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弱到强的秦,如何扩土开疆,走向六国统一,这里面谁的贡献最大?
原创

从弱到强的秦,如何扩土开疆,走向六国统一,这里面谁的贡献最大?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认为秦国功劳最大的当属秦国历代国君。主要是文公、缪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始皇。秦国起于秦襄公。打下地基的是文、缪公。建好基础的是孝公。盖房子的是惠文和昭襄王。封顶装修的是秦始皇。下面说一下秦国崛起之路。

秦国的国君原姓氏是赵氏。周孝王时赐姓嬴。原本是世代为周天子养马。周孝王时赐予秦地。既甘肃天水。史记: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後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周孝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910—前896年。所以说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成为附庸。公元前828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西周是分封制。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诸侯又把土地分给卿大夫。卿大夫又任用士治理。大夫就是介于卿大夫跟士之间。周宣王让秦仲讨伐西戎。结果让戎人杀死。周宣王再让秦仲五个儿子率军讨西戎。反败为胜。于是周宣王任命秦庄公为西垂大夫。西周分封制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秦庄公虽然称公。但连诸侯都算不上。就是说连子爵都算不上。这里的公只是秦人尊其位并非爵位。就跟楚国只是子爵。跟周天子要求加爵。周天子不理会。楚君于是把三个儿子都封王。这时还不是春秋战国时期而是西周时期。后来楚君又怕周天子打他。去掉王号。

秦嬴一族因秦仲之死。走上复仇道路。其长孙世父立誓不杀戎王。不敢继承君位。把君位让其弟秦襄公。世父在跟戎人的战争中给俘虏了。后来给放回来了。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戎人攻打西周。并杀死周幽王。秦襄公率军勤王。跟犬戎力战有功。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去成周洛阳。西周原本直接管辖的是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阳。分别拥有宗周成周各六师的军队。宗周六师主要是保卫镐京。成周六师主要是征伐不听话的诸侯。周平王封秦襄公为伯爵。赐岐山以西的土地。就是后来的关中西部。周平王还跟秦襄公立誓。只要能驱逐犬戎人。岐山至丰河的土地也归秦国。岐丰之地就是后来的关中中部。咸阳西安一带。但是岐山以西除天水是秦国的。其余皆是犬戎。岐丰之地又让犬戎所占据。所以说周平王只是给秦国画了一个饼而已。秦襄公于是积极征讨犬戎。进攻到岐山让犬戎杀死。秦国用了二十年在秦文公时终于把地盘东扩到了岐山。史记:於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秦宁公率军攻打盘居在关中中部的犬戎所建立的亳国。毫王战败逃往戎地。史记: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即长安一带。这时距离秦成为诸侯已经五十七年了。秦成为诸侯八十二年的时候秦武公攻打盘居在邽、冀的犬戎。拿下了两地。邽冀两地在汉代时属天水郡。

秦成为诸侯一百一十年后。秦国迎接来一代雄主——秦缪公(秦穆公)。这时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先后争霸。秦缪公的策略是东出争霸。在位其间东扩至黄河以东。缪公一继位就东出攻打晋国茅津。缪公招纳四方俊杰为已用。百里奚、丕豹、公孙支、由余等皆是他国人才。公孙支举荐百里傒。于是缪公以五羖羊皮从楚人手上赎回。据史记缪公跟百里傒聊了三天。把秦国军政事交给他。史记: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公孙支主张对晋采用收人心策略。加以军事行动。例如晋缺粮。秦国大方的借给。俘虏晋惠公却送回晋国。秦国成为诸侯一百二十四年。秦缪公任用百里奚和公孙支两位俊杰把秦国东扩到黄河。史记:是时秦地东至河。秦缪公灭掉河西的梁国。并灭掉河东的芮国。秦国的地盘推进到黄河以东。

