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的军队是怎么被打败的?他又是怎么死的?
原创

安禄山的军队是怎么被打败的?他又是怎么死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安禄山死于政治谋杀。

儿子安庆绪、谋臣严庄、宦官李猪儿。这三个安禄山最亲密的人。合伙把安禄山杀死了。而且杀得非常狠。

安禄山的军队。被大唐和平招安了。

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就这个牌面。得花多少代价才能灭掉?所以。大唐采取了成本最低的方式。即和平招安。

首先讲一下安禄山为什么造反;其次讲一下叛军为何难以消灭;第三说一下安禄山为何会被政治谋杀。

1.安禄山为什么造反‍

理解这个问题。只需要读懂一个政治背景。那就是是唐朝的政治斗争已经白热化。

唐玄宗登基以来。大唐的权力斗争一直沿着不流血的方式展开。

斗赢的。自可处庙堂之高。登峰造极如李林甫。别人还在数年头熬资历。这家伙竟当了19年大唐宰相。而且一直当到死。

斗败的。也可处江湖之远。如宰相萧嵩。被李林甫揭发行贿牛仙童。而结果也只是贬为青州刺史。没多久又起复为太子太师。死后还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因为皇恩浩荡。所以输了也没啥大不了的。

高级官吏当不了宰相。那就去地方做个刺史或节度使。这也不错。于是。大家不用关心结果好不好。只需在乎过程爽不爽。完全能够以游戏的心态来看待权力斗争。

但是。公元746年以后。政治斗争发生了质变。因为开始死人流血了。甚至上升为大清洗。

在公元746年到748年期间。李林甫接连斗败了两伙人。这两伙人不仅统统性命不保。而且株连满满。

第一伙人是李适之一党。权可认为是太子党。这些人都与太子关系甚密。骨干韦坚、皇甫惟明被处死。党魁李适之吓得自杀。从这时候开始。大唐的政治斗争开始流血了。

第二伙人是杨慎矜一党。权可认为是财政党。杨慎矜是大唐的理财干吏。杨慎矜以及他的两个兄弟杨慎馀、杨慎名。一门三杰。被赐自尽。

人死了还没完。大量的朝堂显贵和顶级家族牵连入狱。等李林甫死了。大唐甚至选不出德高望重的新宰相。这完全是一场大清洗。同时也标志着大唐的政治空气已经紧张到恐怖。

虽然李林甫一直赢。而且一直赢到死。但死后立即被杨国忠清算。李林甫本人。不仅被削去官爵。而且还被劈开棺木。挖出口内含珠、剥去金紫官服。同时。诸子被流放岭南、黔中。亲党五十余人被贬。

之后。就是杨国忠与安禄山的斗争。斗争的起因。没有那么多利益算计和党派矛盾。实际就是这俩人互看不爽。

首先是安禄山死活看不上杨国忠;其次是被鄙视的杨国忠立即死磕安禄山。

之前的政治斗争。已经流血了。所以。之后的政治斗争。只能继续流血。而且。安禄山与杨国忠的斗争。从一开始就是“核战”级的态势。

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个节度使。特别是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大唐最能打的部队就捏在安禄山手里。

这时候。杨国忠还有什么什么牌?杨国忠的牌面也不错。

首先是已处庙堂之高。当上了大唐宰相。而且“深得朕心”。背后有皇上当靠山。

其次是也有硬实力。联盟哥舒翰。于是获得了河西、陇右两个节度使的支持。再加上遥控的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手里也有三个节度使。

这是什么局面?

安禄山和杨国忠这两个人的斗争。硬是裹挟进来了大唐的六大军区:一面是安禄山的范阳、平卢和河东。一面是杨国忠的剑南、河西和陇右。

这必须是“核战”级别了。当时的大唐。把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算进来。也才十个节度使。

关键是一旦剑拔弩张。安禄山和杨国忠就全都没了退路。因为李林甫已经开启了流血模式。不仅谁输谁得死。而且谁输谁的一党也得死。

那么。皇帝唐玄宗呢?

