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军入关后挖开了天启皇帝的陵墓?
原创

为什么清军入关后挖开了天启皇帝的陵墓?

好文

热门回答: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克了大明朝的首都北京城。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在景山自缢。

之后不久李自成因为劝降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失败。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在山海关外一片石展开大战。吴三桂为求自保投降清军。引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军入关。在清军和吴三桂军队夹击下。李自成在山海关惨败。随即清朝趁势入主北京。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立刻对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进行追剿。同时为了拉拢明朝旧臣和士族人心。清朝对外号称替崇祯报仇。并且对明朝在北京的皇陵进行了保护。从此明朝皇陵得到了清朝保护。但是清朝却唯独挖开了崇祯的哥哥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的德陵。既然都号称保护明朝皇陵了。为何清朝要挖开天启的德陵呢?

其实清朝之所以挖开了天启的德陵。主要还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被后世称为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的懿安皇后张嫣。

懿安皇后张嫣是天启的结发妻子原配皇后。张嫣也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相貌绝美。堪称明朝最美皇后的女人。据清代大才子纪晓岚通过整理前人记述编撰的《明懿安皇后外传》中记载。张嫣“厥体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发如春云。眼同秋水。口如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

按照纪晓岚的记载来看。这位张皇后体态丰满。肤色白皙。眼睛也非常漂亮。最关键还是慈眉善目。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女人。

而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天启对张皇后是一见钟情。当初天启继位。就要大婚。举行了全国海选皇后活动。经过初选、复选、终选等选拔。最终由河南开封张氏也就是张嫣、北京大兴王氏和南京的段氏三位美女进入终选。

张嫣的父亲张国纪为官正直。是东林党人士。而天启继位后宠信乳母客氏和大太监魏忠贤。客氏和魏忠贤十分忌惮东林党人士。因此客氏曾经极力反对选张嫣为皇后。而天启老爹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的妃子赵选侍赞成选张嫣为皇后。所以就僵了起来。最终让朱由校亲自看一看张、王、段三女。由他自己来选择皇后。

张嫣、王氏、段氏三人来到天启眼前。天启一眼就相中了长相绝美还慈眉善目的美女张嫣。当即朱由校下旨册封张嫣为皇后。王氏和段氏为妃。就这样张嫣就成为了朱由校的原配皇后。

天启帝朱由校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是个被皇帝耽误了的木匠。天启如果不当皇帝绝对不会被饿死。因为他有手艺。他的手艺就是那制作精美绝伦的木匠手艺。

说天启智力低下绝对是污蔑他。天启在木匠上所取得的成就远比他当皇帝取得的成就高多了。如果一个智力低下的人能做出精美绝伦的木工艺品吗?天启智商绝对够用。只是他没把心思用在治理国家上。他整天沉迷于做木匠活。所以任由朝政为魏忠贤和客氏把持。陷害忠良。祸国殃民。

天启执政时期。国库空虚。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与东林党争斗不断。对外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后金虎视眈眈。对内又有各地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山东有白莲教起义。陕西有王二之起义。西南有奢崇明起义。

可以说天启执政时期基本是明朝内忧外患时期。但即便在此内忧外患时期。天启依然毫无作为。他只沉迷于木工和享乐之中。

但他的皇后张嫣却是一位很贤能正直且勇敢的女人。张嫣不畏魏忠贤和客氏。她敢于与他们斗争。她经常劝谏天启亲贤臣远小人。甚至她在天启去找她时。在桌上摆一本《赵高传》用来隐喻魏忠贤祸国专权。

虽然张嫣敢于匡正天启的言行。但奈何天启却依然故我。张嫣也因此成为魏忠贤和客氏的眼中钉肉中刺。张嫣曾怀有身孕是一皇子。但被魏忠贤和客氏暗使手段导致生下就成了死胎。这也让张嫣此后再难怀孕。而魏忠贤和客氏依然还屡次陷害张嫣。企图想让天启把她的皇后之位废除。

不过别看天启荒唐。但他却对张嫣感情极为深厚。魏忠贤屡次陷害张嫣。都被天启不置可否。在这一点上也足以说明天启对张嫣是出于真爱。

天启不光是对妻子张嫣爱护有加。他对弟弟当时还是信王的崇祯朱由检也爱护有加。魏忠贤也曾经屡次企图陷害朱由检。也没能成功。从这也能看出天启虽然荒唐但并不是糊涂。他对妻子和弟弟还能爱护。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天启病重将死。当时魏忠贤和客氏为了在天启死后还能继续操控皇帝。于是找了两个怀有身孕的宫人。冒充怀的是天启的孩子。想让两人如果生下男孩就让天启册立为太子。

