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先说说五军都督府。
一、五军都督府的机构沿革。
五军都督府源于大都督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三月。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他的初衷是收拢军权。将原先任职于枢密院的将领陆续调入朱元璋直接掌握的中书省。如邵荣、徐达、常遇春皆入中书省。
而新设立的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一职。朱元璋任用了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如此一来。朱元璋就可以确保中书省军政分离后。军权继续能够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以说。五军都督府的前身大都督府。实力是十分强大的。为防止它一家独大。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又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这就是五军都督府的由来。
二、五军都督府在明朝各个时期的势力。
明朝立国之初。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很大。各都督不仅负责管理卫所的训练与生产。还可参与到明朝中央军事决策中。朱元璋曾命令:“命五军都督府更定屯田法。凡卫所系冲要会及王府护卫军士以十之五屯田。余卫所以五之四。”
当时太祖的命令是。五部事务。外人不得干涉。就是兵部也无权过问。传前兵部尚书邝野向恭顺侯吴某索名册稽考。吴某按照规矩报告给皇帝。吓得邝野赶紧向皇帝写说明。
朱棣上位后。建都北京。南京的五军都督府隶属于北京五军都督府。但整个五军都督府职能还是一样强大。
五军都督府军权的衰落始于“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中。不少重要武臣的丧生。使得五军都督府无法成为承担京师防御战的领导者。从而直接导致以于谦为主的兵部变成主导。五军都督府与兵部此消彼长。五军都督府的军队指挥、管理权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兵部。
到明朝末年。都司卫所任命官员连呈送五军都督府的步骤都直接省去。这使五军都督府又彻底丧失了武将官员的选拔任命权。
因此。就整个明朝来看。五军都督府的权力是有过显赫时候的。彼时军队的指挥权、管理权、选拔权都在它手里。以“土木之变”为界线。它的权力逐步被兵部接管。到明末。五军都督府已名存实亡。
再说五城兵马司。
五城兵马司。具体指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为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五个衙门的合称。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各区公安局和城管局吧。
五城兵马司的机构设置与职责范围。终明一朝。没有太大变动。
它有没有权?
如果这个权说的是它的职责。那当然是有的。有治安权。负责防火防盗宵禁等。
如果这个权说的是兵权。那应该是很有限的。毕竟它隶属于兵部。彼时兵部自己也没有兵权。遑论这么个下属部门呢?
但要说它没有一点实力。也是不恰当的。毕竟它有这么多衙门。这么多人手。这是个正6品衙门(副厅级)。各设指挥1人。副指挥4人。吏目1人。下面有多少人没有具体资料。但估计京城这么大地面。人数也不少。
由此推测。五城兵马司也有一定实力。
其他观点:
还是有一定权利的
其他观点:
五城兵马司。即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为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明代南北两京及清代北京并置。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公安局及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需要注意的是。五城兵马司不是一个衙门。而是五个衙门的合称。所以五城兵马司有管理治安的权利,是有实权的。 而五军都督府是明朝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五都督府的总称。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从其职能上看。由最初的掌天下兵马大权。主导国家军事建设的实权机构逐渐虚有其名;从任职人员上看。由功勋宿将位列其中。到掌府官员尸位素餐;从其与兵部的关系看。由以都督府为主。到两者之间相互牵制。再到兵部凌驾于五府之上成为国家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 五军都督府在明初有实权 到正统土木堡之变后实权削弱 到后期职能基本被兵部所取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955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都督,兵部,兵马,明朝,衙门,的是,实权,京师,中书省,朱元璋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时候的五军都督府和五城兵马司有实权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先说说五军都督府。一、五军都督府的机构沿革。五军都督府源于大都督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三月。朱元璋改枢密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