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装逼”装的非常失败的人和事?
原创

历史上有哪些“装逼”装的非常失败的人和事?

好文

热门回答:

老妖看到这个问题。先想到的不是历史上。而是现代版本的两个故事一个是昆山龙哥。一个是郑渊洁。

姓名:刘海龙(不是柳海龙)

代号:昆山龙哥

标志:上身纹身

坐骑:宝马

在其众多兄弟的朋友圈缅怀与一些视频中。可以看到龙哥身材虽然不高。但是孔武有力。身手灵活。一身的纹身更是对一般人颇有冲击力。

其实这样的“龙哥”。并不少见。在任何地方。都有这么一群人。啤酒肚+大纹身+大金链子。。虽然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的。但是看上去挺有钱。开的车宝马、奥迪、奔驰的。反正没有电动车或者奇瑞QQ。

另一位主角。就是一如坐在电脑跟前的你我。多发几百块钱奖金估计都能高兴大半天。

在这样的冲突中。一般是于海明这一类比较吃亏。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开头。于海明一开始被连番推搡。刘海龙上去之后。于海明先挨了几拳。谁料到刘海龙接着又抽出刀来砍人。

其实打过架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砍人都用刀背。因为这样看着吓人但是不会真的出人命。龙哥自然深知这里面的道道。可惜于海明不知道。

本来看着这满身纹身已经够吓人了。又挨了几刀。于是在刘海龙刀脱手之后。立刻捡起来。

龙哥被反杀。

郑渊洁

据说童话打大王郑渊洁在一次参加作者笔会时。作家们大谈自己看过的书。有人问他。你有没有看过某个俄罗斯作家的书?

他摇摇头。对方大惊:你连他的书都没有看过你怎么写作。

等到郑渊洁发言时。他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娅的书。特别受启发。你们看过吗?

据说在坐的人大部分都点了点头。

然后郑渊洁说:这个名字是我瞎编的。

啪!一巴掌打了所有人的脸

我就想知道当时那些人的心情是什么?

其他观点: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作为著名的铁娘子。在国际社会上一直以强硬著称。但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中英谈判时就栽倒在邓小平的霸气之下。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问北京。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中针锋相对。最终“铁娘子”不敌“钢铁公司”。败下阵来。

撒切尔:“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

邓小平:“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而外之意。我以前都是跟你那些前辈打交道。你撒切尔还嫩点。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别嘚瑟。早晚你也要下台。可以说这是先声夺人。言谈之间提升了气势】

想要保留管辖权。遭邓小平驳回

撒切尔:“要想继续维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继续由英国来管理它。”

邓小平:“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言外之意。别扯没用的。主权问题用不着讨论。还也得还。不还也得还。而且还必须还整个香港。邓小平言简意赅。给谈判定了调。原则问题不容讨论。这也为后面更激烈的交锋埋下来伏笔】

邓小平:“时间不能再等了……要另外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撒切尔:“我们会考虑考虑非和平的方式保留香港。”

邓小平:“中国人穷是穷了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这是当年参与谈判的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张祥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所讲述的。应该说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狭路相逢勇者胜。人穷志不穷。邓小平提到打仗的时候。撒切尔脸色都变青了。他听完后一直恍恍惚惚。以致会议结束后在大会堂前面留下了经典一摔】

香港回归已经23年。但我们从史料中仍能感受到中英谈判过程中的硝烟。撒切尔夫人在国际对决中鲜有失手。但无奈还是栽倒在邓小平手里。

感谢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感谢邓小平。指引了改革开放的方向;感谢邓小平。为实现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他观点:

关于“装逼”。你要不提麦克阿瑟。那这个词语将空洞而没有意义。

作为美国唯一参加过一战、二战和朝鲜半岛战争的将军。麦克阿瑟是美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座丰碑。

麦克阿瑟在长达52年的军旅生涯中。先后出任第42步兵师参谋长、西点军校校长、二战后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务。

而他的职业生涯顶点是1944年被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一人独得七枚银星勋章。并在菲律宾等战役中获得荣誉勋章。成为美军海陆空三军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

而成为五星上将的麦克阿瑟。经历了对日受降。以6支钢笔签名的形式成为世界历史上最特立独行的存在。

麦克斯不仅是一位将军。更是一个演员。戎马一生的他就是为装逼而生。

然而历史就是这般吊诡。如果没有朝鲜战场的大起大落。麦克阿瑟的装逼必然能一直进行下去。1942年从菲律宾狼狈撤退时那句灰太狼式的“我还会回来”的呐喊。也必将成为永不言败的经典语录。

