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清帝国的时候,日本崛起只用了不到30年?
原创

为什么大清帝国的时候,日本崛起只用了不到30年?

好文

热门回答:

如同其他朝代的末期一样。清朝到了中后期。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僚体系。都变得越来越没有生机。各种内耗。各种短视。造成了清末的国力水平逐年的下降。

其实。历史也是公平的。崛起的机会不是没有给。而是一再被忽略或放弃。简单举几个例子。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一个叫魏源的人写了一部《海国图志》。详细介绍了当时的世界格局和西方国家状况。他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魏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时是1852年。也就是道光年间。如果这时清政府能够看清国际局势。进行变革。中国是有希望再次崛起的。然而。这本书在国内并没有人重视。更没有人愿意改变现状。但是。这本书却被日本人奉为经典。在1854年就被翻印。在日本引起很大的反响。有人认为该书也间接推动了明治维新的运动。

到了1888年。北洋舰队建立。其实力当时是亚洲第一。在1891年舰队去日本时。受到了日本人的仰慕。可以甩当时日本舰队几条街。

但是。这次访问也刺激了日本。从天皇到各个大臣。都节俭自身。包括天皇和其母亲。都捐献了钱财。就是为了打造自己的舰队。

反观中国这边。清政府还嫌北洋舰队花钱太多。慈禧更是挪用舰队钱款。为自己的生辰打造颐和园。

这样对比来看。如何能与日本相比较?

所以。清帝国虽然庞大。但在昏庸的统治之下。也是难以成就的。而日本虽小。但其上下一心。所以崛起也是必然的。

其他观点:

因为时代在变化。清朝止步不前。日本在进步。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国度。清朝是一个虚弱的帝国。日本是一个新崛起的帝国。日本拼了命也要完成变革。最终踏上崛起的道路。而日本因地理位置的限制。如果不进行改革。很容易灭国。因此。明治维新成为日本真正的转折点。明治维新和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改革时机。大化改新让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期间大量学习唐朝的文化。而且是全方位的学习。

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也是日本走进近代史的过程。这时候。日本全盘西化。更有脱亚入欧的节奏。对于日本来说。没有明治维新。日本也就无法崛起。纵观日本历史。每次改革。都能做到全面的。而中国却非常困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日本是岛国。领土比较小。在改革上。更容易些。日本也没有清朝那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清朝想要改革。都会面临巨大挑战。想要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没那么容易。顽固派是要一道难以逾越的坎。而且清朝领土之大。人口之多。想要一下子全部都改变。没那么容易。必须用时间来慢慢改变。因此。日本能用短时间来改变自身。而清朝却不行。

其次是文化的不同。因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和地理。造就两个不同的民族。大和民族因岛国因素。对海洋还是非常热爱和警惕的。毕竟日本外部因素。只能来自海上。而日本想要对外交往和贸易。只能通过海洋。因此。在列强到来时。日本看到了来自海上的威胁。如果不进行改革。日本没有什么战略纵深。坚持抵抗。只会被灭亡。

而清朝拥有广大的地区。战略纵深比较深。而外部因素。古代时期。大多数都是来自北方。来自海上的威胁。也是在近代的时候。在近代。北方的沙俄。对清朝的威胁同样也很大。不管是来自陆地的。还是来自海上的。清朝所面临的情况。不是日本可以比较的。一次次错失良机。最终让清朝面临更大的危机。

最后是面临的局面不同。清朝的洋务运动。只是改变表面。内部始终落后腐败。改革无法彻底。而上层的无能。底层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的。日本的明治维新。彻底改变日本整个社会。在面对世界列强时。清朝是全方位的。主要大国都会来到清朝这里。从这里分到利益。想要把他们赶走。或者开放接受他们的入侵。真的需要很大勇气和应对能力。不管是文化入侵。还是商品入侵。又或者是军事入侵。中国面对的局面。远大于日本。

这些因素。都决定日本能用30年的时间。就能完成转型并崛起。而清朝则不行。两国的地理位置、国情民族、领土大小、形势局面、文化风俗等。两者相差很大。复杂的情况。让清朝难以成功转型。他需要打破重组。最终建立新的朝代。不然清朝很难完成转型。而日本通过改革。最终实现崛起。成为大国的之一。

其他观点:

麻花的故事。这回聊日本崛起。

怎么说呢。总结一下就是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政治体制的进步。一个是技术革新。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不多。民族单一。新的思想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很容易形成统一。因此日本很快就完成政治体制的变迁。

而技术方面。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学习精神。只要是好的。进步的。先进的他们都可以容易的接受。比如我们的盛唐文化。因此。工业革命在日本开展地也很顺利。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下日本是如何崛起的。

日本版图

历史进程及政治体制改革

历史是一直向前的。进步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就是最好的例子。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又一个文明进程。

跟着法国也完成了工业革命。随后就是整个欧洲。工业革命以为着什么?解放生产力啊。机器代替手工完成工业制造。甚至完成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

这样效率的生产。欧洲的市场自然无法满足这些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于是。欧洲各国开始了殖民统治。扩张市场的同时还可以掠夺原材料。一举两得啊。

被他们视为遍地黄金的东方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中国是这样。日本也没能幸免于难。

19世纪。美国人首先敲开了日本的大门。同样也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使得日本国民对当时的统治阶层很不满意。他们好学的一面完美的表现了出来。明治维新开始了。并且很快就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新秩序。开始了工业革命。

明治维新

资源方面

日本在思想上学到了新东西。但也要有实力来实现这些思想。于是他们也开始了工业革命。而且很快就完成了。

要发展工业。最需要的就是资源。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他们是如何快速完成工业革命的呢?

当时的世界格局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已经没啥便宜好占了。所以殖民扩张这条路对于日本来说是走不通的。那怎么办?

主要还是依赖于日本快速完成了政治体制改革。使得日本在思想上很快就和西方列强同步了。

各种政策出台。开放港口。与西方各国开展贸易。派遣人才出国深造等等。

贸易带来了金钱。有了金钱就可以购买资源。有了人才就可以利用资源开设工厂完成工业革命。而且还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的。

日本工业革命中的造船厂

其他因素

看似很简单。其实日本完成工业革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市场自然也就小。靠贸易积累财富自然也慢。那他们怎么会那么快呢?

这里用了了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句话。“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是的。就是这句话。

李鸿章当年率领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时。先进而庞大的舰队震撼到了日本群众。于是上到天皇。下到平民百姓捐钱买军舰。

日本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海军实力就超越了清朝。甚至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最终还战胜了清朝。

甲午中日战争

虽然在全民捐钱买军舰这段时间。日本差点因此动乱。但日本政府却用一场胜利的战争成功转移了国内矛盾。并且通过清朝高额的赔款完美解决了国内问题。

不得不说日本人这次胆子真大。赌的也大。哪怕清政府再坚持个一年半载。日本自己就先乱起来了。也就不存在《马关条约》了。

《马关条约》可以说让日本的发展一步登天了。高额的赔款不说。单单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对日本来说收获就是巨大的。

李鸿章率北洋舰队访问日本

结语

日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崛起之路。从一个弱小的封建幕府王朝到工业强国的变迁。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除了甲午战争存在赌的因素之外。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听闻你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50:44

    日本,清朝,明治维新,工业革命,舰队,北洋,中国,也就,因素,日本人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50:44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大清帝国的时候,日本崛起只用了不到30年?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50:44

    如同其他朝代的末期一样。清朝到了中后期。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僚体系。都变得越来越没有生机。各种内耗。各种短视。造成了清末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