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前言:淝水之战是南北朝时期前秦同东晋在公元383年秋天进行的一场大决战。最终。兵力强盛的前秦被东晋军队打败。不但未能统一天下。反而因战败导致北方反叛四起。重新陷入战乱之中。
淝水之战前夕。前秦国主苻坚的确征发了90万大军。这其中包括步兵六十多万。骑兵二十七万;但是。前秦军队的兵力很分散。前后距离竟然相距千里之远。而参加淝水之战的部队实际上只有符融所部的三十万秦军。
东晋方面。孝武帝即位以后。就下诏征召良将防御北方的进攻。最后选择了将领谢玄。谢玄担任兖州刺史。负责组建新军。防守江北。
谢玄选拔精锐的勇武壮士。组建新军。他主要是在以前属于北府。后来分散开来的江淮流民武装中挑选精兵强将。又征发一部分北方流民充实部队。经过严格训练。组成了日后威震天下的北府军。
由于北府军将士都是北方流民。思念故土。渴望收复中原。所以北府军成为东晋政府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劲旅。在淝水之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简单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苻坚任用的主帅是符融。这个人选不对。
符融是苻坚的弟弟。文采出众。但是缺乏军事经验。苻坚和王猛统一北方的几次大战。符融都没有参加过。因此。符融极其缺乏大战历练。他的军事才能并不能服众。
从淝水之战的过程来看。符融确实不符合一个军事统帅的基本素质和才能。在战役过程中。符融根本就没能表现出一个军事将领的素养。一点儿也压不住阵脚。
最悲催的就是:身为三军主帅。符融竟然被自己统帅的军队冲撞得从马上跌翻到地上。也不知道是被自己人踩死的。还是被东晋士兵杀死的。
前秦主帅符融的无能。是前秦大败的一大因素。
2.苻坚是一代雄主。他具备豁达大度的气概。尤其是对待归降的人特别宽容器重。这一优点。在淝水之战中严重地伤害了苻坚。
东晋将领朱序与前秦军队激战达十个月之久。最后力竭被擒。苻坚很敬重朱序。不仅没有杀他。反而重用了他。
苻坚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在两军对峙之时。竟然派遣朱序这样的东晋旧将去晋军营中劝降。
而朱序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前秦的军情极其熟悉。于是乘机把所有重要的军事情报都告诉了谢玄。
后来。在前秦军队移阵后退时。又是这个朱序。借机制造混乱。造谣惑众。大叫“秦军败了”。搅扰得前秦军队大为恐慌。军心就此瓦解。
信任并重用东晋降将朱序。是苻坚在淝水之战中犯下的兵家大忌。
3.疏于细节。忽视军队军令的统一、联系的畅通。是苻坚战败的最大原因。
虽然苻坚的90万大军到达前线的只有三分之一。但是。就这3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对阵东晋的8万人马。应该还是稳操胜券的。
但是。当两军隔河列阵。谢玄要求秦军略微向后移动一下。让东晋军队过河去进行决战的时候。苻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苻坚是准备在东晋军队半渡之际。乘机猛攻他们的。可是。你倒是先召开会议告诉将领们啊。以便让军队清楚下一步的作战方略。不致于后方将士们茫然失措。让朱序这些奸细乘机大肆造谣。把秦军的军心彻底搞乱了。
最终。30万大军就因为苻坚这一临时决定的命令。乱作一团。不战而逃。白白地送了谢玄一份大礼。
结语:苻坚在淝水之战中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其他诸如前秦连年征战。兵疲民竭。国都空虚。鲜卑、羌虏。虎视眈眈;东晋朝廷安定团结。上下齐心;等等。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原因。就不再提及了。
总之。苻坚失败了。刚刚统一的北方陷入了又一轮战乱之中。而谢玄组建的北府军则是声名鹊起。从此。成为东晋政府的一支杀手锏。在政治斗争中。谁掌控了北府军。谁就能够取得斗争的胜利。攫取朝廷大权。
在参与了无数次权力斗争之后。北府军的首领刘裕。不甘心让北府军总被士族出身的大臣们所利用。于是。刘裕走上了前台。取代东晋。自立为帝。建立了刘宋王朝。
其他观点:
引入:东晋时期。建国不久组建起来的北府兵为什么在淝水之战中能够打败数量三倍于己的前秦精锐。从而成为当时的百战之兵呢?
