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关于中国历史上四件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到底是哪四件。大家都众说纷纭。但其中较为集中的意见是以下这四件。但是会不会重见天日。依然犹未可知。不过作者推测。随着近年来的“古董热”持续发酵。它们依然没有现世。所以。不管是就此埋没还是被人收藏。以后再出现的几率都不是很大了。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这四件遗失的国宝。
第一个就是北京人的头盖骨。
1929年冬天。考古学家开始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头盖骨。后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属旧石器时代。
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同年12月5日。该部队所乘火车驶往秦皇岛。但由于随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军队俘虏了北京、天津等处的美国兵。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2012年3月。“北京人头盖骨遗失之谜”出现新线索。可能埋在秦皇岛的某处土地下。
二战结束后。美国、中国、日本都开展了对北京人头盖骨的寻找工作。但至今没有这些珍贵化石的下落。多年来。寻找“北京人”一直停留在民间操作和学者呼吁的层面。1998年。以“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者之一、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为首的1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呼吁有关人士行动起来寻找“北京人”化石。1999年。房山区有关部门也发出“世纪末的寻找”的呼吁。但由于牵涉到日本、韩国等国外政府和相关人士。所以单纯靠民间的努力。很难取得进展。
第二件是和氏璧。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
传说。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有人甚至还找到了用刻玺的边角料所制作的玉块。
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玉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因小皇帝刘婴年幼。传国玺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弟弟到长乐宫去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摔到地上。骂道:得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么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固镇)。
这颗玉玺经北周、隋、唐。一直传到五代的后唐。后唐末帝李从珂为石敬瑭围困自焚后。这颗玉玺也下落不明了。北宋赵匡胤开国后。就未见有传国玉玺的记载。北宋哲宗时。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诸大学士一局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是始皇帝所致的传国玉玺。等到了金兵破汴梁。玉玺又失踪了。
第三件就是《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篇传诵千古的《兰亭集序》意境高远。读来朗朗上口。而更重要的是。它由书法大圣王羲之亲笔书写。是王羲之作品中的精品。从王羲之开始。就把他当做传家之宝。绝不外传。
传闻说。唐太宗死后本应按其遗嘱将《兰亭集序》放入他的棺中。但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是一个书法迷。他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到后来他死时也立下遗嘱要把他收藏的全部书画包括《兰亭集序》都放入他的棺中。而他的老婆武则天“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又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因而后来《兰亭集序》就装入了武则天的棺材。还有。另外据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调换。真迹仍留存人间。
至于真相到底如何。恐怕这个谜底目前是难以解开的。尤其唐太宗当年命人临摹了诸多《兰亭集序》帖分赐给儿子及大臣们。这些摹本因此更增加了人们辨知真迹的难度。不过。近来有人提议说。不妨发掘唐太宗等一干唐朝皇室所在的乾陵。鉴于乾陵从未被盗过。因而可能找到《兰亭集序》的希望还是较大的。只是以现代科学的发展水平。要想成功地发掘乾陵。还为时尚早。那么。就将这个疑问继续留待后人来解决吧。
第四件是《永乐大典》
永乐三年(1403年)传奇帝王明成祖朱棣下令编纂《永乐大典》 高僧姚广孝和翰林院学士解缙。带领3000多文臣接手了这项工作。前后耗时四年。大典共辑录图书七八千种。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大典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保存了大量的我国十四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
