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古人写诗词有很多词牌名。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等。还有何词牌名格式字句韵律有何特点?
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古人写词有很多词牌名\"因为诗是不讲\"诗牌\"的。只能说词牌。我今天来回答词牌方面的问题。
说起词牌。的确是很多。具体多少。也难说清。据说有一千多个词牌名吧。因为太广泛。也不能一一地回答完。这其中有押平声韵的。有押仄声韵的。有平仄换押的(即上片押平声。下片押仄声的)。还有可平可仄押韵的。
另外词还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为了简便。我仅将单调和双调各举一例来回答。
一、通首押平声韵举一例:
《忆王孙》单调 三十一字 第二、三、四、五句押韵。
平仄关系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中第一字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其中第一、第五字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其中第一、第五字可平可仄)。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其中第一、第五字可平可仄)。
如宋•李重元《忆王孙》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二、通着押仄声韵
《长相思》双调 三十六字
平仄关系是:
仄仄平(第二字可平可仄)
仄仄平(第二字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一、五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平(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前后阕全同。但末句不能犯孤平。
如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三、平仄可通押
《忆秦娥》双调 四十六字
平平仄(第二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
平平仄
仄平平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平平仄
平平仄
仄平平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仄平平仄。
传说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青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此调由于押韵可平可仄。所以韵句可平可仄)故沒有特别说明。
总之。词的规矩太多太复杂。也太难掌握。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道得明白的。因此只有在学习中慢慢摸索。逐步掌握。多思熟练。要想把千多个词牌都搞懂。除非是古人。原因在于古人从小就受到这类知识的影响和练习。而今人主要是对词爱好了。才去自学。所以挺难的。倒不如先熟悉几个词牌。掌握了它的规律。再逐渐学习。应用起来较为适用。
其他观点:
友友你好!首先问题中“古人写诗词”这个说法不正确。应该是“填词作诗”罢。另外。不仅是古人。今人也有很多喜欢填词赋诗的。
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都是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以下仅仅介绍三十七个常用的词牌名。
一、忆王孙。词牌名。为北宋词人秦观所创。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另有双调五十四字者。见于《复雅歌词》。又名《怨王孙》。与单调绝不同。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代表作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厉声教《西溪小令二首》等。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三、乌夜啼。词牌名。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四、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五、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六、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七、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八、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九 、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卜算子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十、采桑子。词牌名。亦称《罗敷媚》、《丑奴儿》。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采桑子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一、减字木兰花。词牌名。亦称《减兰》。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馀香马上闻。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十二、谒金门。词牌名。上下阕共三十五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谒金门 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十三、诉衷情。词牌名。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十四、忆秦娥。词牌名。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十五、清平乐。词牌名。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清平乐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十六、更漏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十七、南歌子。词牌名。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南歌子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十八、醉花阴。词牌名。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
1、括号里的平仄:(平)表示应平可仄。(仄)表示应仄可平。这些字一般都在非关键字上。平仄可以忽略。就是说。这些位置上的字你用平仄都可以。
2、(韵):表示“(韵)”这一符号之前的这个字要押韵。比方说“仄仄仄平(韵)”。就是说末尾这个平声字要入韵。
3、(上一下四):指断句。这个五字句要分成“仄、(平)平(仄)仄”。你举得这个例子:“数风流人物”。断句应该这样:“数、风流人物”。在数后有一个停顿。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用。
其他观点:
词是诗的延续。又叫诗余。长短句。词叫填词。不叫写词。都是有平仄规定的词谱的。
词有小令(58字)。中调(59-90字)。长调(91一240字)之分。
有的押平韵。有的押仄韵。有的平仄转叶。平仄通叶。
词来源于乐府或曲子词。原来叫倚声填词。有一定音律规定。所以就出现了各种词牌名。有的平缓(平声韵)。有的沉郁(上去声)。有的高亢激越(入声韵)。
词的种类林林总总。多如牛毛。一个词牌有的除正格还有变格。懂音律也可自度。周邦彦就自度了好多。一个词牌也有多种叫法。如《丑奴儿》又叫《釆桑子》。最短的《十六字令》又叫《归梧谣》《苍梧谣》《归字谣》。
词有单调(小令)。双调(中调)。三叠。四叠(长调)之分。有令。引。近。慢之分。有偷声。减字。摊破之分。
词的对仗。一般是宽对。有衬豆对。肩头对。鼎足对。扇面对。搓挪对。
可以同字对。可以偏枯。
大体上也就这些了。要详细说一时半会也说不完。可下载一些填词的格律助手。
这个回答靠不靠谱。大神们加个关注哈。指教则个哈[捂脸][捂脸]
.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390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平仄,词牌,格式,词牌名,二字,三字,平声,亦称,叠韵,王孙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人写诗词有很多词牌名,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等,还有何词牌名格式字句韵律有何特点?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古人写诗词有很多词牌名。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等。还有何词牌名格式字句韵律有何特点?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古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