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派为什么视李鸿章为李林甫、秦桧等那样的“汉奸”?
原创

革命派为什么视李鸿章为李林甫、秦桧等那样的“汉奸”?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首先的为李鸿章定位。

他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维护的是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只要符合地主阶级利益他都拥护。只有损害地主阶级利益他都反对。

其次他着重维护的是淮南小集团利益。

其三在社会大变革中。他的屁股是坐在封建地主阶级一边的。他的一切所做所为都是以这个为出发点来行动的。

其四只要能维护地主阶级统治。出卖国家。出卖民族。出卖祖宗。他什么事都干的出来。他与李林甫。秦桧是一丘之貉没有二致。他们都是以其小集团利益为出发点。做出任何伤天害理的事也就毫不奇怪了。

其五所谓的洋务运动是拿全国之膏脂。喂肥北洋水师这个势力也是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用来镇压人民。名为抵抗洋人。实则搜刮民脂民膏。以培养自己的势力而已!

其他观点:

二十世纪初。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大力宣传革命思想。他们主张“驱除勒虏。恢复中华”。强调满汉之别。在这段时间。他们视为清廷服务的汉人为大汉民族的“汉奸”。李鸿章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革命派刊物《檀香山新中国报》说李鸿章“实中国之民贼。为爱新觉罗氏一姓一家之人。却为那拉西后一人一己之人。”并且和梁启超一样。否定平发剿捻为李鸿章的功绩。称这只是“珍灭同类。剥丧民权。谓为勒粗之功臣则有之。谓为中国之功臣则未也。”

这显然比之梁启超对李鸿章的批评更加的激烈。认为李鸿章“平吴剿捻”不仅不应该得到肯定。还该将李鸿章作为“民贼”来批判。但二者都明显的将效忠民族和国家与忠于一家一姓的王朝观念分开了。这就影响了李鸿章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香港中国日报》“自古无才不足以济奸。前人论之详矣。如西汉之王莽。东汉之曹操。唐之李林甫卢祀。南宋之秦桧。此皆有过人之才。以窃取高位。而清之李鸿章则更驾而上焉。……李鸿章仅能为满清朝廷保其私产。而不能为国家扩其利益也。”在这里李鸿章成为了王莽、李林甫、秦桧等那样的“奸臣”

他这样评价李鸿章的理由。是因为他认为李鸿章“仅能为满清朝廷保其私产。而不能为国名扩其利益也。”显然。在作者眼中国家利益与满清朝廷利益不同。不仅不同。甚至还相冲突。这与清末清廷给李鸿章的盖棺定论。以及李鸿章身后传统文人将他比作诸葛亮、郭子仪等完美忠臣形象做了彻底的颠覆。

《民报》刊发大幅讽刺性政治漫画。并在画下注明“过去汉奸之变相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显然。在革命者眼中李鸿章等人是为满人服务。残杀同种的“汉奸。

革命派认为李鸿章是“汉奸”。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革命派接受了近代国家民族的观念。与传统“忠孝”观念彻底决裂了。所以李鸿章不再是“忠臣”。

二是出于革命的需要。革命派根据“反满”的政治需要。对李鸿章“断章取义”。随着辛亥革命爆发。满清王朝覆灭。中华民族的观念替代大汉族主义。被国人认同并接受。李鸿章“汉奸”的形象失去了政治意义。也不符合历史真实。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李鸿章“汉奸”的形象存在的时间很短。很快就无人提及了

无论是维新派的梁启超还是后来革命派的文人。他们受到西方学说的影响。从民族国家的观念出发对李鸿章进行了审视。反映了清末从“忠君”到“死国”的思想观念转变。近代国家意识开始觉醒了。

从秦汉到晚清。整个帝国时期。君主都是国家的象征。在纲常礼教的教育下。忠君就是忠于民族和国家。但清末以来。新型的国家民族意识开始出现。忠君不再等同于效忠国家。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建立。这种近代观念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清末。官方对李鸿章盖棺定论所作的“忠”的评价。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忠臣”形象。随着近代意识的觉醒。很快地土崩瓦解了。

