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排名是谁定的?
原创

十二生肖的排名是谁定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图为辽代十二生肖彩琉璃。

图为睡虎地竹简记录十二生肖。

图为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之一的猴首。目前为止7件在大陆。1件在台湾。4件至今下落不明。

图为唐代十二生肖陶俑。

未时(13-15)。羊吃了这时候的草。据说并不影响草的再生。未时就属羊了;申时(15-17)猴子喜欢啼叫。所以猴就同申搭配;酉时(17-19)。鸡开始归窝。酉时就同鸡联系在一起。戌时(19-21)。狗开始看家。所以戌时属狗。亥时(21-23)。万籁俱寂。猪憩睡得最熟。所以亥时同猪相配。

其他观点: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有故事。有寓言。但无论怎么说。我们都必须知道生肖的排定。决非是一朝一夕间完成的。当然也就不存在是谁规定的了。

也许最初未必就是十二种。也许只有五六个。也许超过了十二个。后来优胜劣汰。删定至十二个。于是一直流传至今。

十二生肖的排列。大多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至少从汉代开始。人们便已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的二十四小时。

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的老鼠最为活跃。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据说这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刻。

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在到处游荡觅食。

五时到七时。为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

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刻。

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

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

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

十二生肖的排列与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的行冲克害是根据十二地支来的。所以十二生肖只相当于一种符号。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其他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有所谓十二生肖。从古代传到今天。十二生肖的排名已经确定。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的排名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在十二地支纪时法中融入动物形象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结晶。并非一人一时而定。

十二生肖最早形成于何时。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是早在战国以前。十二生肖的说法就已经很成熟了。如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相关记载。

中国现存文献最早系统阐述十二生肖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王充在《论衡》中的《物势》、《言毒》里说: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

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虽然王充在《论衡》中没有给十二生肖明确排名。但是按照文中生肖之前的地支可以看出。东汉时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和排名已和今天完全一致。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把十二生肖和人们的出生年份结合起来。有了属相之说。如《北史·宇文护传》:

昔(宇文护之母)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

十二生肖为什么是十二只动物。而不是十三只或者十一只呢?这是因为十二生肖对应的是古代的十二地支纪时方法。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如《周礼·春官·冯相氏》曰: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

为了让人们更方便地记住年、月、日等时间。古人根据天文学的相关内容创立了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此纪时。

为了方便记忆。人们给这十二地支分别配上了对应的动物。这样人们就能通过形象思维记住这些抽象的地支词语。

所以。十二生肖的“十二”这个数字决定于十二地支。如果古人划分年月日有十三或者十一之数。或许也有可能有十三生肖、十一生肖之说。

人们在选取与十二地支对应的动物时。所依据的都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这些动物基本都是中国古人崇拜的对象。

纵观人类的动物崇拜史。人们崇拜的要么是自己喜爱的。要么是自己向往的。要么是自己恐惧的。

在十二地支中。牛、兔、马、羊、鸡、狗、猪。既是家禽家畜。也是中国古人的崇拜的对象。如中国先秦礼器中出现的牛崇拜。月亮文化中的玉兔传说。被四川一带延续至今的马神崇拜。华夏族的先祖古羌族的羊崇拜。三星堆文化中出现的鸡崇拜。至今还在藏区延续的狗崇拜。红山文化时期的猪崇拜(玉猪龙)等。

十二生肖中的鼠、蛇、虎、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也是人们崇拜的对象。鼠和蛇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在中国古代。向来有生殖崇拜的传统。一些繁殖能力很强的动物都曾被用来作为崇拜的对象。不仅有鼠、蛇。还有白狐。

至于老虎和猴子。老虎的力量和猴子的速度相对冷兵器时代的人类来说。是一种恐惧和令人向往的存在。很早就被用来作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如仰韶文化时期的猴子战神崇拜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白虎战神崇拜。

至于龙。那更不用说了。早在红山文化时期。中华先祖就有了龙崇拜。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自称为龙的传人。

所以。人们选取动物与十二地支匹配。以方便记忆。这些动物并不是随机选择的。它们都是人们曾经或者正在崇拜的动物。

前文说过。古人为了纪时。创立了十二地支纪时法。为了方便记住这些抽象的时间名词。人们选取了自己崇拜的动物分别与之匹配。利用形象的动物与抽象的时间名词相结合。创了十二生肖纪时法。

所以。十二生肖最初创立之时并无属相的概念。只是人们为了方便纪时所作。是与十二地支匹配的一种纪时方法。

在十二生肖纪时法的创建过程中。人们选择自己曾经或者正在崇拜的十二种动物与地支相匹配来纪时。这些动物与地支序列的匹配也不是随机的。所依据的是动物的在特定时间的生活习性。

按照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纪时顺序:

子时。是一天的开始。老鼠在子时活动最频繁。所以有子鼠之说。

丑时。古人认为牛马无夜草不肥。所以会多在丑时起床喂牛。所以有丑牛之说。

寅时。昼伏夜出是老虎的生活习性。老虎多在夜深人静的暗夜出没。所以有寅虎之说。

卯时。天刚亮。兔子最喜欢在这个时候出来觅食。所以有卯兔之说。

辰时。这时容易起雾。龙喜腾云驾雾。所以有辰龙之说。

巳时。艳阳高照。正是喜阳之蛇出没的时间。所以有巳蛇之说。

午时。野马最喜在正午时分奔腾撒欢。所以有午马之说。

未时。古人习惯午后放羊。有些地方还专门把这个时间叫“羊出坡”。所以有未羊之说。

申时。猴子多喜欢在申时活动。所以有申猴之说。

酉时。太阳落山了。正是鸡回鸡窝的时候。所以有酉鸡之说。

戌时。这时人初定。狗已回家。村落里只听得到狗叫的声音。所以有戌狗之说。

亥时。夜深人静。人狗俱乏。都已沉沉睡去。只听得到猪的哄哄叫声。所以有亥猪之说。

在运用动物匹配地支时。因为动物已经选定。时辰也已经划分好。所以匹配的时候不乏有牵强之说。

综上。人们最初创立十二生肖只是为了能够形象地记住时间。所以。十二生肖最开始只是与地支匹配的一种纪时法。由于十二生肖与年份相匹配。后来慢慢就衍生了属相之说。

十二地支的创立。选取与十二地支相匹配的十二种动物形成十二生肖学说并非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集民族合力而成。在此意义上来说。十二生肖及其排名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结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2:34

      生肖,地支,动物,崇拜,之说,都是,戌时,时间,申时,古人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2:34

      没想到大家都对十二生肖的排名是谁定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2:34

      图为辽代十二生肖彩琉璃。图为睡虎地竹简记录十二生肖。图为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之一的猴首。目前为止7件在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