政治斗争已经不容唐玄宗超然事外了。他必须表态。到底是支持杨国忠还是支持安禄山。而且几乎没得选。

随着斗争态势愈发紧张。安禄山死活也不敢进京了。

京城长安是杨国忠的地盘。这时候。无论玄宗皇帝怎么站队。杨国忠都能玩一出先斩后奏。就说安禄山造反。然后杀了安禄山。唐玄宗还能替安禄山伸冤不成?

朝堂的斗争形势。必须腥风血雨;安杨的斗争架势。俨然“核战”级别。这时候。安禄山除了起兵造反。还能入朝智斗杨国忠吗?

这不是替安禄山洗地。而是在拔高格局。安禄山是个坏人。坏人一定干坏事。所以安禄山造反了。这么分析历史。毫无意义。

因为坏人框架可以解释历史上的一切人、一切事。秦朝灭亡了。因为秦二世是个坏人;汉朝灭亡了。因为桓帝、灵帝两个坏人;晋朝灭亡了。因为司马衷是个傻子。这么看事论事。还有什么意义?

2.叛军为何难以消灭‍

公元751年。安禄山败于契丹之役。六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同年。怛罗斯之战。高仙芝败于西域。还有。公元754年。唐征南诏之战。大唐败于南诏。

这些标志性事件。都在暗示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的开疆拓土政策走不通了。

以前打仗总能打赢。打赢了就能开疆拓土。开疆拓土了就能提升国力。提升国力了又能再去打仗。这是大唐帝国的正反馈:越是打仗、帝国越强;帝国越强。就越是打仗。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增。新增投入带来新增收益。

国家边际收益递增。武将节度使以及麾下的职业军人们。自然也会边际收益递增。对于武将和军人来说。战争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出去耀武扬威、回来加官进爵。

但是。如果开疆拓土这条路走不通呢?

边地节度使和麾下的职业军人们。既拿不到赏赐又领不到奖金。节度使别想升官、士兵也别想发财。

那么。接下来。武将节度使以及麾下的职业军人。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把他们都裁掉。不行吗?

在古代。创业王朝裁军成功并不稀奇。因为王朝手中有可分配的资源。即土地。中期王朝。有哪个能裁军成功了?北宋的王安石算一个。其他几乎找不到。

在唐玄宗时期。大唐已经把自己关进了职业军人的牢笼。边地节度使。拥兵数十万。关键是这些人不仅能打仗。而且以打仗为终身职业。

现在。对外打仗赚钱。这条路肯定走不通了。但是。对内打仗赚钱。还是可以走通的。所以。安禄山想造反。而他手下的谋臣将士或许比他还想造反。打契丹人、领朝廷的赏赐。肯定不如直接抢朝廷更来劲。

如果没有这个深厚的“军心”支持。安史之乱也不会持续八年之久。

我们对比一下就会清楚。

武则天平李敬业扬州叛乱。才用了多久?一个多月。44天。武则天可是要当女皇的。要干破天荒的大事情。而李敬业这伙人可是要恢复大唐皇室的。可是要勤王救驾的。这是多么名正言顺。然而呢?武则天秋风扫落叶。一个多月就把扬州叛乱给平定了。

如果说李敬业这伙人是乌合之众。那么西汉七王之乱呢?

带头大哥吴王刘濞。堪称富可敌大汉。麾下三郡百姓。统统不用交税。因为吴王刘濞全替他们交了。这是多少钱?

吴楚精兵。从吴越争霸时期就没怂过。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还有楚霸王项羽。都是响当当的名字。甚至。连沛丰集团都要算从吴国和楚国开出去的。

而七王之乱的声势。也比安史之乱大多了。安禄山才多大地盘。七王之乱可是七个诸侯国同时开打。而开始的时候。是九王之乱。后来才变成七王之乱。即便是七王。也不容小觑。这些人可都是诸侯王。比节度使的根基深厚太多。

但是。七王之乱持续了多久?就三个月。周亚夫一战就给干残废了。然后诸侯王们集体认怂。

那么。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持续八年之久?

