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杨万里经过徐州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宿新市徐公店》是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原创

诗人杨万里经过徐州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宿新市徐公店》是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好文

热门回答: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提及的新市并不是当今的徐州。整首组诗表达的主要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喜欢和热爱之情。下面具体解答:

一、新市≠徐州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创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当时。杨万里担任江东转运副使。在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前往建康(江苏南京)的途中。短暂停留。住宿在一家姓徐的公子的酒店里。有感于眼前所见的美丽景象。兴之所至。于是提笔写了这两首诗。

诗歌标题中提到的“新市”。据后来考证。是位于现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东北的一个小镇子。南宋时期。这个地方水陆环绕。交通便利。是从杭州前往南京的必经之地。通过这首组诗我们还可以看到。新市的风景十分秀丽。很适合居住和生活。

而徐州。是今属江苏省的地级市。历史上称为彭城。历来是南北沟通、商贸流通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比之下。新市和徐州不光是一个小镇和一个重要城市的区别。而且现在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省份。徐州位于新市所在的德清县的西北方向。两地之间相距近600公里。所以在认识和把握一些地点时。不只要从地域的角度去考虑。还要充分了解其相关的历史、气候等各方面。从而作出更客观的理解。

二、表达的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组诗。由两首七言绝句构成。主要描写了作者在清明前后。留宿于新市镇徐姓公子店里。看到的美好田园景象和感受到的当地风土人情。当然相比第一首。第二首要知名许多。且被选入教材中作为课文。供小学生学习。

宿新市徐公店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一首诗翻译成白话文是:春天刚刚到来。柳树的梢头上已经坠满了深深浅浅的嫩绿。酒楼的檐角上。还有人插上了柳树的长条。叶子在风中轻轻飘拂。虽然现在不在家乡。但感觉就像是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隔窗望去。村社里人们唱歌跳舞的活动。实在是潇洒风流。让人觉得意味无限。

第二首诗的大致意思是:在稀稀疏疏的竹篱笆旁边。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远方。树头上的新绿也尚嫩小。还未蓬勃成郁郁葱葱之势。一个小孩子快跑着追逐一只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当蝴蝶飞入到黄色的菜花中。竟然被明媚的菜花晃了眼。再也找不到蝴蝶的踪影了。

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前两句都是写景。以此表明时节、景物的特点;后两句更侧重于写人。偏向于记录人的行动和感受(第一首诗写作者本人。第二首诗写一个新市素不相识的追逐蝴蝶的小孩童)。

第一首诗写作者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看到的春日风景和民间歌舞表演。体现了作者虽然旅居他乡。但依然平和自在。乐于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闲适心境;第二首诗反映出作者杨万里在繁芜嘈杂的现实中。更愿意以一颗单纯美好的童心看世界。表达了其对春日田园风景的喜欢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向往。

两首诗的语言朴实、简单易懂。却又于字里行间充满清新和童真。加之运用了写景与写人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的手法。成功地描绘出一幅闲适自然、美好清新、淳朴无邪的春日风光与生活情态相得益彰的图画。

三、写在最后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人们习惯将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在八十年的在世生涯里。先后作诗20000多首。流传到现世的。大概有4200首。

因为杨万里的仕途比较顺利。生活相对顺遂。所以他的诗不似仕途坎坷的陆游那样。充满壮志难酬的不甘和报国无门的怅惘。而是更多地将视线聚焦到大自然中。用浅显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情趣的语言。来体现大自然别样的美。

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夜追凉》中的“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等等。都是这种语言风格。

这些诗词都印证了“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也因为杨万里诗歌的这个特点。他被人们誉为一代诗宗。又因他号诚斋。故人们把他这一类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等特点的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称之为“诚斋体”。

如果您觉得分析比较到位。欢迎评论、点赞和转发。关注我。您将读到更多优质内容。谢谢!

其他观点: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其他观点:

首先。诗人不是经过徐州写下此诗。而是饮酒大醉被朱熹之子朱塾。留住于一个叫新市的姓徐人家开的客店。“公”为宋时对男子的尊称。

彼时新市是宋代著名的酿酒中心。而朱熹之子朱塾恰好担任该地的酒税官。宾主相宜醉饮乃留宿于徐老板的酒店。次日晨起。诗人沐春赏景。写下了这首清新明快的乡野童趣之作。

此诗描写了农村里暮春时节的景色和乡童扑蝶的欢乐场景。

杨万里擅长七绝而工于写景。以白描见长。诸如“鸦青幕挂一团冰”“秋稠夹岸隔深溪”“童子柳荫眠正着”“平野无山遮落日”“接天莲叶无穷碧”“闲看儿童捉柳花”等等莫不如是也。

《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如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本诗语言平易而清新风趣。读来极具画面感而不觉深奥。此语言通俗的佳作可谓是诗人热爱自然钟情乡野的写照。如此别有风趣的真切感人之作。无异是诗人被罢官后长期村居生活的真实感受。也是眼前所见笔下传神的田园风光之赞美!

千年自然之作今时无需细析。因读来不费力。其中直白韵味任是谁也能一读而知之!其生动浅近之自然活泼千年如一音声悠扬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陌上柳絮倾城雪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47:13

    篱落,徐州,菜花,自然,景物,儿童,首诗,杨万里,诗人,清新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47:13

    没想到大家都对诗人杨万里经过徐州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宿新市徐公店》是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47:13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提及的新市并不是当今的徐州。整首组诗表达的主要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喜欢和热爱之情。下面具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