百里奚举荐蹇叔。秦缪公派人带着礼物假扮商人去宋国迎接蹇叔。蹇叔到了秦国。缪公立马向他请教如何治国图霸方略。蹇叔建言要先做好四件事情才有图霸的根基。第一是依法治国。让百姓知道那些事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第二是加强教育。使秦人忠君爱国。第三树立国家的正面形象。处罚犯罪的人。第四解决西戎。这样东出争霸才无后顾之忧。当时蹇叔就劝说缪公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但是缪公还是犯了这三忌。千里奔袭郑国以致大败。当时蹇叔、百里傒都表示反对。秦缪公未听从。史记: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因为郑国有准备。秦军将领觉得不能白跑一趟。于是攻下滑国。晋国视滑国为边邑。大怒。当时晋文公去世还未下葬。晋襄公怒: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晋军在崤山大破秦军。全军覆没。史记: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秦国之后又再次东进。大败而回。

三年后秦缪公去世。如果再给秦缪公十年时间未必不能东出争霸。秦缪公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成为盟主。因为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都是招开了会盟的。秦缪公死时陪葬的大臣一百七十七人。我认为他们是自愿的。秦缪公连令秦军全军覆没的孟明等人都不愿处罚。把罪过归咎于已。那里会舍得自毁秦国根基。他们是为了报秦缪公知遇之恩。甘愿随缪公于地下继续争霸。如此多的人才陪葬也使得秦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能再东出。史记: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秦国国君继续实行东出策略。但受到强大晋国阻拦。虽然秦缪公挤身春秋四强国。即秦、晋、楚、齐。在后来的几代国君都少有作为。秦孝公曾说过秦国的衰弱是厉、躁、简公、出子四代秦君造成的。战国初期魏国夺得秦国河西之地。秦国只能退守关中。

秦国自失去河西七百里地后就不断的对魏国用兵。但都以失败告终。山东六国视秦国为半开化之国是因为秦民跟犬戎杂居。很多礼仪制度都受到影响。史记: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发布求贤令。只要谁有能力让秦国强大。封官并共亨秦国土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鞅得知。从魏国来到秦国。秦孝公开始任用卫鞅开始变法。其内容都是借鉴前人并进一步深化。秦国变法受到了以甘龙为首的贵族阻拦。秦孝公的太子犯法。即后来的惠文王。卫鞅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处以鼻刑和黥刑。即割掉鼻子和在脸上刺字。于是秦国上下都遵循新法。于是法大用。秦人治。历代以来变法、改革都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会受到既得利益的阻拦。宋朝宋真宗曾无奈的对大臣讲:“王安石变法对国对民都有利。你们反对还不是因为损害了你们的利益。”大臣回答:“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跟庶民共治天下”


公元前351年魏国把邯郸还给赵国。史记赵世家: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而秦国继续进攻河西之地。魏国跟齐楚讲和了。跟韩赵结盟了。这时把注意力放在西线。秦国的反应:孝公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昧。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商鞅马上于是去见魏惠王。劝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周朝时王就是天子。先行王服就跟后世称帝差不多意思?魏惠王高兴的要死。马上按照天子礼仪制度准备。战国策:乘夏车。 称夏王。 朝天子。天下皆从。俨然以天子自居。齐楚两国皆怒。诸侯也是有不满的。我们才是公、侯、伯、子、男。你就王了。战国策: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这也是马陵之战诸侯围攻魏国的原因。马陵之战就不在细说了。只说一点当时秦国也趁火打劫。秦国在河西击败魏公子卬的军队。但是诈盟并非正面。史记: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齐魏争霸其结果是韩、赵、魏皆重伤。齐国伤。齐国取代魏国成为霸主。标志事件徐州相王。相王的事楚国知道了非常不满。战国策:威王闻之,寝不寐,食不饱。楚国马上率军攻打齐国。齐国败。燕国趁势进攻齐国。秦国赢得充足的时间发展。齐、魏、赵、韩皆伤。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继位。旧贵族诛卫鞅反。惠文王处死卫鞅。但是惠文王却没有废除新法。《韩非子》: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所以这也是秦国得以继续变强的原因之一。秦惠文王和昭襄王的策略是东进蚕食魏、韩、赵。南下蚕食楚国。秦国夺得土地越来越多。实力也越来越强。秦国之所以这样。第一个原因是秦国国力军力大增。第二个原因是列国在争霸中伤。第三个原因就是各国各怀鬼胎。比如秦国打的最多的是韩国。跟秦国结盟最多的也是韩国。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带着一班小弟去徐州朝见齐威王。魏惠王尊齐威王为王。齐也尊魏为王。但魏惠王是带着一帮小国去朝见齐宣王。史记:於是齐最彊於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所以虽然互尊为王。但王跟王地位是不一样。徐州相王事件标志着魏国从霸主跌落。齐虽然胜而成为霸主。但胜而力竭。这时齐、秦、楚三国为强。齐国在养伤。秦国准备东进。楚国要取齐而代之。 而越国也是起了跟齐国争霸之心。但让齐国忽悠地去攻打楚国。史记:王无彊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齐国虽然从魏国接过霸主位置。但齐国并无力保持。

