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横为什么刚见到刘唐就认定他是贼?
原创

雷横为什么刚见到刘唐就认定他是贼?

好文

热门回答:

虽然雷横、刘唐都是小说人物。但是看雷横抓捕刘唐的故事。能品咂出不少有意思的东西来。

这个故事。来自《水浒传》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不过引子却在第十三回的最后一部分。

(电影《朱仝与雷横》中的雷横形象)

话说山东济州郓城县知县时文彬。命令手下的步兵都头雷横与马兵都头朱仝分别带领士兵。出县城巡逻。为的是纠察梁山强盗。

我们知道。当时刘唐是醉卧在东溪村的灵官庙。村子距离县城并不算近。为何雷横跑这么远来巡逻?是责任心特别强吗?

非也。只是因为知县时文彬特别叮嘱。在东溪村有一棵红叶树。巡逻的必须来这取了树叶。才能证明真的来过了。

可见。这些都头们平时工作很可能也是存在偷奸耍滑的。名声在外。故而知县不得已想出这个办法来。我们还可以多想一步——假如下次再要巡逻。估计就不能用同样的办法了。万一他们提前取了红叶泡在水里备用呢? 所以。时知县怕是得另想高招!

(央视《水浒传》中的时知县)

再说雷横取了红叶。来到灵官庙。就发现刘唐睡在供桌上了。当时。雷横以及手下人没有迟疑。立马就把刘唐给捆住。根本不给解释的机会。

为何雷横敢于这样做呢?

第一。雷横立功请赏心切。时知县特别叮嘱。若有贼人。随即剿获申解。当时水泊梁山王伦等人已经远近闻名。如果真的捉到梁山强盗。肯定是能获得奖励的。所以管他三七二十一。抓了再说!

第二。刘唐确实有可疑之处。大晚上。一个大汉不投亲靠友住店。反而住在庙里。足以引起怀疑。而且根据宋代的法律规定。这样做确实有问题。

在宋朝法律中。有一条禁忌叫做“犯夜”。在东京汴梁城里执行的比较严格。普通百姓。如果不是有着急事儿。比如生病找大夫之类的。那么在晚上十一点到五点之间。不准在街上瞎溜达。一旦被巡逻的捉到就得挨鞭子。在一些重大节日可以“放夜”。也就是准许在晚上搞搞娱乐活动。

在普通的州府县。同样有犯夜的规定。只不过没有京城那么严格。比如苏东坡的“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明显就是犯夜了。

此外。对于夜间犯罪行为。宋代法律可是严厉打击的。尤其是针对在夜间聚会的邪教组织或者偷窃、抢劫的。朝廷坚决抵制、打击。

那么从这一点上看。刘唐毕竟还是犯夜了。所以雷横抓他也算是合法合理。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雷横放刘唐。

雷横押解刘唐来到大地主晁盖家里。其实就是来蹭吃蹭喝了。晁盖这样的人。对于县里有点小权力的雷横。自然也是想搞好关系。小说里写。当时是五更天。天色尚早。此时晁盖 未起。听得报是雷都头到来。慌忙叫开门。

慌忙一词用得好。不怕官。只怕管。任凭你托塔天王晁盖再怎么英雄好汉。但毕竟不是公门中人。见到了雷都头。还得屁颠屁颠迎接。

随后晁盖安排酒席款待雷横等人。在刘唐央求之后。又冒认为刘唐的舅舅。希望雷横放了他。雷横不管信不信。反正同意了。紧接着。晁盖拿了十两银子送给雷横。连同带来的士兵。都有感谢费——其实就是封口费。

为何雷横这么容易又放了刘唐?很显然。一则是晁盖的面子。二则是晁盖的银子。可以想象。假如真的是错抓了普通老百姓的外甥。那么有这么容易放人吗?

