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独坐敬亭山》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唯有敬亭山还是只有敬亭山?
原创

李白《独坐敬亭山》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唯有敬亭山还是只有敬亭山?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大家好。我是柳波。很高兴能回答这么有趣味的问题。那我就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只”当只有的时候。和唯有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都代表仅有。唯一性。所以仅仅从意义上来说没有区别。诗句选用哪一个字。都不妨碍作者的准确表达。

二。

从字本身来说。并无一字俗。有的人或者会说某个字比较俗。其实搭配好前后文。安排在合适的意境。每个字都有其美好的一面。这个世界上只有俗人。没有俗字。所以。我个人觉得。每一个前人创造、总结并演绎下来的字都是值得尊敬的。不该因为自己的主观。给某些字。戴上有色眼睛。

三、

既然从意义和语言上来说。“只”和“唯”没有区别。那么考虑哪个系和你合适的时候。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宫商和谐。合乎韵律。所以当用“只有敬亭山”的时候。在五言诗上。就形成了标准的格式。仄仄仄平平。当然用成平仄仄平平。在格律上并无大碍。但总没有标准韵律好。新韵也更完美。所以我个人觉得。只有敬亭山。更好一点。

上面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还请各位大师批评指正。共同学习和进步。





其他观点:

大家好!《独坐敬亭山》是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最后两句是“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去。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此诗作于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李白自赐金放还后。长期漂泊。尽管豪放派大诗人狂放不羁。但在长期的漂泊中。饱尝人间辛酸滋味后。也逐渐感受到世态的炎凉。徒增孤寂之感。虽然傲岸倔强的性格难以改变。但屡屡受挫后的疲惫肯定影响他内心的感受。也需要平静一下自己的内心。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慰藉。

从放还。到安史之乱。到加入永王幕府。到受迁入狱。到带罪流放。到大赦释放。大诗人的一生可谓起伏宕荡。风波不断。尤其人生到了暮年之际。少年时的清狂业已收敛。锋芒也被磨秃。

但是大凡文人本性上是清高的。更何况曾经与当朝皇帝。贵妃。权臣经常接触的名满天下的李白。尽管人生暮年失意。没有了醉八仙的会饮。没有了沉香亭醉酒赋诗。没有了李杜高三人结伴时的寻仙访道。没有了逸兴遄飞。青天揽月的酒酣高楼。但大诗人骨子里的倔强。仍然要支撑他一世得来的荣耀和尊严。

最后的无奈又要归结于游山玩水。饮酒赋诗来排遣人生的苦闷了。当李白来到敬亭山的时候。基于自己的心境。写下了这首《独坐敬亭山》。

全诗仅仅二十个字。但结合诗人的身世。深入吟咏。你会体会无尽的言外之意。体会诗人此刻孤独、寂寞、伤感、凄凉等凄苦的内心世界。

写众鸟高飞用一“尽”字。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许此刻诗人内人联想的是一些人。如同僚、朋友等等。第二句“孤云独去闲”。山上本来云多。但此刻作者写的是孤云。也许他眼中看到的并不是孤云。但为了迎合自己的心境。所以云彩也变成孤独的一朵。并且这孤独的一朵云也在慢慢地要飘走了。也要离开敬亭山去自在悠闲。

这两句以“动“见静。烘托诗人内心深深地孤独。勾画出诗人独坐“出神“的孤寂形象。画面感非常突出。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似乎是把敬亭山人格化了。鸟飞云去。只有敬亭山与我对坐。不离不弃。象心有默契的一对朋友。久处不厌。从而反衬出人的无情。山的有怀。

当社会上的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之后。很多人沉寂下来的方式。也是回归山水田园。借以淡化俗虑凡思。求得心灵的平静。历史上很多谪客、文人在受挫后都有回归山林之思。这两句也反映了诗人经历众多人生遭遇后。只愿坐下来融入自然中。暂得精神慰藉。因为每个人都来于自然。也只有自然博大的胸怀能包容每一个人的不幸和哀伤。

所以诗人排出了一切。把不厌的对象给了唯一的敬亭山。但是尽管敬亭山博大包容。可它只能陪你对坐。不能与你言语。从而更深层次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全诗似乎全是写景。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造。根据诗人对自然之景的取裁。虽句句写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关于敬亭山的故事。有唐代玉真公主曾在此出家修炼的传说。从来自网络的相关文章。传说玉真公主与大诗人王维和李白都传过恋情的绯闻。尽管写稿人言之凿凿。但真假只有当事人自知。并早已湮没于历史的烟尘。

传说王维与李白因为玉真公主的关系而变成情敌。因为王维先到长安。才气很高。状元及第。诗歌、绘画、音乐等才能冠绝当世。且出身门第显赫。加之人长得挺拔英俊。早己入了玉真公主的慧眼。但因为王维有老婆。所以二人的情感发展只能成为情人关系。

后来因为李白被招入长安。与玉真公主也有了交集。李白被授予翰林供奉。因为他的才名。便经常为皇帝、妃子们写一些歌功颂德。赞美扬貌的诗赋。

其中一首《玉真仙人词》。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此诗是否是写给玉真公主的马屁诗还是真是赞美玉真仙人。已无法考证。据后人猜测因为李白的超人才气。诗仙之风骨。狂放浪漫。飞扬恣纵的性格。在大唐盛世定是一个迷花引蝶的吸粉大咖。与玉真公主传出绯闻也未必没有可能。

大家后来根据王维和李白这两个同年生的超一流大诗人。在长安同朝做过官。还有共同的朋友孟浩然。但两者之间从未有诗词唱和来分析。两者或因为玉真公主而相互不待见也极有可能。后人传言是李白从王维那里撬走了玉真公主。由此二人结怨。不知是否可信。只给后来人留下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关于《独坐敬亭山》一诗。后人说是李白写给在此出家修道的玉真公主的。因不能直写公主。故借山以写思人。向玉真公主传达了心中不变的爱恋。

如果把此诗的敬亭山理解成玉真公主。在经历过时代和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李白来到在敬亭山修道的玉真公主附近。尽管时过景迁。大家都已进入暮年。但因为各自的身份限制。已不能再相见。故只能独自对着敬亭山抒怀。

回忆过往。朝庭人事的复杂。飘泊的辛酸。乃至朋友的反目或离去。江湖上的险恶风波。再想想年轻初入长安时。公主对自己的推荐提拔和真心的相爱。思绪万千。情动于衷。于是不禁吟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里的”只”字表达了自己深深地孤独。也表达了对玉真公主刻骨铭心的爱恋。“只”就是惟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44:35

    敬亭,李白,诗人,公主,自己的,长安,孤独,独坐,暮年,人生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44:35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白《独坐敬亭山》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唯有敬亭山还是只有敬亭山?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44:35

    大家好。我是柳波。很高兴能回答这么有趣味的问题。那我就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一。“只”当只有的时候。和唯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