魏忠贤的阴谋被张嫣识破。她向天启进谏。认为即便两名宫人真生育了皇子也是主少国疑之局势。不如天启年长的弟弟朱由检继位。这样就可以避免主少国疑的局面。

荒唐了一辈子的天启。终于在最后时刻听了媳妇儿张嫣的话。于是他下旨召信王朱由检入宫。天启向朱由检交代决定让他继承皇位。朱由检当时大惊。坚决推辞。又是张嫣出来以大局为重劝朱由检接受天启遗命。

最终朱由检接受天启遗命。天启在临终时对朱由检说:“吾弟当为尧舜。”这就是准备要传位给朱由检。后来还叮嘱朱由检“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这是希望朱由检在他死后能继续重用魏忠贤。最后天启提到了张嫣“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这意思就是希望他去世后。朱由检能善待嫂子张嫣。

于是天启去世后。朱由检继位为崇祯帝。崇祯继位之后确实遵照天启临终交代。对嫂子张嫣极为礼重。由于张嫣是以皇嫂身份。不能成为太后。因此崇祯给张嫣上尊号为皇嫂懿安皇后。

不过崇祯只遵照了天启交代的善待张嫣的遗嘱。他可并没有听天启的话继续重用大太监魏忠贤。崇祯即位不久。就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全部收拾了。魏忠贤被迫自缢。天启的乳母与魏忠贤狼狈为奸的客氏也被崇祯下旨鞭挞而死。至此阉党集团被崇祯肃清。

崇祯在位期间。张嫣一直都受到崇祯的尊敬和礼遇。崇祯事皇嫂如母。经常清晨就要去给皇嫂张嫣请安。而且崇祯也担心皇嫂寡居心情郁闷。为此他经常让自己的妻子周皇后去陪张嫣说话解闷。可以说崇祯做到了对嫂子张嫣一切的礼遇。

张嫣在崇祯时期依旧正直勇敢。她对崇祯重用欺上瞒下的周延儒十分不满。后来她就让周皇后劝说崇祯远离周延儒这等奸佞之徒。

后来周皇后果然对崇祯讲周延儒人品不行。不可重用。崇祯十分不喜后宫干政。于是质问周皇后怎么了解周延儒这个人。周皇后最后只得说这是皇嫂张皇后的意思。崇祯沉默不语。虽然他不喜欢后宫干政。但对于皇嫂他却无可奈何。

后来周延儒欺瞒崇祯。谎称打败了清军。最终事情败露。崇祯终于明白自己被愚弄。盛怒之下赐周延儒自缢。可见张嫣在政治上颇有先见之明。不过崇祯刚愎自用。张嫣作为皇嫂也更不能像当初匡正天启那样直截了当匡正崇祯。

天启交给崇祯的大明已是腐烂到家。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崇祯的能力面对这种局面也根本无力回天。因此崇祯在位十七年终究还是没能力挽狂澜。大明王朝也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所覆灭。

李自成起义军攻进北京当天。崇祯决意殉国。在殉国之前。崇祯先命周皇后自尽。随即又杀了女儿。然后到仁寿殿与皇嫂张嫣诀别。希望张嫣尽快自尽殉国。以免受辱。这一系列事情做完之后。崇祯就跑到了景山自缢。

关于张嫣的死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一是崇祯与张嫣诀别之后。张嫣当即悬梁自尽;

二是崇祯与张嫣诀别之后。她并没有死成。而是一直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紫禁城中。后来李自成的智囊河南举人李岩在仁寿殿找到了张嫣。李岩顾念张嫣与自己都是河南同乡。而且素知张嫣贤明。素来为民间所尊崇。因此李岩见到张嫣后对她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命人看护张嫣。后来张嫣趁看护者不备。最终自缢身亡。

不管哪种说法张嫣最后都是自尽殉国。同样是自尽殉国。崇祯和周皇后的遗体得到了李自成妥善保护。李自成命人将崇祯和周皇后葬进了崇祯生前宠妃田贵妃墓中。但张嫣死后遗体却无人过问。一直扔在仁寿殿中。

