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原创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1.初嫁雍正。专房之宠


2.孩子小产。计入宗牒

3.越过资历。晋封贵妃


4.特别下旨。养育亲子

5.生了重病。直接封皇贵妃

6. 谥号“敦肃”。罢朝5日

7.王侯将相。全部戴孝

8.爱屋及乌。偏爱八阿哥

首先。年世兰嫁雍正时。年羹尧没有功勋。

其次。封贵妃时。西北战事胜负未定。

第三。为了年世兰。雍正对年羹尧处处包容。


最后。处置年家。未牵连年妃。



关于雍正的泰陵没被盗的原因。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雍正生平节俭。所以盗墓贼们都不乐意光顾。

也有人说。是雍正陵墓的位置好。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



其他观点:

是不是很出人意料?雍正死后居然和嚣张跋扈。心狠手辣。恃宠而骄。心胸狭隘的女人年世兰合葬在了一起。

其实年世兰是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名字。历史上雍正的年妃并没有留下名字。她在临死前被雍正晋封为皇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敦肃皇贵妃。

按照清廷规矩。皇帝死后只能和皇后同穴而葬。即便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也没资格与皇帝同葬。但年妃却是雍正在她死后就直接破例将她葬进了自己的陵寝之中。这就是因为年妃是雍正的一生挚爱。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年世兰嚣张跋扈。善于嫉妒。心狠手辣以及心胸狭窄。而雍正是迫于依赖年羹尧才娶了年世兰。但他并不喜爱年世兰。他甚至担心年世兰怀上孩子。还暗中给年世兰服用打胎药。但年世兰却深爱着雍正。后来年世兰被雍正贬为答应。又被甄嬛揭开不孕真相自尽而亡

但其实历史上的年妃正好和年世兰截然不同。历史上的年妃出身于官宦世家。她的家族是汉八旗出身。她的曾祖父年有升本是明朝游击。是在明末清初松锦会战中被清军所虏获。从而成为了八旗之中镶白旗的包衣奴才。

年妃的祖父年仲隆很厉害。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考中进士。由此年氏家族脱离了包衣奴才的奴籍。摇身一变变成了镶白旗中汉军旗的贵族。

年妃的父亲年遐龄也很厉害。在康熙时期官至湖广巡抚(清初时期官职名号。就是清朝中后期的湖北巡抚)。她老爹年遐龄有点政治才能。雍正新政之一的摊丁入亩正是年遐龄最初在湖广巡抚任上曾经向康熙提出过的建议。当时年遐龄只是提出了一个大概的雏形方案。得到了康熙的认可。但只是在湖北一带推行这个政策。并没有影响到全国。雍正登基之后觉得老丈人的这个政策可行。于是加以改进形成了雍正新政之一的摊丁入亩之政策。

年妃的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而年羹尧比父亲年遐龄和祖父年仲隆都要厉害得多了。年羹尧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时中进士。当时年仅21岁。

到了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仅30岁的年羹尧就获得了康熙的青睐。被康熙直接从四品的内阁学士破格提拔为二品的四川巡抚。年羹尧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巡抚。

年羹尧在四川巡抚任上工作能力很强。再次得到了康熙认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时。康熙再次提升年羹尧为四川总督。这时候康熙就认定了年羹尧是个人才。可以委以重任。于是为了拉拢年羹尧。康熙特意与其联姻。选择了将他的妹妹年妃嫁给四子雍正为侧福晋。

还是皇子的雍正在康熙四十八年就被康熙命令统管镶白旗事务。这时候雍正就成了出身镶白旗的年氏家族主子了。康熙在康熙五十年为年羹尧的妹妹和雍正赐婚。其一是为了巩固雍正在镶白旗的地位。拉拢镶白旗汉族权贵年氏家族。其二就是为了拉拢和重用年羹尧。当然。也不排除康熙在第二年就再度废除太子胤礽。当时就已经有了想传位雍正的想法。所以在给雍正配助手。

但不管怎么说雍正在康熙的赐婚下。娶了年羹尧的妹妹作侧福晋。从此也把年羹尧绑在了雍正这艘大船上。

康熙早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时。就为年仅十三岁的雍正娶了嫡福晋重臣费扬古之女年仅十岁的乌拉那拉氏。

但是雍正对嫡妻乌拉那拉氏感情并不如后来的年妃。雍正对乌拉那拉氏更多的是敬重。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但他对年妃却是真真正正的爱意满满。

