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邀请:
——诗——
万里桥西新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娟娟静。
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难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词——
对潇潇幕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淒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衷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传阑干处。正恁凝愁。
——此问题各人所见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诗词浩瀚如星辰。那么特别和生僻就没有定论了。这两首一诗一词。我没写出处。望各位师友对号入座。看看此诗词的作者是谁?欢迎评论。谢谢阅读!
其他观点:
在此给大家分享一首充满剑气侠义的唐诗。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唐 刘叉
一条古时水。
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
勿薄细碎仇。
诗作者刘叉是唐朝诗人中最另类的一位。最具江湖豪杰的侠义气息。做的诗也与众不同。充满峥嵘气象。本诗围绕一把古剑而写。但除了题目。整首诗不见一个剑字。作者用水、流、泻来描述剑。水清冷冰凉。明亮闪烁。遇阻则会停滞聚集。最终积累巨大力量冲破阻碍。一泻千里。摧枯拉朽。所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用剑用的好。也会象水一样。无影无形。但却无坚不摧。莫能抵挡。虽不着一个剑字。但读者却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出古剑的冰冷锋利明亮。剑气流动绵绵不绝。剑光潇杀冰冷如水。是否有感觉有古龙小说的味道?
剑是兵器。是杀人的武器。要慎用。作者寄语收赠人。勿薄细碎仇。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用剑就要行侠仗义。建功立业。不要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恩怨情仇。读罢此文。你是否看见了一把如水的古剑。一个侠肝义胆的豪杰形象?
这首诗是否惊艳?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其他观点:
诚邀。一缕英雄为您解答
有没有什么特别生僻又惊艳的古诗词?我认为有。而且很多。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字义生僻但诗意很惊艳的诗歌。我今天介绍的就是《淇奥》。它是出自于《诗经·国风·卫风》中的一首诗歌。
《淇奥》为什么是一首生僻的诗歌
首先说一下《淇奥》这首诗为什么生僻呢?从两点就可以直观的看出来:
(一)看题目
这首诗的“淇奥”是什么意思呢?“淇”。就是指淇水。源出河南林县。经河南省北部的鹤壁市淇县流入卫河;“奥”字的读音也不是现代汉语中(ào)的读音。而是读(yù)的音。意思是水边弯曲的地方。从第一点来说就已经属于生僻了。
(淇河两岸的竹林)
(二)看内容
这首诗的内容有3个章节。每个章节9句。全诗共38字。我将诗中字体加黑的都属于字义生僻的字或词。先看原诗: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淇河风光)
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些加黑字词的读音和含义。从中就可之多有多么的生僻了。我分三个章节来细说一下。
第一章节中的生僻字。猗猗读音是(ē ē)。是形容竹子修长而美貌的词语;匪是“斐”的通假字。是形容一个人有文采的意思;切、磋、琢、磨这四个字是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专门指制作骨器或者玉器的工艺方法。制作骨器叫切。制作象牙叫磋。打磨玉器叫琢。打磨石料叫磨。这四个字都引申为形容一个人文采好。有修养。切磋由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琢磨由玉石骨器的精细加工引申为学问道德上钻研深究;瑟字指一个人仪容庄重。僩字读音为xiàn。指一个人神态威严;咺字的读音为xuān。指一个人很有威仪的样子;谖字的读音也是xuān。是忘记的意思。
(古代制玉图)
第二章节中的生僻字。充耳是一个词语。挂在冠冕两旁的装饰物品。下垂至耳朵处。一般用精美的玉石制成;琇xìu莹。是词语。指光洁温润程度可以媲美玉石的一种宝石;会弁。是词语。读音为(guì biàn)。指士大夫阶层佩戴的鹿皮帽。
(图片中的就是诸侯冠冕。有充耳的装饰物)
第三章节中的生僻字。箦字的读音为zé。是“积”字的假借。堆积的意思;金、锡指铜铜和锡。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器的主要金属就是铜和锡。青铜器是铜和锡的合金;圭、璧都是由玉石制作而成的礼器。圭的形制上尖下方。在举行隆重仪式时使用。璧的形制是圆形。圆心处有小孔。是诸侯或者士大夫朝会或祭祀时使用的。圭与璧制作精细。是佩带者身份的显示。也寓指佩戴者的品德高雅;猗字的低音为yǐ。是“倚”字的通假字。指古代车厢两旁作扶手的曲木或铜钩。
(玉圭)
(玉璧)
从这首的诗的题目和和内容文字本身上来看。这就是一首和生僻的诗歌了。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
《淇奥》这首诗出自于《卫风》。通俗的说。就是采自于诗经时代卫这个诸侯国的民歌。《诗经》中存在许多对人物进行称颂的赞歌。《淇奥》就是一首赞美卫国国君卫武公美德的诗歌。这从历代有名的《诗经》集注者的笔下就可以看出来。《毛诗序》写道:“《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毛诗序》的集注者是西汉的著名经学家毛亨。
(卫武公绘像)
卫武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不是姬姓诸侯。而是殷商后裔。周武伐商后。将他分封为卫国诸侯。卫武公不但有好的文采。而且和大臣的关系很好。他效忠于周王室。很好地辅佐了周平王。卫武公在诸侯国中的声望很高。人们就写诗歌去赞誉他。
(这张地图中能看到卫国所处的位置)
我国先秦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左传》昭公二年中也记载道“北宫文史赋《淇奥》。”晋代有名的学者杜预是这样注释的:“《诗·卫风》。美武公也。”杜预非常喜欢《左传》。到达了痴迷的程度。人们因此还称杜预为“左传癖”。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国公子季札来到卫国做客。宴会上他在观看了诗乐。他在评价邶、鄘、卫三国的音乐时说道:“美哉渊乎!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从以上的评论就可以看出来。《淇奥》这首诗就是赞美卫武公美德的一首诗。
《淇奥》这首诗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诗中一些句子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戏谑兮。不为虐兮”等。后来还成为人们赞誉一个人品德或性格的词语。
这首诗有哪些令人感到惊艳的地方呢?
