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和杭州有关的诗词分别有哪些,哪个更多,哪个更有名?
原创

南京和杭州有关的诗词分别有哪些,哪个更多,哪个更有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悠久雄厚。仅唐朝李白一人就有两百多首描写南京的诗词。为南京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也只能举出一点点。

唐.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意思是: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国。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修建许多的寺庙。遗留至今有四百八十座庙。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唐.韦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意思是:江南的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下春鸟悲啼。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青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意思是:风吹柳絮满店都是香味。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金陵的年轻朋友都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都频频举杯喝尽杯中酒。请你们问问这东流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唐.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意思是: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唐.李洞《金陵怀古》

古来无此战争功。日日戈船卷海风。

一遇灵鳌开睡眼。六朝灰尽九江空。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歌。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峭。惟吴融称赞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意思是: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宋.苏轼《渔家傲》

千古龙蟠并虎踞。

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

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南京有关的诗太多了。因为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历史称为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十个朝代在南京建立国都。留下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健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明成祖是国都北迁。应天改称南京。太平天国称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改称南京至今。正因为如此。描写南京的诗。实在是太多了。

杭州西湖美景

杭州是江南四大名城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名气和风景那是美妙绝伦。描写杭州的诗词也是很多。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是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南宋.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南京和杭州有关的诗词那个更多。南京古时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所以南京的有关诗词相比之下能多一点。两个城市哪个更有名。一个历史名城。一个是风景名胜。有这么一说。去南京。不去苏杭看看。等于没去。所以一个是殿堂。一个是花园。

其他观点:

两地的诗词多不胜数。现在说一首被白居易赞叹为龙珠。使白居易。元稹和韦楚客三位诗人心服而搁笔不敢再写的写金陵(南京)的好诗。

西塞山怀古一一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诗人元稹。刘禹锡和韦楚客三人。在白居易家中聚会。大家谈论起三国和晋代的兴亡。很有感慨。于是商议各赋一首有关金陵(三国时吴国的首都)的怀古诗。刘禹锡给自己斟了一满杯酒。慢慢的喝着。酒饮完。一首七律就写出来了。白居易拿来一看。惊叹说:\"\"我们4个人一起去探骊珠(黑龙)。你一个人首先得了龙珠。那我们要龙鳞龙爪有何用处呢?\"于是白。元。韦三位诗人都搁笔不再写了.刘禹锡这首使白居易赞叹为龙珠。使三位诗人心服而不敢再写的好诗。就是七律\"西塞山怀古\"。

根据现代的研究。在唐穆宗长庆4年(公元824年)8月。刘禹锡由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乘船沿长江东下赴任时。路过西寨山(今湖北黄石市。一说在大冶县东。又名道士洑矶)时。诗人想起三国时的往事。看到唐朝当时藩镇割据。中央号令不行的景象。有所感慨。因而写了上面这首七律。穆宗长庆4年。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5月任期满。离杭后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洛阳。元稹此时任越州(今浙江绍兴)刺史。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条件下。刘。元。白。要在一起相会赋诗。恐怕是很困难的。

\"西塞山怀古\"意思是:西晋大将王濬率领的战船从益州(今四川成都)顺流东下。金陵的王霸之气黯然(暗淡无光)消歇。东吴政权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封锁长江险处的千寻(寻为古长度名。一寻长八尺)铁链。被烧断沉到江底。东吴朝廷只好从石头城中举起白旗投降了。人们常常为在金陵建都的几个王朝的兴亡而伤感。可西塞山却还是依旧伴着长江。没有变化。现在已经是四海一家。天下统一了。旧日的堡垒已荒凉不堪。只有那芦荻在秋风中萧萧作响。

刘禹锡



此诗。写的西晋王朝灭亡东吴的故事。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灭吴。发兵20余万。分六路进攻。益州刺史王濬造了高大的战船。率水军8万延长江而下。东吴造了长长的铁链。将长江险要处拦住。同时在江心按了一些大铁椎。企图阻止战船通过。王濬用大木筏为先锋。木筏触铁锥即将椎带走。又用粗数十围。长十余丈的大火炬烧熔了拦江铁链。据\"资治通鉴\"记载。王濬烧断铁链后。占领了夷陵(今湖北宜昌)。然后再继续东下。进攻东吴首都健康。由此可知。东吴用长铁链锁江的地方。必定在南津关之西的三峡中。因为三峡江面狭窄。有可能用铁链拦江。同时有水浅的险滩。滩上可以安大铁椎。如果在出三峡后。长江变宽而且没有浅滩。以古代的技术条件。用铁链锁江及在江底安大铁椎阻船。都是不可能的。3月。西晋大军直抵石头城下。东吴国君孙皓被迫自己反缚住双手。抬着棺材向西晋军队投降。

西晋灭东吴后。分裂了60年的三国鼎立局面。又暂时获得了统一。

其他观点:

临安金陵差不多。

诗词不少懒得说。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9:19

    金陵,东吴,南京,铁链,杭州,益州,西晋,刺史,江南,白居易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9:19

    没想到大家都对南京和杭州有关的诗词分别有哪些,哪个更多,哪个更有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9:19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悠久雄厚。仅唐朝李白一人就有两百多首描写南京的诗词。为南京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