总之。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多少真正的义气。只看到了人情。

其他观点:

雷横是县里的步军都头。他的职责就是捉贼捕盗。维护一方平安。领命后晚上带着手下的弟兄们巡查。天快亮时路过灵官庙。看到里面一个面相凶恶的大汗赤条条的睡在供桌上面。雷横一声令下。不由分说上去就把刘唐当做盗贼绑了。

这事很正常。你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大汉深更半夜不去客店投宿。或者投靠亲朋好友。跑到荒野中的破庙里住宿。几个意思?还是个无业游民。问你什么还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这当然属于形迹可疑人员了。正赶上巡查。那对不起。先绑起来再说。至于冤不冤枉上公堂上听县太爷决断吧!此举正好也能在知县面前证明我们对于指示很认真负责。不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我们也有实力捉贼。不是吃干饭的。

可是。下面的事就不正常了。知县时文彬明明吩咐他:若有贼人。随即剿获申解。不可扰动乡民。

可是雷横呢。却对手下说:我们且押这厮去晁保正庄上。讨些点心吃了。却解去衙里取问。

雷横这样做明显就违反了知县的两个意思。一是捉到可疑人员立刻押回来。二是不许打扰当地的百姓。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很可能就是他经常去晁盖家里打秋风。两人表面上是老铁。是哥们。关系不错。实际上也存在利益输送的关系。晁盖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家里肯定会经常出入一些来历不明的人。这些人不见得就都是安善良民。雷横就是专门负责县里治安的都头。要让他装作看不见或者不过问。那就要时不时给送他点儿银子了。长此以往。两人已经形成了默契。

其他观点:

既然是小说。我们还是先看原文。

雷横奉县太爷之名。巡视到东溪村灵官庙。 雷横道:“这殿里又没有庙祝。殿门不关。莫不有歹人在里面么?我们直入去看一看。”众人拿着火一齐将入来。只见供桌上赤条条地睡着一个大汉。天道又热。那汉子把些破衣裳团做一块作枕头枕在项下。 的沉睡着了在供桌上。雷横看了道:“好怪!好怪!知县相公忒神明!原来这东溪村真个有贼!”

到了晁盖庄上。雷横是这么说的:

雷横劝道:“保正息怒。你令甥本不曾做贼。我们见他偌大一条大汉。在庙里睡得蹊跷。 亦且面生。又不认得。因此设疑。捉了他来这里。”

所以雷横并不知道刘唐身份。他只是凭借自己经验。断定刘唐可疑。

古代。尤其是农村社会。人员流动少。大部分时间处于准静止的状态。加上人口不多。人们彼此之间大多认识。

尤其雷横是都头。是警察系统人员。专门负责治安的。按理对这方面应该更加了解。所以他们看见刘唐。就可以断定这是一个外乡人。

而这个外乡人睡在灵官殿上。说明他无处可去。可以推测他在本地没有认识的人。那么这是一个相对于本地社会的“陌生人”。

首先。他选择睡在庙里。而不是找人家借宿。这就是一项疑点。很可能他要做的事不能被人知道。因此才要尽量减少与别人的接触。或者是为了防止事先走漏风声。或者是为了事后脱逃时不给官府留下线索。

其次。就算他是因为某些原因(比如没钱)选择睡在庙里。这样一个大汉。又是陌生人。本身就是一项不安定因素。这类人中出现不法分子的概率是最大的。他是壮汉。有实施犯罪的硬件;他是陌生人。对这里的人没有乡亲感情;他是外来人口。犯了事就跑。官府上哪抓去?

最后。确实存在可能。此人既不是罪犯。也没打算犯罪。只是单纯路过。但问题是——旧社会难道还和你讲人权吗?既然有这些疑点。当然宁杀错无放过。先拿下再说。

就算抓错了。事后再放就是。反正一个睡在野庙里的人。看着也不会有什么背景。招惹得起。

抓了的话不会有什么后果。不抓的话。自己管理范围内将来却有可能增添一起案件。两相对比。当然是抓了再说。

而且。从后面发生的故事看。雷横的经验还是挺准确的。刘唐他真就是个社会不安定因素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陌念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54:44

    知县,的人,睡在,庙里,他是,梁山,大汉,抓了,水浒传,县里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54:44

    没想到大家都对雷横为什么刚见到刘唐就认定他是贼?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54:44

    虽然雷横、刘唐都是小说人物。但是看雷横抓捕刘唐的故事。能品咂出不少有意思的东西来。这个故事。来自《水浒传》第十四回《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