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原创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好文

热门回答:

当时。一个被剜去膝盖骨、脸上刺字的疯子。正蓬头垢面的在猪圈里面。大把地往嘴里塞猪粪。边吃还边大声傻笑。

外面的人观看一会儿后。满意地离开了。而这个疯子的动作却并没有停下来。依旧继续在猪圈里大快朵颐。直到夜深人静。他才昏睡过去……

不过。借着昏暗的月光。我们却在这个疯子的眼角。看到一滴眼泪从中滑下……这个疯子就是孙膑。此时他正在假装昏睡。

他的脑中拼命回顾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心里盘算着。大概还需要多久。庞涓才能彻底放下戒心。给自己的逃跑创造机会。那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使自己陷入如此凄惨的境地呢?

孙膑是战国中期的齐国人。他是孙武的后代。孙武就是写《孙子兵法》的“兵家至圣”。有这么一位优秀的老祖宗。孙膑的骨子里自然流淌着兵法的基因。

加上师从纵横家创始人鬼谷子。所以孙膑的军事才能进步得非常快。也恰恰是在鬼谷子这里。孙膑认识了师弟庞涓。

这个庞涓同样天资聪颖。有着高超的军事才能。但却无法与孙膑相比。每一次在兵法上的推演。庞涓都会输给孙膑。

天生善妒的庞涓。虽然表面上与孙膑称兄道弟。但内心深处早已对孙膑恨之入骨。就这样又过了几年。庞涓前往魏国出仕。

由于才华出众。庞涓很快就深得魏惠王信任。并让庞涓担任将军。此时魏国上下。对庞涓的威名。无人不知。庞涓也享尽了荣华富贵。

可本来应该高兴的庞涓。此时却睡不着觉了。因为师兄孙膑还没有出山。庞涓深知孙膑的本领。只要孙膑出山。成就一定会在自己之上。

如果孙膑来魏国。那今天属于自己的所有荣光。都会被孙膑抢走。如果孙膑去其他国家。自己又容易与孙膑在战场上相见。那时候自己根本不是孙膑的对手。

庞涓非常纠结。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孙膑早晚都会下山。并且孙膑跟鬼谷子学习的时间还比自己长。那自己就更不是孙膑的对手了。

于是。庞涓就想到了一个毒计。他派人给孙膑带了一封信。信中假意邀请孙膑前来魏国出仕。并谎称魏惠王已经答应让孙膑担任大将军了。

可实际上。庞涓压根就没把这件事情告诉魏惠王。他只是想把孙膑骗到魏国。然后再想办法陷害孙膑。彻底将孙膑除去。

接到信的孙膑不知是计。只当师弟庞涓非常讲究。于是孙膑就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兴冲冲地来到魏国。当孙膑到达魏国后。庞涓立即盛情款待起孙膑。

孙膑虽然没有见到魏惠王。但转念一想。有可能是师弟觉得自己舟车劳顿。想让自己好好休息。等机会合适了再把自己引荐给魏惠王。所以就放心的在庞涓这里住了下来。

可过了没几天。突然有一队士兵闯入孙膑的房间。不由分说的就将孙膑绑了起来。同时宣布了孙膑私通齐国。意图谋害魏惠王的罪名。

这可把孙膑吓懵了。连忙高声呼喊庞涓求救。可这些士兵不由分说的。立即对孙膑实施了膑足、黥脸之刑。把孙膑的双脚砍了下来(又说被剜去了膝盖骨)。并在孙膑脸上刺了字。

孙膑疼得死去活来。但也没有任何办法。直到此时庞涓才姗姗来迟。假惺惺地质问孙膑为什么要私通齐国。根本不管孙膑的伤势。

孙膑此时也完全明白了。一切都是庞涓的陷害。是庞涓在魏惠王那里诬告了自己。否则别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来到魏国。更没有理由陷害自己。

但对庞涓恨归恨。孙膑知道自己只有想办法脱身。才能得以活命。以后才有机会报仇雪恨。于是他并没拆穿庞涓。而是向庞涓求助。希望庞涓能在魏惠王那里帮自己说好话。

庞涓当然不会帮孙膑说好话。只是简单地安抚几句后。就命人把孙膑严加看管起来。随后就离开了。此时的庞涓异常兴奋。既然孙膑已经变成了残废。那就再也没有机会与自己抗衡了。