《甄嬛传》中写的雍正根本不喜爱年妃。这是根本不符合历史的说法。

雍正自娶了年妃作侧福晋之后。他就基本没再碰过别的女人。正妻乌拉那拉氏都被他晾在了一边。至于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当时虽然已经生下乾隆。但是在雍正身边并不得宠。而且身份地位还很低下。只是雍正的侍妾。比之侧福晋年妃差远了。

年妃自康熙五十年嫁给雍正之后。一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年的时间中。年妃包揽了雍正在这个期间生育的所有子女。而且可以说是年妃几乎每夜都是和雍正同床共寝。

雍正也并不像电视剧《甄嬛传》中演绎的那样整日流连于后宫。处理这些妇女琐事。雍正算是清代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他继位之后虽然妃嫔不少。但他很少过去问后宫事务。而且继位之后雍正几乎没有生育子女。只生了小儿子六阿哥弘曕。

而自年妃与雍正结婚后至雍正登基时。这期间雍正其他妾侍都无所出。只有年妃一直在生育。这期间年妃为雍正生了三子一女。可谓是包揽了这期间雍正生育的所有孩子。这也说明年妃就是雍正的一生挚爱。独揽雍正的宠幸。

雍正之所以非常喜爱年妃。主要因为历史上的年妃与电视剧中的年世兰大不相同。如果是电视剧中年世兰那般心胸狭窄。嫉妒成性。嚣张跋扈的性格。那雍正肯定不会爱她。因为历史上的年妃与年世兰完全相反。她是类似于林黛玉似的较弱女子。

据史书记载。年妃自出生时就身体羸弱。见风着凉必定生病。真可以说是弱不禁风的女子。就这种体能历史上的年妃就算是想嚣张跋扈身体也不允许啊。

所以就这么来看一个弱不禁风像极了《红楼梦》中林黛玉似的女子。如何能不激起一代帝王雍正的保护欲望。因此年妃才会让雍正对她爱之极深。

年妃一生为雍正生了三子一女。不过由于她身体弱不禁风。母体不好。四名子女都受到了她的影响。基本都是出生即夭折。唯独活的比较长的是她所生的次子福惠。这个孩子活得稍微长一些。但也是8岁就夭折了。不过福惠十分得雍正喜爱。在世时得到雍正的赏赐远比哥哥乾隆多得多。

雍正曾经为年妃破坏了很多规矩

雍正对年妃的喜爱绝不仅是一时的喜爱。而是一世的喜爱。他曾经为了年妃打破了很多清廷规矩。

雍正继位后。册封了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为皇后。同时也册封了年妃为贵妃。但是按照清廷规矩。皇帝的贵妃这个级别必定要按照八旗制度晋级。八旗制度规定只有上三旗也就是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出身的女子才有资格晋封为贵妃。否则下五旗的女子只能止步于妃这一级别。

雍正就一心想册封年妃为贵妃。于是他直接将年妃家族全部抬籍。从镶白旗旗籍抬入到了镶黄旗旗籍。这一下才使得年妃得以被封为贵妃。而年妃也成为满清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女子被册封为贵妃的人。

雍正重用和倚重年羹尧这之中年妃也占了很大关系。虽然用年羹尧替代雍正的政敌同母弟老十四胤禵为抚远大将军是无奈之举。但很多因素上也是因为雍正太过于喜爱年妃了。所以才爱屋及乌让他的哥哥年羹尧接替胤禵成为了抚远大将军兼川陕总督。

雍正启用年羹尧为川陕总督也是打破了清朝的规矩。清朝自顺治入关以后。川陕总督这个职位一直是由满洲贵族出任。直到雍正力排众议启用了年羹尧。之后这个位置才开始由汉人出任。

雍正还为年妃打破了清朝宫廷中的皇后在世不立皇贵妃的不成文规矩。由于皇贵妃在后宫中权力地位极高。是仅次于皇后的副后存在。通常情况下皇帝为了尊重皇后。不会在皇后在世时册立皇贵妃。

但雍正三年(1725年)时。年妃身体越来越虚弱。可能熬不过这一年了。于是雍正为了给她冲喜。不顾皇后乌拉那拉氏还在世。就宣布册立年妃为皇贵妃。雍正希望这一喜讯能让她好起来。结果还是没能挽回年妃的性命。当年的年底年妃还是去世了。

