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统七国,少不了李斯的功劳,最终为何背叛秦始皇?
原创

秦始皇一统七国,少不了李斯的功劳,最终为何背叛秦始皇?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题主所问应该是指。李斯为何选择了拥立胡亥?答案是因为李斯的性格。他是个现实的政治家。而赵高抓住了这一点。甚至他并不觉得背叛了秦始皇。就这么简单。而李斯的性格从他发迹之前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一、下蔡小吏如何成为帝国廷尉?

李斯在成为帝国的丞相之前。有着非常丰富的经历。李斯最初本是楚国下蔡的一个小吏。

一日。李斯在整理粮仓的时候。发现了藏在粮食里的老鼠。因为粮仓长期没有人管理。这些老鼠已经习惯了躲在粮食里悠闲自在的吃粮食。即使见到人也都不怕。

这些老鼠因为吃的很好。长的十分肥胖。一个个油光满面的。在小吏李斯的面前。优哉游哉的慢慢走着。嬉戏打闹。

不知道你如果看到这一幕会想到什么呢?

小吏李斯想到的是。茅坑里的老鼠。

两相对比之下。茅厕里的老鼠浑身又脏又臭。只是偷吃一点人类的垃圾。却常常遭到人们的追打。日子过的极其凄惨。而粮仓里的老鼠。却过的是天堂般的生活。

看到这些。李斯想到的是。环境决定境遇。

于是。李斯毅然放弃了小吏的身份。拜当时有名的大儒荀子为师。成为了韩非的师兄弟。学成之后来到秦国。通过《谏逐客书》给秦始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斯这才改头换面。逐渐成为帝国的高级官员-廷尉。

二、现实的帝国丞相

李斯是个现实的政治家。跟那些动辄家国情怀的政治家有所不同。李斯的本性是趋利的。但与逐利奉迎的小人不同。李斯是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来获取自己的权和利的。从这一点来说。李斯还算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在现实的人中间。李斯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才干;而在优秀的政治家中间。李斯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

有人说。到底有何政治才干呢?说两件事。第一。秦朝的官方文字小篆的写法。是李斯等人发明的。现在的小篆著名的《泰山石刻》就是李斯书写的。不要小看这个写字。在当时。这是官方宣传的最好手段之一了;第二。郡县制的发明过程中。李斯有着极大的贡献。

不仅有才干。而且有立场。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争论下。李斯的立场和秦始皇站在了一起。这才赢得了秦始皇的赏识。逐渐成为了秦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这也被认为是李斯和秦始皇之间的知遇之恩和忠诚。李斯的确是忠于秦始皇的。他们政见相同、才干非常。但李斯的忠诚里面。还有对权对势的忠诚和对现实的忠诚。

这一点。从韩非的遭遇。也可见一斑。就算李斯没有陷害韩非。只是因为政见不同而杀了韩非。但如果不是一个那么现实的政治家。李斯大可把韩非关起来。在灭了韩国之后放出来。为何一定要置韩非于死地呢?

说李斯心中对这个辩术非常、才名卓著的师兄心中没有一点嫉妒。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既然是担心师兄对他的权势构成影响。那么李斯对嬴政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嬴政是帝国的皇帝。嬴政和他的政见相同。李斯才完全忠于他。如果嬴政不再是帝国的皇帝。李斯还忠不忠于嬴政。就不好说了。

而偏偏。赵高是个太能揣摩人心的太监。

三、拥立胡亥的现实利益

什么人最圆滑呢?能够长期在领导身边的那种人最会做人。最圆滑。也就最会揣摩人心。

而赵高就是这样的人。他在秦始皇身边数十年。要说赵高没有一点才干。只会溜须拍马。是说不过去的。他对法令、书法的理解和了解仅次于李斯。

但他最厉害的本事。是揣摩人心。这一点上。李斯比起赵高就要差远了。

秦始皇并不是一个脾气好的人。长期在秦始皇身边。赵高应该承受了很多情绪。而秦始皇死在沙丘。一个圆滑而又屡受压迫的赵高终于释放了。这一释放也就会忘乎所以。

实际上。秦始皇是不是真的要立扶苏为继承人。是缺乏一些证据支持的。是因为后来秦二世大失人心。才会有那么大的呼声。但是。到了赵高手里。就不一样了。谁立为皇帝对我最有利。那么我就立谁。

