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为秦国明相,为何要与赵高同流合污,两人下场如何?
原创

李斯为秦国明相,为何要与赵高同流合污,两人下场如何?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李斯的才能是非常优秀、非常出众的。

不然的话。千古一帝秦始皇不可能那么信任他、倚重他——“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骛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李斯自谦说“上不知其骛下”——秦始皇可能比李斯自己更了解他:他知道李斯长处与优点。更了解李斯的短板与弱点。

身为帝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识人之明。刘邦临死的时候。吕后问他:“陛下百年以后。萧相国如果死了。谁可以接替他?”高祖说:“曹参可以。”又问其次。高祖说:“王陵可以。然而王陵稍为憨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任。周勃稳重厚道。缺少文才。但能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了解、掌握臣属们的性情、能力与心思是帝王们的必修课。

身为帝王尤其是开国皇帝的疑心都是非常重的。只要看看汉高祖刘邦如何对待忠心耿耿、死心塌地辅助他的宰相萧何就会明白:即使你没有丝毫的不忠。他也会把你当作假想敌、时刻提防着。

秦始皇经历过嫪毐篡权谋逆事件。并趁机一口气灭了权倾朝野的吕不韦集团。在秦王的大殿之上任何人不得携带兵器。侍卫没有诏令不得上殿——可以说秦始皇。千古一帝敏感、狐疑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

但是。秦始皇对于李斯是信任的、倚重的。因为李斯身上缺一些东西:野心、果决与担当。这些东西正是帝王们非常忌惮的。

缺了这些东西。过人的见识使他明白自己必须牢牢依附于皇帝、忠诚于皇权。才能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才能在帝王提供的舞台上把自己杰出的才华与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他拼命让自己成为最忠诚、最优秀员工:绝对的忠诚加上杰出的才能。是一代明相必备的基本素质。

正是基于这一点。秦始皇非常信任、倚重李斯。

说李斯缺乏野心等等(人怎么可能会没有野心呢?)只是相比于赵高而言的——自秦始皇暴毙之后。出身微贱的宦官赵高就成了大秦帝国实际上的掌舵人。到这艘大船粉身碎骨之前。一直都是由他掌握着方向。

而一代明相李斯的表现更像是一个工具。就像是一部性能优越的汽车一样。秦始皇可以操控驾驭。赵高也可以操控驾驭。离开了别人的操控。自己就像个木偶一样无所作为。

他最忠诚的对象死了、不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主心骨的他也彻底失去了主张。刘邦说“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任”。李斯何尝不是如此。尽管他知道公子扶苏才是合适的接班人、胡亥不应该继承大统。尽管他知道赵高所做的一切都是越权乱政、胡作非为。随便一条都是诛九族的大罪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李斯没有担当、不敢去担当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职责——作为秦始皇最亲密的战友、秦始皇最信任的臣子、手握重权的宰相在风起云涌之际。他只是随波逐流、任人摆布。一点举措都没有——就在赵高逐步控制二世、诛杀重臣忠臣、把持朝政的过程中。作为位极人臣、影响力非凡的朝廷首辅李斯是完全有能力勤王护驾、诛杀赵高的——就像周勃灭吕氏安刘氏那样。

李斯年轻时在郡里担任过小官吏。看到厕所里吃脏东西的老鼠。每逢有人或狗走动时。就会受惊逃跑。后来他又看到粮仓里的老鼠都很肥硕。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里。根本不担心人或狗惊扰。李斯不由得慨叹道:“一个人贤能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处的位置。就像两种不同环境里的老鼠一样。”

李斯。就是一只庙堂之上的老鼠。

能够位极人臣足以证明他是有相当的能力(贤能)的。能力平平的话怎么可能被秦始皇赏识、重用呢?——从这个意义来看他的老鼠比喻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在千钧一发的时候。是力挽狂澜。还是无所作为——取决于那个位置上的人自己而不是那个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那句话似乎又值得斟酌。

赵高。也是一只老鼠。相比于李斯。微贱的他就是一只在厕所吃脏东西的老鼠。然而他却能够左右人君、诛杀大臣、操控朝局。把庙堂上最大的那只老鼠玩弄得团团转——这一切不正是取决于他自己的野心与胆识吗?

和他所处的位置又有多少关系呢?