包括年妃去世后。雍正还为她打破了清朝规矩。按照清朝规矩。皇帝陵寝只能有皇后陪葬。但当时年妃的哥哥年羹尧已经因为恃宠妄为。居功自傲获罪于雍正。年妃属于罪人家属且还是汉人。根本没有资格被追封为皇后。也没有资格葬进帝陵。因此按规矩年妃就不能在死后陪葬雍正。所以雍正不顾规矩。打破了皇后之外的人陪葬帝陵的规矩。命人将年妃葬入了自己的清泰陵之中。

而且为了这个雍正还铺垫了一下。他没直接从自己这大破规矩。而是从老爹康熙那打破了规矩。他为了报答对他继位比较拥立的十三弟胤祥。继位之初就已经册封胤祥为怡亲王爵位。但胤祥生母敏妃出身低微。早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就已经去世。

雍正于是追封胤祥生母敏妃章佳氏为敬敏皇贵妃。然后从康熙这打破皇贵妃不可陪葬帝陵的规矩。将胤祥已经去世多年的生母敏妃从康熙妃嫔陵寝迁葬进康熙帝陵。于是康熙的景陵之中除了陪葬他的四位皇后之外就多了一名皇贵妃。也就是胤祥的生母。

雍正此举一是给自己将来与年妃合葬开先河。二也是为了进一步拉拢胤祥。

有了胤祥生母的先河。于是雍正在年妃死后顺理成章将她葬进帝陵等待着将来与自己合葬。连在年妃的葬礼上据史书记载雍正都特意有逾规之举。年妃的葬礼礼遇规格很高。几乎是和皇后差不多了。

年妃去世后。勤政的雍正居然为了她罢朝五日。也就是雍正五天没上班。而且为了年妃的葬礼雍正还怒骂了托故不到的哥哥康熙的第三子诚亲王胤祉。又因为操持丧葬事宜不力。雍正还借机狠狠痛骂了自己的政敌弟弟康熙第八子廉亲王胤禩。并且罚胤禩在乾清宫外跪了整整一夜。可见雍正在年妃去世后心情有多么差。把火气都撒到了自己本来瞅着就不顺眼的哥哥和弟弟身上。

当然这也都说明了雍正对年妃真的是十分喜爱。而且年妃也是其兄年羹尧的护身符。雍正早在雍正二年(1724年)就已经对嚣张跋扈。居功自傲的年羹尧越发不满。年羹尧当时就已经被雍正罢官贬职。官职是一贬再贬。

但雍正极为爱护年妃。他担心他要处理年羹尧的事情影响年妃身体健康。于是严令宫中人禁止谈论年羹尧被贬官的事情。在后来雍正早就想赐死年羹尧。但是他总害怕刺激到年妃影响她的身体健康。所以雍正对年羹尧是一忍再忍。这时候年妃反而成了年羹尧的护身符了。

年妃去世后不到半个月。雍正立刻下旨赐死了年羹尧。给年羹尧罗织了92条大罪。罪罪当诛。而且还得连累到家人。但雍正看在年妃的面子上。免去了年羹尧家族的罪责。只斩杀了年羹尧的次子年富。

同时年妃的父亲年遐龄和长兄年希尧都没受到年羹尧太大冲击。年遐龄依旧保有一等公的崇高爵位。而后来雍正为了确保年氏一族的富贵。更是提拔重用了年妃和年羹尧的长兄清代几何学家和医学理论家年希尧为内务府总管。

年羹尧被赐死后年家还能继续保持贵族身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雍正十分喜爱年妃。对她的家人也算是爱屋及乌恩宠到位了。

因此来说历史上的雍正对年妃是真爱。所以才会让她陪葬进入清泰陵之中。历史上的年妃也和电视剧中大不相同。凭借弱不禁风。温柔贤惠的性格所以才会获得雍正的非常喜爱。也因此年妃才会陪伴雍正葬进了雍正的清泰陵之中。

最后再说一说雍正的清泰陵两百余年来为何没有被盗挖过。

雍正的清泰陵属于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以西。清泰陵中陪葬了两位女性。一位就是雍正的嫡妻皇后乌拉那拉氏。另一位就是上面讲过的女主人公敦肃皇贵妃年妃。

惨遭盗挖最为严重的是清东陵。清东陵的位置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在清东陵共有顺治的清孝陵、康熙的清景陵、乾隆的清裕陵、咸丰的清定陵、同治的清恵陵以及慈禧的定东陵。

