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关于金鱼袋记载:“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可见唐代的官员们人人都有个叫做鱼符的身份证!
而唐代的鱼符按照官职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原料制作。也按照唐代章服制度:“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
有了鱼符就需要有鱼袋来放置。因此从唐高宗永徽二年开始。赐五品以上官员鱼袋。鱼袋上面用金银装饰。其中四品以上佩金鱼袋。五品以下佩银鱼袋。这便是剧中金鱼袋的由来。
而剧中焦遂能够入宫与太子老师何监喝酒的交情。并因此佩戴了金鱼袋。这就是一张入宫的通行证。难怪狼卫首领为此不惜害死焦遂呢。可见在唐代“鱼袋”是多么的重要!
其他观点:
“金鱼袋”代表着以下三条信息:
1。该官员位居三品及以上;
《册府元龟》卷六十《立制度》载:“太宗贞观四年八月诏。三品以上服紫……睿宗景云二年(711)四月制:“鱼袋。着紫者金装。着绯者银装。”
2。该官员备受皇帝恩宠;
天宝七载。王鉷被授予金鱼袋:鉷探旨意。岁进钱宝百亿万。便贮于内库。以恣主恩赐赍。鉷云:‘此是常年额外物。非征税物。’玄宗以为鉷有富国之术。利于王用。益厚待之。
3。该官员可能是皇亲国戚。
中宗神龙九月壬午。帝亲祀明堂。礼毕。制:……。皇亲、嗣王、郡王仍许佩金鱼袋.....
而贺监这个称呼的由来。源自于他的职务: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前者在唐代是从三品文散。而后者也是从三品。不过秘书监类似文坛领袖的地位。还身兼修史的职能。所以说影响力是蛮大的。
其他观点:
这种金鱼袋的作用按照史书记载。主要是“明贵贱。应征召”。说的清楚一点其作用主要是表明官员的身份高低。确定皇帝是否征召。
一、鱼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鱼袋是是装有随身鱼符的袋子。这种鱼符是用木头或者金属制成。形状想鱼。故称鱼符。唐朝高级官员特有。上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任职、官居几品、俸禄几许。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表明官员身份的信息。如果某一机构同一官职只置一员。则不刻姓名。只刻官名;如果官名与官署名称相同。虽置一员。仍要刻上官员姓名。通过阅读唐朝历史书籍。我发现鱼袋分紫金鱼袋、银鱼袋两种。还有一种是绯鱼袋。估计是因为着绯色官服而挂银鱼袋。所以又称绯鱼袋。根据官员身着的官服颜色确定。鱼符的质地也不同。盛装鱼符的鱼袋装饰也不相同。唐制规定:
“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之色。仍通服黄。”
唐代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大红)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须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州的长官刺史。亦不拘品级都穿绯袍。所以唐代官员的品阶高低。只要看一下其佩带的鱼袋就可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明贵贱”之义。此外随身鱼符也分左右。授予官员的只是右鱼。皇帝如有征召。则颁下左鱼。与右鱼相勘合者。证明确系天子征召。官员便须应召入内。防止有诈。这就是所谓“应征召”之义。随身鱼符最初为铜质。开元七年(719)。改成太子为玉质。亲王为金质。其余官员仍为铜质。这种鱼符也分为左右。随身佩带的只是右鱼。左鱼藏于门下省。盛装鱼符的鱼袋。三品以上官员及嗣王、郡王以上。皆以黄金装饰。谓之金鱼袋;五品以上官员以白银装饰。谓之银鱼袋。六品以下官员不佩鱼。鱼符肯定为国家统一制造。鱼袋的形制与装饰也不容官员随意而为。而是由中尚署统一制造。由天子颁赐。
二、唐朝鱼袋发展历程
唐承隋制:高祖武德元年九月。改银菟符为银鱼符。也就是说唐朝以前就有鱼符的制度。到了李渊执政时期。唐承隋制。沿用了这种制度。高祖皇帝于武德元年改以往的银莬符为银鱼符。鱼袋虽配发给四品五品职事官。
发展完善:高宗永徽二年五月。开府仪同三司及京官文武职事四品、五品。并给随身鱼。唐朝施行这一制度。始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当时规定开府仪同三司及在京文武职事官五品以上。皆给随身鱼袋。规定官员死亡后。其鱼袋不再追收。但是官员卸任及致仕后。却要追回随身鱼袋。武后时期为了收买人心。扩大鱼袋配备范围。将佩鱼范围扩大至地方诸州刺史、都督。并且将随身鱼符改为龟形。鱼袋也改为龟袋。代表长寿吉祥之意。还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银饰。五品铜饰。中宗神龙元年(705)。规定嗣王、郡王以上亦可佩带鱼袋。景龙中期。又扩大到散官特进。在这一时期。正员编制之外的官员、处在试用期的官员、代理任职的官员不能佩鱼。
正式确立:自后(开元年间)恩制赐赏绯紫。例兼鱼袋。谓之章服。玄宗时佩鱼范围扩大。后许终身佩鱼。玄宗开元九年(721)。规定只要其所代行某职的正员官尚空而未授时。也允许佩鱼。在宰相张嘉贞的建议下。才允许官员致仕和正常卸任者。终身佩鱼,“以为荣宠”。对于迁转调任的官员。其随身鱼符刻姓名者。要上交;无刻姓名者。可转交替任官员继续佩带。
“开元初。附马都尉从五品者假紫、金鱼袋。都督、刺史品卑者假绯、鱼袋。五品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中书令张嘉贞奏。致仕者佩鱼终身。自是百官赏绯、紫。必兼鱼袋。谓之章服。”
到此时。与穿着、佩鱼相一致的章服制度正式完善。鱼袋分配备也有了较为明晰的规定。
所以。鱼袋是唐朝六品官员的身份象征。佩戴鱼袋者。皆为朝廷大员。金鱼袋为三品以上大员所有。而唐朝时期的三品大员基本上都握有实权。如六部的长官。三省的长官。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135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官员,银鱼,三品,五品,唐代,唐朝,开元,永徽,致仕,姓名
没想到大家都对《长安十二时辰》何监只要腰挂金鱼袋,就能参加上元节灯会,金鱼袋究竟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关于金鱼袋记载:“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可见唐代的官员们人人都有个叫做鱼符的身份证!而唐代的鱼符按照官职不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