《永乐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 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永乐大典》是一部古今中外所罕见的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最为杰出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修成之后。最初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经过十来年的精心准备和大规模营建后。朱棣的新皇宫和未来的国都北京落成之后。《永乐大典》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南京搬迁到了这座神秘的皇宫里。作为皇家藏书 秘不示人。
在整个明朝。别说一般读书人。就是高层官员。也没有机会接触和阅读《永乐大典》。成为了封建帝王个人的御用品。对于深藏禁宫的《永乐大典》明朝历代史书中很少提及。即使有记载。也只是寥寥几句!随着时间的流逝。《永乐大典》似乎已经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在文明古都烧杀抢掠。翰林院坐落在东交民巷 靠近使馆区。已经被沦为战场。那些价值连城。有些甚至从未在皇宫之外面世的古版书籍。正在被大火一点一点的吞没!一些没有被焚烧的书籍。被随意的抛在院子里 池塘中!侵略者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在这场灾难过后。《永乐大典》几乎丧失殆尽。仅存的数百册也散落世界各地。
其他观点: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官方说法中听说过有什么“失踪的四大顶级国宝”。这所谓的“四大顶级国宝”很大程度上是人们随意排列的。并不具备太多的权威性。
我觉得几乎是个人都能随意对其排列。所以在下面我就斗胆排列一下我认为我们历史中失踪的、能称之为顶级国宝的文物宝贝。
传国玉玺
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和氏璧的名头是如雷贯耳一般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关于围绕着和氏璧发生的各种典故。随便一个人都能站出来说道一二。
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和氏璧是在秦朝之前的称呼。在秦朝建立、在秦始皇把和氏璧雕琢成玉玺之后。人们对和氏璧的称呼就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对和氏璧比较正确的称呼是传国玉玺。
因为这枚由和氏璧雕琢而成的传国玉玺是秦王朝这个历史中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重要象征。所以在秦朝灭亡之后。传国玉玺就成为了历代皇帝眼中的热饽饽。将其当成了自己当皇帝的重要凭证。
后来的历史中。传国玉玺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王莽篡汉的时候。传国玉玺被西汉太后摔破了一个角。王莽成为皇帝后。为了修补传国玉玺。他就让人用黄金把传国玉玺镶嵌了起来。
在后来的历史流传中。传国玉玺又先后被曹魏、后赵刻上了不同的文字。直至流传到五代十国时期。随着天下局势的混乱。传国玉玺才失踪在了历史之中。
我觉得以传国玉玺在历史流传之中的重要性。其绝对是能排列到这个榜单中的。
北京人头盖骨
1929年。民国考古学家在北京附近考古、挖掘出了60多万年前的北京人猿头盖骨。
在北京人头盖骨出土后。其化石一直被保留在协和医院中供外国人研究。即便1937年日本人的战争波及到了北京。也没能影响到北京人头盖骨。
正当这些头盖骨化石准备被转移到美国的时候。这些美国人在国内遭受到了日本人的袭击。
这一抢夺。从此决定了北京人头盖骨未知的结局。
在被抢夺后。这些头盖骨化石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彻底消失在了历史之中。即便后来日本战败投降了。也没能找出这些头盖骨化石去向的丝毫踪迹。
慈禧夜明珠
慈禧是一个非常穷奢极欲的女人。在她执掌清帝国大权的多年历史岁月中。她凭借权力从天下间获得了许多价值无可限量的珍宝。夜明珠就是她众多珍宝中最珍贵的一件。
在慈禧获得夜明珠后。她喜欢到了极点。时常把玩着这颗夜明珠。为了能让这颗夜明珠永远陪伴自己。她死前就让人把这颗夜明珠放到了自己的口里。随同自己一同埋葬进了陵墓中。
1928年。在孙殿英对慈禧陵墓的洗劫中。这颗夜明珠并没有得到幸免。在被孙殿英从慈禧的口中给撬出来后。和其他珍宝一起流落到了外界。
根据孙殿英的说法。这颗夜明珠被他委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
只不过这颗夜明珠在被孙殿英送出去后。就开始失踪了。
关于宋美龄有没有收到这颗夜明珠、这颗夜明珠最后又流落到了哪里。现在根本就没有人可以知道。
九鼎
大禹定鼎江山之后。他曾让人把九州各地供奉上来的青铜铸造成了九个鼎。分别各代表着九州中的一州。
最终在秦始皇灭掉了东周之后。九鼎落到了秦军的手中。只不过当九鼎从东周都城转移到秦朝都城咸阳的时候。却意外的失踪了。关于九鼎到底去了何处。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十二金人
在秦始皇统一了江山之后。可能为了弥补没有九鼎的遗憾。所以他就让人收缴了天下百姓所持有的武器。将这些武器融化铸造成了十二个体型庞大的金人。
在秦朝灭亡之后这些金人也随之失踪不见了身影。有人说。这些金人在秦始皇死后随同秦始皇一同埋葬进了秦皇陵地宫中。也有人说这些金人早在历史的动乱之中被融化掉了。
兰亭序
兰亭序出自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之手。因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从而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书。
在兰亭序流传的多年时间中。其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对其珍爱有加。在死前。特意留下了让人把兰亭序和自己一同埋葬进陵墓中的遗言。
不过在温韬挖开李世民陵墓时。却不见兰亭序的丝毫踪影。因此关于兰亭序的去向。就有些扑朔迷离了起来。
有人说。兰亭序在李世民死后确实被埋进了李世民的陵墓中。