公元前323年秦国借道于韩魏攻打齐国。双方在桑丘交战。以齐国的胜利交终。秦王派使者向齐国谢罪。战国策: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将而应之.....顷间。言齐兵大胜。秦军大败。于是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谢于齐。秦、楚、齐三国互相牵制。都怕其中一方联合另一方。而韩、赵、魏、燕等则依附于秦、齐、楚。时而事齐攻秦楚、时而事秦攻齐楚、时而事楚攻秦齐。但在这一段时期秦国得到地盘是最多的。 公元316年秦国灭掉蜀国后。秦国进攻楚国夺得汉中六百里。史记: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秦国资助韩、魏攻打齐、燕两国。秦国则是继续攻打楚国。秦国为防齐国援助楚国。秦昭襄王把弟弟送到齐国为人质。泾阳君质于齐。秦国攻下楚国:汉中、召陵、新城、新市、唐眛、另取八个城池等 。在这段时间秦国从三晋、楚国得到大片土地。实力大增。得上郡、汉中郡。还有二十座城池。唯有齐国还能跟秦国对抗。但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双方难以直接对抗。秦国派张仪破坏了齐楚结盟。虽然这段时间六国时常合纵伐秦。但往往是心不齐。秦国连横破坏合纵。三晋时在秦、齐、楚三国间勿横纵。 秦国联合四国重创齐国。继续蚕食魏、韩、赵、楚。


齐国受重创后。秦国继续实施东进蚕食。 公元前282年秦国攻下魏国安城。公元前281年攻下赵国两座城池。公元前279年攻下赵国光狼城。攻下楚国黔中。公元前278年攻下楚国鄢、邓。公元277年攻下楚国郢。置南郡。公元前276年攻下楚国巫郡。及江南部分置黔中郡。公元275年攻下魏国两城。公元前274年魏国再次战败。献三县予秦国。公元前273年攻下魏国蔡阳、长社。魏国献南阳求和。公元271年秦国置南阳郡。公元前267攻下魏国邢丘、怀。公元前265年攻下韩国九座城池。公元前264年攻下韩国南阳。公元263年攻下韩国十座城池。 从公元前282年—公元263年的二十年间秦国夺得:南郡、巫郡、黔中郡、南阳郡。(秦国灭六国后全国一共三十六个郡)三十一座城池。


(各国所筑长城)

在秦国东进之际。列国常做背后捅刀的事情。而且列国互相攻伐。今天友明天敌。今天魏赵攻齐。明天魏赵相攻。今天赵国攻魏。明天魏齐攻赵。后天齐赵攻魏。 列国常联盟互伐。秦国也参与其中。今天敌人。明天朋友。下面列一下部分联盟。主要昭襄王时期。秦国也并非远交近攻。而是近交近攻。秦国打的最多的是三晋。联盟最多的也是三晋。 下面列一下史记记载各国联盟

韩赵攻秦、韩魏齐攻秦、韩楚抗秦、韩周魏攻秦、韩魏攻秦、魏齐韩攻秦、魏韩赵抗秦、赵魏攻秦、赵韩抗秦、楚魏赵抗秦、楚齐韩魏伐秦......

韩秦攻楚(在此之前秦两次攻韩)、韩秦攻楚、韩秦攻楚(在此之前秦两次伐韩)魏秦攻楚、魏秦抗齐楚、齐魏韩抗楚秦、秦齐魏韩攻楚......