除了大唐皇帝各种神鬼莫测的战场操作外。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范阳兵太强。从前就强、现在也强。而且意志坚定、绝不认怂;二是节度使们各怀鬼胎。如果不打仗了。节度使怎么升官、职业军人怎么发财。

逼不得已。大唐皇帝只能祭出回鹘雇佣军。

这伙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打仗真往死里打。只要钞票给够。那就只认票子、不讲政治。所以。往往是回鹘雇佣军冲锋陷阵。大唐节度使尾随跟进。

郭子仪是百战老将。但打怂叛军的。不是郭子仪而是仆固怀恩。而仆固怀恩之所以能打怂叛军。是因为他是回鹘可汗的老岳父。手里捏着回鹘雇佣兵。

但是。仆固怀恩为什么留了尾巴。为什么没把安史叛军彻底剿灭?

仆固怀恩有私心。回鹘人有私心。留着叛军。然后做长线买卖。这多好?同时。叛军并没怂。这也是必须正视的原因。指望一群回鹘雇佣兵去终结安史之乱。几乎不可能。

所以。最后只能走和平招安这条路。叛军主要将领带着叛军集体投降。然后割据河朔三镇。安史之乱终于收场。

安史之乱能够持续八年之久。也能反证安禄山造反绝不是他个人的野心膨胀。甚至。我们都可以认为这是范阳职业军人们的集体意志。

跟着安禄山造反。有好处。安禄山死了。那就跟着安庆绪造反;安庆绪死了。那就跟着史思明造反;都死了。那就跟着自家将军接受招安。

3.安禄山为何会被政治谋杀

安禄山被杀。不是刑事谋杀。而是政治谋杀。因为杀了安禄山。安庆绪才能上位。叛军集团才能重新洗牌。

同时。这种政治谋杀接连出现。

非但安禄山被谋杀了。谋杀安禄山的安庆绪。随后就被史思明谋杀了。而谋杀安庆绪的史思明呢?跟安禄山一个下场。也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谋杀了。而史朝义的下场也不怎么样。众叛亲离。最后自杀了事。

这就是叛军的调性。

大唐没死。叛军内部竟能玩出三起政治谋杀:安庆绪谋杀安禄山、史思明谋杀安庆绪、史朝义谋杀史思明。

而史朝义说是自杀。但跟谋杀也差不多。

叛军将领一个接着一个的投降。史朝义连老巢范阳都回不去。而追他追得最狠的恰是投诚大唐的叛军将领李怀仙。

史朝义走投无路。只能自杀。自杀之后。李怀仙还把他的脑袋割下去。向大唐请功。所以。史朝义这个结局。跟被人谋杀有啥区别?

那么。安史叛军到底是一伙什么人?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这十六个字最能形容安史叛军。从安禄山到叛军士兵。全是这个路子。

唐玄宗跑步逃往四川。安禄山快马直入长安。这时候。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会去斩草除根。

杀了大唐的皇帝。大唐立即分崩瓦解。而安禄山和叛军们建立的大燕国。就是华夏唯一政权。不仅拥有最强军事力量而且拥有最强政治力量。

但是。安禄山并没有。他干什么了?

唐玄宗跑路了。大唐国库被长安百姓洗劫了。于是。安禄山不能忍了:这可都是我的钱。是我安禄山的钱。你们这些“刁民”必须把我的钱都给我还回来。于是。安禄山和叛军向大唐百姓兴师问罪了。连日“追赃”。

这个神操作。足以晃瞎所有人的眼。“故上得安行入蜀。太子北行亦无追迫之患”。正是因为安禄山的这个操作太骚。所以唐玄宗才能安然入蜀、太子也才能坦然入朔方。

安禄山是这个德行。他手下的将领也不怎么样。

同罗、突厥从安禄山反者屯长安苑中。甲戌。其酋长阿史那从礼帅五千骑。窃厩马二千匹逃归朔方。谋邀结诸胡。盗据边地。

咱们的大燕国已经建立。咱们的安禄山已经登基。而且咱们还占了洛阳和长安这两座顶级城市。这时候。创业元老们应该干什么?必须跟刘邦的沛丰将领一个套路。“日夜争功不决”。

然而。这个阿史那从礼呢?

