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为何是“娶”,妾为何是“纳”?
原创

妻为何是“娶”,妾为何是“纳”?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中国古代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喜迎正妻、正房叫“娶”;喜迎小妾、偏房叫“纳”。不同的两个字。道出的是中国古代基本伦理和社会等级观。


古代曾广泛存在“纳女”现象。这里的纳女是指。把美丽的女子致献给君王、士大夫。

先是出钱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送礼、求婚;

纳妾当然就不需要这么麻烦。“女为人妾。妾不娉也”只要“兑为妾”——就是说女子被纳为妾。不需要男方搞三书六礼那一套。只要给够钱就可以。最为关键的是。丈夫纳妾事先要征得妻子同意。如果强行纳妾。女方可以告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近代随着千年等级制度的瓦解。社会上出现了“先纳妾后娶妻”、妾被男方家转正等现象。

其他观点:

我们中国家庭伦理经过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巩固与强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家庭观念。在它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创造了盛世繁花。同样也因为这伦理的关系遗传至今。

夫妻关系是人伦之始。然后才有传承。所以男人娶第一个妻子称为结发夫妻。娶回来就称夫人。可以管家处事。可以进祠堂。老后可以归坟山。因此。为了家庭。为了后代。对女子的伦理道德要求很规范化。就必须要很重视女子是否守义。温厚。忠贞。要三媒六证迎娶回来。所结发妻子都是从深闺嫁到夫家。称之娶。

其实任何时代。和各姓氏的家族。包括男人本身都是更重结发妻子。虽然现在开放社会。也是一样结发妻更受人尊重。比喻朋友带妻子来玩。自我介绍说明是妻子。其他人还会开玩问:是正宗的吧:从这句话就可以证明。每个男人还是看重结发妻子。所以大部分家庭只要是结发妻子的。男人对她。对家庭都放心。经济都由妻子保管。产生男居外。女居内的家庭伦理。

男人的小老婆叫纳妾。现在可以说小三。纳妾就是随便的意思。比效容易的。没有必要去了解那么多。只要有钱。双方喜欢就可以马上成为夫妻。古代有钱的大户可以任意把青楼女子。戏子随时带回家。现在有钱的也一样。所以纳妾就没有那么多礼节。也不要经过双方父母同意。更不要三媒六证。所以谓称纳。但是虽为夫妻。在社会和家族中就比结发妻子的地位低。甚至会被人看不起。进祠堂。老后归祖山家族有权阻止。还可不承认是家族中的人。

在家庭生活来说。男人不放心妾。在各方面还会控制她。特别是处理家里的权力和经济就更会控制。因为妾本身就多数不正规的女人。不贞节。少情义。除非时间长。在慢慢表现中男人对她更多地了解后才会放心于她。

这种观念的沿袭。形成了一种内敛保守中的格守贞洁。情义和审视的家庭伦理。就像一层薄纱的距别。也是更好地体现以家庭为核心。所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观点。

其他观点:

娶妻娶淑。纳妾纳色。盛唐时期有条件的人家。妻子还有一个传统。到了一定年龄。规劝夫君或者自己张罗。帮自己夫君纳妾。

而这个时候。有一些夫君比较放心的。即便都是头也不抬一下。说:交给你办吧!。如果是夫妻感情一般的。估计就会自己张罗着找了。当然也有一些是意外出现。遇上妻子不同意。最后很惭愧的放弃纳妾念头。元代赵孟頫他的妻子叫管道。据说是管仲的后人。不但是个美女。还是个文艺大咖。琴棋书画啥都精通。

可是即便是妻子如此完美。天天吃鲍鱼鱼翅的赵孟頫也有点腻了。一次看中了一女子。就起了一个纳妾的念头。就填词来试探妻子:我听说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东坡有朝云、暮云?我多几个吴姬、越女应该不算无分吧。况且你也四十多了。你只管做把持好家务即可。

可是这管道也不是省油的灯。按一般的古代妻子来说。要不就是一哭二闹的。要不就是算着顺从。她却很文艺的写了一首《我侬词》:里面大概意思就是。你和我两人都已经你侬我侬。两个人如一个人一样。怎么都分不开彼此。生死相依。其中含义就是不能再参合第三者进来。这赵孟頫就很惭愧啊。妻子对我这么好。我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便是大消了娶妾的念头。

不过赵孟頫的遭遇在宋代、元代、明代也是偶尔一例。大部分有能力和条件的士人。都会有个三妻四妾的。当时看来这才是比较正常的做法。如果是只有一个妻子的士人。倒是让人感觉很奇怪。成了奇闻。例如相传王安石只有一位妻子。后来他官至了丞相后。妻子还帮他纳了一个小妾。可是这王安石却不声不响的将小妾放了回去。让她好好的和丈夫过日子。原来这妇人的丈夫是个运粮的官员。因为一时疏忽。无奈只好将妻子给了王府。没想到王安石倒是如此大义。确实不愧为唐宋八大家的称号。后来据说他妻子过世。他纳了个小妾叫做娇娘。可是王安石这人不懂风月。天天非常忙碌。年轻的娇娘就和王府中一个仆人有私情。一次在月下被王安石撞破了。王安石气愤的用竹竿捅了乌鸦窝。

