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汗国与元朝本是同宗同源,在元朝危难之际为何都是袖手旁观?
原创

四大汗国与元朝本是同宗同源,在元朝危难之际为何都是袖手旁观?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为何四大汗国和元朝同宗。元朝灭亡时却袖手旁观?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四大汗国与元朝虽然都是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国。但是都有自己的独立性。甚至互相攻伐。

四大汗国一开始是受蒙古本土大汉的领导的。但是蒙古内部不断争斗。尤其是窝阔台和拖累死后。围绕着汗位互相争斗。四大汗国也分帮结派支持不同的人继承汗位。当蒙哥死后。忽必烈在汗位斗争中打败自己的弟弟。成为新的蒙古汗。但忽必烈与弟弟的争斗让蒙古更加分崩离析。为了得到其他汗国的支持。放任他们自由发展。逐渐失去对四大汗国的控制。

当忽必烈灭掉南宋。入主中原。定都大都后。四大汗国在实际上已经独立了。元朝对他们鞭长莫及。为了领土争夺。四大汗国和元朝也时有战争。各大汗国有难。别说互相帮助了。能不在背后捅刀子就算好的了。

第二。元朝危亡时。四大汗国自顾不暇。

元朝在农民起义席卷全国之时。元朝面临着灭亡的命运。但此时的四大汗国也在走向衰弱。他们和元朝希望。民族压迫性质的统治。使他们内部民族矛盾重重。在蒙古铁骑开始没落之时。反抗者终于掀起灭亡四大汗国和元朝的起义。并最终把他们推翻。

这就是元朝灭亡时他们袖手旁观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本来就矛盾重重。另一方面就是他们自己也自顾不暇。



其他观点:

蒙古人只有在成吉思汗时代团结过。之前之后都是四分五裂。互相为敌。

四大汗国同元朝虽然都属于蒙古人。却也有很多尖锐的矛盾。甚至发生过多次激战。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钓鱼台中了飞石。没多久死去。

蒙哥死了以后。引起蒙古极大的内乱。

当时忽必烈掌握着元朝的大部分兵马。但是蒙古贵族不支持他。而支持阿里不哥在蒙古高原登基。成为皇帝。

当时四大汗国中。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都支持阿里不哥。只有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

结果双方激烈开战。打了整整5年。

最终。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兵败投降。被忽必烈毒死。

阿里不哥被杀。引起了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愤怒。认为忽必烈此举是弑君。不可饶恕。

于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纷纷脱离蒙古帝国系列。自立为王。不再听从忽必烈命令。甚至派兵攻打。

而唯一支持忽必烈的伊尔汗国。也只是形式上的支持。实际并没有什么支持的行为。

说通俗点。伊尔汗国的行为同另外3个没有什么不同。也获得了实际的独立。

而元朝灭亡之前40年。窝阔台汗国首先垮了。灭亡前几年。察合台汗国也垮了。

只有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存活到元朝之后。但也是名存实亡。

因为汗国的蒙古人实在太少。其实国家权力多被突厥人或者其他民族控制。蒙古人只是有个虚名而已。

而且汗国内部分分裂的很厉害。很多民族实际都是独立的。拥有自己的武装。大汉只是形式上的领袖而已。

甚至。蒙古人连自己的宗教都放弃了。改信仰伊斯兰教。

简而言之。元朝灭亡时。4大汗国有3个和他为敌。而其中2个汗国已经灭亡。唯一能够帮忙的伊尔汗国。其实名存实亡。早就是一个空壳。

其他观点:

关于蒙古几大汗国和元朝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情况。至于为什么几大汗国和中土元朝关系是疏远。很多回答都不得要领。

这个笔者在多次关于蒙古元朝的回答中提及。蒙古几大汗国和元朝是渊源非常密切的。不是因为分封就毫无关系。但是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几大汗国和元朝又很疏远。关键一环在大汗的继承在贵由死后变成了蒙哥。而不是什么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争夺。要注意两者的区别。是大汗传承从窝阔台子孙转移到了拖雷的子孙。而蒙古大汗的继承人在成吉思汗临终前是法定传给窝阔台及其子孙的。这在蒙古分封的宗王大会上有过盟誓的。类似与刘邦临终前传说的非刘氏不封王的遗命。古人都是很重然诺的。尤其蒙古人当时更为质朴。谁不敬重成吉思汗?几乎当神明一样的。问题偏偏在于历史走向改变了。这才是最重要的转折点。

拖雷在分封时毕竟得了便宜。他依靠蒙古社会习俗是幼子。得到成吉思汗的军队最多。术赤是长子。但历来因为身份尴尬。实际他得到地盘最大。很多人认为术赤不受家人喜欢。实际术赤作战勇猛。成吉思汗并不歧视他。甚至术赤的死也间接让成吉思汗大受打击。跟着也病重挂了。要说成吉思汗不喜欢术赤是绝对不真实的。术赤的地盘传给了拔都。哥哥斡儿答让给更有才华的拔都管家。实际斡儿答、拔都、别儿哥几兄弟全都厉害。术赤一家是成吉思汗家族实力最强的。根本不亚于拖雷。而且术赤拔都家族和拖雷蒙哥家族关系更好。这正是蒙哥可以当上大汗的背后支持砝码。