其他观点:

要说李斯是秦国名相。是实至名归的。他辅佐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从一个无名之辈成长为权倾朝野的宰相。无不令人钦佩。但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聪明了一世。糊涂了一时。

李斯。平民出身。战国末期的楚国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官。他通过看见厕所里的老鼠。还有米仓里的老鼠的境遇不同。总结出了一个人生哲理。人一定要往高处走。由于出身比较低微。必须要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为了干出一番事业。他首先跑去齐国拜荀子为师。学习治理国家的学问。学成之后和老师荀子告别:现在各国都在争霸。最需要人才。秦国士气正盛。这正是大显身手的好时机。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荣华富贵。从这就可以看出来李斯的志向。

李斯去了秦国以后。极力劝说秦王嬴政要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秦王让他担任了长史。并听从李斯的建议派人带着重金去离间六国的君臣。经过几年时间。秦国统一六国。李斯也被任命为丞相。接着他又帮秦始皇建立了一些制度措施。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制定了一系列的刑法。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如果时间在这一时刻戛然而止。这一切是不是很完美?但时光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

秦始皇在巡游时病于沙丘。在弥留之际写了遗诏要立扶苏为太子。托于赵高。赵高何许人也。口蜜腹剑。阴险狡诈之徒。这时他的野心暴露出来。由于太子扶苏与自己向来不和。担心扶苏继位对自己不利。而胡亥昏庸无知。且自己又是胡亥的老师。所以胡亥继位比较容易控制。就准备篡改遗诏。

他看出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只有争取到李斯这事才能成功。一开始李斯听到赵高想篡改遗诏。大吃一惊。断然拒绝。但赵高知道李斯出身低微。有了今日的显贵实属不易。指出如果公子扶苏继位。丞相之职必定落入蒙恬之手。

李斯这时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自己是法术治国。而太子扶苏信仰的是儒家之道。李斯还推行了著名的焚书坑儒。且扶苏和蒙恬的关系非同一般。那时荣华富贵不在。自己以及家族很可能得不到善终。又想起了这些年的不容易。想起了曾经的初衷。终于妥协了。

胡亥当了皇帝。扶苏被赐死。赵高的阴谋得逞。但野心却越来越大。在朝廷中胡作非为。为了权力 。乱杀忠臣。连秦王室公子公主都不放过。当然也对丞相李斯进行陷害。最终李斯腰斩于市。并夷三族。刑场上,李斯哭着对儿子说:“我想再和你出上蔡东门。牵黄犬。逐狡兔。还有可能吗?” 穷尽一生追求荣华富贵的李斯。在临死前才悟透了人生的真谛。

李斯死后赵高一手遮天。大小事都由他决断。甚至不把胡亥放在眼里。由于朝廷乌烟瘴气。暴政于民。全国到处掀起了农民起义。赵高为了巩固权力。杀死了胡亥并推举子婴为王。子婴可不是胡亥。他耳闻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知道赵高把自己推上王位。只不过是傀儡而已。随在登基之日杀死赵高。并夷其三族。

从这儿可以看出他们都得到了自己应有的报应。老天还是开眼的。

其他观点:

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如果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那李斯就是千古一相。当仁不让。然而秦国从一统环宇。到丧失天下。短短几十年其兴亡成败与丞相李斯有着莫大的干系。可谓是“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纵观李斯的一生。展示了一个人的奋斗史。是传奇的一生。他从一介布衣。怀抱雄心壮志。通过自己的谋略和才能。用毕生心血辅佐秦始皇建立和巩固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成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实现了自己的伟大政治抱负。最终达到了个人仕途的顶峰。

然而。李斯最大的错误。就是利欲熏心。一心追逐权势利益而丧失了道德本性。在秦始皇死后。李斯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下。担心扶苏上位后蒙恬的权利高于自己。于是同意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使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从而使得秦二世的残暴和赵高的胡作非为有了发挥的空间。间接导致了秦国的灭亡。自己最终也被赵高陷害落得个腰斩的悲惨结局。从而致使晚年身败名裂、不得善终。

当然罪魁祸首赵高也最终被子婴斩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36:25

    李斯,始皇,秦国,自己的,秦王,老鼠,遗诏,野心,都是,荣华富贵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36:25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斯为秦国明相,为何要与赵高同流合污,两人下场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36:25

    李斯的才能是非常优秀、非常出众的。不然的话。千古一帝秦始皇不可能那么信任他、倚重他——“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