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在古中国。以少胜多的将领不在少数。最著名的应该是战国时代的“二起”啦。
“二起”。指的是吴起和白起。这一吴一白。一前一后。他们的成名。都和秦魏楚三国息息相关。他们都为所服务的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也都不得好死。但是死后都得到很高的荣誉。而且更巧的是。吴起所做的贡献。基本被白起给摧毁的一干二净。真的不知道。白起是不是吴起转世而来的?
先说说吴起。
这也是战国的一个传奇人物了。他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
要说卫国。国家虽小。但是在战国时期却出了不少人才。除了吴起之外。还有李悝、商鞅。吕不韦、荆轲等等人才。这些都是战国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
但是卫国太小。留不住人才。这些人才都一一流失了。当然。吴起也不例外。他先是跑到了鲁国。然后。是跑到正在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魏国去了。魏文侯招贤纳士。同是卫国的李悝又在魏国受到重用。于是。吴起也在魏国大展身手。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河西守将。攻击秦国河西地区。并筑城。
魏武卒大战阴晋
公元前389年。为报河西被魏侵吞之仇。秦惠公率领50万大军。亲自进攻魏国的河西之地阴晋。
敌人兵临城下。河西守将吴起不慌不忙。沉着应战。因为在前几年。吴起就已经训练了一只强大的特种部队——魏武卒。这是一支强大的步兵战队。装备也相当精良。
为了激励士气。吴起请国君魏武侯举行庆功宴会。使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猪、牛、羊三牲皆全;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适当减少;无功者坐后排。不得用贵重餐具。
宴会结束后。还要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家属。对死难将士家属。每年都派使者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
这个办法大大激励魏军的士气。秦军攻击河西的消息一传来。魏军立即有数万士兵要求作战。面对这次秦军大规模进攻。吴起请魏武侯派5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作为步兵。由自己亲自率领反击秦军。武侯同意。并加派战车500乘、骑兵3000人。
在秦军发动大举进攻前夕。吴起获得情报判断出秦军声势浩大表象下虚弱的军力。于是决心率军一战击溃秦军。吴起向三军发布命令说:诸吏士都应当跟我一起去同敌作战。无论车兵、骑兵和步兵。“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吴子·励士》)。然后。吴起率领魏军在阴晋向秦军发起反击。
魏军人数少。但是装备着精良的铁器。士气高涨。而秦军则是装备落后的农民军。所以。战争结果一边倒。魏军大胜。50万秦军溃逃。吴起名声大振。
不得好死
吴起的名声。响彻中华大地。但是。吴起碰到了一个不怎么贤明的君主——魏武侯。
还碰到了一个妒贤嫉能的丞相——公叔痤。最终。吴起被排挤出魏国。来到楚国。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到了楚国的吴起。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楚悼王命令吴起在楚国进行变法。五年之后。楚国国富兵强。但是。吴起也因此得罪了很多的贵族。在楚悼王死后。就在楚悼王的葬礼上。楚国的贵族用箭射死了吴起。呜呼。一生立志变法。复国强兵的吴起。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也太悲哀了。
师承吴起
吴起没有想到。在大约100年后。有另外一个叫做“起”的。效力于秦国。把他所有的功绩摧毁个一干二净。且这个人。他的名声更大。功绩更为卓著。但是。最终也跟他一样。不得好死。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
传说白起的小时候非常崇拜吴起。因此以“起”作为自己的名字。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成为了比吴起名声还大的显赫一时的人物。
伊阙之战
白起出手不凡。史记开始记载。在公元前294年。他一举夺占韩国的新城。
公元前293年。魏国韩国两个国家组成魏韩联军。兵力大约24万人。攻击秦军。秦军的兵力大约是十万。不及联军的一半。统帅仍然是白起。
这场战争。白起把避实击虚的战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单独对抗魏军或者韩军。秦军都有很大的胜算。但是魏韩联军毕竟兵力多秦军一倍以上。硬打的话。秦国吃亏。
但是这时候魏韩联军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两军一前一后。相互观望。都有让对方先抵挡秦军的进攻。牺牲他人。便宜自己的想法。