只不过因为温韬的手下不识货不小心把兰亭序给毁掉了。或者在温韬挖李世民陵墓的时候。他手下有人暗中把兰亭序隐藏了起来。
也有人说李治因为喜爱兰亭序。所以没有按照李世民的遗嘱行事。而是把兰亭序留在了身边。最终在李治死后。这兰亭序就被埋进了他和武则天的乾陵中。随着乾陵的保存完好。至今一直没有被挖掘出来。
以上就是我们历史中至今下一直落不明的顶级国宝。如果我们要排列四件下落不明的国宝榜单。我觉得应该是要从这几件顶级国宝中寻找排列的。至于说最贵上百亿人民币的说法我不知道是从何而来。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这些国宝都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其他观点:
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国宝有很多。但若是算得上顶级国宝的。恐怕能出现的几率不大。
中国是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随着朝代的更迭。也诞生了为数不少的国宝。在这些代表着每个朝代独特文化的国宝中。有一些巧夺天工的宝物。可以说称得上是顶级国宝。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是无法用价值估量的存在。
迄今为止。经过发掘整理。已经现世的国宝也有很多。但还有一些顶级国宝。目前仍存在与各类史料和记载当中。还没有人能一睹真容。
这些顶级国宝没能现世的原因有很多。有随着朝代更迭消失不见的。有随着战乱踪影全无的。还有一些是因为某个帝王的离世。从此失踪的。
在这其中。有;两件公认的顶级国宝。迄今未能发现。即使是假以时日。相关技术有所发展。是否能够见到这些国宝也还是个未知数。
传国玉玺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破赵国。得和氏璧一块。在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嬴政命丞相李斯将改和氏璧雕琢为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雕刻人为玉工孙寿。
自此之后。传国玉玺便成为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而“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大意就是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但这块价值连城的传国玉玺。自打来到这个世上。就命运坎坷。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嬴政乘龙舟视察。途径洞庭湖时。忽然间风浪大起。眼看龙舟就要倾覆。嬴政拿出传国玉玺扔到水中。希望借此宝物来祈求神灵。来平息水患。说来也奇怪。湖面上很快就风平浪静。但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而八年后。华阴有个农夫。在河边发现了这块传国玉玺。随即将宝物交给官府。传国玉玺再次回到秦国手中。
秦朝末年。刘邦攻破咸阳。秦三世子婴投降。在咸阳宫前。将该玉玺献给刘邦。自此。玉玺归属汉室。但根据部分史料记载。汉室的传国玉玺所刻的八个字与秦国时不同。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据传刘邦在得到传国玉玺后。曾命人将字抹平。重新雕刻而成。
到了西汉末年。这块玉玺更是颠沛流离。先是被王莽所得。因玉玺一角损坏。王莽还特意用黄金修补。而王莽被杀后。这块玉玺又回到了更始帝刘玄手中。
期间天下大乱。玉玺更是几易其手。最终东汉建立后。玉玺被光武帝刘秀所得。
到了东汉末年。也就是汉灵帝时期。各方诸侯蠢蠢欲动。外戚何进入宫诛杀宦官。汉灵帝被宦官段珪挟持而逃。玉玺也在逃亡中遗失。
玉玺再次出现。是在汉献帝时。当时天下已经是烽烟四起。诸侯孙坚率军打进洛阳后。某一日见洛阳城南一处井中彩云直冲入天。便派士兵前去查看。见里面有一投井而死的宫女。脖子上挂着一个小匣子。打开后里面正是丢失的玉玺。
孙坚得到后。没有声张。而是偷偷地将玉玺交给妻子吴氏。但不久后。吴氏便被袁术所拘。玉玺又到了袁术手中。
袁术死后。玉玺兜兜转转。被曹操所得。适逢曹操正“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玉玺就成为他的有力武器。
玉玺在汉朝灭亡前后。是一个正统皇帝的信物。包括汉献帝被迫禅让给曹魏政权后。曹丕还在玉玺的肩部刻下“大魏受汉传国玺”几个字。来以此证明自己并非“篡汉”。不管曹丕是不是欲盖弥彰。但至少证明。传国玉玺到了这个时候。依然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曹魏灭亡后。玉玺落到了司马家手中。而随着“五胡乱华”这个特殊时期的到来。玉玺再次几易其手。其中著名的“儿皇帝”石勒。咋得到玉玺后。还在玉玺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隋朝结束了“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玉玺也被收进隋朝皇宫。但隋朝二世而亡。隋炀帝杨广被杀后。萧皇后带着玉玺逃往漠北突厥。以至于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后。没有传国玉玺。只得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来安慰自己。
不过。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大破突厥。玉玺也在此战中得以重返中原。李世民为此龙颜大悦。
就这样。玉玺一直被保存在长安城的皇宫里。一直到了唐朝末期。朱温灭唐。玉玺又被朱温夺了去。紧接着。又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的岁月。
玉玺的第一次失踪。是后唐末帝李存珂兵败。被迫自焚。玉玺也就此消失。之后。五代十国的各个政权。均制作了属于各自的“受命宝”。但传国玉玺却没能被找到。
包括宋朝建立后。也制作了一批所谓的“受命宝”。如赵匡胤和赵光义分别制作了\"大宋受命之宝\"和\"承天受命之宝\"。但这均不是曾经的传国玉玺。