并且由于多年来对孙膑的嫉妒。所以庞涓并没有直接杀死孙膑。在庞涓看来。每天都让孙膑受尽折磨。才能解除他的心头恶气。

于是。庞涓吩咐手下。每天都要对孙膑进行严刑拷打。想让孙膑受尽折磨而死。此时的孙膑。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反而逐渐冷静下来。想着如何应对。

最终。孙膑决定装疯卖傻。于是在一次次严刑拷打之后。孙膑就开始疯疯癫癫的胡言乱语起来。他把送来的食物扔在地上。一会哭一会笑。每天都闹个不停。

庞涓的手下。在观察孙膑一段时间后。就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庞涓。生性多疑的庞涓。并没有完全相信孙膑疯了。他就吩咐手下。将孙膑扔到猪圈中进行试探。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画面。孙膑为了让庞涓相信自己疯了。每天都吃猪粪喝泔水。把自己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就这样。庞涓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终于确定孙膑真疯了。就放松了警惕。把孙膑留在猪圈中。打算让孙膑在猪圈里自生自灭。

可此时的孙膑却异常清醒。他虽然每天都装疯卖傻。但一直注意魏国的动态。时刻听着外面士兵的谈话。终于有一天他得到消息。齐国的一名使臣来到了魏国。

孙膑知道机会来了。他白天依旧在猪圈里装疯卖傻。等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孙膑就悄悄离开猪圈。来到使臣的住处。

大半夜突然出现一个蓬头垢面的残废疯子。着实把齐国使臣吓了一跳。刚想喊人。就被孙膑拦了下来。随后孙膑快速地将自己的遭遇。跟这名使臣讲了一遍。并表示自己想回到齐国。为齐国效力。

这名使臣见孙膑的言行举止非常特别。就相信了孙膑的话。并与孙膑约定。待自己离开魏国时。将孙膑藏入自己的车中。将孙膑带回齐国。

就这样孙膑终于逃离了庞涓的魔爪。跟随齐国使臣来到了齐国。并想办法见到了齐国将领田忌。田忌在与孙膑交流后。觉得孙膑是个人才。就把他留在府中做事。

可孙膑毕竟是个残疾人。并没有真的获得田忌重视。孙膑知道要想找庞涓复仇。必须要掌控权力。于是他就开始想办法让自己出名。

恰好当时的人们。喜欢赛马赌注。而田忌更是经常与人赛马。不过总是输多赢少。孙膑通过观察研究后。就给田忌出了主意。

孙膑让田忌用上等马与对方中等马比赛。用中等马与对方下等马比赛。最后用下等马与对方上等马比赛。果然按照孙膑的主意。田忌赢了很多钱。这就是著名的“田忌赛马”。

赢了钱兴高采烈的田忌。觉得孙膑是个人才。就把孙膑引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在见到孙膑后。看孙膑是个残疾人。并没有对他多重视。

不过孙膑善于把握时机。他知道如果这一次错过了。那自己想再翻盘就很难了。于是孙膑连忙把自己的所学。向齐威王展示起来。

齐威王一听。孙膑确实是个人才。就封孙膑为军师。得到齐威王的重视后。孙膑就开始了他的军师生涯。

时间来到公元前354年。当时的赵国攻打卫国。并夺取了卫国的部分土地。由于卫国与魏国是盟国。所以魏国就派庞涓带兵攻打赵国。

庞涓领命后。立即率军奇袭赵国都城邯郸。很快就将邯郸包围了。走投无路的赵国。就向齐国和楚国求助。齐威王接到赵国的求助后。经过讨论就决定派孙膑率军帮助赵国。

孙膑接到命令后。立即对齐威王说。自己是个残疾人。不适合带兵打仗。孙膑建议由田忌带兵。自己作为军师协助田忌。齐威王经过考虑同意了孙膑的建议。

随后。孙膑和田忌就带兵出发了。田忌的想法是。快速行军抵达邯郸。以解赵国危机。不过孙膑却建议。应该趁魏国国力空虚的时候。来个“围魏救赵”。

这样。一来避免了齐国军队的长途奔袭。二来又可以让庞涓不得不回撤大军保卫魏国。就可以使魏军陷入长途跋涉的奔袭之中。不但解了赵国的困局。还更容易击败魏军。

田忌听了孙膑的想法后。立即按照孙膑的思路。率领大军攻打魏国。此时的庞涓好不容易才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还没来得及庆祝。就得知了齐军大兵压境的消息。