而胡亥是自己的学生。于是。赵高当然要立胡亥。

当然。要说服李斯。得用另外一个口吻:现实的政治家。需要以权和利诱之。

赵高在心里想。李斯心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对了。丞相之权位。

于是李斯听到的是。扶苏与秦始皇政见不同。而你是与秦始皇诸多政策脱不了干系。而且。扶苏最亲近的是蒙恬。一旦扶苏即位。你想要富贵还乡。怕是做不到。而如果胡亥即位。他什么都不懂。还不全是你说了算。你的权势将会得到保证。

李斯心动了。他一层一层爬上来不容易。心中的现实欲望战胜了他政治家的冷静。他不了解胡亥的昏庸、也不了解赵高的野心。他在做出这个抉择的时候。真的以为能长保相位。反正都是秦始皇的儿子。或许胡亥在自己的辅佐下。还能将帝国建设的更好呢?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其他观点:

李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早年为粮仓小史。一日李斯因见厕鼠与仓鼠幡然醒悟。原来人的贵溅、境界竟然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

李斯长倏然仰天长啸曰:“人之贤不肖誓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如此的一番醒悟后。李斯离开上蔡投师荀子学法家、儒家、帝王术。学成之后入秦。

一次。李斯在为秦王分析天下大势时说:“凡做大事者。必抓住时机。秦穆公虽然称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当时的时机不成熟不能完成统一大业。

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彻底衰落。各诸侯国之间连年征战。秦国乘势强大起来。

在秦始皇灭六国的统一大业中。李斯为相立下了显赫大功。为恩宠李斯。秦始皇把自己所有的女儿都嫁给了李斯的儿子。也把李斯所有的女儿娶为儿媳。

可见秦始皇对李斯的恩宠可谓是大于天了。如此君臣。李斯该以何等忠诚才可报此天恩呢?

然。李斯却在秦始皇死后。为保仓鼠之位。居然背叛秦始皇。与赵高合谋起惊天大案。篡改秦始皇的遗诏。杀扶苏、蒙恬等大秦帝国之栋梁。

直到有一天。李斯踏入刑场时才又有了一番感悟。李斯对他的儿子们说:“我想与儿牵黄犬乐于东门。重回往日的宁静。”

李斯的“仓鼠论”的确发人深省。同为鼠因环境不同而贵溅有别。

同样为人。如果只为为保仓鼠之位而丧失人性之本的话。那再要想重新回归原点时。

原点又在哪呢?

其他观点:

历史不忍细看。细看历史。李斯对秦并六国及秦国治理贡献有限。

过去人们认为李斯有这样几大贡献:一是定法。商鞅变法。李斯定法。秦国的法制创设和建设的主要功绩是商鞅;其次是韩非。他的法治思想为秦始皇激赏。而李斯毒死他的同学韩非后。主要是运用韩非的法治思想定法;再次。才是李斯完善法治。但自己的干货不多。多窃用韩非等人的法治思想。

二是实行郡县制。郡县制在秦早已成为一种实践。贡献最大的应是孝公和商鞅。而秦统一天下后。是丞相王绾等人提出推行郡县制。王绾又担心秦初并天下。人心未附。且六国贵族残余梦想伺机复国。故提出在僻远地区置王。也就是实行分封制。以增强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这是一个务实的计策。条件成熟的地区。实行郡县制。条件未成熟的地区。实行分封制。李斯只是强调郡县制的好处。力主一刀切地实行郡县制。被秦始皇采纳。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秦未。因为偏远地区没有置王。导致义军纷起。秦军主力又远在五岭以南、上郡以北。致使义军迅速做大。终致秦国覆亡。

三是统一货币、文字、车轨、度量衡等。这是丞相隗状、王绾领导下进行的文化和制度整合。李斯是廷尉。只做了一些辅助工作而已。但李斯善于写文章和造势。贪天之功。后世不察。加之李斯流传下来的文章较多。故人们认为这些主要是李斯的功劳。其实不然。谬矣!

四是实行离间计。使敌国君臣相互猜忌。自毁长城。秦国有效实行离间计的主要功臣。是张仪、范雎、尉缭。三者也都比李斯早。李斯提出的离间计。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至于李斯背叛秦始皇。是因为李斯本来就是一个卑劣无节的政客。为了一己之私。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沙丘之变。李斯苟合赵高。拥立胡亥。矫诏杀害公子扶苏、名将蒙恬。是大秦帝国灭亡的重要推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42:04

    李斯,始皇,郡县制,秦国,帝国,自己的,政治家,的是,现实,小吏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42:04

    没想到大家都对秦始皇一统七国,少不了李斯的功劳,最终为何背叛秦始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42:04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题主所问应该是指。李斯为何选择了拥立胡亥?答案是因为李斯的性格。他是个现实的政治家。而赵高抓住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