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违法吗?国外有没有这样相关的法律?
原创

大数据杀熟违法吗?国外有没有这样相关的法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大数据是大数据。杀熟是杀熟。两者是能凑在一起。但因果关系并不必然。

关于什么是大数据。我写过一篇\"高大上的'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大家不妨点我的头像去看看(绝非广告。是我怕抄多了头条不给发这篇东西)。为了讨论这里的问题。简要地说一下:大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从基础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性数据。并不是基础数据本身数值大、复杂性高、数量多…的意思。基础数据量少也可以产生大数据。只是得出来的结论容易不靠谱。基础数据量越大。对基础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越缜密。综合后得出来的结论就越趋近于100%靠谱。

大数据杀熟其实不那么大数据。它是比较精确地针对某个人。类似于\"骗子先摸清你的底。再投你所好地做局\"的情况。只是关于你的数据基本上都是你自己送给人家网站的。

杀熟(其实两边没那么熟。但称之为\"杀生\"似乎又残暴了点儿)。以\"人\"为单位的话。基础数据项只须有一个就足够了。当然。关于某个特定的人的各种信息也构成了一种大数据。

诈骗违法。杀熟起码是不道德。但大数据杀熟多了个高大上的形容词。就给律师们增加了许多\"我的委托人并不特意针对你。就算客观上给你带来损失。也不是我委托人的本意——他是为了发展科技呀balabala…\"的辩护逻辑。

到最后。顶多是删除\"你\"的数据。还可能附带\"个人同情\"性质的赔偿。至于数据库里的\"其它人\"。继续在大数据的幌子下精确地该干啥干啥。

大数据本身是死物。不可能实施犯罪。利用大数据打擦边球的人才是主谋。但就目前看。很难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认定他有罪。

国外目前还没有\"大数据杀熟是犯罪\"的说法。但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法规可以延伸到这类场景里来。大家应该可以从苹果、谷歌等公司往日在欧美等地被判侵犯用户隐私权的案例、以及前两天苹果发布会上重点强调新推出的各项服务都极其注重用户隐私保护的做法看出:在欧美地区。\"大数据杀熟\"不是谁都敢碰的东西。专门干这行的律师绝对可以利用隐私保护法规让你大出血。

咱们国家的个人隐私保护刚刚起步。也许再过几年。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会被遏制住。但在那之前。大家还是得自己多在意。



其他观点:

大数据杀熟。从法律法规理解的角度上。看“大数据”对“被害人”造成多大的“损失”。或者是否有造成损失!

首先。应用软件服务平台有权利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设计收费标准。这个是平台必有。也合法的定价权利。并且法律和行政管理部门也会尊重运营商的定价权。

从变动的定价权的行为来说。作为消费者有权利知道更改收费标准的详细细节和原因。但是有权利知道并不能代表消费者会主动去搜查相关公告信息或者平台会对消费者进行强影响力的推送!

在进入平台应用或者注册平台应用时。我们都会去下意识勾选“同意”某某类的选项。

请您留意。勾选的选项一般是涉及“隐私”“软件使用”相关的。平台服务已经把跟您公示了相关信息。是作为使用者。从来不关注罢了!

而且从隐私权的角度讨论。作为使用者。使用平台软件。如果提出“让平台服务不获取自身信息”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法律也不会认可其做法。因为平台技术服务本身就是需要用户提供信息。然后解决信息中的需求。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6:24

    数据,平台,基础,的人,权利,信息,委托人,消费者,法律,收费标准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6:24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数据杀熟违法吗?国外有没有这样相关的法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6:24

    大数据是大数据。杀熟是杀熟。两者是能凑在一起。但因果关系并不必然。关于什么是大数据。我写过一篇\"高大上的'大数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