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是小柒。我来回答。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让人的心灵得到知识的熏陶和浸润。会自生许多灵气。更是将来做个有学问的人。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选择适合孩子读的书很重要。要想给孩子读诗。我推荐这二本书。
适合5—8岁的孩子。这本书全部内容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自己写的诗。虽然他们或许并不认为自己写的是诗。但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
书配有精美、丰富多彩的插画。每幅图都美的各有各的范儿。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产生想要读书的兴趣。最关键是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审美观。内容更是言浅易懂。很容易让孩子们接受。喜欢上读诗。如:摇太阳/杨立辉 九岁
黄昏
夕阳西沉
挂到了树杈上
小伙伴们猛地冲上去
抢着小树拼命的摇
树叶纷纷的落下
怎么就不见太阳掉下来呢
抬头一看
原来太阳跑到另一棵树的树杈上去了
看!孩子们的心多么单纯、多么美好。一幅夕阳西下。暮霭沉沉。两个孩子仰头抱着树在摇。叶子潇潇洒洒。还有一个孩子若有所思。当孩子在读书时。同时也是带动孩子在认真思考。有了遐想空间。再如:爷爷生气了/张乔若 7岁
为什么把爷爷的头发全都画成竖起来的呢
因为爷爷老爱生气
那为什么还要在头上画一把剪刀呢
因为宝宝想把爷爷的坏脾气剪掉
文字简短。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爷爷爱生气。生气时头发竖起来了。只要剪掉爷爷竖着的头发。爷爷高兴起来。配图有趣。引起孩子思考。如果是画自己的爷爷会怎么画呢?会不会也是竖起来的头发呢?
第二本《给孩子读诗》
适合9—12岁的孩子。这本书的内容精选了这个年龄段孩子读的诗。涉及内容广泛。有古诗词(占比例多)、有现代诗歌、有诸多国外作者写的。有些翻译了。有些纯英语。即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又可以品读西方文化的异域风情。感受中西文化差异不同。如果英语基础好的话。可以感受一下诗歌用英语读出来别有风味。
如果说上一本书是孩子天真童趣的写照。那这本书就是孩子懵懂的淡淡思绪。颜色鲜明的配图。更形象的以图释义。孩子在阅读时很容易带入景中。如:床上的大陆/【英国】罗伯特.史迪文森:
当我生病躺在床上。
靠着两只枕头遐想。
所有玩具陪在我身旁。
度过整天悠闲的时光。
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
我看着锡兵列队行走。
配着各色肩章和纽扣。
各自穿过床单的山沟。
有时我的舰队航行在海上。
对抗着棉被掀起的巨浪;
有时我让树木到处生长。
再盖起座座漂亮的楼房。
我是一个了不起的巨人。
坐在枕头山岗的最高处。
静静俯视我的平原和峡谷。
还有整个床上的大陆。
一个枕头、一张床、一床被子、一块床单。却是包罗万象的世界:锡兵、山沟、舰队、巨浪、树木、楼房、平原、峡谷。孩子的想象真的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生病了。却依然那么乐观。当孩子读着美妙的韵律。同时也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坚强、勇敢。
再如:《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看着配图是否隐隐约约看到诗人所写的画面呢?巍巍高山。远处浮云。近处松树。幼稚童子。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更容易帮助孩子记住诗的内容。
想让孩子读诗。要选择适合孩子读的书。不能只是枯燥乏味的文字。要图文并茂。先让孩子产生兴趣。从易到难。寻寻渐进。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读书更是要坚持不懈。荀子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从适合孩子读的书做起。
其他观点:
退休后从2014年8月开始带孙子。孙子在2岁半开始会了几首诗词。写出其中六首。第一首。当带他到湖边看鹅时。教他骆宾王写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第二首。当带他看梅花时。教他学习了王安石写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第三首。在柳树下乘凉玩耍时教他学习贺知章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四首。早晨让他听鸟叫声。教他学习孟浩然写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五首。让他观看山水画。教他学习了王维写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第六首因是武汉人教他学习会背唐代诗人崔颢写的《黄鹤楼》。昔人己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诗虽然长点。小孩接受地快。以后漫漫理解。就写这些不依依列举了。方法不对之处请网友指正。先表谢意。
其他观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育儿是个科学的问题。现在幼儿园之前都会教孩子一些故事啊、三字经啊、百家姓什么的。恰逢我儿刚进幼儿园。平时我也会搂他在床头教他几首诗。不求他能记住。但愿有个印象。
拟声词来学动物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代:骆宾王《咏鹅》
这首诗是骆宾王8岁时做的。当时是有人指着鹅想考一考他的才学。不想人家想了一会就做出来了。现在看来。也成了儿童学习故事的首篇。
通过鹅、鹅、鹅的读声还可以教孩子记忆鹅的叫声。既学会了古诗也认识了一种动物。一举两得。
学诗记数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宋代 · 邵雍《山村咏怀》
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如顺口溜一般。容易记忆。在学会了古诗的同时。也学会了1到10的数字。
珍惜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
小孩子吃饭大多挑食。动不动就扔掉。很浪费粮食。一是不爱吃。二是耍脾气。通过这首诗能够教孩子农民劳作辛苦不易。吃饭应该节俭。不能随便浪费粮食。
读诗教感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孟郊《游子吟》
通过古诗中母亲给孩子缝补衣物时的那种慈爱。教会孩子应该知道母爱伟大。同时应该懂得感恩。
以草喻人。顽强意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代:白居易《草》
通过跟孩子讲述小草从生到枯。被火烧了之后还会冒出新芽来教孩子要像小草一样不能被困难打倒。顽强拼搏的精神。
编故事学古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孩子展示一幅这样的画面。白发苍苍的老者从小就出去直到老了才回到家乡。儿童见了面都不认识的情景。
类似适合儿童的古诗还有以下这些。我就不一一详细描述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代 ·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代 · 高鼎《村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代 · 袁枚《所见》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代 · 胡令能《小儿垂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代 · 白居易《池上》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代 · 杨万里《舟过安仁》
文|一生最爱古诗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608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孩子,唐代,教他,爷爷,头发,适合,儿童,古诗,很容易,孩子们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没有好的儿童诗推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是小柒。我来回答。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让人的心灵得到知识的熏陶和浸润。会自生许多灵气。更是将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