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现在没有发达国家?
原创

南美洲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现在没有发达国家?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由德国、意大利、日本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了全世界将近一半的国家。超过二十几亿的人口被卷入这场战争。累计伤亡将近一个亿的人口。可以说二战时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但是偏偏有个地区就没有卷入二战之中。那就是南美洲地区。他们和北美洲一样都是二战期间的幸运之地。但是他们和北美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都相继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而南美洲地区却始终没能诞生一个发达国家。这其中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首先。南美洲内部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止过。他们没有参与世界性的大战。但是内部之间往往会因为领土问题发生局部战争和冲突。巴西、乌拉圭、阿根廷等大国之间常常发生争斗。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战争往往会牵扯到南美的周边小国。从而使整个南美地区动荡不安。

第二点。南美地区长期是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地。南美地区大多数成为了他们的种植园区。他们的经济结构十分单一。就是农业畜牧业等第一产业。种植的作物大抵是香蕉、向日葵、菠萝等。经济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他们的商品的技术含量也低。永远只是在做最基础的工作。南美洲的国家很容易因为这些农产品和奶制品的价格暴跌而陷入经济混乱。

最后一点就是南美各个国内的起义游行冲突爆发不断。经常会发生政变或者游行示威活动。因此各个政府的政策和主张都推行困难。政治的动荡导致人民的生产生活极不稳定。因此经济也就没法安定发展。

其他观点:

正是因为他们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今天才没有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确切的说。因为南美洲国家错过了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会。才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跟上世界的脚步。从而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包括之前)。南美的很多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像阿根廷这样的国家。由于畜牧业发达。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是很高的。在那个时候。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刚刚完成产业升级。和南美国家拉开的距离并不大。所以。依靠传统行业。阿根廷人仍然能够保证GDP总量世界第七。人均GDP和德国相当。那个时候阿根廷人就显得非常富裕。他们是除了美国人之外。另外一个到欧洲买买的国家。

(繁忙的阿根廷港口)

其他国家虽然没这么富。但也还不错。

可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南美国家普遍抱有一种吃瓜群众看热闹的态度。对这场战争不热心。以一种世外高人的心态远离世界主流。这就让他们脱离了主流国家的发展轨迹。从而变得落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其实对于南美国家来讲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在东亚和欧洲地区。这里距离南美洲上万公里。并且从民族感情上来讲。南美洲各国的主要民族。和二战的各方主要参与者血缘关系和文化联系都不大。作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国家。他们更关心的还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态度。而在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欧洲已经属于边缘国家了。所以南美国家更不感冒。

在当时。很多南美国家在评价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说这是白种人与黄种人的战争。和我们拉美人没什么关系!

(二战中期形势图)

直到后来美国参战。轴心国要完蛋了。这些国家才逐渐加入到了同盟国一方。但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简单的支援。或者是在道义上高呼几声罢了。当时除了巴西比较积极之外。其他国家都是这样一个状态。也正是巴西这种对世界局势的参与感比较强。让他能够在新世纪的时候发展成为金砖国家之一。虽然现在也没落了。

拉美各国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他们在二战结束后的经济发展中。并没有享受到胜利果实。

(二战重建)

说实话。现代主要工业国都是二战经济起飞的受益者。他们想是得益于二战重建带来的经济刺激。后又享受到了科技发展的成果。而作为二战的旁观者。拉美国家就跟看戏一样看个主要经济体蓬勃发展。可惜他们和这些国家联系的不紧密。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当然。作为旁观者。他们也没有机会享受到科技成果。进而改变自己的国家。

这就导致北方各国在经历了一次次的产业升级之后。拉美国家并无本质变化。这是他们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一如战国时期的越国。

拉美国家的未来

由于和先进国家交流不足。拉美的状况只会越来越糟糕。所以拉美国家想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抛弃孤立主义政策。积极的融入到国际社会中来。与其他各国互通有无。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其他观点:

以阿根廷为例就可以看出来。

早在一战之前。阿根廷一度是世界收入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一度超过法国。

1908年。阿根廷人均收入超越德国、加拿大和荷兰。全球排名第七。

然而。今天的阿根廷经济像一坨屎。一塌糊涂。一半人口挣扎在贫困线上。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首先。阿根廷成为高收入国家。并不代表他强大。

阿根廷所谓的高收入国家。就和今天沙特、卡塔尔之类差不多。只是富裕并不是强大。

1536年开始。西班牙人殖民阿根廷。

和南美其他国家不同。阿根廷这里地广人稀。是大片的草原地形。没有太多资源。

西班牙白人来了阿根廷。发现本地印第安人数量很少。双方矛盾并不激烈。

于是。西班牙白人逐步和印第安人通婚。当然更多则保留自己的族群。他们都以农牧业国尤其是畜牧业为生。

这里到处都是优秀的牧场。可以养殖全世界最优质的牛羊以及马匹。

直到今天。阿根廷几乎没有黑人。主要是白人、印第安人以及两者混血。

资料这么写:从1880年上任的胡利奥·阿根蒂诺·罗卡开始。该国经济自由政策得到连续十届联邦政府的加强。政策激励下。阿根廷经济有很大发展。1870年到1910年。欧洲移民潮使人口数量扩大到了原来的5倍。经济规模扩大到了原来的十五倍;铁路里程从503公里陡增至31,104公里;小麦年出口从10万吨增至250万吨。冷藏船的应用使牛肉年出口从2.5万吨增至36.5万吨。这令阿根廷跻身于世界出口五强之列。

但是。阿根廷的富裕同工业化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该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远离欧洲战场的地位所决定的。

当时阿根廷的富裕。主要来源于农副产品的大量出口。而欧洲人忙于备战大量收购阿根廷的产品。

由此。阿根廷才富裕起来。

然而。阿根廷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就是农牧业国家。没有什么工业。

同时。由于科技底子薄。国内政治保守。地方垄断等等因素。阿根廷对于当时世界的工业化潮流熟视无睹。

相反。连小国日本之流都看到这点。尽全力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阿根廷不去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它始终是一个农业国。在国际市场也就不具备真正的竞争力了。

二战以后。阿根廷出现了这样一个怪圈。

政治上。阿根廷政局不稳。政府走马灯一样更换。地方还有内战和游击队。一会极左上台。胡搞一通。乱发福利。将国家经济储存消耗干净。最终狼狈下台;一会极右上台。宣布锐意改革。其实保障寡头之内在国内大捞特捞。人民尤其是学生群起反对甚至组成游击队。最终推翻政府。

这样一来。几乎没有一个经济改革时间是长久的。几年就换一次。

本来就弱的阿根廷经济哪里能够经得起折腾。最终一降再降。最终从拉丁乐园变为一坨屎。

同时。阿根廷的工业化也是无从谈起。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2012年。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3%。为国民经济中第一大生产部门。可惜。这些所谓的工业都是与阿根廷农业紧密联系。根据统计。工业品出口的一半与农业有关。也就是说工业只是农业的辅助而已。

阿根廷农产品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到一成。但每年为该国赚得外贸收入的一半以上。

这样的经济模式。想要富裕也就难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10:13

    阿根廷,国家,南美,南美洲,都是,世界大战,经济,西班牙,拉美,他们的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10:13

    没想到大家都对南美洲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现在没有发达国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10:13

    由德国、意大利、日本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了全世界将近一半的国家。超过二十几亿的人口被卷入这场战争。累计伤亡将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