带着所部五千骑兵。就抢了两千匹好马。然后跑到北边当土匪了。如果刘邦手底下的沛丰功勋这么好对付。那刘邦也就不会犯愁了。封雍齿为什邡侯。这件事还有必要吗?又是给钱、又是给地。还要让这家伙世袭吃红利。这多贵啊!就给两千匹马。你雍齿爱要不要。

安史叛军全是这路货色吗?大体不差。而安禄山交的那些朋友。几乎全是损友。而且也被安禄山损了个遍。

谋臣严庄。就是伙同安庆绪一起谋杀安禄山的那位。本是杨国忠的马仔。帮着现任宰相杨国忠清算原任宰相李林甫。然后。你就说严庄的品性能好到哪吧?因为在长安没混好。所以投到安禄山麾下。安禄山牛气冲天的时候。这家伙是大燕国的丞相;等大唐势如破竹的时候。这家伙立即投降。

另一谋臣高尚。道德品行上要多不堪有多不堪。脑子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怎么往上爬。老母亲无依无靠。只能讨饭为生。但高尚不管。拿出了不成功不孝敬的丈夫雄心。四处拜码头、四处找大哥。最后找到了安禄山麾下。

谋杀安禄山的。除了严庄和安庆绪。还有一个李猪儿。这家伙本是安禄山的身边小厮。因为太会来事儿。所以晋级为亲兵;还是因为太会来事儿。所以晋级为“太监”。安禄山实在喜欢他。所以亲手把他阉了。

对于这些个“好朋友”。安禄山是真得相信。造反这么大的事情。都跟他们谋划。但是。安禄山也真没把他们当“外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而这些人呢?非常忠心。一是因为跟着大哥有肉吃、有酒喝、有官做;二是因为大哥身强力壮、气场无限大。

但是。等大哥当上大燕国的皇帝呢?肉也吃了、酒也喝了、官也做了。但大哥还是不把自己当人看。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关键是大哥的身体也不行了。

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以疾加躁急。动用斧钺。

安禄山眼睛看不清、身上还长疮。同时各种精神不正常。这时候。这些人还能受得了吗?

受不了。受不了。那就换大哥。于是。安禄山被杀。安庆绪上位。

安庆绪这位大哥身强体壮、年轻力壮。可就是能力太差。于是。接着换大哥。大哥成了史思明。史思明身强体壮、能力超凡。再一发力就能打到长安。然而。却精神不正常、为人太刻薄。连亲儿子都往死里弄。这谁能受得了?于是。接着换大哥。大哥换成了史朝义。换来换去。还不如自己当大哥。于是。安史叛将纷纷自立山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还是再拜大唐为大哥吧。

这就是安史叛军的调性: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

大哥不中用了。立即换掉。所以。安禄山被杀。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岁数大了、身体垮了、罩不住了。关键还精神不正常。那留着还有啥用?

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的道德水准直线下降。如果李林甫、杨国忠之辈仅是败坏了帝国政风。那安史之乱则败坏了帝国国风。而这种败坏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这个终极乱世。

甚矣。五代之际。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斯可谓乱世者欤!自古未之有也。

其他观点:

提到安禄山叛军的失败。不得不说有几个人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李光弼的地道战

虽然由于唐玄宗的失误。让本来已经前后失据的安禄山占领了长安。但北都(太原)留守、户部尚书李光弼仍然控制着太原。这里南下可威胁两京(洛阳。长安)。东出可抄叛军河北老巢。让安禄山如芒在背。于是派大将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四路大军共计十万人围攻太原。

李光弼所部不足万人。但他智谋百出。一一粉碎了叛军的各种攻城手段。叛军用云梯登城、冲车撞门、土山蚁附。李光弼早就挖好地道。派勇士隐藏在地道口。一见叛军接近城墙就突出捕杀。又制作抛石机发射巨石。将安军攻城器械打碎。接着把地道挖到叛军营下。挖好陷坑。派数千人出城诈降。待叛军地陷慌乱之际猛攻。消灭叛军上万人。

