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满清十大酷刑并不都是满清所发明的。只是满清用的比较频繁。
而十大酷刑也只是一个名目。实际上所涉及的酷刑远远不止十种。比如有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宫刑、活埋、鸩毒、锯割、弹琵琶、骑木驴等等。
腰斩指的是用重斧从腰部将犯人砍为两截。因为人体的主要器官集中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腰斩后。还会保持神智清醒。得过好长一段时间才会断气。
腰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到了雍正时期就被废除了。这跟一个叫俞鸿图的文人有关。
俞鸿图。浙江海盐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及第。入选庶吉士。
雍正十年。俞鸿图被任命为河南学政。也就是负责河南的教育和文化学术之类的事情。俞鸿图为官清廉。办事小心谨慎。
具体的手段是:在举行院试前夕。先由林氏偷偷把试卷贴在俞鸿图官服的后背里面。等俞鸿图来到学政衙门。仆人就伺候他脱下外褂。随后把试卷揭下来。再传递给考生。
简单来说。就是泄题。
因为泄题。就录取了不少一窍不通的考生。
久而久之。人们就发现了蹊跷。就说俞鸿图以权谋私。贩卖秀才。消息传到河南巡抚王士俊那里。就弹劾俞鸿图。
雍正得知后大怒。派人前去调查。
前文也说过。腰斩是一种很残忍的刑罚。当时家属一般会给刽子手“规费”。有了“规费”。才可以砍利落点。让犯人迅速死去。少受点痛苦。
因为俞家涉事的人太多。家中一片混乱。加上事先又没有得到通知。自然就没有“规费”给刽子手。
行刑当日。刽子手毫不留情。俞鸿图被砍成两段后。神智依旧清醒。痛得在地上滚来滚去。随后他用手指蘸着自己的血在地上连写了七个“惨”字。实在令人目不忍睹。
雍正听闻他的惨状后。觉得此法过于残忍。于是下令废除此酷刑。
其他观点:
其他观点:
咱们先说说这个谣言吧。民间传的很火。
话说雍正年间。有位福建学政名叫俞鸿图。教育科考之类的事情。都是他负责。这个差事确实还不错。名利双收。不过俞鸿图的运气不好。他做主考官的时候。小妾竟然和仆人合伙。偷窃试题材料。贩卖出去。而这一切。俞鸿图都被蒙在鼓里。
时间一长。福建科场舞弊的事情。就传了出去。直接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雍正大怒。派邹升恒前去督办行刑。这个邹升恒和俞鸿图是儿女亲家关系。所以不敢透露任何消息。
于是。可怜的俞鸿图稀里糊涂的就被问罪。押往刑场腰斩。据说行刑之前。刽子手向俞鸿图索要银两。可以让他死的快一点。但是俞鸿图没有给他。于是刽子手让他缓死。被腰斩后的俞鸿图并没有马上死去。挣扎了很长时间。用自己的血在地上连写了七个“惨”字。才气绝身亡。
雍正听说这个消息之后。觉得腰斩确实过于残忍。于是下令废除了。
民间传说确实很精彩。但是漏洞太多了。
首先。俞鸿图这人并非福建学政。而是河南学政。小妾泄露试题的事情确实有。俞鸿图也因此被查。但是雍正派出去的是户部侍郎陈树萱。会同当地官员审查此案。俞鸿图并不是毫不知情。相反。一开始极力否认的他。后来也承认了收受贿赂。
正因为如此。雍正批准了俞鸿图的死刑。
但是。正史所记载的。俞鸿图是“斩立决”。不是腰斩。所以也根本不存在在地上写“惨”这件事。
对了。还有刽子手索贿这件事。更是不合常理。腰斩的残忍之处。就是把人拦腰斩断。犯人还可以挣扎一段时间才死去。不管给不给钱。都不可能死得“很快”。再说了。押往刑场执行死刑的犯人。身上不可能有银两的。要索贿。也应该是找犯人的亲属。
实际上。正史当中从没有雍正废除腰斩的记载。
我们之所以觉得清朝腰斩的记载并不多。主要还是太鸡肋了。历来酷刑的目的。主要就是给犯人带来痛苦。震慑百姓。
虽然腰斩相对于砍头残忍一些。但是和凌迟相比。又差得远了。既然要折磨人。那不如选择更具“观赏性”、更残忍的凌迟了。
所以不要觉得雍正很仁慈。他要是仁慈的话。应该废除的是凌迟。
怎么说呢。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腰斩不解气。凌迟才过瘾。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234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鸿图,雍正,犯人,刽子手,酷刑,残忍,河南,规费,福建,自己的
没想到大家都对满清十大酷刑之一的“腰斩”是如何被雍正废除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满清十大酷刑并不都是满清所发明的。只是满清用的比较频繁。而十大酷刑也只是一个名目。实际上所涉及的酷刑远远不止十种。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