前秦的建立与统一北方:
西晋末年出现内乱。北方匈奴、鲜卑、氐、羌、羯五支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五胡入华)。各自占领山头。351年。氐族苻健占据关中。自称天王。国号为秦。定都长安。史称前秦。之后历经苻生和苻坚。到苻坚时期。其重用汉人王猛进行改革。在思想上。提倡儒学。广设学校。提拔儒学者为官;政治上。维护士族阶级特权。重用有才能者。争取汉族豪强的支持;经济上。劝课农桑。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交通事业。通过改革使前秦基本完成了封建化过程。社会经济有一定进步。实力逐渐强大起来。于是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之后。前秦走上的统一北方的道路。370年。苻坚带领氐、羌族为主体的游牧骑兵灭了东北边的前燕。收服鲜卑人慕容垂。373年夺取东晋的北方重要城镇汉中和益州。形成对东晋的巨大威胁。376年。攻下西北的前凉和北边的代国。至此基本统一了整个北方。让前秦实力更加膨胀起来。
东晋的建立与北伐:
西晋末年。出现了皇族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东海王司马越考虑到为自己留一条退路。任命司马睿经营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以建业为镇所。在这期间北方许多大族和流民为躲避战祸举家迁往南方。司马睿的军师王导建议其收纳北方大族并委以重任。于是获得北方士族门阀的拥戴。此外又注意拉拢江南士族。之后司马睿在江南才站稳了脚跟。316年。日薄西山的西晋被匈奴所灭。司马睿在建业得到消息后为了给西晋续上命。于是于317年称王。次年称帝。以建业为都城。之后将建业改为建康(南京)。为了与以洛阳为中心的西晋区分开。司马睿建立晋朝。史称东晋。
东晋政权中。以北方士族为主流。他们总是闹着要收复北方。一来可以重返故乡。二来可以壮大自己的政治资本。如果北伐成功。可以在朝中更有话语权。最先进行北伐的是那位闻鸡起舞的祖逖。因后勤不足。朝内排挤。最后忧愤成疾。病死在讨伐内乱的途中。北伐的人物中最起劲的是桓温。其想要通过北伐攫取更大的政治军事权力。但是由于政敌的掣肘。三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就这样南北出现势均力敌的状态。
苻坚率军南下时。当时是东晋孝武帝在位。掌握大权的是谢氏和桓氏。谢氏以谢安、谢玄、谢石为主。桓氏以桓冲、桓嗣为领头羊。当时两大家族存在着勾心斗角的矛盾。但是面对前秦的威胁。两大家族却能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淝水之战中苻坚之所以惨败。而东晋胜利。无外乎大家知道的几大原因。即:
一、时机不成熟。北方收复不久。政局不稳。统治阶级内部不和睦。比如苻洛发动的叛乱。而南方东晋建国比前秦早。基本稳定后。还进行了几次北伐。说明军事实力开始强大起来。虽然都未成功。但那是因为将领之间的争权夺利引起的。
二、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北方统一才过去六七年。农业生产还未完全恢复过来。农民还在休养生息当中。从而会导致后勤跟不上。而东晋从建国到淝水之战前。开发江南并发展了将近七十年。经济虽不能讲极其雄厚。但也能维持国家的各项开支。
三、苻坚在用人方面任人唯亲。赏罚不公。将自己的亲戚提上高位。如苻融。苻朗。苻丕等人。使鲜卑人慕容垂、羌族首领姚苌等人心生怨恨。造成苻坚与将领之间离心离德;而东晋方面却团结一致。比如当时的两大家族谢氏和桓氏都放下面子。握手言和。再加上当时大部分士族都是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才搬迁到南方。为了抵御前秦强大的军事进攻。他们也是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形成了上下一心大团结的势头。
四、苻坚个人的性格缺陷。后期自高自大。刚愎自用。在战略部署上也犯了兵家大忌。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孤军深入。虽然他不会把希望寄托在那些没有赶到的军队身上。但是却对自己的嫡系部队太自信了。要知道一旦选择南下。就会在他国领土上作战。也就是外线作战。士兵水土不服。思念家乡是在所难免的。在北方作战还好。军队大部分都是游牧骑兵。适应北方的气候和地理情况。要不是之前也不会摧枯拉朽地荡平北方。苻坚错误地得出拿下东晋易如反掌的狂妄症。当然当时肯定有人劝谏过。他的弟弟苻融就是一个。想到他那投鞭断流的气势。他会接受别人意见吗?不会。因为他太想统一南方了。太骄傲自大了。而东晋一边。是在本土作战。大家同仇敌忾。熟悉地形。适应气候。更为重要的是有一支百战精兵——北府兵。
接下来我们重点讲讲北府兵的情况。为什么它是一支百战精兵。
一、北府兵人员组成情况
