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曹操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能文善武的最了不起的准皇帝,你认同否?
原创

有人认为,曹操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能文善武的最了不起的准皇帝,你认同否?

好文

热门回答: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我是认同的。

最近为了写作的需要。我查阅了不少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特别感兴趣。

在此。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以期与大家交流。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01

能文能武

这一点。恐怕没人会怀疑。

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踏入仕途。开始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上任伊始。就造五色棒悬于尉廨门上。有犯禁者。不论地位高低。皆棒杀之。

京师驻地。大佬云集。豪门世族多如牛毛。遗老阔少满眼尽是。大街上随便碰上个人。都是通天的人物。是很难管理的。

北部尉至多也就是个分局的公安局长。看似很了不起。实际上。就连偷鸡摸狗的事恐怕也管不了。偷了太尉家的鸡。那就不是一般的偷窃案;太尉的儿子抢人家的新婚媳妇。也不是普通的抢劫案。

可曹操不管啊。照办不误。

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被曹操用五色棒处死。

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为政者。关键在于要勇于担当。

就曹操这个出生牛犊的虎劲。啥事做不好啊。

说起曹操打仗。那就更不含糊啦。

讨董卓。战吕布。灭袁绍。降张鲁。平西凉等等。都是很经典的战役。

当然啦。曹操不是常胜将军。但曹操善于学习。听取意见。汲取教训。这很难得。的确了不起。

曹操能文能武不必多说。

02

文学领袖

能文能武。一般说的是文能安邦治国。能武指的是上马能杀敌。

但曹操的能文还体现在是一个优秀的文学青年。建安时代文坛的领袖。

这恐怕是许多能文能武的帝王将相所不能的。

曹操不但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

现存有曹操的诗作二十余首。全是乐府。《短歌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等。就是其代表作。

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其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同时。曹操还善于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喜欢坟典和六艺之学。收集和保护了大量图书珍宝。重视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

03

位极人臣。曹魏奠基人

建安十七年(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

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

曹操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

许多臣僚建议曹操进位天子。东吴孙权也上表称臣。曹操没有答应。

曹操说:“天命在我。我愿做周文王。”

曹操最终还是没有登基。自己做皇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葬于邺城西郊高陵。

同年十月。魏王曹丕称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总而言之。曹操就是能文能武。了不起的准皇帝。

其他观点: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使君。 这是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说实话。把这话放在曹操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说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能文善武的准皇帝之一。我是非常赞同的。

论“文”。曹操是与建安七子齐名的三曹之一。三曹是曹操父子三人:曹操、曹丕、曹植。曹操在文学、诗歌领域。有不少作品流传下来。如《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20多篇。

来看一看曹操所写的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龟虽寿》。内容如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在北征乌丸、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后。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曹操浓烈的英雄气息和暮年的雄心壮志。

论“武”。曹操自189年在陈留起兵。经过18年的时间。统一了北方八州。三分天下有其二。虽然止步于赤壁之战。让曹操统一天下的机会失去。但正是北方的曹操。奠定了天下统一的基础。

曹操起兵。不是实力最强的。起兵之初的每一个诸侯。实力都比他曹操强。如袁绍、公孙瓒、陶谦。背景也不是最厚的。曹操顶着祖上宦官的头衔。还多少被那些自视清高的士大夫们看不起。如边让、孔融等人。

但曹操却是最敢打的人。十几路诸侯讨伐董卓。除了孙坚。无一出手。但曹操却不畏强敌。不惧牺牲。敢于和董卓军开战。虽然差一点连命都丢了。但是在曹洪的援助下。曹操捡回一条命。继续革命。

曹操无疑是诸侯中能力最强、眼光最长远、最善于用人和最有容人之量的人。曹操当兖州牧时。仅凭数千兵力凭智谋。大破数十万青州黄巾军。成为曹操打天下的第一桶金。

曹操于公元196年迎立汉献帝到许都的决定。是曹操政治眼光最长远的表现。反观当时强大的袁绍却只想着另外立一个皇帝。而他的弟弟袁术却想着自已当皇帝。曹操在政治上的眼光高了袁绍和袁术N个台阶。

曹操的一生提拔发现了不少的人才。人才只有在伯乐的发现调教下。才能显出最耀眼的光芒。张辽在吕布手下。无非就是个骑都尉。低级军官。跟了曹操后。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五子良将之首。曹操手下外姓将领中最勇猛的武将。

还有张郃、徐晃、文聘、庞德、臧霸等人各个都成为曹操手下的名将。所以荀彧、郭嘉宁愿弃暗投明。放弃在当时实力比曹操强大得多的袁绍。而投靠实力弱小的曹操。这不得不说是眼光的长远。

官渡之战。曹操险胜。在缴获袁绍的战利品中。发现了大量曹营文臣武将与袁绍私通的信件。曹操大手一挥。全部烧掉。这是一种胸襟。不以威逼利诱服人。而以攻心为上。如此一来。那想有二心的人从此对曹操死心踏地。

曹操从四战之地的兖州一路发展壮大。除了正确的战略、出众的能力。曹操还有海量的胸怀。能够听取正确的意见并实行。几次在紧要关头让曹操转败为胜。陈宫背叛曹操迎立吕布到兖州。曹操与吕布展开兖州争夺战。最困难的时候。曹操差一点就撑不下去了。要粮没粮。要人没人。还得不断的与吕布作战。曹操想投靠袁绍。并送自已的儿子为人质。是程昱阻止了曹操的举动。劝谏曹操应该保持独立。曹操听从了。