于是。庞涓连忙率军回国抵抗齐军。可是孙膑只是佯攻魏国。将大军秘密部署在庞涓的必经之路桂陵。等庞涓到达桂陵之后。立即将庞涓的魏军彻底包围起来。

经过长途奔袭的魏军。此时早已疲惫不堪。很快就被齐军打败了。并且主帅庞涓。也被孙膑成功活捉。但这一次孙膑并没有杀了庞涓。

因为庞涓陷害自己的事情。只有他俩知道。如果自己贸然杀了已经投降的师弟。有损自己的威名。并且孙膑的复仇。是想杀人诛心。不想让庞涓就这么轻易死去。

所以庞涓最后又被放回到魏国。可回到魏国的庞涓。面对的都是冷嘲热讽。内心尽是屈辱。每天过得都不如意。还经常做噩梦。可谓受尽了精神折磨。

就这样又过了十多年。时间来到公元前342年。魏国派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没有办法。只能向齐国求救。这一次齐威王同样派出了孙膑和田忌救援韩国。

孙膑再次采用了之前“围魏救赵”的计策。又将矛头指向魏国。没有办法的庞涓。只能再次率军回国。不过有了上一次失败的经验。这回庞涓要谨慎很多。并不轻易冒进。

孙膑为了让庞涓上钩。就又开始了表演。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时候行军打仗。要挖坑埋灶做饭。于是孙膑就采取了“减灶”的方法。引诱庞涓。

所谓“减灶”就是。第一天让士兵挖了供10万兵马吃饭的灶。第二天挖了供5万兵马吃饭的灶。第三天仅挖了供3万兵马吃饭的灶。

庞涓在获知了这一情况后。不知是计。反而很高兴地认为。齐军已经溃散而逃。只剩下很少的军队。于是庞涓就传令。步兵和重要物资。在后面正常行进。

他则带着轻骑兵快速追赶齐军。当孙膑得知庞涓上钩后。立即让齐军在马陵附近设伏。因为那里山势险要。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是最适合伏击的位置。

于是。齐军在孙膑的安排下。砍伐大量树木。将小道堵死。并在旁边挑选了一颗粗壮的大树。将树皮扒下后。在上面写下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

同时。孙膑吩咐。只要那颗大树附近出现火光。埋伏在附近的所有弓箭手。立即万箭齐发。将魏军射死。

到了晚上的时候。庞涓率军来到了堵死的小路附近。很快士兵就发下了写在大树上的几个字。庞涓连忙命人点亮火把。并凑到跟前去查看那几个字。

当庞涓看清了那几个字后。心中大骇。知道己方中计了。连忙命令手下撤军。但为时已晚。埋伏在附近的齐军弓箭手万箭齐发。将庞涓和大量魏军射死在那里。

当然了。也有一种说法。说庞涓只是身受重伤。但心知败局已定。不想再次被孙膑俘虏。就拔剑自杀了。反正不管怎么说。庞涓死在了这场战役之中。

随后。孙膑命齐军乘胜追击。斩杀魏军兵马无数。最终使魏国元气大伤。彻底失去了霸主的地位。孙膑也终于报了当年的仇。

所以说。孙膑的复仇之路。应了那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并且孙膑杀人诛心。彻彻底底的将庞涓所有荣华富贵都夺走了。不可谓不狠。但庞涓也算是咎由自取。

其他观点:

孙膑原名孙宾。齐国人。兵法家孙武的孙子。和庞涓都是奇人鬼谷子的弟子。有一个地方叫鬼谷。鬼谷子就是一个住在鬼谷那里的人。被后人传的神乎其神。有一个门派就自称是鬼谷子的后人。专给人相面测字占卜一些奇术。还有以前神秘的赊刀人。也自称是鬼谷子的后人。

孙宾和庞涓一起跟鬼谷子学了三年多兵法。都是些排兵布阵。斗隐埋伏之法。魏国当时很强大。魏惠王有统一天下的野心。就招贤纳士。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就辞别师父和孙宾。回到自己的国家魏国。通过魏相国的引荐。庞涓见到了魏惠王。一番交谈之后。惠王对庞涓很是赞赏。就拜庞涓为帅。后来在和楚国齐国的战争中。庞涓使用计谋得到胜利。更是得到惠王的信任和重视。庞涓本来想让孙宾也来魏国的。但是想到孙宾又跟着师父学艺这么久。一定比自己本领大。怕孙宾夺了自己的权利。就一直没有联系孙宾。

