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词人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你认为身后名真的重要吗?
原创

宋朝词人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你认为身后名真的重要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身后名对于古代知识阶层。确实是很看重的。除了辛词中这一句。还有晚于辛弃疾的文天祥。他的绝命诗中:\"人生自古诗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更是看重名节的千古绝喟。

尽管有人说名是虚的。但中国人有重名节的优良传统。总是有不少人孜孜以求。这些人一般都看重道德修养。追求自我完善。爱惜自己名声。犹如生命一般!在他们心目中。一个好的名声。便是生命价值的实现。

有趣的是;名声虽说是虚的。但它往往存世的时间。是比生命本身要长的。即使普通老百姓。身殁后数年。还是有人会提起。做以评价的。至于那些名垂千古的人物。更是影响深远。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道德评判。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影响一代一代的人们!

当然。历史传下来的。也不尽是美名。亦有恶名。如秦桧。汪精卫等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遭万世唾骂。美与恶相互彰显。为人们指示着价值取向。

名。由此看来。还是很重要的!

其他观点:

古代士人的名声德望。并不是虚的。而是有实质性的内涵。身后名。对于古代知识分子阶层非常重要。士人看重名节。有一定的社会原因。

注重身后名。除看重名节的传统文化精神之外。科举制度背景下。身后名对于后世子孙尤为重要。祖宗有污点者。后三代不能科举入士。

士人不重名节。投敌叛国。或者贪赃枉法。恃强凌弱。鱼肉百姓。损毁的不仅是自己的名声。遭当时社会唾弃。背负骂名。更是断了子孙后代的政治前途。三代之后的子孙。虽然科举考试为之开禁。但由于文化传承中断。已经沉沦草莽。科举基本上无望了。

福贵如鸿云。风水轮流转。而青山不老。几度夕阳红。照山川万里。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者。身后的恩德名望。会照耀后世。激励奋发有为。报国家。济世穷。惠苍生。立功名。慰平生……



其他观点:

活得好比什么都重要。不图虚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27:56

    名节,科举,名声,士人,是有,身后,重于泰山,古代,生命,后世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27:56

    没想到大家都对宋朝词人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你认为身后名真的重要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27:56

    身后名对于古代知识阶层。确实是很看重的。除了辛词中这一句。还有晚于辛弃疾的文天祥。他的绝命诗中:\"人生自古诗无死。留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