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有哪些有名气的徒弟呢?
原创

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有哪些有名气的徒弟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神话故事中。黎山老母可以说鼎鼎大名。其名气不亚于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黎山老母就曾两次登场:第一次是在二十三回。黎山老母召集观音、文殊和普贤三位菩萨变成美女模样考验唐僧等人西天取经的诚心和决心。即“四圣试禅心”。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黎山老母是主导者。扮演的是母亲。而佛教三大菩萨则分别扮演她的三个女儿。可见黎山老母身份地位的尊贵。第二次是在七十三回。唐僧等人受困于黄花观。黎山老母变作丧夫的孝妇指点孙找到毗蓝婆菩萨帮助其收伏了多目怪。此外。在《英烈春秋》《薛丁山征西》等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黎山老母的形象。

黎山老母又称“骊山老母”或“黎山老姆”。道号为玉清圣祖紫元君。是道教中的女仙。多以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形象出现。庙宇众多。在民间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力。关于她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秦本纪》中。相关文字如下:

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郦山之女即黎山老母的早期称号。根据这段文字。黎山老母居住在黎山附近。本为戎胥轩的妻子。两人还养育了后代中潏。戎胥轩是商朝贵族。姓嬴。为秦始皇嬴政的先祖。因此。黎山老母也应该是嬴政的先祖。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建在骊山附近。这应该与黎山老母是其祖先有很大关系。

唐宋时期。黎山老母的形象逐渐被神仙化。一些传奇故事中多有关于她的记载。根据唐朝杜光庭所撰《神仙感遇传》描述。书生李筌在游玩嵩山时遇到黎山老母。并将秘术传授与他。后飘然而去。宋朝郑思肖有《骊山老母磨铁杵欲作绣针图》诗词传世。记载了黎山老母变作磨铁杵的老奶奶指点大诗人李白发奋读书的故事。即我们熟悉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俗语的来源。这个时期。黎山老母已经开始由人逐渐转变成神仙。明朝时。黎山老母出现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其神仙地位和身份得到进一步固化。时至今日。黎山老母已经发展成道教中颇有影响力的女仙之一。

在骊山。除了黎山老母之外。还居住着另外一位女仙——女娲娘娘。北宋时期宋敏求所撰写的《长安志》记载:

骊山有女娲治处。今骊山老母殿即其处。

这说明女娲与黎山老母之间有着莫大关联。二者管理的地区如出一辙。南宋时期罗泌撰写的杂史《路史》中也有相关记载:

女娲。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继兴于骊。

中皇山。即女娲山。位于今陕西省平利县以西。这段话的意思是女娲发祥于中皇山一带。后来在骊山兴盛起来。以上两段记载都将骊山附近的两位大神联系在一起。那么她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二者其实是不同时期的神仙。并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女娲娘娘属于上古时期的神仙。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已出现。而黎山老母则出现在秦朝以后。远远晚于女娲。应该是后世根据女娲的相关传说。再结合骊山之女的事实加以神化演变而来。

黎山老母的徒弟非常多。以女性为主。且分布在不同朝代。比较著名的有钟无艳、樊梨花、白素贞、穆桂英和祝英台。

钟无艳

钟无艳是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又称钟离春、无盐娘娘。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宣王之妻。据传。钟无艳长相极为丑陋。年近四十岁还未出嫁。但她非常有才华。自行上书给齐宣王。分析齐国面临的危机及治国方略。被齐宣王采纳并立为王后。齐国为此而安定繁荣一时。在《无盐娘娘传奇》中。黎山老母收钟无艳为徒。此外。钟无艳头上经常戴有一种发饰。称为“巾帼”。后成为妇女的代名词。

樊梨花

樊梨花是古代著名的巾帼英雄之一。唐代西凉人。薛丁山之妻。相传。樊梨花自幼跟随黎山老母学艺。前后历时八年。得其真传。武艺高强。与樊梨花相关的传奇故事包括力斩杨藩、梨花挂帅、梨花封侯、梨花斩子、助子复唐等。见于《大西唐演义》《反唐演义全传》《薛丁山征西》《樊梨花》等文学作品中。位于北京延庆的火焰山相传为樊梨花制作火药的地方。故又名火药山。至今依然留有碾盘等遗迹。

白素贞

白素贞又称白娘子。许仙之妻。相传白素贞本为一条得道的白蛇精。师承黎山老母。在四川青城山与峨眉山一带修仙。法术高强。在观音菩萨的点化下。白素贞与许仙在西湖断桥邂逅。两人一见钟情并结为夫妻。成为后世神仙眷侣的典范。也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尽管白素贞为蛇妖。但其心地善良、悬壶济世。救百姓于水火。是一位拥有正义感和正能量的女妖。曾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二十年。被救后位列仙班。

穆桂英

穆桂英与樊梨花一样。也是一位巾帼英雄。生活在北宋时期。相传。黎山老母曾传授给她神箭飞刀之术。使得她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在一次交战中。穆桂英生擒杨宗保。后与其成亲。成为杨门女将之一。之后。穆桂英随杨家多次征战沙场。并亲自挂帅平南。势如破竹。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形象。其大破天门阵、出征西夏的故事在《杨家将演义》和《杨家府演义》中有详细描写。流传至今。