后来鬼谷子的好友墨子云游四海。经过鬼谷的时候。就找鬼谷子谈论天下大事。并且见到了孙宾。两人促膝长谈。一见如故。墨子发现孙宾很有才能。就问孙宾已经学有所成。为什么不下山找到一位明君。辅佐他建功立业。做一番大事呢?孙宾就说和师弟庞涓有约定。等庞涓站稳脚跟就会来邀请自己去魏国。辅佐魏惠王统一天下。

墨子离开鬼谷。云游到了魏国。知道庞涓已经飞黄腾达。墨子听鬼谷子说过。庞涓心胸狭窄。就断定庞涓不会给魏惠王举荐孙宾。于是墨子去求见魏惠王。当时的墨子已经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鸣声)在外。魏惠王早就听说过墨子的大名。急忙往里请。并且亲自到殿外迎接。两人谈论天下大事。各抒己见。废寝忘食。魏惠王对墨子佩服的五体投地。恳请墨子留下来共谋大事。墨子无心为官。就把孙宾举荐给魏惠王。魏惠王知道孙宾是庞涓的师哥。就问墨子他两人谁厉害?墨子就说孙宾能力非凡。胸怀坦荡。庞涓心胸狭窄。怎么能和孙宾比呢!推荐完孙宾。墨子继续云游四海去了。

魏惠王就让庞涓赶紧写信邀请孙宾到魏国来。庞涓心里暗暗发狠。就对魏惠王说:其实我早就想让孙宾到魏国来。但是他是齐国人。我们还和齐国打仗。怕孙宾偷偷帮着齐国。魏惠王求贤若渴并不在意。庞涓只好写信派人去请孙宾。

孙宾接到庞涓的书信非常高兴。就辞别师父准备去魏国。鬼谷子鼓励孙宾要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才能成功。并且把孙宾的名字改成孙膑。孙宾不解何意?鬼谷子说以后你会知道的。

到了魏国。魏惠王很重视孙膑。但庞涓害怕孙膑夺了自己的风头。就设计陷害孙膑。模仿孙膑的笔迹。修改孙膑写的书信。捏造孙膑暗中要勾结齐国。并想让魏惠王杀了孙膑。魏惠王觉得证据不足。杀了孙膑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以后就没有人敢来投靠魏国。庞涓就给孙膑用了膑刑。就是把孙膑的膝盖骨给剔掉。还在孙膑脸上刺上字。孙膑两腿就瘫痪了。不能行走。只能在地上爬行。庞涓还假惺惺的欺骗孙膑。说魏惠王要杀孙膑。自己拼命求情才留下孙膑一条命。孙膑不知道庞涓骗自己。还想着把鬼谷子交给自己看的自己爷爷孙武写的兵法十三篇默写下来送给庞涓。庞涓处心积虑都想得到这部兵法。后来伺候孙膑的随从从庞涓身边的人那里知道。这一切都是庞涓策划的。等兵法十三篇到手。孙膑的生命也就到头了。随从赶紧把真相告诉了孙膑。孙膑才如梦方醒。形势对自己极其不利。最后只好装疯。把快默写完的兵法十三篇也扔到火里烧了。庞涓亲自来查看孙膑是不是装疯。孙膑躺在猪圈的粪水里。吃猪粪。喝脏水。考验了几次都没有发现破绽。如果把一个疯子给做掉。会被天下人耻笑。庞涓就不在太在意孙膑。由着他在大街上爬来爬去。

后来墨子到了齐国。知道孙膑的遭遇。后悔自己本来是想帮着孙膑出人头地的。没想到却害了孙膑。就和齐威王商量救孙膑。齐国派出使臣。给魏惠王进贡上等的茶叶。一排车队进了魏国都城。魏惠王很高兴。有人来送东西。讨好自己能不高兴吗。就把齐国使臣安排在馆驿里。齐国使臣夜里偷偷见到了孙膑。把计划说给孙膑听。孙膑泪流满面。真是苍天有眼啊!齐国使臣回国的时候。偷偷把孙膑藏到车里面。派一个人穿上孙膑的衣服。把脸弄脏。在大街上爬来爬去。等齐国使臣回国之后。假孙膑爬到僻静处。脱去孙膑的旧衣服。换好行装。一溜烟回齐国交差。等庞涓知道孙膑不见了。已经是多天以后。怀疑可能孙膑失足掉进水里了。报告给魏惠王。到处打捞寻找。

