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么说的人就是看的历史少。唐朝及以后年轻宰相还是有很多的。当然不能要求个个二十几岁。毕竟是一个国家的宰相。四十岁以下绝对都算很年轻很年轻了。可以简单把一些著名的罗列一下。
首先要明白各朝宰相都是哪些人。宰相不一定是一个人。也不一定是一个固定官职。而是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一批人的统称。唐以前的不多赘述。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并为宰相。于是第一个年轻宰相就出现了。那就是李世民。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世民被封为尚书令。那一年。李世民才二十岁!还不年轻?
李世民继位以后。因为自己曾担任过尚书令。此职务不再授予别人。以副长官尚书左右仆射取代尚书令成魏宰相班子成员。李世民在位后期。设立政事堂制度。宰相又发生了变化。中书令、侍中依然是宰相。另外有些官员会被授予“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意思是和中书、门下二省的三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都只是三品官)一起参与政务。所以唐朝后来的年轻宰相(40岁以下)包括:
唐太宗贞观元年。长孙无忌任尚书右仆射。33岁;唐懿宗咸通三年。路岩以户部侍郎加同平章事。36岁;唐代宗贞元八年。陆贽以中书侍郎加同平章事。38岁。这三位都是相当年轻的宰相。
宋朝官员制度比较复杂。只有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宰相正式官职。参知政事为副相。另有掌管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使、枢密副使同为宰相班底成员。宋神宗后到南宋更是经常改制。因为人数多。所以宋朝年纪轻轻就做宰相的人非常多。就列一下成为宰相的年轻人比较著名的包括如下这些:
寇准。宋太宗淳化四年任枢密副使。32岁;次年升任参知政事。33岁;吕蒙正。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任谏议大夫。参知政事。36岁;富弼。宋仁宗庆历三年任枢密副使。39岁;韩琦。宋仁宗庆历三年任枢密副使。35岁;张邦昌。宋徽宗宣和元年任尚书右丞。38岁;文天祥。宋恭帝德佑二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39岁。
元朝更常见了。因为重视军事。宰相往往从军队中的将领提拔。年纪轻轻就做了宰相。元朝仅保留中书省。长官中书令由太子担任。所以实际宰相为中书右丞相、左丞相(元朝右在左之上)。比如忽必烈的左膀右臂伯颜。29岁任中书左丞相。31岁晋升中书左丞相。还有伯颜的侄子。后来编撰了宋史、辽史、金史的脱脱。20岁当上了中书左丞相。26岁就做了中书右丞相。
明朝朱元璋废相。严格意义上没有宰相。但后来朱棣设立内阁制度。内阁大学士辅佐皇帝。习惯上还是称作宰相。明朝比较年轻的内阁大学士有如下几人:
黄淮。明成祖永乐元年任右春坊大学士。内阁首辅。36岁;解缙。明成祖永乐二年任右春坊大学士。内阁首辅。35岁(此二位虽为内阁首辅。但品级上不如后世殿阁大学士高。他们做到殿阁大学士时已不再年轻);周延儒。崇祯二年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37岁。次年任首辅。38岁。另外。张居正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42岁也算比较年轻的。
清朝延续明朝内阁制。内阁大学士习惯上可以称宰相。但是清朝实际的辅佐皇帝的决策机构是军机处。所以习惯上又会把军机大臣称作宰相。这就导致了一些清朝年轻的宗室、勋贵可以称作宰相。他们是:
傅恒。乾隆十年任军机大臣。25岁。乾隆十三年授保和殿大学士。28岁;福隆安。乾隆三十三年任军机大臣。22岁。福康安。乾隆三十七年入军机处学习。17岁。乾隆四十一年正式军机大臣。21岁。乾隆五十七年授武英殿大学士。37岁;福长安。乾隆四十五年任军机大臣。20岁;和珅。乾隆四十一年任军机大臣。26岁。乾隆五十一年任文华殿大学士。36岁;恭亲王奕訢。咸丰十一年任领班军机大臣。28岁;醇亲王载沣。光绪三十四年任军机大臣。25岁。
其他观点:
这位先生。当宰相(尚书令、中书令)的时候才17岁。死的时候也就20岁。他爹司马道子和他一起死的时候。也才39岁。这爷俩的岁数放在现在。一个大学没毕业。一个充其量不过是厅级干部。但是。他们俩却成为了东晋最强力的权臣之一。
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之所以能进入中枢秉政。是因为他们是宗室。也就是皇帝家的人。而在唐朝以前。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这个头。就是汉朝开启的。
而在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的确立又带来了一个副产品——官僚晋升路径的固化。想从一个举人、进士到宰相。那个可难着呢。即使是杨廷和、和珅这样的天才。也需要到四十岁才能拜相。那些年纪轻轻就能拜相的神话。已经永不可能出现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其他观点:
还记得三国袁绍吹牛逼时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四世三公。是的。汉朝之前出年轻宰相。不是说这个年轻人有多么厉害。而是他的家族地位很显赫。这就是统治了中国近千年的门阀制度。
门阀。指的是时代为官的家族。比如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东汉时期以袁氏为代表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等。
汉朝时期的举孝廉。你以为你一平头老百姓就有人举你孝廉。有是有。但是太少了。大部分还是人家世家大族家的子弟。
曹魏时期。开始采取九品中正制。让门阀取得政治特权变得合理化。西晋时期占田制。让门阀有了经济特权。一时间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阻塞了平民为官的道路。
所以。什么甘罗十二岁拜相。袁绍四世三公。全是因为他们自己牛吗?扯淡。都是他们家比较牛。
门阀统治一直到了隋文帝时期。开始出现瓦解之势。杨坚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科举取士。可惜的是。很快隋朝灭亡。让世家大族的统治一直持续到唐朝初期。
时间到了武周时期。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做了一件影响千秋万代的事情。那就是为了对抗现有的唐朝宗亲和世家大族为主的朝臣。将科举制度踢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制度更加完善。权威性更强。以至于到了最后出现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口号。
当然。也不能排除没有靠家族上位的人。但是靠实力为官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力也就越来越大。什么十二岁当宰相的狗屁事儿也就越来越少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612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宰相,大学士,乾隆,年轻,的人,丞相,中书,大臣,内阁,中书令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认为汉朝有年轻的宰相,唐朝之后却没有,是这样吗?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么说的人就是看的历史少。唐朝及以后年轻宰相还是有很多的。当然不能要求个个二十几岁。毕竟是一个国家的宰相。四十岁以下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