祝英台

祝英台。古代爱情传说《梁祝》的女主角。梁山伯之妻。生活在东晋时期。相传祝英台美丽聪慧。勤奋好学。在男扮女装前往杭州求学过程中结识了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心心相惜。义结金兰。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人同窗共读。心生情愫。私定终身。但遗憾的是。祝英台在父亲的逼迫下嫁给了马文才。梁祝姻缘成为泡影。不久。二人双双离世并化成蝴蝶相伴。黎山老母感其至情。将祝英台救起并收为徒弟。

当然。关于黎山老母的徒弟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黎山老母作为道教女仙。是智慧、正义的象征。至今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其他观点: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黎山老母是何方人物?那就先来讲个故事。传说李白小时候自恃聪明。不愿意努力读书。常常荒废学业。而黎山老母看中了他的资质。不希望他的天赋被浪费。于是跑到李白面前磨绣花针。李白看见就忍不住问了:“你在磨什么?”她就说:“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从此李白就发愤图强。刻苦钻研学问。终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不羁人物--诗仙。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除此之外她的弟子基本上算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黎山老母据说还有徒弟。那她的徒弟有哪些呢?其实还都很有“知名度”的——

其一是因水漫金山被困雷峰塔下的白素贞。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观众都知道。白素贞的法术是从黎山老母处学习而来的。在青城山下已经修行千年。是一条青城山下修炼多年的白蛇。虽然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不小心酿成大错。最后白娘子的归宿符合百姓阖家欢乐大团圆的传统情感倾向。

其二是名震四海的巾帼英雄樊梨花。据传。她从黎山老母那里学会了很多神通。撒豆成兵和移山倒海全不在话下。身上还有黎山老母赠给她的众多宝物。如诛仙剑和哪吒的乾坤圈。真不愧是黎山老母座下的首席大弟子。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连结婚嫁娶之事都是黎山老母为她指点迷津的。最后她果然觅得如意郎君薛丁山。她和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流传千古。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对他们俩的爱情故事有很浓厚的兴趣。因此拍了不少和他们相关的电视剧。

另一位徒弟的名字。我们也是非常熟悉的。就是穆桂英。她并不因武艺超群而瞧不起自己的丈夫。她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对待丈夫依然是柔情蜜意。满是体贴。后来杨家保去世。她守寡后还经常挂帅出征。保家卫国。对国君忠心耿耿。

这三位都是有文献可循记载明确的师从黎山老母的徒弟。也有些存活于民间传说中的徒弟。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化身为蝶的祝英台。据传她被黎山老母相救。学习了不少神通。还有一位大家对他的名字可能不那么熟悉。也就是和樊梨花算是同代人的高旺。

从这几位徒弟的本领来推测这黎山老母的本领和来历肯定都不小。其实也有不少文献记录了对黎山老母身份来历的推测。这些文献之间的记载不乏矛盾冲突的地方。那么她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笔者也很难说得清楚。只能列举分析一些比较可靠的说法。

有一传说是黎山老母和补天的女娲娘娘是同一个人。但是神话故事里女娲娘娘不是身死道消了吗?她怎么可能是女娲娘娘呢?支持这个观点的人给出的说法是:神仙都是法力无边的。金蝉脱壳之术和夺舍重生之术肯定都是会的。再加上女娲娘娘这么聪明怎么可能不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呢?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还有传说黎山老母是远古的女仙。因好善乐施、满身正气、智谋无双、为人指点迷津、引导百姓脱离痛苦。因而受到百姓的爱戴和供奉。

还有一种对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的猜想是。她是华胥氏的女儿。女娲和伏羲都是她的兄弟姐妹。他们三人仙术专攻方向并不相同。女娲补天、神通广大化生万物。被尊称为大地之母。伏羲创造文字、结绳为网。也是福泽天下的好神仙。黎山老母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减轻百姓的精神痛苦。

在西游记杂剧中。黎山老母的设定是孙的姐姐。但铁扇公主又说她和黎山老母是姐妹。这两个设定是有一点矛盾的。也许铁扇公主和黎山老母是结义姐妹。而铁扇公主我们都很熟悉。她不是一般神仙。是风部的祖师爷。还和王母娘娘干过架。最关键的是干架后她还获得滋润。不管黎山老母和铁扇公主是亲姐妹还是结拜姐妹。都说明她在天庭的仙班中地位很高。

还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黎山老母和是一对夫妻。自从她和戎胥轩成婚后。国家河清海晏。吏治清明。天下太平。老母的称号和秦始皇有点关系。据说秦始皇见黎山老母姿色出众。因此想要调戏她。黎山老母毫不犹豫地就把自己变成了老太太。所以她就被叫作老母了。