这时。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命史思明归守河北。蔡希德继续围攻太原。但李光弼乘机出击 。大破蔡部。消灭叛军七万余人。继续威胁着叛军的河北后路。

二、三十六将守睢阳

当太原之战进行时。安庆绪为了切断唐军财源饷道。派河南节度使尹子奇率军十三万进攻睢阳。太守许远、县令张巡率领六千八百余官兵死守不退。连续激战十六昼夜。有时一天要打退叛军二十次进攻。最终消灭叛军二万余人 迫使其退走。

三月。尹子奇卷土重来。又被张巡击败。损兵三千。五月。尹子奇第三次攻城。张巡夜间击鼓骚扰叛军。待天明叛军休息时。率将军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十余名将领 各率五十名骑兵。突然出城袭击叛军 消灭叛军五千余人。南霁云射伤尹子奇左眼 几乎将其生擒。

张巡画像

许远画像

七月 尹子奇第四次围攻睢阳。这时粮食已尽。只能杀城中百姓当食物(第一个被吃掉的是张巡的小妾)。守军也只剩一千六百人。张巡率军出城烧毁叛军云梯、钩车等攻城器械。但已无力击退叛军。战至八月。守军只剩八百人。城中百姓也已经吃完了(据称被吃掉的有三万人之多)。只吃树皮为生。十月九日。守军饿得连兵器都拿不动。城池终被攻破。许张南雷等三十六名守将全部殉国。

三十六将殉国

三十六将守卫睢阳长达十个月。战斗四百余次。歼敌十二万人。保障了江淮物资供给线。为唐军反攻争取了时间。睢阳陷落时 唐军已经收复长安了。

三、郭子仪收复两京

早在四月。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就进攻长安。但是因为缺乏骑兵。叛军九千骁骑从两翼夹击唐军。以致溃败。

九月。唐军借来回纥骑兵。集中大军十五万。与叛军十万决战于长安城南。叛军又欲故技重施。结果被回纥骑兵歼灭。唐军乘势布步骑合攻 斩首六万。叛军放弃长安。

十月。安庆绪集中十五万叛军依山列阵。唐军进攻不利。郭子仪命回纥骑兵自南山而下。袭击叛军侧背。叛军大溃。安庆绪只带着一千多人逃走。唐军收复洛阳。

其他观点:

在唐朝末年节度使是一个非常有实权的职位。而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佣兵十五万。公元755年。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一路势如破竹。攻破洛阳后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后攻破潼关。逼迫唐玄宗逃往西蜀避难。

严格来说安禄山被杀时叛军依旧占有一定优势。安禄山的死可以说是个意外。本来就因为肥胖身体欠佳的安禄山。在起兵后身体每况愈下。不仅完全失明。而且身体还长满了毒疮(一看就是糖尿病晚期的症状)。其子安庆绪与严庄、宦官李猪儿杀安禄山。自立为帝。

“安史之乱”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内乱。安禄山死后安庆绪继续统领叛军。虽然败退洛阳。但是安庆绪率领残兵却在滏阳城大败李光弼。以相州为基地。又重新集结了数万人的部队。

随后郭子仪率兵二十万围困相州。与此同时安禄山部将史思明自立为燕王。安庆绪以禅让帝位的条件邀请史思明前来救援。史思明率兵击败郭子仪。解了相州之围。同时一不做二不休的杀掉安庆绪。称“大燕皇帝”。

没过两年史思明为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逐渐人心涣散。终被大唐平叛史朝义走投无路自缢而亡。持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7:19

    叛军,安禄山,大唐,安庆,节度使,长安,安史之乱,大哥,玄宗,政治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7:19

    没想到大家都对安禄山的军队是怎么被打败的?他又是怎么死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7:19

    安禄山死于政治谋杀。儿子安庆绪、谋臣严庄、宦官李猪儿。这三个安禄山最亲密的人。合伙把安禄山杀死了。而且杀得非常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