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不得不说。作为老师的杨振宁对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附属中学担任数学老师。班上的一位17岁的女同学坐在课桌上。用崇拜的目光望着自己的老师。不禁想入非非。不时脸上还透露出一丝甜甜的微笑。
杨振宁面对学生的“走神”。似乎已经看懂了女孩的心思。但他知道。作为老师。他不该有非分之想。而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有表露过对自己的爱意。这种朦胧的感觉在彼此的内心中似乎恰到好处。
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194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杨振宁再一次邂逅了自己曾经的学生。只见她出落得更加亭亭玉立。这一次。双方终于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开始了甜蜜的恋爱。并且于1950年。在美国登基结婚。这一年。他28岁。她23岁。
这就是杨振宁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礼。鼎鼎大名的黄埔名将杜聿明的大女儿。作为蒋介石的得意门生。杜聿明从参军以来。可谓是平步青云。家底殷实的杜家对于子女的教育十分上心。有父亲的投资。杜致礼在音乐以及文学方面颇有造诣。加上经常出入上层名流的聚会。使得杜致礼愈发表现出大家闺秀的风范。
但也是因为命运的坎坷。让她又一次遇见了少女时期的“初恋”。不得不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婚后杨振宁夫妇恩爱异常。一共育有二子一女。长子名叫杨光诺。次子名为杨光宇。还有一个小女儿取名为杨又礼。
杨光诺
杨光诺出生于1951年。他出生的时候。杨振宁急忙写信向家里报喜。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高兴异常。并且当时杨振宁已经在物理学领域颇有名气。也许是对儿子杨振宁的期望。他希望孙子的出生能给儿子带来好运。顺利拿下诺贝尔奖。因此大笔一挥。手书“杨光诺”。
杨光诺后来在密歇根大学完成了学业。当时正是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杨光诺没有向父亲一样继续从事物理研究。而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
杨光宇
杨光宇出生于1958年。也许是从大哥出生后。杨振宁一直忙于研究。疏于对家庭的照顾。才使得比大哥小了整整7岁。杨振宁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第二年杨光宇就来到了人世。可以说是对杨振宁最好的礼物。
杨又礼
杨又礼出生于1961年。是杨杜夫妇最小的女儿。她出生后就被杨振宁视若掌上明珠。从小百依百顺。备受宠爱。
杨又礼也没有跟随父亲的脚步而去攻读物理学。而是选择了临床医学。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现在在美国也过得很好。
不过可惜的是。杨振宁和杜致礼这一对恩爱夫妻。没有携手走完一生。2003年10月。杜致礼身患癌症在美国经抢救无效去世。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其他观点:
杨振宁的一生是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他的成就也是世界屈指可数的。但杨老的两任婚姻却一直被世人诟病。
杨老第一任妻子是他的学生。名为杜致礼。在那个时代。师生恋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存在。尽管两人之间相差八岁也免不了被人当做把柄。
翁帆是杨老的第二任妻子。他们是相差54岁的忘年恋。但年龄依旧没能阻止他们走在一起。可世人依旧在背后议论纷纷。甚至直接骂其人品败坏、假正经等等。
为什么说杨老的一生是传奇的呢?
这不仅体现在他的人生成就上。更体现在他的私生活上。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附中担任代课教师。在此期间。一个女学生杜致礼就已经对杨老暗生情愫。但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这个时候杨振宁22岁。杜致礼15岁。时间不由人。第二年杨振宁就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又进入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进行研究。
一番机缘巧合下。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的一个中餐馆偶然相遇。这一邂逅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分开。最终于1950年举行了难忘的婚礼。这时。杨振宁28岁。杜致礼21岁。
杨振宁与杜致礼一共有三个子女。长子杨光诺1951年生。次子杨光宇1958年生。小女杨又礼1961年生。三人都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基因。在学业上都是学霸的存在。也都取得了一番成就。很遗憾的是三个孩子都没有子承父业。都没有从事与父亲相关研究工作。他的一身知识与经验也无人可传。
长子杨光诺在其出生时。杨振宁依照中国传统写信给父亲请父亲为孩子起名。后来取为光诺。令人吃惊的是。几年之后杨振宁就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了世界上最耀眼的人物。不知是不是长子光诺为他的父亲带来了好运。
长子杨光诺从美国密歇根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就从事与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曾任纽约州西彻斯特县财务顾问。如今在家养老。安享晚年。幸运的是。杨光诺有一张与爱因斯坦的合影。两个时代的人在同一张照片中不免让人感叹时光飞逝。
次子杨光宇大学毕业后任一家财务公司化学工业分析研究员。作为一名化学博士。他在天体物理方面有着很深的研究。可能是出自于父亲从小的影响。他对行星搜索有着非同常人的感知力。曾经发现过很多小行星。可以称的上一名复合型高级人才。
小女杨又礼属于比较一般的。在美国当一名县医生。但是她精通多国语言。这也算得上能力非凡。
