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后人为什么说这两首是七律呢?原因是当时的七律还没有完全定型。下面从这两首诗谈起。说一说为什么《黄鹤楼》这首出律的诗。被称为七律第一?
一、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半首是七律。上半首第一句第二句都不是律句。平仄都不符合七律要求。第二联不对仗。这样的写法后来是不能称之为七律的。
二、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三、为什么被认为是七律?
黄鹤楼被严羽评价:唐人七律第一。这里不说第一的问题。首先看一下。他为什么说《黄鹤楼》是七律。
从严羽文章里可以看出。他对于近体(律诗)的界定并不严格。
1.八句不对仗归为律诗:
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
2.折腰体
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
折腰就是指的失粘。
3.神马是古律和今律?
严羽的《沧浪诗话》有这么一句:
有古律(陈子昂及盛唐诸公多此体)。有今律。有颔联。有颈联。有发端。有落句(结句也)……
陈子昂多是五言律诗。大部分严格合律。但也有失粘的折腰体:
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 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 二三句失粘。但其他都符合格律要求。类似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陈子昂还有不少五言八句的古风: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三平调。这是标准的古风
四、为什么被认为唐人七律第一?
这句话是严羽说的。然后广为流传。看一下严羽在其《沧浪诗话 》中的原话: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灏黄鹤楼为第一。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唐人命题言语亦自不同。杂古人之集而观之。不必见诗。望其题引而知其为唐人今人矣。
严羽口中的好诗要能感动激发人意 。还应有盛唐之气象。崔颢的这首诗都具备。因此被他认为第一。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
结语
说起七言律诗来。好多人还是认为杜甫的诗为唐朝第一。无论是《秋兴八首》还是《登高》等诗都被后人推崇。您以为呢?
另。不可以崔颢的《黄鹤楼》而成为出律的理由。学诗自然还是要学杜甫。
@老街味道
2018-3-21
其他观点:
《黄鹤楼》一诗的作者是崔颢。他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考中进士。最大的官曾经当到太仆寺丞。这首诗是他登上黄鹤楼后乘兴而作。其文笔流畅、一气呵成。堪称是句句珠玑、气象万千、妙笔迭出、无一俗字。据说李白登上黄鹤楼后见到此诗。不得不掷笔叹服。留下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故而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堪称唐诗第一。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此诗并不是律诗。律诗的平仄有极其严格的要求。本诗为平起。楼。悠。洲。愁这四个各联的尾字均押十一尤。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的第6字鹤应平;第12字黄应仄;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第4字去应平;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第5字汉应平;第12字鹦应仄;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本联合律。
其次。此诗虽不是律诗。但是严羽把它归到七律。有以下两个原因:
1. 唐朝正值律诗定型之际。因此很多人认为有可能律诗的最终格式还没有最终确定。因此。对于当时个别出律的诗。有人提出可以归为律诗一类。(当然。后世再出律。就不能算律诗了。)受此影响。《沧浪诗话》把《黄鹤楼》归为律诗。
2. 严羽本人虽然是宋朝人。但他“为诗宗盛唐”。他格外推崇的就是盛唐的近体诗—律诗。因此。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没有把唐诗七言第一的《黄鹤楼》归为古体诗。当然有他偏爱律诗的想法在里面。
但是我本人反对这种说法。我的依据如下:
1. 首先关于此诗写作的时间。在芮挺章《国秀集》中推断即其作期的下限不超过(不晚于)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河岳英灵集》卷中称:“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因此也不可能早于723年(崔颢中进士。当时他年仅20岁)。从五律及七律的互相关系以及杜审言。李峤等人生活年代及历史记载推算。七律的定型时间大约在中宗景龙年(707年到710年)完成。因此本诗可以肯定写于律诗定型之后。崔颢在写此诗的时候他很清楚律诗的规定。所以可以肯定他写的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
2.其次古体诗在唐朝也十分盛行。古体诗也称为古诗。有歌、行、吟之分。古体诗与格律诗(或者叫近体诗)的区别在于。古体诗只注意用韵。对于平仄和对仗都没有要求。比如杜甫的《石壕吏》、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长恨歌》、高适的《燕歌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等。都是古体诗。因此可以说在当时。古体诗也是十分流行的诗歌题材。崔颢的这首《黄鹤楼》用古体诗来写。也是很正常的。
《沧浪诗话》为何首推崔颢的《黄鹤楼》为唐诗七言律诗第一。这首诗到底好在哪?这要从严羽的诗论说起。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以言志。诗是抽象说理所无法表达的。就是在字面上留有余地。在文字之外暗含有深意。才是上等的。盛唐的那些诗人更加看重诗的意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以他们的诗透彻玲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仿佛是空中音、水中月、镜中像。诗歌作品通过语言、思想、意念、情趣等各方面要素。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水乳交融、暗藏妙意、诗尽而意存。这是严羽所论述的好诗的必要条件。
因此从这一点出发。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虽然出律。但是其空灵妙曼、水乳交融的妙意是其它律诗所无法企及的。故而为其所推崇。
而杜甫的登高虽然是七律第一。但是从诗的意境空灵来品鉴。当然比不上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更不用说崔颢的《黄鹤楼》了。所以也就难怪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把《黄鹤楼》拿过来当做七律第一了。
所以唐诗七言第一是古体七言。而不是七律或者说近体诗。这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其他观点:
智者各执一见。自有其理。既然。古人严羽对《黄鹤楼》、《登金陵凤凰台》两首“半七律”自主认定为七律了。那么。现代人当何认为呢?
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拙见有三:一是。经典烙印已成世人共识;二是。现代大众对“新格律”诗兴趣不高;三是。新人对格律仅欲浅知、不受束缚。
可见。诗属格律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给世人打上深刻的烙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140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律诗,黄鹤楼,古体诗,盛唐,诗话,唐人,金陵,格律,李白,近体诗
没想到大家都对崔颢的“黄鹤楼”并非格律诗,“沧浪诗话”却把它评为唐七律之首,有何根据?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后人为什么说这两首是七律呢?原因是当时的七律还没有完全定型。下面从这两首诗谈起。说一说为什么《黄鹤楼》这首出律的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