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扫地机已更新到第四代。个人总结是一分钱一分货、大品牌远强于白菜价。个人总结经验如下:
1。清扫效率和效果为先!时间换省心很重要;
2。要断然拒绝又傻又容易卡在障碍/床底/线缆上的扫地机。买这种耽误事儿的货色不如用传统吸尘器;
3。房子越越要关注“断电续扫”没电之后会仓续血。不会重复劳动浪费彼此感情;
4。大吸力、大滚刷、高密度边刷、大尘盒缺一不可。同样也是房子越大这几项也越重要;
5。人在不在家都能自主完成整套清扫。智能扫地机本该如此。如果你买的东西隔三差五给你添堵。那绝对亏了。
作者:笔点酷玩。努力做最酷的产品评测师。
如果你手里有几个钱想依靠扫地机“提高生活品质”。那么以上几个标准一定要记好了。当然。如果有前人之路更好。比如我这种勇于尝鲜的数码咖。这篇回答我也将最近刚刚写完的伊莱克斯i9扫地机体验分享给大家。这一款便是第四代智能扫地机的经典款型。不过比较贵。各位酌情。至少可以给自己以后选购扫地机一个参考。
3D慧眼大肺量。三角形的扫地机器人伊莱克斯PURE i9有啥能耐?
生活不易。随着年龄增长。你必须拿出真金白银应付你与日俱增的懒;而提升生活品质。花更多的钱去购买更高效的家用电器。是解决“懒癌”的必要手段。所以在我把前任扫地机以1000块卖给隔壁小区一个略勤快的户主之时。入手了这么一款大品牌扫地机——伊莱克斯PURE i9。你可以想象一下我的周末时光得有多浪。钱包又有多痛。
伊莱克斯英文名Electrolux。知名电器世家。确切的说。这家名入世界500强的瑞典小家电品牌乃是家用吸尘器的祖师爷。从1912年至今卖了100多年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的研发史至今也有23年之久。技术积淀可见一斑。一句话。选它不是“媚外”。而是源于我这个理工宅男对技术的崇拜。
i9也不辱使命。背插三面“高端”大旗。一曰“3D眼”:3D视讯+激光成像。可以精确测绘地形。实现不碰撞的分区规划有序清扫;二曰“大肺活量”:2000Pa大吸力+9.6L/s旋风气流实现高效清洁;三曰“清扫无死角”:独特三角外形+21cm长滚刷+八爪侧刷。能越障能扫墙角。防缠绕不受困。时尚小箱送到家。这个“三角怪”伊莱克斯i9是否真的比那些“圆滚滚”更给力。由我抢先验证。
彩印纸箱。自带提手。方便拿取;一侧说明产品几大亮点。一侧标记可APP操控。安卓/iOS全兼容;内部分两层。上层嵌入伊莱克斯i9真身。配了一个白色棉布收纳袋。个人觉得除了一些包装缓冲防磕没啥大用。下层则是配件和说明书。瓦楞纸及塑包保护。配件主要包括充电底座和电源适配器。2个边刷。1个备用HEPA过滤网。没有额外的遥控器。看起来是手机APP全权操控了。
传统圆形扫地机多为双边刷。伊莱克斯i9采用了独特的三角形机身。只在一侧安装8束高密度刷毛的边刷。清洁效率更高。另1个边刷是备用的。可供替换。
这是我与i9的第一次邂逅。说它是个三角形。其实线条并不凌厉。从顶部俯瞰更像是一个边缘圆润的盾牌。轻轻揭掉贴膜露出黑色的显示屏和触摸键区域。试着按了下那个“启动/暂停”的开关。扫地机并没有开启。读罢说明书方知要先激活。
先看看伊莱克斯i9的整体构造。尾部两侧密集的孔洞是内部风路的出口。强力无刷马达置于其中。每秒气流达到9.6L。微尘细屑都不放过。可以有效提高集尘效率。
前端有防撞缓冲。与传统扫地机一样。在行进转弯时起到保护缓冲作用。不过拥有3D视讯+激光成像的伊莱克斯i9几乎是与家具或其他障碍物零碰撞。只能说厂家多虑了!