孙膑被接到齐国。齐威王很是器重。想拜孙膑为帅。孙膑没有答应。说这件事不要声张。只要国家需要自己出力的时候一定效劳。孙膑就住在大将田忌家里。有名的田忌赛马就是孙膑一手策划的。田忌和相国赛马。田忌的赛马不管是一等马。二等马。三等马整体上都比相国家的马差。田忌比赛绝对会输。孙膑给出了一招。让田忌用三等马和相国的一等马比赛。不用说。相国的一等马轻而易举的就胜利了。接着田忌用一等马和相国的二等马比赛。用二等马和相国的三等马比赛。田忌输了一场。赢了两场。这个故事广为流传。

后来魏惠王派庞涓攻打赵国。赵国都城被围。就去齐国求救。齐威王拜田忌为帅。孙膑为军师。带领人马去帮助赵国。田忌想要快速行军。进入赵国去打魏军。好解赵国之危。孙膑连说不必。只要我们进入魏国。攻打魏国的城池。庞涓自己就会从赵国撤回来的。于是齐军摇旗呐喊。大造声势。进入魏国边境。魏惠王得到这个消息。吓得魂不附体。赶紧派人骑快马让庞涓回国。庞涓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心急如焚。赶紧带着大部队撤出赵国往回赶。孙膑在庞涓必经之路桂陵设伏。大败庞涓的军队。庞涓损兵折将。庞涓被俘。这就是著名的桂陵之战。有一个成语“围魏救赵”就是说的这件事。孙膑一直没有加害庞涓。过来两年多还是释放了庞涓。

田忌和孙膑这一战成名。齐威王把兵权就给了这两人。齐相国有点眼红。就想找茬把这两个人扳倒。庞涓也一心想把孙膑灭掉。就给相国送礼。贿赂相国加害孙膑和田忌。后来相国捏造事实。说田忌有谋逆之心。齐威王果然起了疑心。田忌为了避嫌。主动请求退休。孙膑也辞职不干了。

庞涓得到田忌孙膑双双下野的消息。心中大喜。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可以高枕无忧了。大约过了十年左右。魏国国力恢复了。魏惠王就让庞涓带兵去打韩国。经过筹划和准备。庞涓带领大军浩浩荡荡进攻韩国。

齐威王驾崩之后。太子登基。就是齐宣王。他知道田忌和孙膑都是忠心耿耿的栋梁之材。就把两人重新昭回来。官复原职。庞涓攻打韩国。韩国派使臣到齐国求援。齐宣王就让田忌和孙膑带领大军去增援韩国。孙膑先是让魏国和韩国打了一阵子。然后还是用了老一招。不去韩国。直接进攻魏国。庞涓得到消息就又急急忙忙的带兵赶回来。想想以前的桂陵之辱。恨的牙痒痒。真想一下子抓住孙膑千刀万剐。就带着大部队在后面追孙膑田忌。

孙膑胸有成竹。他吩咐士兵第一天埋锅做饭的时候。多挖灶坑。等庞涓追到。发现这么多灶坑。吓了一跳。庞涓说齐军这么多。还真不能掉以轻心。第二天孙膑让挖的灶坑少一半。第三天更少。并且把一些锅碗瓢勺。军队用的东西扔下一些。庞涓追上来一看。不由得哈哈大笑。别人不解。庞涓说:早就听说齐军胆小。果然不假。被我们在魏国境内追赶。齐军士兵害怕。每天都有士兵逃跑。你看灶坑天天在减少。还有逃跑的士兵把使用的用具都丢了。庞涓决定让大部队在后面跟着。自己带一支快速小分队迅速出击。抓住田忌和孙膑。

孙膑派的暗哨把庞涓的行动报告给孙膑。孙膑按照庞涓的行进速度。计算出庞涓晚间会来到马陵。就命令士兵把马陵道路两边的大树砍倒。堵在路上。只留下一棵大树。把大树对着大道这边的树皮刮掉。露出白色的树芯。用黑煤写上“庞涓亡于此树下”。在马陵道两边埋伏数千弓箭手。只要看到树下有亮光。直接开弓放箭。