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按照士人的德才和门第评定为九品。特别是评定等级时。注重后者。就是你的出身。九品中正制在实施初期。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唯才是举的作用。后来因为评定品级的权利被大家士族牢牢把控。干脆直接看门第。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垄断选举做官的工具。寒门士子想要参政。简直比登天还难。寒门势力在政治仕途上行不通。于是把目标转向军事方向。通过当兵打仗立下军功。升迁起来掌握军权。于是许多寒门士族从军中崛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到东晋孝武帝时期。寒人势力逐渐兴起。其原因是司马睿建立的东晋依靠的是南北方的门阀士族。后来士族权力坐大。威胁到了皇权。于是司马家族想要利用寒门势力对抗门阀势力。维护自己的皇权。从而适时地推动了寒门势力的崛起。寒人主要从军中脱颖而出。所以当时加入东晋军队的兵员主要是寒门出生。比如以军功卓越起家的刘牢之、刘裕等人。而这些寒门出身的兵将又分为江南的本地人和北方为躲战祸迁来的流民。其中尤以北方侨民子弟为主。在科举制未出现之前。想要改变寒门的处境他们就必须要从军功中汲取资本。为以后的升迁打基础。所以当时加入北府军的兵将刻苦训练。上进心极强。战斗力也非常强悍。因为当兵就是当时他们改变命运的一个最重要的路径。
二、北府兵将领构成
东晋孝武帝时。因前秦已一统北方。东晋受到空前的军事威胁。于是朝廷昭告四方。招兵训练抵御北方的进攻。掌握大权的谢安安排其侄子谢玄为官。到广陵和京口招兵买马。从当地的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建立了一支军队。因为当时京口作为东晋的北大门。又称北府。所以这支军队也叫北府兵。
当时统率北府兵的将领有建武将军谢玄、征虏将军谢石、辅国将军谢琰、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胡彬、檀玄、何谦、毛安之、田洛、诸葛侃、 高衡、 刘轨、孙无终、刘牢之等。从人员来看主要由谢氏统领。可以说北府兵就是因谢氏发展起来的。所以谢氏占据着主要位置不言而喻。其中当然也有许多当地的流民帅。流民帅在北方人南迁过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于是赢得了民心和军心。流民们感恩戴德十分拥戴他们。愿意为之出生入死。檀玄。孙无终、刘牢之等人就是有名的流民帅。
北府兵当时的数量在淝水之战时主要为八万五千余人。当然后来为了加强势力也从其他地方吸收兵源。北府兵兵种又分为陆军和水军。因为江南一带河流纵横。水军的组建必不可少。在南方水军的机动性更强。北府兵水军成立初期数量不算多。有五千之数。主要由龙骧将军胡彬带领。陆军当中有五千是精锐当中的精锐。由刘牢之率领。
北府兵的最终掌控权在谢氏手中。谢氏作为长江下游以扬州为中心的掌权者。肯定非常重视军队的建设。这样才更加有胆气和长江中游以荆州为核心地带的掌权者桓氏抗衡。扬州是东晋的大本营也是谢氏起家的地盘。所以针对苻坚的大举来攻。十分上心。保住地盘就是保住了家族。保住家族当然也就稳住了在朝廷中的大权。
三、北府兵职业化的转变
在桓温时期。他为了强化国家力量。试图严格控制地方士族拥有私人武装。减少叛乱的发生。于是反对北方迁来的人口单独立籍。当时规定南方人口为黄籍。北方人为白籍。还有反对侨置州郡县。试图让南北融为一体。让大家都有收复北方的决心。此外为了让流民在南方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朝廷还削减他们的税收。满足他们的要求。之后又加强对他们户籍的标准化管理。于是这些措施为南方提供了大量的人口红利。在后期。北方迁入者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地人。这也为南方提供了充足的兵源。流民们好不容易安顿下来。肯定非常感谢东晋政权。于是踊跃参军。保卫自己的新家园。他们加入到抵抗前秦的队伍中来。大部分有钱有势的流民帅也将他们的下属和世袭军队带进来。壮大了北府兵的实力。加入北府兵后他们经历了相当艰苦的训练。之后成为东晋军队中的职业军。大部分兵将都是出身贫寒。他们只能通过军功一步一步的向上爬。军队职业化的到来。使北府兵更加有精力进行锻炼。家里税收减免了。还能拿国家军饷。于是兵将的战斗力越来越高。士气也越来越旺。
四、辉煌成就
七大主要战绩:
太元五年(378)二月。谢玄派出何谦率万余北府兵援救彭城。打败前秦苻丕的七万步骑。解彭城之围。
太元五年五月。盱眙之战中。谢玄与田洛带领北府兵五万败秦军六万于盱眙。之后乘胜追击。再败秦军于君川。
太元八年(383)十月。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与前秦苻融和慕容垂的步骑二十五万进行大战。之后晋军大胜。十一月。洛涧之战中。刘牢之率五千精锐攻打洛涧。消灭秦军一万五千。