韩秦攻齐(在此之前秦国三次攻韩)、秦赵韩燕攻齐、秦赵攻齐......

韩秦抗魏赵、魏秦攻燕、韩齐攻魏、齐魏攻赵、赵齐攻韩、秦魏赵韩攻燕、韩魏楚攻燕......

除了联盟外列国也是互相攻伐。主要还是因为利益。列国互相攻伐必有损伤。秦国则成为最大利益获得者。在这段时秦国获得的土地最多。秦国从三晋、楚那里夺得土地。又助其对抗他国。到了秦始皇时秦国已具备灭国的实力。即使列国联盟也会因为利益而分裂。秦国能形成优势还有很多原因。比如秦孝公、惠文王、昭襄王三代皆是明君。后面三代孝文、庄襄、秦始皇也是明君。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而同时列国即使有明君也不是连续六代都是。

我认为功劳最大首推秦文公。因为他是创业之主。第二当是缪公。因为他东西各扩地千里。使秦国成为大国。第三当属秦孝公。因为建好了秦国的基础。秦惠文王和秦昭襄东扩。使秦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而秦始皇只是在房子里装修而已。我认为功劳不如前代。换一个明君也能统一天下。如果秦始皇是韩王。那他只能被灭。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秦国由弱到强。最后由秦始皇统一中国。这里面是谁的功劳大。若回答是秦始皇。答案应该是也算是对的。但前几代皇帝也有不小的功劳。“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从秦孝公开始。秦国就逐渐变强了。秦孝公利用商鞅变法。大见成效。如奖励农耕。减少了饥民;奖励军功。增强部队战斗力。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富国强兵。到昭襄王的时候。继续坚持法家的思想。秦国就可以说是强国了。昭襄王在位56年。功劳不小。到了孝文王、庄襄王的时候。虽然在位时间不长。然而基础已经很牢固了。足以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使秦始皇很快就统一了中国。说回来还是秦始皇的功劳大!

其他观点:

秦国7代君王。最后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这里谁贡献最大?真是不好说。只能这么说吧。就像一个人吃了7只包子最后吃饱了。第几个包子起了最重要的作用?首先我看缺了哪个包子都不行。如果缺了其中一个包子。秦国的统一大业很可能就掉了链子。历史就得重新改写。其次。如果非要说哪个重要?我觉得第一个包子和最后一个包子个头稍微大点。理由一是万事开头难。没有第一个开头。后面全都是画零。那后面的包子就得重新开头。历史的机遇就往后推啦。二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光跑得快还不行。还得看跑对的路。否则就是南辕北辙。跑岔道儿了。第一个包子吃的好。没有被噎着。没有被呛着。营养给到位啦!再说最后一个包子重要也有道理。俗话说。织筐编篓。全在收口。一个筐子编的好不好。全在收口功夫。这个就不用多说。又道是。11个人球队组织进攻。能不能攻进球就看临门最后一脚。没有最后临门一脚。前面作为全是瞎耽误功夫。秦始皇就是优秀的射手。最后一脚真是世界波。不过肯定有人有疑问。第二包子个儿也不小啊!秦惠文王开拓了秦国的疆域:向北攻灭义渠国、向西扫荡巴国和蜀国、向东扩张函谷关、向西吞并商於之地。秦惠文王在位26年。打下了辽阔的疆土。使得秦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奠定了秦灭六国的坚实基础。是啊。是啊。这确实是啊。不过还有人说。第六个包子秦庄襄王嬴异人继位。他在位虽只有三年。却效仿祖父秦昭襄王。对韩、赵、魏发动进攻。夺取了多座城池。其实。秦庄襄王最大的贡献。也是选对了继承人嬴政。是啊。如果没有选对人。最后的临门一脚也就没戏了吗?唉。头疼。随他们去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4:50

    秦国,魏国,楚国,史记,齐国,公元前,诸侯,齐楚,列国,包子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4:50

    没想到大家都对从弱到强的秦,如何扩土开疆,走向六国统一,这里面谁的贡献最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4:50

    我认为秦国功劳最大的当属秦国历代国君。主要是文公、缪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始皇。秦国起于秦襄公。打下地基的是文、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