窝阔台死后。贵由当大汗与拔都在西征时有矛盾。贵由的登位。拔都兄弟根本不来参加。所以贵由打算去讨伐拔都。据说拖雷的妻子唆鲁禾帖尼通风报信。拔都也根本不怕。也代表前来迎战。贵由据说还没到金帐汗国就意外死了。导致汗位悬空。之前贵由登位本来就是其母亲脱列哥那耍了手腕。原本窝阔台更加有意阔端的儿子失烈门。但这一点也有些争议。因为虽然脱列哥那受宠。可窝阔台毕竟还有正妻孛剌合真以及嫡子合失。蒙古汗国的问题也是许多北方部族政权的一贯问题。传位制度不明朗。而且有贵族选举的传统。但并不意味嫡庶之间没有差别。实际有。而且很大。大汗的位子肯定是在嫡子中推举的。所谓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就是成吉思汗的嫡子。其他庶子根本没资格参与。术赤的金帐汗国也是拔都自己选的继承人。只不过拔都自己儿子继位才一年就夭折。这时候别儿哥因为功勋得到家族子弟支持继承了金帐汗位置。察合台死后继位因为战事爆发有点混乱。但就看拖雷家族同样还是一样。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全是拖雷嫡妻唆鲁禾帖尼的儿子。庶子从来不在争位的序列。忽必烈的位子也是先给太子真金。死后宁愿再给真金的儿子。都不选其他儿子可见嫡庶的观念在蒙古传位上有强大的影响力。尽管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条文或制度化。

几大汗国和元朝的疏远就在成吉思汗选定的窝阔台子孙被拔都、蒙哥等依靠实力抢走汗位。虽然拖雷的儿子蒙哥也是嫡子嫡孙。同样。蒙哥小时候也很受窝阔台喜欢。蒙哥因此还是得到家族一些宗王权贵支持。但在后来察合台家族和窝阔台家族后人心目中。毕竟这还是违背的成吉思汗临终前的盟誓。就算窝阔台子孙再不争气。原文大意是“一块臭肉”。大汗之位也要留给他们。这一誓言是载入《蒙古秘史》的。

蒙哥继位首先就再次分封。把术赤兀鲁思彻底交给拔都。这才是拔都后来又封白帐汗国、蓝帐汗国的法统依据。尽管拔都扩大的地盘。但分封的权力是蒙哥作为得到支持继位。以蒙古大汗的名义回报的。同时还把窝阔台嫡子嫡孙海都交给拔都看管。海都就是嫡子合失的儿子。这也是后来与忽必烈长期作战的根源。

海都之所以反对忽必烈。不是什么他们支持阿里不哥。而是本身就试图反对拖雷家族的汗位。海都是从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之间寻找机会。他同时向察合台汗国下手。阿里不哥封了一个汗王阿鲁忽。忽必烈也封了一个汗王八剌。是察合台长子木阿秃干的儿子。但是八剌推翻了阿鲁忽娶的兀鲁忽乃之子木八剌沙。兀鲁忽乃本来是原来蒙哥支持的察合台汗王哈喇旭烈妻子。算是以收继婚传统娶了堂嫂。

这时候。忽必烈打败了阿里不哥。加上忽必烈当时为了占据中原。完全遵从当皇帝。习汉法等一套做法。这也海都掀起西北各路宗王联合制造了一些机会。海都一个被看管的失败者子孙。能够纵横捭阖。拉拢金帐汗国忙个帖木儿。八剌一起对付忽必烈。要单说一个背叛元朝是说不通的。他有法统上的支持。同时也有利益上的分配。比如让忙个帖木儿去对付伊尔汗国。让八剌和后来都哇站在他一边。甚至后来东北的宗王乃颜也起兵响应海都。可见黄金家族互相的疏远不是简单看不惯和背叛朝廷那么肤浅。

正因为所谓蒙古内部的争斗是有原因。有目的。有宗旨的。所以汗国和元朝本身的关系才是更加让人感慨的。

但正如忽必烈之后的历史一样。自身的传承还是重蹈覆辙。元朝后来皇帝的传位主要在武宗海山和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两个子孙中。所谓兄弟本来友爱。相约兄终弟及。结果仁宗同样背叛承诺。把皇位给了自己儿子。就是英宗硕德八剌。然后又是武宗弟弟文宗图帖睦尔夺位。表面说要还位给武宗儿子和世瓎。结果逼的他远走察合台汗国。希望得到支持。实际还确实有一定支持。但兵力并不多。和世瓎居然敢半路在旧都和林就宣布登位。成为明宗。结果回来死的很冤。

实际的确是文宗出尔反尔。而且他的登位本身是不合法。但他又是元代后期皇帝中很能干的一个。包括他依赖的燕帖木儿。非常有能耐。否则文宗这种不合法统的皇帝早被拉下来了。

事实上的确本身元朝这边传承就很乱。所以几大汗国在经历前期几十年的战事后。拖雷家族的根基又并没有动摇。几大汗国自身也面临诸多变化。比如金帐汗国、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都面临回教部族安抚问题。与元朝关系自然就比较疏远了。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关系。好比察合台汗国对元明宗和世瓎继位的干预。只不过他们的能力不如文宗和燕帖木儿。所以错失重返中原的机会。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1:56

    元朝,蒙古,成吉思汗,大汗,忽必烈,阿里,儿子,蒙古人,文宗,子孙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1:56

    没想到大家都对四大汗国与元朝本是同宗同源,在元朝危难之际为何都是袖手旁观?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1:56

    谢谢邀请。为何四大汗国和元朝同宗。元朝灭亡时却袖手旁观?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四大汗国与元朝虽然都是成吉思汗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