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石炭纪号称“巨虫时代”。氧含量升高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
所谓石炭纪。太高处于28400万—36000万年之前。前后大约延续了6500万年左右的时间。前接泥盆纪。后续二叠纪。
石炭纪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陆地面积不断增加。气候非常的温暖。空气非常的湿润。由于植物的大规划演化发展。惊人的蕨类森林直接导致了地球含氧量的持续提升。因此陆地生物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含氧量及气候环境的改变。也直接导致了各种大型昆虫的诞生。
石炭纪时期的地球含氧量很可能达到了35%左右的水平。是要明显高于目前地球21%左右的水平的。当然氧含量也不能无限的高。一旦再高。生物可能就会出现氧中毒的情况。
石炭纪的各类代表性巨型生物。
巨型蜘蛛:大小比人的头部还要大。拥有自己的洞穴。通过蛛丝探索外界及捕猎其它生物。
巨型马陆:长度达到了惊人的3米之多。身体外部有着厚厚的盔甲保护。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节肢类动物。
巨型蜻蜓:石炭纪的蜻蜓与今天的蜻蜓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那个时期的蜻蜓翼展超过1米多。比现在的很多大型鸟类都要大。
总结:
归根结底。石炭纪之所以有大量的巨型昆虫。主要得益于氧含量的升高。另外植被的茂盛也为这些昆虫提供了很好的庇护所及食物来源。因此在地球历史上只有这个时期的昆虫体积非常巨大。后期伴随着地球整体气候及氧含量的变化。各类昆虫也开始逐步向小型化演化了。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其他观点:
石炭纪被称为巨虫时代。因为当时出现了许多巨大的虫子。
巨型蜻蜓学名巨脉蜻蜓(Meganeura monyi)。翼展可达70厘米。和今天孩子们玩得滑翔机模型差不多大。巨脉蜻蜓可是飞行的食肉动物。它不但会捕食其他虫子。而且能够捕食
图注:巨脉蜻蜓。B是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巨型蜈蚣学名节胸(Arthropleura)。体长近3米。其背上覆盖着一片片的盔甲。盔甲下面有好多好多的腿。节胸曾经被认为是像蜈蚣一样恐怖的食肉动物。但是最近的研究却倾向于它是一种以植物为主食的动物。
石炭纪的地球上不仅有巨脉蜻蜓和节胸这样的大家伙。当时的蝎子、蜘蛛同样比今天的同类大得多。那么为什么那个时候包括昆虫在内的节肢动物长得那么大呢?原因就在于大气中丰富的含氧量。
图注:石炭纪的巨型节肢动物们。图片来自网络
石炭纪属于典型的富氧时代。当时空气的含氧量达到了35%!比今天21%的含氧量高得多。较高的含氧量会对以肺呼吸的脊椎动物(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带来氧中毒等损害。但是对于节肢动物就完全不一样啦。节肢动物的呼吸方式与脊椎动物不同。是靠身体表面的气管直接呼吸。所以体积越大。需要的要求就会成倍增加。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昆虫往往长不大的原因。
图注:石炭纪的氧气来自于繁茂的雨林。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地球大气含氧量的变化曲线图。在距今3亿年前的石炭纪达到了峰值。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石炭纪雨林中的巨型节肢动物们。近处是刚刚出现的小型爬行动物。图片来自网络
正是得益于石炭纪大气中丰富的含氧量。昆虫在内的节肢动物才能获得巨大的体型。石炭纪因此也被成为“巨虫时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他观点:
石炭纪时期出现过非常多的巨型昆虫。除了巨脉蜻蜓外。还有千足虫和巨大的蝎子。因此石炭纪又被称为“巨虫时代”。
其中一种名为“巨脉蜻蜓”的昆虫。体型不仅达到了0.95米。还成为了当时的天空霸主。要知道在现在。蜻蜓别说成为天空霸主了。就连体型都缩小了很多。
那么。为什么石炭纪会出现近1米的巨型蜻蜓呢?(这里补充一下。出现巨型蜻蜓的原因和出现巨型蜈蚣的原因是类似的。因此。这里就以“蜻蜓”为主角来讲述。)
独特的环境
之所以会出现巨虫时代。其实和生活的环境离不开关系。
我们知道。最早的生命起源于海底。因此石炭纪时期的昆虫的最早祖先也是来源于海底。后来伴随着大气层的形成。能够隔绝大部分紫外线和太阳风。早期的生命才从海洋来到陆地。