太元九年(384)八月。 以谢玄为首。统率北府兵乘趁淝水之战大胜之威进行北伐。先后收复河南﹑山东境内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隆安三年(400)。谢琰与刘牢之率北府兵镇压了孙恩起义。维护中央的稳定。
元兴元年(402)。司马元显与刘牢之率北府兵征讨荆州军阀桓玄。大败之。最终打击了长江中游桓氏的势力。使谢氏在朝廷中一家独大。
结语:一个政权的强大。雄厚的国防力量不可缺少。特别重要的是有一支能打胜仗。服从指挥的军队。北府兵在历史上能够成为一支百战之兵。固然与当时领军人物和各项惠军政策有关。当然也与时代环境有关。前秦游牧大军压境。南方汉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说明当时胡汉观念浓厚。胡汉矛盾依然激烈。驱除鞑虏。恢复中原是汉人的共同意识。此外就是与当时寒门势力的上升。门阀士族的衰落有关。寒人要获得与门阀斗法的资本。底层百姓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在残酷的战场上获取大量的军事战绩。所以不管是北府兵的士卒还是将领无不全力以赴。时势成就了北府兵。北府兵也影响之后的南朝政治发展方向。掌握兵权的将领靠军队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所以南朝宋齐梁陈的开国皇帝都以武将出身。一个个武将登上历史的舞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所以说:时势造军人。军人也造就了时势。
其他观点:
前秦王苻坚早期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特别是在有着“功盖诸葛第一人”的王猛的辅佐之后。前秦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王猛死后。苻坚执意发动了对东晋的战争。在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自己最终也落得被杀的惨剧。那么在这场战争中。看似强大的前秦为什么会失败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苻坚高估了自己的实力。骄傲轻敌
战前。苻坚就放出豪言说:“胜利以后。我就任命东晋皇帝司马昌明做尚书左仆射。东晋宰相谢安为吏部尚书。车骑将军桓冲为侍中。这应该是很快就可以实现的事情。我觉得可以先为他们建好宅邸。”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来他是多么的狂傲。多么的自信啊!可惜终归被现实打脸!
而且。这里还透露出一个信号。苻坚好像特别喜欢用降将。而且还一律重用。像后燕的慕容垂。羌族的姚苌等。在投降之后。无一例外的都得到了重用。现在和东晋还没开打呢。就把位置给他们留好了。他真的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了。
如此自信的苻坚最终将为自己的轻敌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前秦队伍纯洁性不够
经过一系列征战。前秦招降了很多将领。这些降兵降将之所以投降。完全是身不由己。所以他们和前秦并不是一条心。这就很难保证队伍的纯洁性。实际证明。这对一支军队来说是致命的。如果胜利。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他们会继续为你效命。但是如果失败的话。他们一定会趁火打劫。实际的情况也正是如此。苻坚兵败后。一直暗中保存实力的慕容垂果然露出了獠牙。他迅速的叛变了。一年后。复国成功。建立了后燕。另外一个姚苌就更绝了。苻坚失败后。他趁机自立。并在385年杀了苻坚。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大秦。
其实出兵前。阳平公符融就反对苻坚出兵。因为他看到了这只队伍的隐患。并且一针见血的指出。慕容垂和姚苌等人。他们和前秦并不是一条心。他们极力怂恿你出兵的目的就是想趁乱捞取好处。等待机会复国。但是很可惜。苻坚固执己见。完全不听。
可想而知。如此混乱的一支队伍。既没有统一思想。又没有共同的目标。怎么可能取胜呢?所以。一支不能保持纯洁性的队伍。是注定要失败的。
三。苻坚愚蠢昏聩葬送了前秦的胜利
前秦军队淝水列阵之后。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这时候东晋队伍无法过江。所以谢玄就派使者对符融说:“将军孤军深入。现在靠着河岸列阵。看来是打算打持久战啊!其实这样对你们是不利的。因为你们是远途征战。后勤肯定有很大的压力。不如这样。你们往后退一下。给我们留出地方。方便我们过江。等我们过江后。咱们一战决胜负。你看怎么样?”