庞涓抓人心切。带着一队人马顺着大道追到了马陵。士兵报告前面道路被大树挡住。庞涓认为是孙膑他们故意设置障碍。阻止他们追击。让士兵去清理道路。突然看到一棵大树上的树皮被刮掉了。好像上面有字。天色已经黑了。庞涓就命令士兵点燃火把。鼓捣一会把火把弄着了。往树前一举。庞涓看到“庞涓亡于此树下”几个大字。暗叫一声不好。刚想撤退。耳轮中就听“邦邦邦邦”万箭齐发。魏国士兵惨叫连天。庞涓也身中数箭。庞涓是又气又急。知道是大势已去。拔出自己的佩剑。往脖子上一横。自刎而亡。马陵一战。庞涓自尽。魏国的部队损失惨重。后面的大部队也被齐军追的四散奔逃。魏国也元气大伤。萎靡不振啦!

庞涓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残害自己的同门师兄。最后落了个骂名千载。遗臭万年的下场。孙膑身残志坚。胸怀大志。最后报仇雪恨。还留下《孙膑兵法》于后人 。得到人们的赞颂。

其他观点:

被庞涓整得那么惨。 孙膑恨得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弄死庞涓的。

孙膑和庞涓的老师可不简单。他是战国时期最神秘的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纵横家。谋略家和兵法家。名叫王诩。俗称鬼谷子。鬼谷子号称有百家学问。他的徒弟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战国风云人物。除了孙膑和庞涓之外。还有苏秦。张仪和毛遂等人。

孙膑和庞涓仇恨的开始。腹黑之人实在太可怕。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早年跟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谋略和兵法。学成之后。庞涓就先下山去到魏国。成为了魏惠王的将军。不过庞涓心胸狭窄。他觉得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师兄弟孙膑。也担心孙膑将来下山了。风头会盖过自己。所以就决定设个计策让孙膑无法对自己产生威胁。

庞涓给孙膑写了封信。将他骗到魏国。并派人日夜监视他。但魏惠王在见过孙膑后很欣赏他的才干。准备加以重用。这遭到了庞涓的嫉妒。庞涓心狠手辣。他捏造罪名将孙膑给关押了起来。并对他实施了膑刑和黥刑。

事实上。现在有很多人说孙膑只是被削去了膝盖骨。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膑刑在西周之前叫做刖刑。就是削去罪犯的膝盖骨或者砍断双足。但从西周开始。刖刑就是砍去人的双足。

孙膑生活在哎在战国时期。所以他应该是被砍去了双足。而不是被削去了膝盖骨。

而黥刑就是在罪犯脸上用烧红的铁。在罪犯脸上印上特定的字样。是带有侮辱性的。

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就砍掉他的双足。还给他实施黥刑。其目的就是让孙膑成为一个残疾人。让大家一看到他就知道他是个罪犯。这样魏惠王就无法再任用他了。

所以说。庞涓的对孙膑做的事情。简直是太恶毒了。孙膑在去魏国之前。可能还抱着将平生所学付诸实践。从而大展身手的期望。但他打死也没想到。自己的同门师兄弟会这么对待自己。

不过。庞涓也太小看孙膑了。他一位孙膑成为了废人就没了威胁。于是将其释放。任由他在魏国首都大梁晃悠。可以想象。孙膑那时候不但生活穷困。而且内心痛苦。他心中满是恨。但又无处发泄。只能苟活于人世。默默等待机会。

终于有一天。孙膑得知齐国的使者来到了大梁。于是准备采取行动。想办法到强大的齐国去效力。

齐国当时处于田齐第三任国君齐威王时期。齐威王是个有野心的人。而且齐国在他手上得到了长足发展。是一个有潜力争霸的国家。也是一个急需要天下英才去效力的国家。

特别是齐国的宗室贵族田忌。他手握大权。非常尊重人才。而且知人善任。从善如流。在齐国的口碑还不错。

基于以上原因。孙膑觉得齐国是一个可以投奔的国家。也是为数不多可以帮助自己实现复仇愿望的国家。但想要去齐国谈何容易。他自己连站起来行礼都做不到。而且他还是魏国的罪犯。怎么能取得齐国使者的信任呢?

别人做不到。但孙膑可以。谁叫他是鬼谷子的弟子呢。鬼谷子教给孙膑的本事。除了谋略和兵法之外。其实还有口才。

很多人可能很好奇。鬼谷子为什么要训练孙膑的口才。道理其实很简单。你光有才能是不行的。你得先把自己先推销给别人。并让别人信服。你才有去试一试的机会。不然人才那么多。为什么就是你?