这种“稳走不撞”的技能源于i9独特的3D视讯+激光成像技术:机头左右2个发射器发射激光。正中央摄像头收集反射激光。并据此计算距离障碍物的远近。绘制清扫环境的3D模型。规划最快清扫完成的行进路线。最终实现不碰撞、更高效的智能清洁效果。
凭借3D视讯+激光成像技术。伊莱克斯i9可以精确判断哪些狭小空间可以钻入。遇到地面线缆也不会缠绕。在高台边缘也不会跌落。由于可以轻易躲避障碍。有效的防止碰撞。这一技术比第三代扫地机只用激光+红外线或摄像头+红外线测绘导航更实用。
三角形设计让i9的前脸延展更宽。滚刷前置之后宽度增到21cm。这一前置、一增宽。让i9便于贴近墙根清扫。再借助高密度边刷辅助。圆形扫地机无能为力的墙角灰尘也会被PURE i9尽数吸除。i9还会在实木地板、地毯等清扫路径上自动调节前进速度和滚刷转速。在沿墙前进时速度略微减慢。因地制宜的集尘才是真聪明。
此外。伊莱克斯i9在路径计算方面也比传统扫地机更有优势。它会规划结构性的清扫路径。避免重复清理同一区域。造成动力浪费。如果房间空间较大。它会自动规划2米x2米的小区域。分片完成清洁。再加上智能记忆的“断点续扫”。清扫效率完胜我那个2k块的旧扫地机。
尘盒、滚刷和驱动轮
下图是i9未激活的状态。操控键只有4个显形:ECO对应节能模式。运行/暂停按钮长按开关机。SPOT对应定点小区域清扫。小房子对应返回充电底座。
按下前端释放按钮即可弹起、取出i9的中央尘盒。
在尘盒方面。PURE i9又一次展现了三角形机身的优势。如此大的容积可满足200㎡以上房间的清扫。不会出现动力过剩。尘盒却满了的尴尬情况。透过尘盒可见大尺寸HEPA滤网和细格网。HEPA过滤网可以精细过滤杂屑、防止溢尘。而细网格起到了延长HEPA过滤网寿命的作用。
海帕内褶皱多。能与空气保持更大的接触面积。TPE垫圈保证尘网密闭。官方建议每5次清扫就清洗一次HEPA过滤网。冷水冲洗。24小时阴干后放回;每半年就要换掉损耗殆尽的旧过滤网。这样算上备用的够用1年左右。替换周期比较长。损耗不高。
对应集尘仓出风口的位置。刚好是尾部风扇的进气口。i9的马达可以产生2000Pa大风量。小尘埃大钢珠都能吸进肚儿。
底部结构一览。可以看到滚刷位置非常靠前。2主轮居中。4小轮两前两后维持平衡。八爪鱼边刷的安装位是磁吸式。无需动用螺丝刀即可安装和更换。非常方便。
同样无需螺丝刀。按住两个卡扣向前推即可拆卸滚刷盖。徒手清理滚刷自然更方便。需要指出的是。这台扫地机比我那台已出手的旧货更不容易缠绕头发。大吸力是一方面。一半橡胶、一半软毛的防静电滚刷设计功劳也很大。
悬浮式驱动主轮结合3D视讯识别。可以跨越2.2cm以下的线槽门槛等硬质障碍。爬上厚度小于2.4cm的地毯也很轻松。
唯一可能需要动用螺丝刀的是底盘2个对称的电池仓。单颗电池内应该有2粒7.2V DC18650电池。电量18Wh。可更换锂电池的手机可以让扫地机持续服役年头更长。也更便于维修。标准续航时间40分钟。节能模式支持清扫60分钟。
前置大滚刷、中置大尘盒。后置强力马达。i9用自己的三角身体。让每个关键组件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整机体积与圆形扫地机没差(甚至更小一圈)但清扫效率和参数指标都更胜一筹。贵的值得!
充电底座也有一些细节加分。比如防滑橡胶垫。左右方向都可走的底部理线槽。底座背部也可释放或收纳线缆。照顾了不同安置环境的美观度。
激活和APP遥控
首次使用充满电(最好24小时满充)。安装i9专属APP、注册账户后按照激活流程翻转、扫码、联网、最终完成激活。即可正式使用。最初使用时还需要更新新版固件。此后也有不定期的固件推送。这是一台可以“自行进化”的扫地机!
扫地机联网后WiFi标识常亮。本机时间也会与网络一致。i9默认有语音提示功能。可在APP设为静音。下图还可看出。开机时取下尘盒会有红色标识警告。
此时无论在家中还是外地。都可以用APP远程操控i9执行清扫任务。或规划新的清扫计划。设置预约后。扫地机时间显示区右侧会出现一个预约时钟图标。目前APP只支持每周7天的单次清扫。刚需已满足。
APP风格极简。主操控界面上只有2个按钮——启动/暂停和回到充电底座。剩下的主要是扫地机状态。如充电中、清洁中、回程、电量低、暂停、升级等状态、清扫时间和清扫面积。每次清扫时。中央都会显示实时清扫地图。目前不支持自定义区域规划。一切都是自动进行。换句话说。i9更擅长的就是解放主人手脚。“任你出门随便浪。家里清扫我包了”!