这时候很多将领都说:“现在我军实力如此强大。应该全力阻止晋军。怎么能后退呢?不如一鼓作气冲过河。那样就可以把对方击败了。”
这时候苻坚的神操作来了。他说:“我们可以后退。让他们过河。等他们过了一半的时候。来个半渡而击。到时候我们的队伍猛烈冲击过去。那样就可以把他们消灭了。”
可惜他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可是几十万的军队啊。而且是纯洁性纪律性不够的军队。在后退的过程中。怎么保持高度的机动和灵活呢?这就好比汽车的连环撞。前面如果忽然刹车。后面的刹车不及就会追尾是一样的。
谢玄的老谋深算到底是技高一筹。在前秦军队后撤的时候。他看准时机。忽然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此时的前秦军队。立即乱作一团。前面的想停下。后面的却冲上来。一时间真是人仰马翻。符融想整顿军队反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在被马匹绊倒后。被晋军所杀。苻坚也被流矢射中。狼狈不堪的跑到了淮北。
那么东晋靠着区区八万北府兵取胜的关键是什么呢?
一。苻坚的一份大礼
苻坚大军到达寿阳之后。谢石还是很畏惧的。甚至一度想做缩头乌龟。坚守不出。拖死秦军。在这时候。苻坚派尚书朱序去劝降谢石。这是一招臭棋。朱序是何许人也?原来朱序也是降将。他是在378年的襄阳之战中投降前秦的东晋名将。所以说。苻坚有时候真是猪脑子。果然。就是这次劝降。送了一份大礼给东晋。
朱序见到谢石就说:“现在秦强晋弱。力量悬殊啊。你们不如快点投降吧!”但是转过身却悄悄的和谢石说:“现在秦军的主力部队还没全到。如果等他们来了。那就是死局了。东晋非败不可。不如你们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出击。先把前秦的先锋部队灭掉。那么一定会动摇他们的士气。等他们气势一泄。就可以击败前秦了。”
于是。东晋派广陵相刘牢之率五千精兵直扑洛涧。大破秦军。杀敌一万多人。严重的打击了前秦的士气。也给苻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此战之后。苻坚看到晋军布阵严谨。纪律严明。不由得心生畏惧。甚至连八公山上的草木都以为是晋军。败相已露啊!
二。东晋兵力虽少。但是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而且军纪严明。将士效命
在战前。虽然东晋兵少。但是毫不畏惧。而且积极的寻找胜利的希望。驻扎在长江中上游的守将桓冲。率领十万荆州兵主动出击。全力进攻前秦的襄阳和蜀地。这招围魏救赵之计。大大的减轻了下游的压力。
而且。东晋的政局此刻非常稳固。在谢、桓两大家族的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全力备战。有句话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东晋的民族非常单一。这个就是部队纯洁性的基础。有统一的目标。有英明的领袖。东晋的胜利是必然的。
想当年。国民党军队何止百万。但是由于内部分化严重。形成不了凝固力。各自为战。所以对只有几万人。却目标一致、团结一心的红军毫无办法。
三。北府兵的强悍
在谢玄主导下。东晋北府兵的招募对象是所谓的流民帅。流民帅就是当时汉族在北方抗击胡人的私兵和雇佣兵。他们战力强悍。无所畏惧。可以说是真正的精兵。而且。这批士兵里还真的是卧虎藏龙。人才济济。比如刘牢之、何无忌、桓温、刘毅等等。
在洛涧那场关键的战斗中。正是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强大战力的集中展现。后来淝水之战更是把北府兵的战力发挥到了极限。
北府兵的强大还不止于此。在淝水之战后。北府兵在刘牢之的率领下继续辉煌了一段时间。他们好像一头头的恶狼。打谁赢谁。谁打谁死。
刘裕更是把北府兵的强大发挥到了极限。由于刘裕的出色的指挥能力和个人魅力。北府兵在他的带领下焕发了生机。并最终帮助刘裕灭东晋。建立了刘宋王朝。做了皇帝。
这就是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有时候盲目的自信会毁掉一切。但是一定要有信心。信心和自信是不同的。自信是无法充分认识自己的盲目乐观;信心是对自己充分认识之后的无畏无惧。另外无论什么时候。领袖人物的表现都是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尤为重要。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291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东晋,前秦,苻坚,军队,士族,流民,自己的,的是,寒门,谢玄
没想到大家都对淝水之战拥有90万大军的前秦为什么打不过东晋的8万北府兵,北府兵真的那么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前言:淝水之战是南北朝时期前秦同东晋在公元383年秋天进行的一场大决战。最终。兵力强盛的前秦被东晋军队打败。不但未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