第二天晚上。王安石安排了娇娘陪着自己赏月。期间提起一首诗。其中就有“竹竿捅了乌鸦窝”。这娇娘也只知道什么意思。就非常机智的跪下说。“宰相肚子能撑船”。这倒是让王安石不好下台了。想想自己也都老大不小了。不要耽误人家孩子的青春。便是出于善心。给了一些安家费将娇娘和仆人一起放了回老家。

聊完赵孟頫和王安石这些人物。就轮到聊一下非常支持纳妾文人墨客了。大家都知道苏东坡的正妻是王弗。两人也非常的恩爱。后来王弗早亡。苏东坡还为其写了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很多人误会以为写写给他的小妾朝云的。其实他是写给妻子的。十九岁的苏东坡。娶了十六岁的眉州青神人王弗。两人恩爱的度过了十一年时光。她先一步就走了。可是这期间苏东坡并没有说因对妻子的爱。没有纳妾。可以所苏东坡纳妾是出了名的。他一生纳的妾很多。并且因为他名气大。文采好。当时的许多女孩子都是她的迷妹。即便是宋朝后宫的三位主子。也是她的粉丝。而他的小妾中。王朝云最有名气的。也是最懂苏东坡的。王朝云陪伴他一路贬到了海南。是一路跟着吃苦的小妾之一。在这段日子中。深苏东坡宠爱的的美妾樊素。悄悄不告而别。王朝云成为了坚持下来最后一人。她唯一的愿望是成为苏东坡的妻子。可是即便是在她因为在产下苏东坡苏过病逝后。苏东坡都无法给朝云妻子的名义。因为在当地看来。妾的身份是无法成为妻子的。

或者是天道可怜王朝云的遭遇。在王朝云下葬后三天。苏东坡过来祭奠的时候。发现了五个巨大的脚印。为之震惊后。在帮我设了道场祭奠。后来为了纪念这位红颜知己。还写下了不少的名编大作。如《朝云墓志铭》、《惠州荐朝云疏》。《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题栖禅院》都是纪念朝云写的。可是朝云终归还是妾。不能成为苏东坡的妻子。而苏东坡一生的其他妾就没朝云运气好。

据说苏东坡的纳妾很多。由于他的被贬到其他地方。在经济上是养不起那么多小妾。只好将一些小妾送人或者是让她们回家。而其中一些送人的。因为他的眼光独到。他的妾都是琴棋书画都俱佳的女子。所以同僚们也很喜欢。其中一些还有身孕的。可是同僚们虽然喜当爹也很开心。还堂而皇之的告诉还是。你老爸就是苏东坡。所以后来北宋大宦官梁师成还有北宋的翰林学士孙觌。都公开表态自己是苏东坡的后人。都是苏东坡当年送出去小妾所生的骨肉。这个连他儿子苏过都是默认的。而最可怜的一个女子。就是苏东坡一时兴起。直接将她送人了。一点面子都不给。如商品一样的交易了出去。这个女子叫春娘。当时文人之间相互相送的习惯。苏东坡带着一帮人送朋友远门。朋友看中了春娘。愿意用一片白马来交换。苏东坡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个时候春娘可是非常的气愤。把我当什么了。但是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啊。怎么办。就一气之下当场羞愧而走了。让苏东坡非常的尴尬。也成为了历史上一直诟病他的一个故事。不过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当野史故事看即可。

可是苏东坡身边几位的妾。我们看到当时的妾。即便还是如王朝云一样的努力。也改变不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妾和妻子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后来的两个妾更看出来。即便是大文豪苏东坡。也难以免俗。对待女子确实不如王安石的一般的想的周全。可这也是当时大部分人的想法。妻子和妾本身就是不同。因为妻子是娶回来的。而妾是纳回来的。

那么娶和纳有何不同。为何身份地位差距如此之大呢?

这个和古代婚姻制度有关系。这需要提到一个鲜少人之的“媵制”。在远古部落结婚时。就出现了一个规矩。就是部落只见通婚。男子通过明媒正娶以后。女方会有一些女子进行陪嫁。这就是所谓的“媵制”。而这些一起嫁过去的女子。并不能作为妻子。要扶正需要经过正妻的点头。她们过去的最大任务就是劳动人民。为部落发展而发展。

后来周朝建立了一套制度。就是一夫一妻的制度。这套制度规定男人通过六礼后。明媒正娶的妻子只有一位。但是没有规定妾多少。而周礼规定天子可以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诸侯王不能乱来。建立了一套非常标准周制婚礼。其中规定很繁琐。双方结婚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婚前礼。包括就是我们熟悉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等。这个风俗很多地方还有保留下来。大家结婚的也都知道怎么回事。双方都合适以后。就到了正婚礼。现在的风俗就是摆喜酒了。古代还有三拜天地等等。最后婚后礼。其作用就是让新妇知道家里的那个是舅舅。那个是舅妈。反正就是跟亲戚都认识后。开始融入到大家庭。因为古代可是家族聚居的。即便是现在也是一个村里都是亲戚。这道礼仪还是非常重要的。要不你也不认识六岁的小朋友竟然是你舅公。大家有冲突就麻烦了。