白起利用这个契机。兵分两路。一路佯攻韩军。主力则绕过韩军。直逼魏军阵营.魏军毫无防备。阵脚大乱。被白起全歼。
这是。韩军大营的士兵看到遗址秦军跟一支身穿韩军军服的“韩军”厮杀在一起。打着打着。打进的韩军大营。突然。那一支“韩军”脱下军装。跟着秦军。里外夹击韩国军队。韩军大败。
此一战。白起的前辈吴起所创造的魏武卒全军覆没。魏韩两国元气大伤。白起因为军功升到国尉。
鄢郢之战
公元前279年。白起率领秦军大规模攻击楚国。
这场战斗。秦军出动10余万人。深入楚国境内。攻占楚国的两大都城鄢城和郢都。
因为在楚国国境。且是保卫都城。所以楚国出动的军队。绝对不止十万(仅仅在鄢城。就被淹死十多万军民。)所以。这场战争。妥妥的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此战。秦军破釜沉舟。决心有去无回。先是大规模围攻鄢城。发现鄢水围着鄢城。于是。用水攻鄢城。给水攻大梁做了一次很好的预演。
秦军占领鄢城之后。白起在鄢城稍作休整。补充兵源粮草。迁徙秦国罪犯。充实新占领的地区。
公元前278年。白起再度发兵。攻占楚国国都郢。烧毁楚王先祖的陵墓。追击楚襄王直至陈。
此次鄢郢之战。白起势如破竹。连破楚国鄢郢两都。占领楚国大片富庶领土。楚国从此走向衰落。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的成果。被摧毁殆尽。
吴起后尘
吴起在楚国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触动贵族的利益。在楚悼王葬礼上被杀死。战功赫赫的白起也不免部吴起后尘。
在鄢郢之战后的20年。白起在秦国混的顺风顺水。因为鄢郢之战被封为武安君。并占领楚国的巫郡、黔中郡。在华阳大战中斩首十三万。连续率领军队攻击韩国。在长平大战中又歼灭赵军45万。
白起的名声。威震诸侯。“人屠”的赫赫威名。使得各国胆战心惊。
但是万事万物都会盛极而衰。而且盛名的背后。往往是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特别是范睢。因为收受赵国的贿赂。又嫉妒白起的功劳。向秦昭襄王进言暂缓攻击邯郸。让白起罢兵回朝。使得秦国失去一次灭赵的时机。虽然说。这对秦国也是好事。
后来。在邯郸之战无力回天之时。昭襄王又想到白起。命令白起挂帅出征。白起以有病在身为由推托。秦昭王认为白起怀恨在心。于是把白起赶出咸阳。到杜邮的时候。由于范睢进谗言。秦昭王赐白起自尽。
可怜白起。为秦国忠心耿耿。效力一生。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令人潸然泪下。
其他观点:
中国古代能够以少胜多的将领。除了西汉大猛人霍去病以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西晋时期的名将马隆。
主动请缨
当时匈奴在西晋西北方施加的压力非常大。凉州刺史杨欣被蛮夷斩杀。凉州沦陷。凉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沦陷之后西晋腹地和河西走廊的联系就陷入中断。这对西晋掌控全局是一个重大打击。
在此时期的司马炎整日为如何平定树机能而头疼。这个时候。马隆自告奋勇。请求带兵出战。司马炎一听有人愿意主动出击。心里也是高兴非常。便让马隆说说他的作战方略。
结果马隆语出惊人。面对树机能数万大军。他竟然只让司马炎给他三千人马。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就连司马炎也睁大眼睛瞪着马隆。毕竟此事非同小可。但马隆却毫不在乎。只对司马炎说。如果相信他。那就让他放手去做。
马隆都这么说了。司马炎也不好再说什么挫败士气的话。而马隆之所以敢如此自信。以三千人马迎战树机能数万大军。并不是他有失心疯。相反。他这么做是早有成算。谋定而后动的结果。
万全准备
那么马隆为此到底做了什么周全的准备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人马自己募。马隆向司马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随他出征的三千人马必须让他自己招募。此举虽然有违常例。且遭到了其他大臣的反对。但司马炎还是给了马隆充分的信任。允许他自己募兵。最终。马隆自己招募了三千五百名各有所长的猛士。组成了特种部队。
武器随他挑。由于是孤军深入且以少敌多。所以马隆对武器装备格外重视。在武库令给他分了一些破旧不堪的武器后。他上奏司马炎要求任自己挑选武器。司马炎不但同意了他的要求。还给他拨了足够支撑三年的物资。
武器标准化。马隆为自己的特种部队挑选武器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例如弩必须重三十六钧。弓重四钧。要知道古代一钧可是三十斤。所以他选的都是强弩硬弓。除了攻击武器外。他挑选的铠甲都是一水的犀牛轻甲。
将战前准备做到极致后。马隆这才率领三千五百人直扑树机能而去。树机能得知马隆才带了三千来人就敢前来找自己掰手腕。不由得怒从心生。什么围追、什么堵截、什么埋伏、什么断后之类的战术哪个狠就用哪个。
大发神威
但纵使树机能手段使尽。都不能对马隆造成什么威胁。反倒是马隆率领的三千五百人马辗转腾挪。靠着强弩硬弓、偏箱车来回机动。对树机能所部造成大量杀伤。
后来敌军大将猝跋韩、且万能等率领上万人前来投降。而最终马隆率领本部人马加上大量降将和树机能展开决战。最终将树机能斩杀。从而获取了这一场实力相差悬殊的战役。进而平定凉州。
