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最智能的机器人产品,是什么形态的?
原创

你见过的最智能的机器人产品,是什么形态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邀。

小金同学见过最智能的产品是‘RPA’。形态:外挂般的存在。

RPA是过去一年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个热词。这个被财务人广泛提及的新事物能够完美替代人工。从事基于明确规则的重复性工作。

那么RPA是什么?RPA具备哪些特点与优势?RPA与AI是什么关系?在财务共享服务中。RPA可以做什么?


什么是RPA?

RPA是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的缩写。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是以机器人作为虚拟劳动力。依据预先设定的程序与现有用户系统进行交互并完成预期的任务。从目前的技术实践来看。现有的RPA还仅适用于高重复性、逻辑确定的流程。

更通俗的解释。RPA就是借助一些能够自动执行的脚本(这些脚本可能是某些工具生成的。这些工具也可能有着非常友好的用户化图形界面)完成一系列原来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但凡具备一定脚本生成、编辑、执行能力的工具在此处都可以称之为机器人。

RPA具备哪些特点及优势?

RPA具备以下特点。这些特点正是RPA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主要原因。

1.机器处理:通过用户界面(UI)或者脚本语言(Script)实现借由机器人的重复人工任务的自动化处理;

2.基于明确的规则操作:流程必须有明确的、可被数字化的触发指令和输入。流程不得出现无法提前定义的例外情况;

3.以外挂的形式部署在客户现有系统上:基于规则在用户界面进行自动化操作。非侵入式模式不影响原有IT基础架构;

4.模拟用户手工操作及交互:机器人可以执行用户的日常基本操作。例如:鼠标点击、键盘输入、复制/粘贴等一系列日常电脑操作。

基于RPA的这些特点。可以发现RPA在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优势:

1.替代财务流程中的重复性手工操作;

2.7*24小时不间断工作;

3.基于明确的规则操作。无差别化。尽可能消除人的因素;

4.操作精准。操作品质高;

5.有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释放到更高价值工作上;

6.机器人任务的每个步骤可被监控和记录。在保存丰富的审计记录的同时。有助与企业的流程改善;

7.非侵入性。模式不影响原有IT基础架构;

8.部分合规和审计工作将有可能实现“全查”而非“抽查”;

9.有助于企业开启自动化流程视角。识别财务流程中优化点。

RPA与AI之间是什么关系?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思考。而当前被广泛提及的机器学习(ML。Machine Learning)都只是人工智能的分支。机器学习是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产品性能。

当前财务在人工智能行业热度中处于居中位置。但距离AI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实用化还为时尚早。从短期内的趋势而言。还是基于标准化、逻辑清晰的RPA为基础。逐步向具有一定智能化程度的流程自动化转变。

但是随着近年无论是全球范围还是中国范围的人工智能投资的逐步加大。相信我们在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内。AI在实用性和普及型方面的逐步突破。财务领域的AI深入应用亦未可知。

RPA在财务共享服务中有哪些实践?

销售到收款(OTC )

(1)自动开票:机器人自动抓取销售开票数据并自动进行开票动作

(2)应收账款对账与收款核销:机器人取得应收和实收数据。按照账号、打款备注等信息进行自动对账。并将对账差异进行单独列示。对于对账无误的进行自动账务核销

(3)客户信用管理:自动进行客户信用信息的查询并将相关数据提供给授信模块用以客户信用评估、控制

采购到付款(PTP)

(1)供应商主数据管理:自动将供应商提供的资料信息进行上传系统处理(比如获取营业执照影像并识别指定位置上的字段信息。填写信息到供应商主数据管理系统。上传相关附件)

(2)发票校验:基于明确的规则执行三单(发票、订单、收货单)匹配

发票处理:发票的扫描结果的自动处理(与机器人结合的OCR、发票的自动认证等)

