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本想说不知道的。但想着有过两个真实经历就说说吧!
第一种。点击链接!
说出来自己都不信。之前QQ空间收到说说的评论。我想大概所有引诱盗取信息都一个样吧!上面写着的是“还记得。。。相片”就类似这样开头的。而且发信息的是久未联系的人。之后就点开了。进去一看什么都没。只是让输入QQ号和密码登录。试过好几次都没成功就没在意了。
第二天。我上QQ发现。人家竟然给我回复了留言。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给别人的留言人家给回了。我就纳闷我什么时候给人家说说留言了。没有啊!然后细查发现。我的QQ号给好几个都留了同样的“还记得。。。相片”这样的话。这下我才醒悟QQ密码被盗。立马改密。然后QQ直接联系之前给我留言的那位才知道。ta也是这样。所以啊!不要被任何链接诱惑。都是假的。
第二种。扫二维码。
这个我老婆的亲身经历。她说当晚经过县城广场时。有几个男的做推广让扫码送礼品的。好多人都去扫了。然后她也跟着扫了。回来后发现微信号已经下线再也登不上了。之后改密才要了回来。对于此事我是抱怀疑态度。但却真实存在。所以扫码也有风险。
其实还有最后一种。也是分享链接。这类它不会盗号。但会窃取信息。微信最多。点一次不久以后就有人加自己。还能叫出你自己的名字。或者问你自己还记得不记得ta是谁。但你问ta从不回答。这就是信息被窃取的结果。
其他观点:
手机是跟在我们身边就久的设备。有些人恨不得24小时不离开手机。但是最近各种报道都在说手机泄露隐私。我们才逐渐重视。
那么手机是如何泄露隐私的呢!一般分为三种:手机号码、手机存储信息、手机浏览和交易保留信息。
第一种。手机号码在互联网使用时候。绝大多数时候不是自己自己手机跑出去的。而是第三方搞的。比如淘宝网站店家;一些APP注册;还有在中介、银行。卫生教育机构留的信息。这种最致命。都是真实信息。这种情况留小号最合适。
第二种。手机保留信息。最有名的是通信本和短信。也包括地址。很多APP都要你的信息。所以有时候你的号码不是自己泄露的。而是你的朋友通信录有你的号码被泄露而泄露了。这种情况关闭一些APP读取通信录的权限最重要。
第三种。也是最流氓的一种。直接用浏览器获取你的浏览记录上载云端。你经常会发现刚浏览一个京东什么玩意。相关软件就给你推相关广告了。这种他们静悄悄的干。你还很难搞定。后续需要立法禁止。
ios的安全性更高。毋庸置疑。由于Android系统开源的特性。当其受到安全漏洞、恶意软件威胁时往往更脆弱。谷歌方面也在努力改变这种局面。但是毕竟是开源嘛~当然啦。封闭的ios也并非绝对安全。ios也有其漏洞。打开百度。搜索ios间谍软件、“后门”就有很多相关信息了。因为苹果对于系统做了很多限制。又是封闭的。所以显得更安全。
苹果比安卓安全性有三个方面。
1。系统的安全性。你的手机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平台运行各种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如果系统不安全。上面的app比如微信的聊天记录。都可以非常容易的被窃取!iOS的特点是硬件可信根直接对操作系统进行验证。这导致了万一有人恶意修改了操作系统。你的手机压根不会允许这个系统启动。没有操作系统。底层的存储就无法访问。数据也就是安全的!而安卓天生就可以搞一个自己的山寨系统。系统的安全性无从保证!
2。应用的安全性。ios所有的app都是经过审核的。而且苹果的审核是人工审核。也就避免了app恶意去获取一些隐私信息!这样的审核机制。决定了人为恶意软件基本无路可走!同时。app在iOS系统上是通过沙箱机制运行。彼此之间无法干扰。也就避免了恶意软件获取其他app信息的可能性!这个都是安卓不具备的!
3。传输的安全性。这个方面iOS通过了很多方法确保你的app在传输中采用了安全的协议避免被劫持!这三个方面决定了苹果远远比安卓安全!
安卓基本是个app就要电话权限。甚至有好几款不给不让用。而且不止一款…相机权限短信权限等更不用说了。通讯录权限。麦克风权限。都是滥要权限的重灾区。这时ios的商店在国内至少是没有对手了。
同样是下载软件。苹果用户直接去AppStore。安全管控严格。童叟无欺。国外大部分安卓用户也习惯去谷歌官方的应用市场 GooglePlay下载。管控也很到位。APP滥用权限的情况不多见。可到了咱们国内。由于谷歌没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用户只能自己找下载渠道。于是形形色色的软件分发网站出现了。。。 。。。
这就导致国人认为苹果比安卓更安全。其实国内应用市场的安全管控水准不如苹果、谷歌这样的一线科技大佬。于是。早年间国内充斥着恶意软件、APP滥用权限等情况。一个计算器软件也要获取GPS定位权限。相信不少人经历过这种情况。安卓机最大的问题就是app来源不正。当然安不安全最主要还是看使用的人。见码就扫。动不动为一点蝇头小利去做辅助解封啊什么的那些事情的。啥都不安全。
小编并没有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安卓。只是实事求是而已。安卓系统与iOS系统毕竟他们有各自优点和缺点!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
其他观点:
手机是如何泄密个人隐私的?手机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正是这样却成为了别人利用获取隐私的工具。不但给手机用户带来无尽的骚扰。甚至会由此给手机用户带来各种利益的损失。如何防范手机泄密也成为了个人不得不时时面对的问题。
手机的泄密有很多。在手机使用中一不小心就泄露个人隐私。甚至防不胜防。现在的智能手机在有心人眼中几乎是透明的。可以有各种手段获取到个人隐私。比如:
伪基站被别人探测。有这种被逮住的人。背着个书包里面装的竟然是流氓工具。
到处蹭WIFI。一旦连接上别人的WIFI使用。殊不知可能有双眼睛偷偷盯着你的手机。
各种APP应用。现在各种APP太多。用户想起什么可能就下载一个下来。有可能那些APP应用本身就有获取这些隐私的后门。一旦安装可能就已经被泄露了。卸载也不能阻止。
注册各种网上应用。有些可能看到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交友、或颜色网站、或者其它需要注册的网站。一旦把自己的信息输入就成为了别人获取的对象。
旧手机不处理掉自己的隐私信息。当更换旧手机时。不处理掉自己的隐私信息就丢掉或卖给别人很容易也泄密。最好还是恢复出厂设置后在丢弃或卖掉。
从朋友的手机中。有些软件会有推荐功能。也就是从一个手机读取联系人。然后推荐给链接给联系人。
去扫描二维码领礼品之类的。靠这种营销的很多。贪便宜给点小礼品就去扫描注册。殊不知隐私就这样被泄露了。
点击链接。有些人可能没有去甄别信息中被伪装的链接。一旦点击不但隐私泄露。甚至丢失金钱都是有可能的。这方面暴露的不少。
等等。
手机泄密隐私可说防不胜防。有时可能一旦自己的信息泄露后。会被别人不停的倒卖。可能会经常不停的接到各种各样的营销电话。甚至是诈骗电话。所以在使用手机时需要提高警惕。注册时需要甄别是否正规是否有必要、各种信息中的链接要看清楚是哪里来的等。可以做到尽量减少自己泄密的情况。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风高扬》。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519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手机,自己的,信息,都是,隐私,权限,系统,苹果,链接,的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手机是如何泄密个人隐私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本想说不知道的。但想着有过两个真实经历就说说吧!第一种。点击链接!说出来自己都不信。之前QQ空间收到说说的评论。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