乱成一团。本来因为巨鹿之战将坚定的支持项羽的赵国被他自己弄得成了对手。

项羽的分封并没有从政治大局的角度去考量。他的分封最大原则是谁跟着自己在战场上立过战功就把谁封到好地方。正如陈余派人游说齐王田荣的时候说的:“项羽做为天下的主宰。却不公平。把好地方都分封给将军们去称王。把原来称王的都迁到坏地方。”这种仅凭个人好恶决定的分封必然会引发不满。也导致项羽分封之后天下并没有得到稳定。反而转瞬间就引发反抗。北方的诸侯几乎都陷入了战争。项羽也在为了平定这些反抗和维护自己的分封决策中疲于奔命。

瞬间瓦解的分封

因为项羽的分封没有从政治大局去考量。结果导致他的分封方案迅速瓦解。各地方势力陷入新一轮的斗争。

首先破坏分封的是项羽自己:在分封之后不久。项羽就做了两件破坏自己分封的事情。一是不让韩王韩成回国。在项羽的分封方案中把韩成继续封为韩王。但是却因为韩成与刘邦的关系。始终不让韩成回国。而是把他带到自己的都城彭城软禁。随后降封为候。后来干脆一杀了之。这就使得项羽失去韩国的民心。尤其是使张良彻底投入刘邦阵营。二是被他尊为义帝的熊心。本就被他迁往偏僻的郴县。可项羽仍不满意。命人在路途中暗杀了熊心。使项羽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此事后来也成为刘邦号召群雄反击项羽的一个借口。

齐国之乱导致项羽分身乏术:因为齐国的实际领袖田荣当年不肯救援项羽的叔父项梁。因此项羽与田荣之间结下了仇怨。在战后分封的时候。项羽不顾田荣在齐国的势力。直接将原来的齐王也就是田荣的侄子田市改封为胶东王。将跟随自己作战有功的齐国将领田都和田安分别封为齐王和济北王。田荣一看不仅自己和哥哥田儋打下的地盘被项羽一分为三。他田荣本人还没有被封王。因此田荣首先在齐国反抗项羽的分封。并且很快击败了项羽分封的田都和田安。项羽一看自己的分封决策被人挑战。于是开始与齐国作战。这一打就让项羽陷入了泥潭难以分身。最终让刘邦占了便宜。

赵国与燕国的战乱让北方局势更加混乱:因为项羽的分封不公。导致各地方势力内部矛盾激化。赵国的大将陈余因为自己没有被封王非常不满。于是联系同样不满项羽分封的田荣。向其借兵之后攻击被封为常山王的张耳。于是赵国陷入内战。同样旧燕王韩广不满自己的燕王之位和好地盘被封给了自己原来的臣子臧荼。双方矛盾激化最终爆发战争。

刘邦的渔翁得利:眼看项羽被困齐国无暇分身。躲在汉中的刘邦终于出手。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奇袭关中。瞬间将项羽分封在关中的三名秦国降将击败。刘邦重新占据战略要地关中。随后刘邦一路东进。将西魏王魏豹、殷王司马昂和河南王申阳逼降。甚至大军一路攻入项羽的首都彭城时。项羽仍被困在齐国无法脱身。

从项羽分封。到刘邦攻陷彭城。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就被消灭的七七八八。其中关中三王除了章邯困守孤城。另外两个已经投降。山西河南一带的三个王全部投降刘邦。赵国的常山王张耳被陈余赶跑。陈余拥立赵歇重新成为赵王使得赵国成为了项羽的敌人。齐国本就与项羽作战。一时间北方除了鞭长莫及的臧荼全部成为了项羽的敌人。而南方诸侯始终保持中立。连英布都转而开始背叛项羽。由此可见项羽的这种看似公平的分封其实恰恰因为不公导致完全失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7:08

    项羽,刘邦,诸侯,都城,巨鹿,齐国,关中,自己的,理由,燕王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7:08

    没想到大家都对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何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7:08

    如果当时的整个天下是一张大饼的话。这张饼谁来分。恐怕都不会公平。何况是项羽。天下之所以是项羽来分封。凭借的是项羽灭亡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