(3)付款执行:在缺少直接付款系统对接的场景下。可考虑利用机器人提取付款申请系统的付款信息(付款账号、户名等)。并提交网银等资金付款系统进行实际付款操作

(4)账期处理及报告:比如自动财务账务处理(应付、预付重分类等)

(5)供应商询证:自动处理供应商询证信息并将结果信息进行自动反馈

差旅与报销(T&E)

(1)报销单据核对:比如自动发票信息核对(申报数与发票数等)、报销标准核查等

(2)费用自动审计:设定审计逻辑。机器人自动按照设定的逻辑执行审计操作(数据查询、校验并判断是否符合风险定义)

存货与成本

(1)成本统计指标录入:机器人自动

(2)成本与费用分摊:期末机器人按脚本分步或并行执行相关成本、费用分摊循环

资产管理(FA)

(1)资产卡片管理:批量资产卡片更新、打印、分发等

(2)期末事项管理:资产折旧、资产转移、报废等的批量处理

总账到报表(R&R)

(1)主数据管理:主数据变更的自动系统更新、变更的通知、主数据的发布等

(2)凭证处理:周期性凭证的自动处理、自动账务结转、自动凭证打印

(3)关联交易处理:关联交易对账等

(4)薪酬核算:在缺少系统对接场景下的自动薪酬账务处理

(5)自动化报告:格式化报告的自动处理

资金管理(TR)

(1)资金管理:根据设定的资金划线执行自动资金归集、自动资金计划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等

(2)对外收付款:收款与付款的自动化处理

(3)银行对账等:机器人取得银行流水、银行财务账数据。并进行银行账和财务账的核对。自动出具银行余额调节表

税务管理(Tax)

(1)税务申报:税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税务相关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自动纳税申报。

其他观点:

我见过的最智能的产品是方的。带显示屏。点屏幕上不同的文件能干相应的事。最和人相近的地方就是。它竟然也会生病中毒。我管它叫电脑。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人工智能就像大多数初出茅庐的科技一样。在实验室场景的演示里。它无不充满最为疯狂的想象。比如能够自主保持平衡不被踢倒的犬形机器人、可以潜入水下灵活执行任务的蛇形机器人等。都在概念层面赚足了公众眼球。

然而。在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市场里。用户所能购买到的量产级机器人产品大多都上演了如买家秀般的惨案。以至于有声音戏称它们的生产逻辑就是装了卡通玩偶外壳的平板电脑。最多加装一组轮子。

事实上。这反映出技术和商业的交缠。前者的疾行时常受到后者的劝阻。所以最终的妥协产物。总会处于理想和实物的中间。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市面上的机器人商品都打着儿童陪伴和早期教育的名号——因为这里才存在有激发消费的机会。

大名鼎鼎如谷歌。也曾干过由人类冒充人工智能的“勾当”。可见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并非媒体宣传的那样。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与产业相结合。我们现在谈论更多的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但现在的机器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只是一些自动化工具而已。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到底是什么呢?是机器和人工智能的结合。

人工智能是未来机器与人进行互联交流协作。可以把人的很多想法和行为通过机器传输出来。机器人能和人类实现完美的沟通交流。知道和理解人的思维。这就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其技术核心就是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通过数据运算。而为机器人下达下一个指令。

中国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拥有巨大的机器人市场消费需求。中国从2012年以来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虽然机器人的生产规模和需求量很大。但中国自己的机器人产业现在还处于一个中低端发展的阶段。很多核心的技术和零件还依赖于进口。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很难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中国机器人产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突破。就必须加大和国际间的对话和交流。只有拓宽自己的眼界。才能有针对性的投入。促成事业的成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58:00

    机器人,人工智能,财务,操作,数据,流程,机器,信息,发票,系统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58:00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见过的最智能的机器人产品,是什么形态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58:00

    谢邀。小金同学见过最智能的产品是‘RPA’。形态:外挂般的存在。RPA是过去一年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个热词。这个被财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