总结:以三千人马对战数万之众。并且斩杀敌军首领大获全胜。无论从战法布置还是从战斗准备等方面来讲。马隆都是能以少胜多的将领中的佼佼者。
其他观点:
中国近3000年古代史。战争绵延。名将辈出。不唯好事之徒喜。官方朝廷也排名论次。如唐宋时的武庙十哲七十二贤。纵观各朝各代。不乏天纵其才的天赋型将领。若按以少胜多的标准。以为如下几位可作其中佼佼者。
1. 项羽
得益于司马迁史记中褒扬式的宣传。楚霸王的民间形象一直高于最后摘到桃子的刘季。力能扛鼎、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到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完美地符合人们对悲情英雄的所有想象。
从军事角度来说。三场战役足证其实力。一是巨鹿之战帅五万楚军破亲军三十万。二是帅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汉军六十万;三是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且一人杀汉军数百人无愧霸王之名。
2. 霍去病
中国骑兵将军天才之一。大规模骑兵奔袭战术炉火纯青。创造了中国武将的最高成就之一——封狼居胥(另一个是燕然石勒)。作为武帝朝双子将星。霍去病与卫青是甥舅关系。但战术迥异。快速机动。长途奔袭。迂回纵深。穿插包围。然后从薄弱环节持续打击。使得匈奴西窜。间接造成了罗马帝国衰落与灭亡。可惜。天妒英才。十七岁上战场。二十四岁去世。令人叹息。
战场首秀。帅轻骑八百。斩获敌人2028人;数次河西之战。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公贵臣100余人。浑邪王5万部众归降;漠南之战。帅骑兵五万。歼敌70400人。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
3. 陈庆之
南北朝第一名将。“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就是这位白袍小将。与其他将军不同。或出身世家。或自幼从军。或高人辅佐。他在40岁以前都是梁武帝的主书。主要陪下棋。忽然有一天就被任命去带兵。首战便露峥嵘。后来北朝动乱。梁武帝派陈庆之帅7000白马骑兵护送北海王元颢到洛阳称帝。这就开始了高光时刻。据统计这一路陷城四十七。克北魏数十万大军。难怪毛泽东读到《南史.陈庆之传》中圈点满幅。更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梁大通三年(529年)四月。魏元天穆率大兵东讨邢杲。陈庆之乘虚北上。围攻梁国(治睢阳)。破魏丘大可7万人。四月二十日。陈庆之进军考城。破魏元晖业羽林军2万人。五月一日。魏大梁守军望白袍而降。陈庆之遂引师西进。鞭指魏都洛阳。五月二十三日。在魏援军赶到之前。破魏杨昱7万人。攻陷荥阳。俄而率3000兵背城力战。破敌援军元天穆、尔东兆骑兵万余。随后魏尔朱世隆弃虎牢。洛阳全裸于梁军之前。五月二十五日。元颢入洛阳。改元建武。(小编窃以为。南北朝史书混乱。上述数据应有水分。且北魏主力军未南移。可谓“时也。命也”)
4. 岳飞
说道中国冤杀的名将。最值一提的是岳鹏举。在南北宋与金朝交战中。受朝廷绥靖投降派的掣肘。岳飞及岳家军克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大捷。可惜被高宗以十三道金牌召回临安。奸相秦桧诬陷迫害。后被赐死。
岳家军兵力最盛时。约有十数万。大小数十战。多为胜仗居多。收襄阳六郡。灭反军钟祥;抗金作战中。克“铁浮屠”、“拐子马”。郾城、颖昌之战皆胜。后至朱仙镇金军一触即溃。可惜高点也是终点。岳飞抗金大业在此终止。历史如果有如果。大宋局面将会另一局面。
5. 戚继光
明中期后东南沿海倭患日重。数十浪人即可深入国境拔城抢掠。到最后绝迹离不开抗倭英雄戚继光和戚家军。戚家军参考岳家军。总兵力4000余人。利用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戚家军最令人称叹的是极低的损失率、极高的战果。报告往往出现数人伤、无人亡或数人亡等字样。而且成军20余年间累计击败敌军总数超过十五万余。这在日久承平的万历中兴时期是很恐怖的战绩。
知名战果有。台州大捷斩杀倭寇三千余。烧杀溺毙无算;福建之役。总兵力六千。首次斩倭寇五千余级。二次斩杀倭寇两万余;广东剿灭海盗吴平三万余人。而后。戚家军三千人调往京师督阵蓟辽。成立中国第一支火枪骑兵队。率八千铳骑大破朵颜三万铁骑。打垮兀良哈五万蒙古骑兵。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954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楚国,吴起,秦国,魏国,河西,之战,人马,机能,骑兵,万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古代有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将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在古中国。以少胜多的将领不在少数。最著名的应该是战国时代的“二起”啦。“二起”。指的是吴起和白起。这一吴一白。一前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