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历史名著颇多。任何人都无法阅看完。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从事职业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全。也不能说那部名著就代表了读者。
我们常说的。也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只能作为娱乐圈的人一种精神消遣。可以作为军事家借助的一种参考。还有作为一种反映一个时期历史的史书。被人们穿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空和泛想。
如果要找出一部影响力颇深。颇大的名著。且对历史和社会起着巨大作用的。而且又通俗易懂。被世界上大部分军事家认为至宝的。那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抗战时期写下的名著《论持久战》。
其他观点:
谢邀!历史细节是无法详尽的。古代没有影像记录。近现代历史影像资料珍贵而不多见。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所谓细节都是不多的几位史学家的竭力直笔。或者道听途说、或者任其打扮、又或者文学创造。离真实细节多少会有误差。
古书里所谓正史。大都是为帝王书。多是简明扼要的文言体。白话文运动之前。文言文作为官方语言。在记叙和写实上太过精简。现在的人读起来本来就有些费劲。更别说去推演其中的历史细节了。
关于历史方面的书。大体可以一览。如下: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代。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汉书》: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二十四史:记叙各个历史朝代的历史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01.史记 (汉·司马迁)
02.汉书 (汉·班固)
03.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
04.裴注三国志 (晋·陈寿)
05.晋书 (唐·房玄龄等)
06.宋书 (南朝梁·沈约)
0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08.梁书 (唐·姚思廉)
09.陈书 (唐·姚思廉)
10.魏书 (北齐·魏收)
11.北齐书 (唐·李百药)
12.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 (唐·魏徵等)
14.南史 (唐·李延寿)
15.北史 (唐·李延寿)
16.旧唐书 (后晋·沈昫等)
1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20.宋史 (元·脱脱等)
21.辽史 (元·脱脱等)
22.金史 (元·脱脱等)
23.元史 (明·宋濂等)
24.明史 (清·张廷玉等)
其他历史相关作品
近年来。随着各种历史剧的演绎。历史成为大众一时的心头热。对历史的解读类作品也形成大热。比较著名的且为读者喜爱的作品市面上也有不少。简单举几本通俗易懂的吧。如下:
《万历十五年》: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北京法源寺》:据说该作品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北京法源寺》。历史小说。是台湾历史学家。作家李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李敖在狱中构思故事梗概。在1976年出狱后开始写作。成书于1991年。小说以北京宣武区的法源寺为故事背景。描述了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前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大刀王五等一批中国志士为中国的振兴所做出的努力和活动。
李敖《北京法源寺》是一部有着深刻隐喻意味的思想小说,它以“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独特叙述方式诗意地再现了中国近代最黑暗时期一批文化思想巨人寻找救国之路的心灵历程。借改革时代人物之口讲述他对善与伪善。死事与死君等问题的看法。代表了近百年来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的最深刻境界。从哲学的角度看。此书也是继《道德经》之后一部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中国人思想的书籍。
《明朝那些事儿》:轻轻松松读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我是绿林青年。专注原创内容创作。如果喜欢我的内容。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哦。谢谢!
其他观点:
题主问。什么历史资料书最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啊。因为历史的概念本身就太广阔了。中国历史、外国历史。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华夏民族历史、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史、军事史、艺术史。各种分类太多太多了。而与这些分类相关的历史书更是汗牛充栋。
鉴于题主没有明确说明。我姑且以中国历史为例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回答:
第一。官方史学。这是我们国家的特点。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官方史学。《二十四史》当然是最好的资料。特别是前四史。史记和汉书的意义尤其重大。此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胡绳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戴逸主编的《清史》都是明确的官方史学。说到当代史学。则一定要看党的文件。特别是《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虽是政治文件。但对太多的历史问题一锤定音。
第二。学术性史学。我国历来有研究历史的学术传统。司马光、黄宗羲、梁启超、吕思勉、郭沫若。太多的史学名家有自己的研究和学术成果。这些书也实在很多。比较难消化。这里我倒想推荐西方人的一套书。《剑桥中国史》。西方人的视角写中国历史。别有一番风味。而且长于叙事。短于写人。这是典型的西方史学特点。可以有不同的体验。
第三。野史。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古代有文字狱。祸从口出。官方史学也好、学术性史学也好。避尊者讳。有许多史料都篡改和删除了。因此有许多内容只能从野史中来获取来认知。但是呢。需要说明的是。野史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往往不能有充足的证据材料。可以参考不可确信。
第四。文学性史学。文史不分家。特别是史记的传统下。我国的许多历史书都有文学性。而文学书也必然有历史传记的味道。因此。大量的文学性史学作品也有相当的参考意义。比如说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比如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尽管有人认为这就是正史)。比如说吴思的《潜规则》等等。但有可以思考学习的地方。如果说知名度比较高的。目前当推易中天的中华史全书。不过我对此评价不高。
对于上述四类书。总的原则是官方史学要精读、细读。学术性史学要通读。野史可以睡前打发时间。文学性史学则更多的需要观其大略。大致翻翻即可。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539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历史,史学,史记,明朝,史书,纪传体,汉书,春秋,中国,万历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什么资料书最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历史名著颇多。任何人都无法阅看完。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从事职业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全。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