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别董大》这首诗脍炙人口。从小我们就读过。既然题主提出《别董大》这首诗怎么读?必定思考更深了一层。因此产生些困惑。
按照诗的格律。今天读起来确实有一些不符之处。
一、先看一下这两首诗
《别董大二首》: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二、两首诗的格律⊙●〇〇◎●〇韵 。 ◎〇⊙●●〇〇韵 ◎〇⊙●⊙〇●句 。⊙●〇〇◎●〇韵
三、今天读起来的问题
1.第一首第四句 识
天下谁人不识君 ?
识读作二声(时)。这里按照格律应该仄声。
⊙●〇〇◎●〇韵
2.第二首第一句 翮
六翮飘飖私自怜
翮。应该是仄。现在读作二声(何)。平。
3. 第二首第二句 十
一离京洛十馀年
◎〇⊙●●〇〇 十应该是仄。现在读作二声(时)平。
4.第二首第三句 足
丈夫贫践应未足……
这一句应该是: ◎〇⊙●⊙〇●。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收尾。
四、今古韵变化与入派三声
1.今古不同
古代四声是平、上、去、入。今天普通话四声是一、二、三、四。
以上说的四个字在古代都是入声。都在《平水韵》的入声韵部里。
入声都是仄声。因此是合乎格律的。
2.入派三声
古代的平声现在分到了一声和二声。上(读赏)、去为三、四声。
北方现在几乎没有入声了。因为入声已经分别派入了其他三声(平上去)。
上面说的四个字:识、十、翮、足。和第一句“白”。在古代是入声。今被派入了二声。
“一”也是入声。派入了一声。
派入三声的入声:北、雪。
五、今天的影响
1.派入三四声。依旧是仄声。这对作诗影响不大。除非押入声韵时麻烦一些。
2.派入平声的就麻烦了。这需要作好诗后认真检查。不过现在有很多软件。是能分出平仄的。节省了很多时间。
六、发音的问题
北方人发不出入声 。朗诵时可以发短促的去声。
好多南方方言还是有入声的。可以跟他们学一下。
当然。一般还是按照普通话读。特别是考试的学生。一定按照课本的注音来。
如果考不上大学。当一个诗人可买不起房开不起车。
……
一家之言。未免错误与疏漏。请各位不吝指正。
@老街味道
2018-3-9
补充:
疏忽了一处: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出句是拗体。“未”应该平结果是仄。下句“无”救拗。
这一句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样
谢谢@岁华105196666的提醒。
特地补充。
关于拗体。可以看看《老街诗词闲话11-格律诗怎么救拗?》
其他观点:
古诗的“读”过去称为吟诵。可以想象过去教书先生摇头晃脑闭眼的样子!
朗读古诗词应注意的第一点是了解当时这首诗的时代特征。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这些不弄清楚是读不出真情实感的。而真情实感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环。这里不再多说。有达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就说点具体的。
读出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感!就本诗来说它的节奏(前半部分)是。2221。2212。2212。22111。注意声音是平长仄短。按韵脚属于“人辰辙”。四句起承转合的读法:平起、稍扬、高起转扬、高起低慢。后面的不说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朗诵(读古诗词的说法总感觉别扭)要做到感情真挚。吐字清晰。节奏鲜明。气息流畅。行腔自然。
让我们朗诵起来去体会诗词歌赋的音律美和内在美。
其他观点: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大”是董庭兰。因家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他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
天宝六年春。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就在这年冬天。贫困中的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写了这首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曛”。日落余光。昏暗。这一句是送别之时的场景描写。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你不要担心前路就没有知己。以阁下高才。天下能有几个人不认识你呢?
这两句作为千古名句。在这首绝句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一般绝句的三四句会采取一种“假设”、“限定”、“疑问”、“反问”、“否定”的方式来突出重点。这里虽然是对董庭兰的劝慰之语。但是高适同时使用了“否定”、“反问”两种方法。加强了语气和诗意的转折。然后通过“反问自答”的形式将诗意发散出去。瞬间打开了整首诗的境界。
天下人人都识君。还怕前路无知己?
董庭兰与高适相遇。触景生情。哀叹前路茫茫。知音再难遇。
高适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为回答。不仅紧扣董庭兰天下之名琴师的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诗境阔远深厚。
是为千古名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569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入声,前路,格律,天下,仄声,不识,千里,这一,高适,天宝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诗《别董大》怎么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别董大》这首诗脍炙人口。从小我们就读过。既然题主提出《别董大》这首诗怎么读?必定思考更深了一层。因此产生些困惑。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