1928年军阀孙殿英在马兰峪驻军操练部队时。孙殿英趁机盗挖了清东陵。也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清东陵盗宝案。

孙殿英直接盗挖了乾隆和慈禧两大陵寝。孙殿英开了盗挖清东陵的先河。自孙殿英盗挖之后。附近的山贼土匪趁着那个混乱的时代权力真空时期。他们也相继盗挖了其他清东陵的帝陵。以至于最后清东陵除了顺治的孝陵没有被盗之外。其余基本都被盗挖过。

而清西陵埋葬有雍正的清泰陵、嘉庆的清昌陵。道光的清慕陵。光绪的清崇陵。以及乾隆母亲钮钴禄氏的泰东陵。

清西陵除了光绪的崇陵被盗挖过之外。其他的皇陵基本都是完好无损。这主要在于清西陵相比于清东陵地理位置更加偏僻。人烟罕至。再有就是在民国时期由于偏僻的地理位置。这个地方很少会有驻军。也就避免了民国那些贪婪的军阀盗挖皇陵的想法。因此清西陵才得以大部分完好无损保存下来。尤其是雍正的清泰陵保存的最为完整。

但是在1980年时。河北省文物局发现清泰陵有盗洞。所以上报国家文物局。准备对清泰陵进行考古发掘。

不过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清泰陵的盗洞只挖了两米深。下面还都是原封土。这样一来也就是说雍正的清泰陵曾经被人打过主意。但是没有挖下去。盗挖并不成功。所以清泰陵应该还是完好无损。

很快这一消息被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得知。夏鼐先生深知以当时中国的考古技术即使挖掘出清泰陵。也没有办法和技术保存其中文物。与其毁坏文物。不如暂停挖掘。而且也要遵守国家自明定陵之后出台的文物考古规则。不主动发掘。只进行抢救式发掘。也就是专门发掘那些已经被盗的陵寝。所以夏鼐先生赶紧向中国国家文物局上报叫停了发掘清泰陵的工作。

因此在夏鼐先生的努力之下。清泰陵发掘工作被叫停。并且恢复了原封土。这才使得清泰陵得以完好保存。截止到今年。雍正和他的皇后乌拉那拉氏以及他生前最喜爱的年妃三人的尸身已经在清泰陵中完整地保存了285年。由于国家对考古发掘和文物政策的保护办法。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安静如初的躺在清泰陵之中。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其他观点:

《甄嬛传》中的华妃娘娘。《雍正王朝》中的年秋月。在历史上的原型正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敦肃皇贵妃年氏。

年妃到底是叫年世兰。还是叫年秋月。已经无法考证。毕竟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封建社会。女人都是只有姓氏。最多是在本家姓氏前。加一个丈夫家的姓氏。但是却没有名字的。同理。《延禧攻略》中的各位娘娘。也不会有这么多好听的名字。历史上只会称其为魏佳氏、富察氏、辉发那拉氏等等。

历史上的年氏。并不是因为其兄长年羹尧的关系才嫁给雍正的。年氏的父亲是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并且他们全家本就隶属于汉军镶黄旗。正是因为年遐龄的关系。才被康熙亲自指婚。嫁给当时已经被封为雍亲王的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并且进到王府直接就是侧福晋。要知道。乾隆的生母钮钴禄氏和弘昼的生母耿氏在王府的名分都只是格格。要低于侧福晋年氏的。雍正登基后。年氏被册封为贵妃。并在雍正三年(1725年)。被册封为皇贵妃。

不管是在王府。还是在皇宫。年氏都得到了雍正极大的宠爱。这种宠爱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年氏是雍正朝的第一位贵妃。也是第一位皇贵妃。并且。雍正册封年氏为皇贵妃的时候。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还在世。还在行使皇后统御六宫的职能。册封年氏为皇贵妃。仅仅是因为年氏病重。希望给年氏“冲喜”。也清朝为数不多的皇后在世就册封皇贵妃的情况之一。

其次。年氏是为雍正生育子女最多的皇妃。先后为雍正诞下了三男一女。更为重要的是。从年氏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了雍正这十一年间的所有子嗣。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四位子女都没有活太久。也是因为子女接二连三的幼殇。让年氏悲痛欲绝。身体状况一直不好。

再次。年氏为雍正生下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八阿哥福惠是年氏所有子女中存活时间最长的。活了八岁。雍正对这个儿子也是非常喜爱。在福惠夭折之后。雍正更是以亲王的规则厚葬了福惠。要知道当时已经18岁的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连贝子都不是。要高出弘历至少三个级别。