一直到清朝顺治入关。李自成战败被赶出北京。顺治入关之后。由于清朝为了拉拢人心故此对明朝皇陵采取了保护措施。而且顺治也十分敬佩崇祯的殉国精神。下旨命重修田贵妃陵寝。将其改为了崇祯陵寝。并定名为思陵。

顺治对于张嫣这位深得民间爱戴的贤明皇后殉国也是十分的敬重。于是顺治下旨收殓张嫣遗体。并将其葬入其夫天启的德陵之中。

这要说一说天启的德陵。天启去世时很年轻。因此他生前没有修建陵寝。而他死后国库空虚。崇祯继位后根本拿不出钱给哥哥修建陵寝。当时的工部尚书薛凤翔给崇祯做预算。按最低规格营建德陵也需要一百多万两白银。但是崇祯只能拿出五十万两。显得十分凄惨。

后来在修建过程中预算更是增加到了两百万两白银。张嫣为了给丈夫天启修建陵寝也是拿出了全部储蓄。还将娘家的财产都贡献出来。可是依旧远远达不到预算。最终众朝臣看不过去。纷纷捐款给天启修建陵寝。凑来凑去才算是勉强凑足了修建资金。即便如此德陵还是修建了五年多才在崇祯五年(1632年)修筑完成。

而顺治入关时已经距离天启下葬德陵十多年了。德陵已经关闭。因此清朝的军队只能重新开启德陵地宫。将张嫣葬入地宫陪伴天启长眠。

清军开启地宫之后将张嫣葬入其中。还顺道观摩了德陵的地宫的建制规模。因此德陵对清朝的皇陵修建影响很大。

明皇陵中崇祯的思陵是由田贵妃陵寝仓促修改而来。因此天启的德陵算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

抛开崇祯的思陵不说。天启的德陵算是明朝皇陵中规模最小。最为寒酸的皇陵。主要就在于崇祯真的是拿不出多余的钱给哥哥修建陵寝了。由于经费问题德陵的地宫中也缩减了很多建筑。而清朝参照了最为寒酸的德陵。因此清朝的皇陵整体建制规模都比明朝皇陵逊色不少。

所以说清军入关之后之所以要打开天启的德陵不是想破坏陵寝。而是为了将天启的皇后张嫣葬入墓中与他合葬。

张嫣自尽时年仅38岁。她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贤惠、正直、善良以及勇敢。她也是明朝后期在民间最得民心的皇后。她作为皇后非常合格。能匡正皇帝。甚至后来小叔子继位还能从侧面匡正小叔子。只可惜她的丈夫木匠皇帝天启太不成器。更可惜的是她赶上了明朝大厦将倾的时代。最终她悲剧的自尽。清朝统治者顺治敬重张嫣自尽殉国。所以才会将她葬进德陵。与丈夫天启在地下团聚。

清朝政府将张嫣葬进德陵之后。从此对明皇陵进行了保护。此后天启的德陵一直至今都未再开启。张嫣也与丈夫天启至今还长眠于德陵之中。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其他观点:

提起明朝的天启皇帝。就不得不想到那个不务正业的“木匠皇帝”。他最擅长的木工活。据说当时在那个年代。他能造出喷泉来。干到高兴的时候。把上衣直接脱了。盘脚坐在地上。继续干。每当明熹宗投入“兼职”的时候。他的心情就特别的快乐。

这时候。宦官魏忠贤就会拿着奏折让天启皇帝过目。明熹宗哪有心情看这些他不感兴趣的奏折。连忙说“我知道了。你们用心去做就成了”。魏忠贤就屁颠屁颠去对朝臣发号施令。仿佛自己是皇帝一样。

除了不务正业之外。如果再提到“木匠皇帝”。大家或许会认为这位天启皇帝非常的昏庸无能。是个傀儡皇帝。那大家就大错特错。其实天启皇帝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很清楚他能继位是“文官集团”出了大力。特别是东林党人。但在朝政上绝不能完全依靠文官。而是天子居中。太监、文武大臣相互牵制。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架空。

天启皇帝十六岁岁登基。在位七年。当时正是社会问题和矛盾开始集中的时候。面对着朝廷的混乱和皇权的旁落。他启用了魏忠贤。开始打压文官集团。他也是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的。

天启皇帝在生前并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墓。他的德陵是由崇祯皇帝替他修建的。这也是明朝修建的最后一座皇陵。