可是朝鲜战场不相信“装逼”。在麦克阿瑟沉迷于装逼无法自拔时。一个又一个响亮的耳光如雨点般打来。让装逼的麦克阿瑟懂得了“真香”的真谛。

故事还要从1950年6月25日说起。那是一个燥热的夏天。金日成在斯大林的怂恿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统一战争。

关键时刻。闪闪发光的麦克阿瑟将军出场。麦克阿瑟根据一边倒的形势。在朝鲜的蜂腰部位进行了举世瞩目的仁川登陆作战。彻底逆转了朝鲜战场形势。

虽然我国对美军可能在朝鲜西海岸登陆的地点和时间有过准确判断。但金日成不以为然。而仁川登陆前的美军高层。也对麦克阿瑟的大胆计划普遍看衰。

直到出其不意的仁川登陆取得成功。不可一世的金日成瞬间泄气。美国和世界人民才终于相信:麦克阿瑟不仅擅长装逼。更擅长力挽狂澜。

但被吹捧的麦克阿瑟显然上了头。在逆转了朝鲜战场形势后。他做出了“打到鸭绿江。消灭金日成”的决定。直接导致了装逼的搁浅。

因为鸭绿江的另一端。新生的共和国早已注意到麦克阿瑟装逼的光芒。

1950年9月30日。总理在政协国庆大会上发表强硬讲话:

但得知被警告后。麦克阿瑟却笑了。笑得很开心。因为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一个成立刚刚一周年且一穷二白的新兴国家。敢于挑战最强大的美国。真是自不量力。

在麦克阿瑟的眼里。红色大国很生气。后果却一点儿也不严重。

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10月1日。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10月3日。联合国军大部队跨过三八线。沿东西海岸向北追击。并于10月19日攻占平壤。

在共和国和苏联两度谈判不利的情况下。领袖力排众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议。

而此时的麦克阿瑟早已对世界高调宣称。联合国军准备在1950年感恩节暨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作战计划。并大胆地向美国总统杜鲁门及幕僚拍胸脯保证。新生的共和国绝不敢出兵干涉朝鲜战争。

1950年10月19日。38军率先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并于10月25日在温井对冒进的联合国军发起突袭。刚刚摸到鸭绿江边的联合国军遭到迎头痛击。被歼灭15000多人。不得不迅速调整方向。撤退到清川江以南。

而被打了一闷棍的麦克阿瑟再次表现出了装逼特有的自信心。在西线联合国军撤退到清川江以南后。麦克阿瑟亲自乘坐飞机对朝鲜北部进行侦查。最后得出“共和国不过派出小股部队参战。目的在于保卫边境水电设施”的结论。并再次高调宣布:

联合国军将于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而此时的志愿军。在麦克阿瑟的眼皮子底下迅速完成大规模集结。11月7日开始。志愿军在西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线的长津湖畔。再次对联合国军形成出其不意的打击。联合国军全线溃败。被迫撤退至三八线以南。

但上天似乎早就看不惯麦克阿瑟了。因为就在圣诞节刚刚过去的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就对狼狈撤回三八线的联合国军再度形成致命打击。将其驱逐到北纬37度线附近。并占领韩国首都汉城。

汉城的沦陷震惊了世界。也对麦克阿瑟的装逼生涯提出巨大挑战。

不过李奇微的到来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麦克阿瑟的声誉。因为李奇微经过前三次战役的失败。发现志愿军后勤补给困难。连续攻击时间不能超出一周。遂根据“礼拜攻势”制定了针对性极强地磁性作战计划。这使得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中伤亡惨重。

但李奇微的到来严重影响了麦克阿瑟的装逼。麦克阿瑟固执地认为。杜鲁门总统派务实的李奇微到朝鲜战场。就是来接短。牵制自己。达到阻碍自己装逼的险恶目的。

这种颐指气使的装逼态度让总统杜鲁门忍无可忍。要知道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的会晤。还是杜鲁门屈尊飞到夏威夷以西3700公里的威克岛和麦克阿瑟见面的。会晤途中麦克阿瑟也相当傲慢。

所以在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总统也用了同样装逼的方式。即全国广播。让麦克阿瑟以同样高调的方式勒令退休。

当然一贯装逼的麦克阿瑟。并没有忘记在1951年4月19日的告别演讲中。喊出那句让所有粉丝尖叫昏厥的“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而后。麦克阿瑟彻底消失在美国政坛上。并于1964年结束了装逼的一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退到无路可退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36:12

    麦克阿瑟,撒切尔,朝鲜,杜鲁门,国军,金日成,香港,志愿军,鸭绿江,美国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36:12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有哪些“装逼”装的非常失败的人和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36:12

    老妖看到这个问题。先想到的不是历史上。而是现代版本的两个故事一个是昆山龙哥。一个是郑渊洁。姓名:刘海龙(不是柳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