而海洋的生物基本上都是用腮呼吸的。因此这些海洋生物演化成昆虫后。并没有使用肺呼吸因为它们并没有肺。所以是通过骨骼。形成一个个微小的气管。通过气管把氧气注入其中。
现在的蜻蜓依然使用气管呼吸。
在石炭纪时期。由于植物众多。因此空气中的氧含量达到了历史以来最高峰35%。而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氧气含量只有21%。
在这种呼吸的帮助下。以及空气中丰富的氧含量。让这些生物有条件朝着体型更大的方向发展。
躲避天敌和捕食
之所以没有说氧气和蜻蜓的呼吸器官。是巨脉蜻蜓体型巨大的原因。是因为演化是没有目的的。虽然这样的条件可以使他们的体型更大。但生物也不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环境是会淘汰一批不适应环境的演化方向。这个环境很大程度时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巨脉蜻蜓是石炭纪时期的天空霸主。以小型昆虫以及微型两栖动物为食。处于当时的食物链顶端。地位类似于现在的老鹰。
但是。自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生命就遵循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规律。但是生存是生物的本能。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每个生物都演化出了自身的应对策略。
有些生物努力让自己变得有毒。避免天敌打自己主意。
有些生物通过和种群一起生活。避免落单时被天敌吃掉。
而有些生物。则是通过让自己变得更大。从而避免别的生物吃掉。而且。变得更大还能方便自己捕食。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来。
生命的演化不会遵循着一个方向。每个生物在生存竞争时都有自己的应对策略。而巨脉蜻蜓则是通过让自己变得更大。从而称为石炭纪的天空霸主。
(这里补充一点。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如此阐述。实际上。生物并不能自发地选择自己的演化方向。而是自然选择的。一般演化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突变型。只有那些利于活下来的会被选择。)
此处科普一下:巨脉蜻蜓的祖先肯定不能控制自己的后代变大。是那些在演化时没有变大的巨脉蜻蜓无法捕食猎物。以及被别的昆虫所吃。也就是说那些体型没有变大的巨脉蜻蜓是被自然淘汰掉了。
久而久之体型变大的巨脉蜻蜓适应了环境。被保留了下来。因此巨脉蜻蜓后来才演化成体型巨大的样子。
食物众多
一个完整的食物链。应该包含: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在石炭纪时期。森林密布。食草昆虫众多。也就是生产者众多。而此时的地球上还没有演化出更高级的消费者。
比如:此时的爬行动物体型过小。且是昆虫的食物。也就是说巨脉蜻蜓不仅食物众多。而且没有天敌。
这样的环境简直是虫族的乐园。因此。虫族在这个时期崛起了。
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空。捕获几只巨脉蜻蜓带回现在放生。不考虑环境是否能存活。仅仅是天敌这一项。就足以使巨脉蜻蜓灭绝。
也就是说。巨脉蜻蜓之所以能够统治石炭纪时期的天空。是因为更高级的消费者还没有出现。从侧面也说明:时势造英雄。
总结
1:石炭纪时期的氧气含量较高。达到了历史巅峰35%。而且巨脉蜻蜓是依靠外壳上的气管呼吸。因此这样的条件适宜巨脉蜻蜓生存。
2:为了躲避天敌和更好的捕食。不同种类的生命演化出了不同的应对环境的方法。而巨脉蜻蜓种群是通过变大来躲避天敌。和捕食猎物。
3:在石炭纪时期。更高级的食肉动物还没出现。因此巨脉蜻蜓的天敌还没有出现。而且当时地球上巨脉蜻蜓的食物众多。因此巨脉蜻蜓在石炭纪时期。不仅成功的生存了下来。还成为了石炭纪时期的天空霸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229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石炭纪,蜻蜓,昆虫,含氧量,生物,体型,时期,自己的,节肢动物,天敌
没想到大家都对石炭纪为什么会出现巨型蜻蜓和巨型蜈蚣,那时的昆虫体型为什么都很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石炭纪号称“巨虫时代”。氧含量升高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所谓石炭纪。太高处于28400万—36000万年之前。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