最后。就是年羹尧当年被雍正定下“九十二条”大罪。但是雍正一直没有将年羹尧处死。甚至没有将年羹尧被贬职处罚的事情告诉年氏。直至年氏去世。才最终赐年羹尧自尽。而对于年氏的父亲年遐龄。并没有受到年羹尧的影响。去世时雍正仍按一等公爵礼葬。年氏的另外一个兄长年希尧。虽然受到年羹尧的牵连被雍正罢官抄家。但是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又被雍正重新起用。

这些足可见雍正对于年氏的宠爱。也正是因为雍正对于年氏的宠爱。在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将敦肃皇贵妃金棺。随同雍正皇帝以及孝敬宪皇后一同葬入泰陵地宫。

年氏与雍正同葬入泰陵地宫。除了年氏受尽雍正的恩宠外。也有先例可循。

清朝第一个同皇帝同葬入地宫的皇贵妃。是和硕怡亲王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章佳氏在世时仅为庶妃。死后被追封为敏妃。雍正登基后。“母以子贵”被册封为敬敏皇贵妃。棺椁也从原来的陵寝中抬出。重新按照皇贵妃的标准下葬。进入康熙的景陵地宫。这也开创了清朝皇贵妃从葬帝陵的先例。

不同于敬敏皇贵妃“生前平凡。死后荣光”。敦肃皇贵妃年氏。在世时就受到了雍正的宠爱。并且在世是就被册封为皇贵妃。即便是其兄长年羹尧犯下大错为雍正严惩。但是真正受罚的也仅年羹尧及其近亲。年氏的父亲年遐龄和另外一个兄长年希尧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因而对于年氏也不会造成影响。

所以。敦肃皇贵妃年氏与雍正同葬入泰陵地宫。既是因为年氏是雍正的宠妃。有着很高的品阶和级别。同时。也正是雍正开创了皇贵妃随葬地宫的先例制度。这些都让乾隆对于年氏给予了绝对的尊重。乾隆二年(1737年)。敦肃皇贵妃年氏随同雍正。以及孝敬宪皇后一同葬入泰陵地宫。而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敦肃皇贵妃年氏也成为了清朝仅有的两位随皇帝葬入陵寝地宫的皇贵妃。

雍正皇帝下葬后。泰陵从未被盗。

泰陵在之前一直认为已经被盗了。主要是因为陵墓发现了盗洞。而且宝顶也被破坏了。所以直到1980年文物保护单位准备对泰陵进行抢救性挖掘的时候。才发现泰陵完好无损。于是立即停止了发掘。并加以保护。

泰陵一直未被盗。也有着许多原因:

一来。清朝时期。皇帝的陵寝都有专门的人负责看守。守卫森严。即便是到了民国时期。根据袁世凯与清廷的协议。清朝皇帝的皇陵也是由民国政府派人进行保护。1928年孙殿英借由军事行动的名义。封锁了清东陵周边。驱逐了陵寝卫兵。才开始进行盗墓活动的。

二来。雍正是出了名的“节俭”。同葬在清西陵的嘉庆、道光和光绪。都是清朝江河日下时候的皇帝。并且也都是不爱铺张的。相对于清东陵的康熙、乾隆、慈禧这几位的陵墓。清西陵几位皇帝的陵墓必然显得十分寒酸。吸引力远不及清东陵。

三来。雍正将陵寝选择在清西陵地区。是因为这里“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而这片地方也确实保证了雍正不受影响的在这里安寝。确实是福佑之地。而为雍正挑选这块吉祥之地的。正是怡亲王胤祥。

当然。也还有中国古代一直以来对于盗墓。这种违背传统道德与传统文化的行为的一贯反对态度。因而造就了社会舆论的影响。这也是对于皇帝陵寝的一种保护。特别是在孙殿英盗取清东陵之后。铺天盖地的反对声音也让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盗墓行动。包括清西陵在内的许多帝王陵寝都得以安稳的保存到现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3:35

    雍正,年羹尧,康熙,乾隆,遐龄,皇贵妃,皇后,乌拉,陵寝,泰陵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3:35

    没想到大家都对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3:35

    1.初嫁雍正。专房之宠2.孩子小产。计入宗牒3.越过资历。晋封贵妃4.特别下旨。养育亲子5.生了重病。直接封皇贵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