修建德陵的时期。正是明王朝最为艰难的时候。崇祯皇帝刚刚继位。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内是有李自成。外有满清。修建德陵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就是资金问题。如果按照长陵、永陵和定陵的规制修建的话。那得需要800万两白银。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因此。许多大臣建议参照规制比较低的修建特别简约的庆陵来修建。这个庆陵就是那位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挂了的明光宗朱常洛的。但也得纹银200万两。当时崇祯皇帝一咬牙、一跺脚直接拿出了50万两。修陵大臣直接就懵了。

这点钱真不够啊。怎么办?他们经过考虑后决定。先把钱用在修玄宫。也就是地宫。还有宝城。明楼。其他的建筑只能想办法筹钱再去修建。最后天启皇帝的德陵一共用了五年时间才完成。

清朝的皇陵基本上都是仿造明皇陵修建的。进入过乾隆皇帝的地宫的都知道。清朝的皇陵都没有左右配殿。这是为何呢?

其实这主要是他们学艺不精。见识不多。他们只进去过天启皇帝的德陵。当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殉国后。他的皇嫂、天启皇帝的张皇后也在宫里自杀殉国。史书上有记载过。说清朝顺治元年。清政府将张皇后葬入德陵。这段文字记载就说明清朝是打开过天启皇帝的地宫的。也搞清楚了地宫的建造结构。此后的清皇陵就以此为范本来修建。

庆幸的是他们没有去过豪华的长陵和定陵。他们的档次要甩德陵几条街。修建德陵实在是没有钱。只好能省的就省。加上早已没有了殉葬制度。这时候德陵地宫很可能就减掉了左右配殿。所以。清朝根本就不知道德陵之前明皇陵的地宫形制。

其他观点:

古代人死后都流行厚葬。就是一般的地主死后也会建一个大点的墓。并且有一些陪葬品和墓碑。所以作为封建社会最大的地主。皇帝的陵墓则更加的宏伟壮观。

正是因为帝王陵墓比较宏伟壮观。里面的陪葬品肯定不少。所以历代帝王的皇陵也很少不被盗的。并且盗墓的什么人都有。据说连曹操当年为了筹集军饷都盗过墓。还专门成立了摸金校尉。

有这么一个朝代。其皇陵保存得很好。那就是明朝。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清朝为了取得汉人的支持。所以对明朝皇陵加以保护。用来收买人心。并且还多次修缮明朝的皇陵。那么既然清朝这样保护明朝皇陵。为什么还把天启皇帝的德陵挖开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一个女人。还是死了的女人。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临死前崇祯皇帝命自己的周皇后自缢。又挥剑砍伤了袁贵妃、砍断了十五岁的长女长平公主之左臂、刺死年仅六岁的幺女昭仁公主。并且崇祯还派太监去传口谕要皇嫂懿安皇后(张皇后)和明光宗遗孀李康妃也自缢。于是张皇后在寝宫自杀殉国。

李自成在北京没待几天就被清军赶出了北京。清朝入关后。对明朝皇室殉国的后妃进行安葬。崇祯皇帝的周皇后还好说。和崇祯一起葬入思陵。但是懿安张皇后怎么弄呢?按明朝的后妃墓葬制度。皇后必须和皇帝合葬。这点和清朝不一样。清朝遵循的是卑不动尊。也就是皇后比皇帝死的晚。就要重新建陵。像慈禧太后的陵墓就是后来建的。并不和咸丰合葬。而明朝的则相反。所以清军没办法。只能挖开天启皇帝的地宫。把张皇后的尸体葬进地宫。

据说当时的百姓一听说清军要挖开天启皇帝的墓。都很痛恨清军。但是一听是为了安葬张皇后。都觉得清朝做的还是不错的。当然也有传言说。清军进入地宫顺手把天启皇帝的陪葬品拿走了。虽然史书记载清军确实进入天启皇帝的地宫安葬皇后。但是有没有拿走陪葬品。这个是没有记载的。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清朝进入过明朝皇陵的地宫。所以才会知道明朝皇陵地宫的构造。为以后清朝皇陵地宫提供了图纸。但是也有缺陷。因为天启皇帝的皇陵修建的时候大明资金短缺。所以地宫没有左右配殿。而清朝因为看了天启皇帝的地宫。所以他们修建的地宫也没有左右配殿。而事实上。明朝的地宫是有左右配殿的。这点可以参考明定陵。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樱花吻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3:26

    崇祯,天启,明朝,皇后,皇陵,皇帝,清朝,地宫,陵寝,顺治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3:26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清军入关后挖开了天启皇帝的陵墓?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3:26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克了大明朝的首都北京城。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在景山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