一直到宋哲宗时。有一个名叫做段义的农夫。在地里耕田时。发现疑似传国玉玺。送往朝廷后。经过十几位大学士辨别。认定就是当年秦始皇所制作的那块传国玉玺。但也有人质疑其真伪。不过真伪与否已经不重要。曾经的传国玉玺。如今已经仅仅是一个艺术品。
宋徽宗在位时期。就命工匠仿照玉玺。刻了十几方类似的。以作观赏之用。说白了。北宋的官方。对于玉玺的态度也十分的暧昧。有意识的去淡化它的作用。
“靖康难”爆发后。徽钦二帝被掳往北方。这块传国玉玺也随着被一并带走。这是传国玉玺的最后一次现身。自此之后。就再没能现世。元朝建立后。曾经在元大都。有人当街叫卖“传国玉玺”。元朝官员将其买回。但究竟是不是没有定论。能当街叫卖的。估计赝品居多。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曾连番对漠北采取军事行动。除了清除蒙元残存势力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曾经的传国玉玺。但最终无功而返。
至于满清时期。曾经有人向皇太极进献“传国玉玺”。但之后考证。仍是赝品。一直到满清灭亡。冯玉祥驱赶溥仪。紫禁城内也没有传国玉玺的下落。也就是说。传国玉玺已经失踪。
《永乐大典》
如果说传国玉玺因为是曾经皇权象征才显得弥足珍贵。那么《永乐大典》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一个璀璨的结晶。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曾计划进行修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最终没能实施。而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就命解缙等人继续这项工作。
按照朱棣的意思。是要修一部集百家之长。“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全部包含的旷世奇书。最初解缙并没有完全领会朱棣的意思。在永乐二年(1404年)。便成书。定名为《文献大成》。
但朱棣对此十分不满意。认为内容较少。在永乐三年(1405年)。又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协同解缙等人重修。动用2169人进行编写。最终在永乐五年定稿。
这次定稿。朱棣看过之后十分满意。亲自为该书题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之后。便开始了人工清抄。一直到永乐八年冬。方才抄写完毕。
具体清抄的人数。由于实在是太多。已经无法统计。但可以得知的是。在这些人的努力下。永乐大典最终成书。他们在汗水中。创造了一个奇迹。
《永乐大典》全书缮写成22,877卷。仅目录就有60卷。成书11,095册。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这部奇书。是曾被《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这一点毫不夸张。
《永乐大典》修成后。被置放在南京文渊阁。期间曾有人提议刊刻副本。但因为工程浩大。并未实施。到了嘉靖三十六年。南京三大殿失火。大典差点被付之一炬。因此。嘉靖帝便有了刊刻大典副本的想法。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嘉靖帝命高拱、张居正等人负责刊刻《永乐大典》。共选拨出109位善书人。直到隆庆初年。副本方才修成。
但即便是副本。也是命运多舛。清朝对于永乐大典并不重视。乾隆时期。大典的副本已经遗失2422卷。期间还发生过四库书馆的人员私自将几册带回家中。被盗贼盗走的事情发生。
而大典副本的厄运。在道光之后来临。当时大典被放置于翰林院。无人过问。一些官员遍想办法偷盗。因此丢失的。差不多有上千册。而到了光绪年间重修翰林院时。清查大典仅剩五千余册。到了光绪后期。仅剩八百余册。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当时的英国使馆毗邻翰林院。冲突中翰林院被大火烧毁。存放大典的敬一亭同样被大火点燃。无数苍术被付之一炬。剩余的一部分被拿去修了工事。有的被垫了马槽。大典副本。就此被毁殆尽。
至于正本。早在嘉靖年间之后。就很少有记录。关于正本的下落。历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在明末战乱时。已经被毁。另一说是在南京文渊阁时。被大火烧毁。但这两种经过考证。也有些站不住脚。
呼声最高的一个说法。就是随嘉靖帝被殉葬。其证据是嘉靖帝驾崩后。曾迟迟不下葬。就是为了等副本抄写完毕。好带着正本殉葬。但由于正本实在是太多。最终只抄写了八千册。便匆匆结束。
因此。目前《永乐大典》的正本。极有可能还在嘉靖帝的墓中。但也只有打开陵墓。才能确定是否属实。
传国玉玺和《永乐大典.》。是目前公认的两大顶级国宝。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两件宝物目前不知所踪。是否尚存于世也是未知。当然。除了传国玉玺和《永乐大典》。我们还有很多堪称顶级国宝的宝物。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各种原因消失不见。这些国宝。若是如果没有被毁掉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可能会出现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745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玉玺,和氏璧,大典,永乐,国宝,头盖骨,王莽,夜明珠,兰亭集序,翰林院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它们还会再出现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关于中国历史上四件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到底是哪四件。大家都众说纷纭。但其中较为集中的意见是以下这四件。但是会不会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