还有一人那就是翁帆。其实很早翁帆就与杜致礼见过面。翁帆还对杜致礼评价极高。仔细对比。你会发现翁帆与杜致礼很相似。杜致礼离世后。他们俩走在一起。除了翁帆对杨振宁照料有加让人感动之外。恐怕也与翁帆杜致礼两人相似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人骂杨老。说在其年轻的时候不回来报效祖国。只是到了晚年才回国安享晚年。认为这种行为很不耻。其实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杨老是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只有美国的先进设备与科研环境才能造就他的成绩。而他也有梦想!当时的中国穷困潦倒。根本不能支持他的研究。并且国家发展极其需要实干型人才。因为没有那么多资源供你理论实验去试错。
国家需要能干出一番成绩的人。况且杨振宁身份特殊。作为国名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婿肯定逃不了被迫害的命运。邓稼先都逃不了蹲牛棚。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把50多万知识分子打成右派。遭受了残酷的迫害。数百万人受到牵连。杨振宁这种身份敏感的人不回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国家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也需要发展自己。提升自我的环境。人家做出成就后才诋毁他们。认为没有为国家做出大贡献。这样的看法是事后诸葛亮。并且。杨老做出的付出很多努力不是没做。而是很多人看不到。选择性忽视了。
欢迎知我的您留下精彩评论、热心转发。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关注“梦想视野”您能获得更多有益的干货喔!
其他观点:
关于杨振宁。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第1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再或者就是更多人津津乐道的80多岁的杨振宁一株梨花压海棠。娶了不到30岁的妻子翁帆。
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杨振宁的科学成就远比大家认为的更高。有美国科学家甚至认为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堪比爱因斯坦等人。而知名度更高的杨振宁的妻子翁帆。其实也并不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杨振宁的第1任妻子杜致礼不但自身极为优秀。她的父亲更是大名鼎鼎——抗日名将杜聿明。
杨振宁的结发妻子杜致礼。与他相伴53年后在2003年去世。仅隔了一年之久。杨振宁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翁帆领取了结婚证。这样的故事令世人唏嘘。不过这次不想再谈及他们的这段婚姻。更想带读者去走进他与杜致礼生育的子女。去了解他后代现状。
年轻的杨振宁
杨振宁与妻子是师生恋。在他赴美留学以前。曾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西南联大的附中担任临时的代课老师。就在这一时期他结识了杜致礼。
杜致礼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儿。可是在她的身上却看不到官小姐的架子。而且。她在杨振宁的课堂上善于提问。聪慧过人。不过。在他教学的这段时间里。两人只是普通的师生关系。直到杨振宁赴美留学以后杜致礼才发现。这一位年轻的物理老师已经在她的青春里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
杨振宁全家福
这一分别就是5年的时间。直到1949年的圣诞节。杜致礼独自一人在美国留学。经友人相邀参加了这一年的圣诞节聚会。就是在这次宴会上。她偶遇了分别多年的杨振宁。他们很快坠入爱河。并且在1950年的8月份举行了简朴婚礼。两人结婚时杜致礼只有23岁。从此。两人一起携手走过了53年人生。
杨振宁结婚照
杨振宁与杜致礼共生育了三个孩子。长子名为杨光诺。出生于他们结婚后的第2年。当时他的父亲希望杨振宁能够获得诺贝尔学奖。便给孙子取名为“光诺”。
不过他的这位长子和父亲的爱好截然不同。因为打小的生活在美国。所以在少年时代就已经与计算机结缘。最后他考上了密歇根大学的计算机系。此后一直在美国从事着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
现在的杨振宁已经是一位高龄老人了。他的长子也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仍然定居美国从事着电脑研究。后来还担任了美国纽约一家公司的财务顾问。不过他名气仍然与父亲相差较远。
杨振宁与家人合照
杨振宁的次子出生于1958年。取名为杨光宇。他的这个儿子。脾气秉性与父亲最像。不过他也没有从事和父亲职业完全相同的物理研究。反而是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化学。现在他定居在纽约。从事着化学研究工作。
杨振宁最为宝贵的一个孩子。就是他和前妻的第三个女儿。女儿杨又礼出生于1961年。她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无论她从事何种工作。父母都是多加支持。从来没有强迫过她。
在杨又礼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对医院的工作十分感兴趣。最后就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一直在美国蒙太拿州工作。杨振宁的这几位子女确实十分优秀。虽说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但是他们都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并且也做出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972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父亲,长子,两人,妻子,这一,诺贝尔奖,的人,在美国,的是,密歇根
没想到大家都对杨振宁与学生杜致礼的后代子女现状如何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不得不说。作为老师的杨振宁对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附属中学担任数学老师。班上的一位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