清末。中国社会开始走向近代。但传统文化在人的思想中依然根深蒂固。对人物的评价更是影响深远。对李鸿章的评价在传统的惯性之下。保持着中古社会人物评价的特点。即以忠孝文化纲常伦理为核心的泛道德化。

其他观点:

我觉得革命派的想法不到位。李鸿章对中华民族的危害远超李林朴。秦桧。就连汪精卫也应退避三舍。李秦二人虽然对所在朝代几乎带来亡国之危。作为其朝巨奸。当无争议。但到今天。回头再看。那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事了。

汪精卫罪孽深重自不必说。但汪投降不投降日寇。决定不了日寇侵华的决心和结果。

而李鸿章则不同。作为北洋大臣。公然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创建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舰队。暗地里私刧官银。中饱私囊。贪污白银达两四百多万两。再加在其他官场贪得。给其后世子孙留下两千多万两白银的巨额遗产。虽不能说富可敌国。也算当时满清首富。这些资产正好建立一个北洋舰队。甲午海战前夕。李鸿章以资费不足。舰艇落后。缺枪少弹为由。不做战守准备。意欲投降。筹建舰队其间。由于其特权。李鸿章的外甥负责弹药等设备购买。为收受回扣。高价买进次品弹药供应舰队。以致于海战其间发出不炸。甲午海战前夕。李鸿章儿子将贪得军费四五百万两银子存于日本。开了三个洋行。又帮日本人在中国买了三万吨大米。手下建议扣留。李以信誉为名。运送无误。这是甲午海战日本人的军用物资。不仅如此。而且建成舰队。既不进行严格的训练。也没有必要的管理。水师官兵可随便抽大烟。嫖娼。任凭钢铁战舰被咸水腐蚀。斑斑锈迹。有的甚至成为废铁一堆。就连指挥舰都不能幸免。甲午海战炮声一响。指挥舰舰舵就被镇塌。指挥官丁汝昌被摔伤。失去指挥。战场瞬间大乱。军纪松散。大战正酣。两艘战舰临战逃跑。匆忙间撞伤自己的主力战舰。乱上加乱。虽然甲午海战时。日本舰队战斗力强于满清。但由于日本的鱼雷艇没跟来。而北洋舰队有四艘鱼雷艇参战。不是没有取胜的希望。但是有李鸿章平时不做训练。发出的鱼雷都打偏了。无一伤敌。如此舰队岂能不败。虽被击沉五艘。也重创敌舰五艘。北洋舰队主力尚存。等到舰队归来。李鸿章命令不许迎战。任凭日寇来袭。把一时强大的北洋舰队拱手让给日寇。战败自然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赔款白银两亿两。可建十个北洋舰队。使日本瞬间强大到可与西方列强分庭抗礼。也为日后侵华打下坚实的基础。割让辽东半岛。台湾。膨湖等。国土沦丧。开设通商口岸。引狼入室。

中法战争。本来冯子才取得镇南关大捷。李鸿章却同法国人又签卖国协约。出卖国家利益。使中国不败而败。

阿古柏新疆叛乱其间。俄罗斯侵占伊梨。李鸿章力主放弃新疆。新疆相当于六分之一国土面积。资源丰富。若按李鸿章的意思拱手让人。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不知还要丢失多少国土。爱国将领左宗棠拍案而起。抬棺决战。收取新疆。李鸿章百般阻挠。屡撤后腿。奴颜媚骨。可耻之极!历数古今。重排汉奸。谁能如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52:53

    北洋,舰队,革命派,地主阶级,汉奸,国家,海战,利益,满清,甲午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52:53

    没想到大家都对革命派为什么视李鸿章为李林甫、秦桧等那样的“汉奸”?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52:53

    首先的为李鸿章定位。他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维护的是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只要符合地主阶级利益他都拥护。只有损害地主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