官渡之战。曹操在与袁绍对峙。最艰难的时候。粮食快没了。部队极度疲劳。曹操差一点就撑下去了。于是写信给荀彧想退兵。荀彧鼓励曹操没有退路了。必须坚持下去。曹操听从了。

一次又一次的度过难关。成就了曹操统一北方的霸业。可是谁能看到曹操背后的艰苦付出和不懈努力。终曹操一生。维护了汉室表面的存在。始终没有称帝。可他却是最像皇帝的权臣。同时曹操也是两汉数百来。除刘邦开国之初封过异姓王外。唯一的异姓王。离最高权力只差一步。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说他是准皇帝毫不为过。说他是中国历史上能文善武的准皇帝。同样毫不为过。

其他观点: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首先。准皇帝是现代人强加于古人的一个伪概念。

如果以题目中的曹操为标准:生前权势极高。视天子如傀儡。称王。加九锡。儿子最终称帝……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其实也不多。除了曹操之外还有下面这几位。

一、司马昭

为什么不是司马懿而是司马昭?

因为。1,司马懿儿子没有称帝称帝的是他孙子;2,司马懿没有称王。死前只是太傅;3,司马懿没有加九锡……

而司马昭就不同了。在父亲司马懿和哥哥司马师死后。成功成为了司马家族的代言人。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来自于司马昭把曹魏皇帝当做傀儡。

司马昭弑帝后。为了消除内部纷争。才决定派遣大军伐蜀。最后以灭亡蜀国的大功绩给自己加封晋王……这个套路基本上和曹操是一样一样的:成为晋公--->加九锡成为晋王--->病逝--->儿子司马炎逼天子禅让。建立新朝代晋朝。

当然如果条件放宽一点的话。司马懿也完全可以入选。

二、高欢和宇文泰

高欢和宇文泰都是拓跋氏建立的魏朝当中涌现的著名权臣;

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战败后。刚刚统一的北方又开始大乱。拓跋圭于是乘乱建立了统一北方的北魏政权。北魏政权后期。贫富差距巨大。民族矛盾突出。在多次的大起义中。涌现出来了尔朱荣、高欢、宇文泰等一系列有名的权臣。

尔朱荣可以说在逐步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发挥出来了其极为出色的军事天赋。但是在政治上尔朱荣是不及格的。虽然把皇帝当做是傀儡。但是竟然轻松被小皇帝所弑杀。整个尔朱氏也在后面的的叛乱中遭到了较大的打击而一蹶不振。

但是随后涌现的高欢和宇文泰两位权臣则分别拥立拓跋氏的后代为帝。高欢占据洛阳。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以大丞相的身份控制北魏朝政。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意成为高欢的傀儡。决定投奔在长安的宇文泰。

于是高欢干脆立拓跋氏的元善见为帝。这就是北魏孝静帝。后来干脆迁都邺城。史称东魏。高欢自居晋阳(今太原西南)。遥控朝政。专擅东魏朝政16年。

在东魏武定五年(547年)的正月。一代枭雄高欢病逝在晋阳。仅仅过了三年。在东魏武定八年(550年)的时候。高欢的次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政权。并且追尊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来又改尊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而在被高欢打跑的傀儡皇帝孝武帝元修。本来以为在长安可以得到宇文泰的辅佐。没想到宇文泰也是一个权臣。孝武帝从洛阳跑到了长安。仍然是傀儡。

元修很生气。和宇文泰也逐渐产生的矛盾。结果宇文泰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毒杀了元修。立元宝炬为皇帝。因为定都长安。史称西魏。而宇文泰自己则当了丞相。控制着西魏的朝政大权。

宇文泰在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北巡的时候染病去世。在去世前。因为宇文泰的孩子还小。就把大权交给侄子宇文护辅政。

到了第二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称帝。北周正式建立。宇文泰也先后被追尊为文王、文皇帝。庙号太祖。

高欢和宇文泰也符合题目中要求的生前权势极高。但没有称帝。死后由儿子称帝并被追封为皇帝的要求。

尔朱荣虽然权势极大。但是尔朱荣因为死的早。尔朱氏也并没有被追封称帝。所以其不符合条件。

三、多尔衮

另外。还有满清的多尔衮也算是一个大权臣。

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拥立年近六岁的顺治皇帝。自己成为皇叔父摄政王。不论是权势还是排场都和皇帝差不多。

在多尔衮三十九岁坠马死后。被顺治帝追封为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照皇帝的礼仪进行。

但是多尔衮死后。反对派得以上位。于是距离多尔衮死亡仅仅几个月。就被追夺一切封典。并且毁墓掘尸。

知道康熙帝的时候。才给多尔衮平反。

以上几位所谓的准皇帝中。可以说在军事上和曹操起名的很多。如果曹操的武力值和治理内政分数都是90分的话。

不论是司马懿、司马昭、尔朱荣、高欢、宇文泰、多尔衮等。可以说都在战场上见过真章。立过战功。他们的平均武力值大概都在80-90之间、

但是在文治上。上述几位都不及曹操。平均治理内政能力大概只能有50-60之间了。

更不用说。曹操可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不论是《短歌行》、《观沧海》还是《求贤令》、《让县自明本志令》都是佳作。

所以说如果以题目中所问的这几位来比较的话。曹操的确更胜一筹。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浮生三叹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16:17

    皇帝,建安,宇文,司马,权臣,都是,兖州,东魏,庙号,袁绍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16:17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认为,曹操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能文善武的最了不起的准皇帝,你认同否?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16:17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我是认同的。最近为了写作的需要。我查阅了不少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特别感兴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