其实。这个道理放到现在都是一样的。成功的人多数都是口才好的人。马爸爸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么。

其实。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孙膑是如何见到齐国使者并说服他们的。《东周列国志》说孙膑装疯卖傻。在齐国使者淳于髡和禽滑厘帮助下才离开齐国的。但这是小说情节。不足以为信。

我们只知道孙膑想办法偷偷见到了齐国使者。然后用自己的口才说服他们。让他们偷偷带自己离开了魏国。虽然没有说具体的过程。但我们可以想象。孙膑学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孙膑来到齐国之后。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不过田忌只是让孙膑做了他的门客。并没有将其推荐给齐威王。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像孙膑这样的残疾人。在那个时代是无法立足于朝堂之上的。只能做些幕后工作。等有了成绩。才有可能当官。

孙膑虽然来到齐国了。但这不代表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因为齐国不可能因为他的个人恩怨就出兵攻打魏国的。所以他需要等待机会到来。

两人的第一次交战。庞涓虽然被孙膑活捉。但庞涓运气好。由于种种原因。他最后被放回去了。

前354年。孙膑想要的机会来了。因为在这一年。赵国为了扩张地盘。进攻了魏国的同盟国卫国。

卫国是小国。对抗强大的赵国自然是十分吃力的。所以就向魏国求救。魏国便派兵攻打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形势危险。于是派人去向齐国和楚国搬救兵。

楚国离得那么远。所以不愿意派兵来。齐威王倒是打算派兵。但田忌认为不划算。就建议齐威王不要出兵。

这个时候。一个小人物出现了。他叫段干朋。齐国臣子。不是啥贵族。但他向齐威王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计策。说救援赵国是必须的。但事情得这么办才行:

齐国应该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去攻打魏国的襄陵以牵制住魏国国内军队;另一路人马则去救援邯郸。但要等到邯郸被攻克之后再去救援。这样就可以一石二鸟。既削弱了赵国的实力。又可以击败疲劳的魏军。

齐威王接受了段干朋的计策。他派遣一路人马攻打襄陵。另一路人马由田忌率领。去救援邯郸。不过田忌率兵出发的时候。魏国大将庞涓已经攻克邯郸了。而且正在去卫国的路上。

当时庞涓的军队有八万人。田忌和孙膑也有八万人。田忌想要直接进攻庞涓。但孙膑却阻止田忌这么做。他认为庞涓长期攻打邯郸。主力都被派出来了。与贸然之交战。必定伤亡惨重;而魏国国内都是些老弱病残。如果直接进攻魏国首都大梁。那么庞涓必定撤兵回援。这样赵国和卫国就得救了。

根据孙膑的计策。他派出一支轻装战车去攻打大梁。迫使庞涓回去救援;又让田忌率领主力去攻打庞涓。假装阻止庞涓回去救援。然后佯装战败。将庞涓引到桂陵。而孙膑则率军埋伏在此。结果庞涓果真中了埋伏。他本人被俘。但魏国士兵大多数都逃走了。

此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桂陵之战。此战中魏国主力并没有被歼灭。而是继续赶回去救援大梁;但齐军并不是真的攻打大梁。后来也撤了回去。而赵国首都邯郸则继续被魏国占领着。

庞涓虽然被俘了。但是他的生死不由孙膑决定。所以他眼看着庞涓被关进大牢。对此却无可奈何。

事实上。庞涓被俘之后不久。魏国就派兵去救援襄陵。将围困襄陵的齐国和宋国联军给击败了。齐威王不想继续与魏国交恶。于是请楚国出面调停。各国这才进入休战期。

在这种情况下。齐威王是不可能杀掉庞涓的。因为杀了他。那就跟魏国真的闹翻了。赵国收回邯郸就很难了;赵国如果收不回邯郸。那么魏国就做大了。这对齐国是十分不利的。

经过持久的谈判。魏惠王和赵成侯最终达成和解。魏军撤出邯郸。齐国则将庞涓给释放回去了。

庞涓回去之后。再度被魏惠王任命为将军。但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他跟孙膑的仇恨进一步加深了。成为了真正的敌人。但是齐魏两国已经休战了。所以两人找对方报仇的时机还需要等待。

十年之后。战端再起。这一次你死我活的事情终于要发生了。

前342年。魏国又不老实了。开始欺负小兄弟韩国。韩昭侯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这次学聪明了。他给大臣们提出两个意见以供讨论。一是及时救援。二是晚点救援。