除主界面外。i9 APP上也可开关节能模式、静音模式。并可查看每次或月度清洁时长、清洁面积及地图。
说那么多不如贴图为敬。下图是PURE i9启动时的360度激光扫描测绘。然后便开始自己的大清扫。前面已经说过。由于i9卡不住、缠不住、不撞墙。启动之后就放心的让它一个人转悠得了。出趟门回来家里地板已经光洁一新。
i9与传统机器人在行进路线上的最大区别就是很少直勾勾傻走到底。其实它的清扫路径也是由直线组成。只不过在分区规划下变成了一条条蛇形线和螺旋折线。一般单个区域先扫墙边再慢慢转到中央。然后清扫下一个区域。没电了会回去充到8分饱再回到中断地点继续原来规划。不会瞎耽误功夫误扫同一区域。
3D视讯+双激光建模测绘让它可以轻松绕开大小障碍物。为此我还用易拉罐、魔方和积木等做了“越障”测试。i9绕来绕去就是不“碰瓷”!
对于挡住直线路径的障碍。传统扫地机一般要做几个横平竖直的弓字转弯才能实现。白跑了冤枉路。也可能漏掉障碍物附近狭小区域上的脏东西。i9就会像下图这样以一个轻巧的曲线绕过去。注意看边刷所过之处。几乎是贴着魔方和易拉罐边缘扫过去的。
下面这个动态图太大。我用了3倍速展示i9在恰好扫到中心处(比如说SPOT定点1平方米区域清扫)遇到障碍后的清扫路径——连两个易拉罐之间的空隙都没放过!
防跌测试如下图所示。70cm高桌子两个边贴墙/柜子。另外两边都是悬崖。有柜子和墙壁的一侧它“敢”走近。离悬崖一边还有10cm左右就转身了。刚好跟激光投射到桌边的角度吻合。双激光和3D摄影头可以让PURE i9比传统扫地机更能提前预知跌落危险。不过这也就意味着边缘有一部分扫不到。估计可以由算法来调整让扫地机更往前一点再折返。
经过三五天体验得出大体估算:伊莱克斯i9的清扫效率确实比原来那货省了10多分钟。而且托大吸力和无死角全覆盖的福。清扫比较彻底。不用像以前那样还得自己往墙角挥舞两次扫帚。
小区域清扫效果也比较明显。开启SPOT定点清扫。PURE i9会在指定点周围大概一平方米内扫上2遍。一地瓜子皮就这样被解决了。细看家里的灰比想象中要多。
3D视讯和双激光测绘技术、大吸力有利也有弊。那就是比传统傻机器的电量消耗略快。好在厂家为其配备两颗14Wh电池。中等户型续航中规中矩。对于大户型来说。断点续扫显得格外重要。i9大概2小时后回血80%。便可继续征程。
改为节能模式续航时间会增加30%。但吸力略降。好处是噪音也小一些。耳朵清静还是眼看为净。自己选一个就好。目前看来。如果晚上使用默认的性能模式还是有点吵。所以白天定时清扫更合适。这种用法刚好适合上班族。也可以回家前远程遥控。耳不闻心不烦。
前后用过3款扫地机。有扫着扫着跟电线、小玩具搅在一起的。有硬挤在自己明明钻不进去的空隙里的。也有尘盒很快塞满、清理过后重复傻干的。机器人干活都要我盯着。算啥智能啊?费电劳心的货。统统该斩。另外。APP手动遥控进退转弯也比较反智。最好的扫地机应该是人走机扫。归家倍儿清亮。
总之。我对扫地机的要求是吸得干净。扫得聪明。还不打扰主人。从若干天体验来看。伊莱克斯i9表现确实不错。其一是3D视讯技术。不撞障碍。不缠绕线缆。能爬坡。不跌落。留它在家自动清扫很放心;其二。只需APP上轻点一下。或者安排好每日预约。有断点续扫+大尘盒镇场。黄金三角大滚刷。回家一看墙角旮沓边边沿沿全干净了。扫地机睡着了。省心。此外。备用耗材、清理频率、防跌防悬空、可更换原装锂电池等细节也蛮有加分。最满意的还是吸力好。以往缠在滚刷上的头发。多被吸到肚子里。完美解决“捡不断理还乱”的长头发。
其他观点:
感谢邀请!
其他观点:
前前后后用了 多台扫地机了。为有这台探博家的M1扫拖机器人。最为满意。
探博M1扫拖机器人。扫吸拖洗四合一;干湿垃圾。一步搞定;大吸力除尘;全程自清洁;拒绝二次污染;主动加压除污;拖布微湿润;全程消杀除菌。
探博M1扫拖机器人解决了行业以下几个痛点:
扫吸拖洗无法同步。清洁过程无法全自动;
拖不干净。一块拖布拖全屋造成二次污染 ;
频繁换洗拖布。不能真正做到解放双手;
水量控制不均。地面湿滑或损坏地板;
拖布容易发霉。滋生细菌;
吸力不足。缝隙清扫不彻底;
只解决表面灰尘。无除菌消杀深度清洁功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465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伊莱克斯,扫地机,吸力,激光,视讯,清洁,角形,也有,机器人,过滤网
没想到大家都对哪个扫地机器人比较智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扫地机已更新到第四代。个人总结是一分钱一分货、大品牌远强于白菜价。个人总结经验如下:1。清扫效率和效果为先!时间换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