众说纷纭。那么黎山老母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有不少史书记载过她的事迹。比较可信的说法应该是在历史中她确有其人。可能也确实非常聪慧。为人正义。献出过几条妙计。也有可能确实在下嫁戎胥轩后就给国家带来了福运。

其他观点:

黎山老母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民间神仙。在民间传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说她原来是个人。因为和一个叫李荃的扯上关系。就成了神仙。下面我具体说说。

黎山老母原来不叫老母。老母是尊称。是姥姥的意思。尽管听着像骂人。但骂人也是从本义来的。老母是后来的叫法。黎山也是后来的写法。黎山在江西。骊山在陕西。原来的黎山老母其实叫骊山女。是戎胥轩的媳妇儿。戎胥轩是商朝的贵族。嬴氏。他奉商王之令。守卫西陲。有点“我为祖国守边防”的意思。

骊山女和戎胥轩夫妻双双赴边疆。从他们的后人申侯的话里。我们大致能得出一个结论:那时她说了算。

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史记·秦本纪》)

汉书说的更明白:

寿王言化益为天子代禹。骊山女亦为天子。(《汉书·律历志》)

这最起码说明。当时骊山女是说话算数的。这可能就是黎山老母的原型。

黎山老母和李荃的关系。

骊山女变成黎山老母。完全是李荃捣的鬼。李荃是个不务正业的道士。道士就应该清心寡欲。烧茅炼丹。他不怎么忙这些。他是一个醉心于造假的人。最著名的应该就算是伪造《黄帝阴符经》这事了。

黎山老母与李荃

伪造古籍和伪造古董差不多。你得会编故事。编的有水准。才有人肯上当。显然。李荃有这个天分。他在这本书前面加了个序。也就是编了个故事。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他是这么介绍这本书的来历的:

(他)在嵩山石壁中得《阴符》本。虽诵在口。竞不晓其义理。因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髪髻当顶。余发倒垂。弊衣服杖。

他虽然得到了阴符经。却不明白什么意思。这时。来了个老太太。说:“小朋友。咱俩有缘。我给你讲讲吧。”老太太一讲。他豁然开朗。而且。听得都饿了。老太太说又说:“我这有升麦饭。你去弄瓢水。咱们凑和一下。”结果。李荃费劲巴拉取回水。老太太却不见了。

李筌回原处。只有麦饭一升。老母已不见。筌乃食麦饭而归。从此数日不食不饥。气力大增。

按着《圣经》的说法。这是神迹呀。据说从此以后。李荃就没怎么吃过饭。忙着给《黄帝阴符经》作注。好让神仙的智慧流传给后人。

当然。除了他的注本外。据说还有太公、范蠡、鬼谷子、诸葛亮、张良、李淳风、李合、李鉴、李锐、杨晟十个人的注本。除了前面六位大名鼎鼎。后面这几位唐人。都和李荃有点关系。这种拼凑的本子。后人基本都判定是假的。

但是。老百姓不管这些。日子过得苦。还不能做个好梦了?于是。从唐代开始。在民间传说里。黎山老母逐渐取代了王母娘娘的位置。开始在人间忙着收徒弟。做义工。

王母娘娘长得比较凶: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长成这样。自然没有亲和力。又是昆仑瑶池的女王。据说和玉帝还走到一起了。一般老百姓。哪敢找他帮忙。自然。黎山老母这么有亲和力的女神。就成了他们膜拜求助的不二人选了。所以一说到请神仙。女仙必有黎山老母。男神一定是太白金星。像《西游记》里。试禅心本来是观音的工作。观音找人帮忙。首先想到的就是黎山老母;多目怪伤了孙。也是黎山老母告诉。去找毗蓝婆。而且让替她保密。

这么随和的神仙。好人自然要做到底。一定要招生。还要不断招生。满足各朝代百姓的需求。 当然。这些学生名单和事迹。主要是唐代以后记录的。因为之前她还没有成仙嘛。大家知道的有樊梨花、穆桂英、白素贞。

不太出名的就太多了。尤其是在明清的小说里。作者都喜欢这位慈眉善目的老神仙。有事没事就代她老人家招个弟子。在《靖江宝卷》里。她的出镜率最高弟子无数。还经常是小门生。举几个例子:刁婵梅、江翠屏、苏玉兰、王玉花、侯月英、祁赛花、司马赛花、汤美娇、甘赛花。看名字是不是很接地气。从名字就能看出老百姓对黎山老母的喜爱。只要艺人们活得长久。黎山老母的徒弟就会源源不断的长出来。这就是她的人气。

因为相信。才有了神。神就是古人在社会重压下生活下去的精神动力。万般无奈时。他们会想。神仙是会来帮助我们的。她就在我们中间。这也许就是黎山老母这么受欢迎的原因。

我是月淡风青。分析原因。解决疑惑。关注我。或许可以帮到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25:35

    老母,女娲,神仙,骊山,徒弟,娘娘,的是,都是,樊梨花,西游记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25:35

    没想到大家都对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有哪些有名气的徒弟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25:35

    在神话故事中。黎山老母可以说鼎鼎大名。其名气不亚于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黎山老母就曾两次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