田忌说应该晚点救援韩国。因为这样更有把握打败魏国。也可以让韩国更加感激齐国。以后死心塌地做齐国的小弟。齐威王深以为然。于是派遣田忌和田朌为大将。田婴为副将救援韩国。而孙膑也被任命为军师随军出征。

这是孙膑第一次得到齐国官方的任命。这也意味着他的才干让齐威王也信服。所以打算起用他。

韩国自以为有齐国撑腰。不认真作战。结果五战五败。形势变得比齐威王想象的还要危险百倍。

在这种情况下。孙膑再次使用围魏救赵的策略。率军袭击大梁。庞涓不得不再次回军援救大梁。但此时孙膑已经率领另一路人马向韩国而去。他想要在庞涓回国的路上再次击败他。

孙膑仔细分析了敌我形势。魏军的特点是自恃英勇。不把齐军放在眼里;而齐军在诸国间素有怯战的名声。必定无法在正面击败魏军。所以孙膑决定再次采用伏击战。将庞涓引入包围圈。然后将其歼灭。

为了麻痹庞涓。孙膑下令已经到达魏国境内的士兵。第一天埋下十万个灶做饭。第二天换个地方再埋下五万个灶。以此类推。一天比一天少。得到情报的庞涓果然上当。他得出一个结论。齐军果然怯战。知道自己要领兵回去了。所以逃兵才这么多。

庞涓再次被自己的自大和轻敌而麻痹。他居然丢下步兵。只率领部分骑兵日夜兼程追赶齐军。而齐军撤退的路上有个地方叫做马陵。那里道路狭窄。两侧峻隘险阻。孙膑正在此等候庞涓。

孙膑知道庞涓上当。还估算出庞涓到达马陵的时候是晚上。于是让人在马陵旁边的一棵书上写上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字。然后让一万个弓箭手埋伏在道路两侧。并跟他们约定。一旦看见远处火把点燃了。就开始射箭。

事实上。孙膑选择写字的那棵树是有讲究的。刚好在即将进入马陵狭窄道路的入口。他知道庞涓可能怀疑有埋伏。必定在此停留。而且大概率会看见树上的字。

果不其然。庞涓在晚上到达马陵。怀疑前方有埋伏。于是下马观察。刚好看到了树上写的字。恰在此时。远处火把点燃。齐国的一万弓箭手万箭齐发。魏军死伤无数。军心逐渐大乱。开始四处逃窜。

庞涓见自己已经被齐军包围。手下死伤大半。他这才回过味来。自己是又中了孙膑的计谋了。

庞涓心中五味杂陈。悔恨也好。不甘也罢。总之他不愿意再次被孙膑俘虏。因为与其这样。那还不如去死。于是。庞涓拔剑自刎而死。在临死前大声喊出一句话。“遂成竖子之名!”。

这句话很值得玩味。原来庞涓是担心孙膑成名。他不愿意孙膑在风头上压过自己。喊出这句话恰好说明了他心中的遗憾和不甘。

之所以说孙膑狠。是因为庞涓当初虽然嫉妒孙膑。但他并没有杀掉孙膑。而孙膑则一定要置庞涓于死地。不过。庞涓最后选择自杀而死。其实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些颜面。要不然二次被俘。恐怕名声就更臭了。

庞涓死后。孙膑继续追击。又消灭了十万魏军。还活捉了魏国的太子。自此。魏国不但失去了霸主地位。而且还一蹶不振。而齐国则代替魏国成为新的东方霸主。

至于孙膑的结局。就没有人知道了。只知道他在庞涓死后就消失了。没有再参与任何战争。也没有任何关于他经历的历史记载。只留下一本《孙膑兵法》传世。

我们可以发现。孙膑一生就打了两场打仗。而且都是打庞涓的。之所以会这样。或许是因为孙膑打仗的目的是以找庞涓复仇为主。以帮助齐国称霸为辅的。谁知道呢。但不管怎么样。孙膑表现出来的超强谋略。在那个年代确实是十分罕见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初心未变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4:51

    孙膑,魏国,齐国,鬼谷子,墨子,自己的,邯郸,韩国,使臣,都是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4:51

    没想到大家都对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狠?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4:51

    当时。一个被剜去膝盖骨、脸上刺字的疯子。正蓬头垢面的在猪圈里面。大把地往嘴里塞猪粪。边吃还边大声傻笑。外面的人观看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