第一个惊艳的地方:从描写人物容貌、服饰冠冕、神态。以及赞美人物品德上看卫国的审美文化
卫国是殷商王畿故地。由于文化具有积淀性与地域性。《卫风》自然带有殷商文化的特色。殷人祟尚人体美与服饰美。而《卫风》对人体、容貌与服饰的描写就极其精美而细致。像《卫风·硕人》中就有对庄姜美丽的容貌的描写。可以参看笔者前面的问答。
《淇奥》对卫武公的冠冕服饰、神态的描绘也是很细致的。如“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这几句诗就是在表达。卫武公是一位真正的君子。诗中描写的是:他的冠冕两边垂着精美的宝石(充耳。参见前文)。镶嵌的宝石如同星星一样褶褶生辉。他的神态庄重。他是一位胸怀广的人。他的地位尊荣。仪态威严。他是一位高雅的君子。初次见面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描写展示了卫武公体面的服饰。就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极其精美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卫武公意志坚定、忠贞纯厚、心胸宽广、平易近人的形象。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两千多年前的卫国具有很高的服饰审美文化。
再比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几句。则直接是对卫武公人物品德的赞美。诗句表达的是卫武公有着丰富精湛的知识。研究讨论起学问来非常细致。学问切磋更精湛。他在道德修养上无可挑剔。他是非常完美的一个人。
(出土的卫国青铜器)
大量的比喻表现了卫武公精湛的文章学问以及道德修养。而随着章节的递进以及用词的变换。也体现了卫武公的才学修养是经后天积累养成的。他的道德修养也是经过不断磨砺的。
再如“猗重较兮”、“善戏谑兮”则突出描写卫武公的的交际能力和风雅的谈吐。
这些两千多年的词句。即使是今天读起来依然很惊艳。正是因为这些经验的词句。才让《诗经》传承两千多年而不衰。
第二个惊艳的地方:重章叠句对竹子的描写。以及中国竹文化的起源
《淇奥》这首诗歌一共有三个章节。每章开头都以“绿竹”起兴。这就是诗经中典型的借物起兴。三个章节重章叠句。如第一章节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第二章节的“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第三章节的“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三个章节开头都是借淇水岸边挺拔、青翠、浓密的竹子起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卫国盛产竹子。淇水一带更是因为盛产竹子而闻名于世。而卫国的都城就是淇水边上。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中就有对淇河两岸盛产竹子的记载。南朝著名史学家裴骃在《史记集解》中对于“淇园”有如下注释:“卫之苑也。多竹篠。”
(美丽的淇河湿地)
《淇奥》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卫武公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成为中国诗歌以及文学作品中竹文化的起源。后来的中国文学作品中。不乏文人墨客以“竹”来比喻一个人的恬淡高雅、坚韧挺拔。如在《孔子家语》中。孔子的学生子路就说过:“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子路以南山之竹作为本性正直。无需外在修饰的事物的代表。可见竹子文化在当时已经是人们共同的认识了。竹子在《淇奥》之后。已经成为了人们经常去赞美的植物。竹子也被赋予了美好的品德。
中国源远流长的竹文化起源于诗经时代的《淇奥》。诗中的竹文化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人们称为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魏晋时期有被后世称为“竹林七贤”的名士之风;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诗中也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可见竹子在人们心中已然成为品格高尚。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坚忍不拔。宁折不屈。高风亮节的象征。追本溯源。我国传统的竹文化就是来源于卫国的诗歌《淇奥》。从这个角度再看的话。《淇奥》是一首惊艳了时光的诗歌。
总结
《淇奥》这首诗如果从字面和内容来说。因为生僻字较多。可以算得上上是一首比较生僻的诗吧。但是在诗中。有那么多令人感到惊艳的句子。有一些词语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我们今天还在使用。
透过诗歌。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的淇水岸边那茂密的竹林。诗经时代卫国的服装冠冕。以及诗中的竹文化。这首诗穿越了时光。惊艳了岁月。这首诗历久而弥新。它是一首有生命力的诗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360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生僻,绿竹,读音,竹子,诗歌,这首诗,诗经,一首,章节,君子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没有什么特别生僻又惊艳的古诗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邀请:——诗——万里桥西新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