而男女双方经过如此盛大的结婚后。才算是对公布自己完婚。而这个风俗一直保持了几千年。没有怎么变化过。到了现在这结婚的礼仪某些地方。依然保持的非常完整。妻子在古代的分量可是特别的重要的。娶妻那么多礼仪。来源是妻子将来是夫君的助力。也可以说是丈夫的另外一半。男人的成败除了靠自己。妻子也有很大关系。比如隋文帝杨坚就是出了名的怕妻子的独孤伽罗的。可是独孤伽罗的家族和能力又帮他获得了江山。而李世民得到了妻子长孙皇后的帮助。同样玄武门之变才下定决心。开创了大唐的贞观之治。

所以古代妻子有一句老话。叫做“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句典故来自东汉刘秀的一个大臣宋弘。这年刘秀的姐姐新寡。看中了非常帅气的宋弘。刘秀当然懂姐姐啥意思。就借故叫来了宋弘。让姐姐躲在了屏风后面偷听。刘秀就问宋弘。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这宋弘可是知道啥意思。立刻就回了这一句千古名言。糟糠之妻不下堂。让刘秀的没有办法。毕竟人家夫妻恩爱。不好下旨将人家妻子给休了。自己姐姐不能做小妾啊。所以这是就没下文了。

可以看出古人看待妻子的角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外要给夫君给合理建议和规劝。对内要管理好家头事务。还是自己道德楷模的代表。在古代可好多名臣都是对妻子很恭敬的。不如“醋坛子”的来源。房玄龄的妻子就是一例。唐太宗可是赐给了房玄龄两美人。可是却被房玄龄退了回来。理由是妻子不同意。这下可难道了李世民。就想了一个办法。让一碗醋变成“毒酒”。让房玄龄喝了就不再让他纳妾。可他妻子二话不说的就喝了。唐太宗见着玩笑开不下去。也就算了。自此以后就有了妻子吃醋的说法。

可以看到即便是皇上要赐妻子。也的经过大臣和对方妻子的同意。古代妻子的名分就那么大。所以用娶字。娶甲骨文已经有这个字。是部落之间的一种礼仪。大约就是取得女子的意思。这取需要的是男子必须用勇气和毅力。得到了对方女子的青睐。或者有勇气和魅力将其征服。要不是取不来的。所以取有点类似于部落的成人礼。需要一定的努力付出。

而纳字却是不同。纳字的意思古代缴纳和贡献的意思。可以说纳妾只是古代的一种买卖过程。也可以说是“媵制”的有一种延伸。而妾的地位无法与妻子相比。即便是妾受到了夫君的宠爱。其地位依然还是妾。必须多妻子很尊重。按定义来分。古代的媵比妾地位还高一点。但是到了后来也没有什么区分了。

但是妾不是说什么人都可以娶。纳多少个都可以。古代还是有严格的规定的。不如汉朝时候。平民老百姓是不能纳妾的。而有一定功劳的大臣可以纳八名。普通有点地位的。可以是一妻二妾。这是当时的规定。这个规定到了明朝时候还保留着。就是普通老百姓。只能是一夫一妻的制度。不过后来当然是随着经济发展。大家能养活更多的人的时候。民间也就越来越不遵守这个规定了。而士大夫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自己也那样。

但是妻子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而妻子为何主动为丈夫纳妾。其原因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来源还是因为当时一些妻子无法生育。所以为了延续夫家的灯火。必须去帮夫君选女子纳妾。当然也遇上一些丈夫。特别的喜欢妻子。坚决不纳妾的。比如北宋的一股清流司马光就是。这司马光就是砸缸那一位。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可是他和王安石一样。是宋朝士大夫们纳妾成风的一股清流。唯一一个妻子不能生育。还坚决不纳妾的名臣。就算妻子帮他找了一位小妾。他也不为所动。还赶走了人家。让这个女子怀疑人生。自己就那么丑吗?后来司马光一生没有子女。可千古留名。也算是一段佳话。

而除此以外。北宋的士大夫们可是对纳妾情有独钟。到了元朝时期。妻子的地位更无法撼动。即便是妻子有污点。姐妹也要对她毕恭毕敬的。比如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虽然给人抢走了一段时间。还生下了来历不明的术赤。可是依然铁木真对他很好。即便是后来的几位宠妃。都是其他部落贡献过来的美女。也都要乖乖听她的话。这就妻子的地位。

到明朝。虽然洪武帝朱元璋为了明朝的发展。一早就规定了一夫一妻的制度。可是呢。到晚明时期。明朝就控制不住。穷苦的老百姓可没问题。但是有钱的土豪。可不管这个规定。基本上是妻妾成群。发展到了清朝。这个规定就是等于虚的。这一点在曹雪芹《红楼梦》中可见一斑。

而纳妾古代的手段很多。因为本身只是一个交易。或者是赎一些歌姬。或者是民间女子收纳。或者是别人赠送。或者是自己看中了想办法得手。反正古代这故事就非常多了。特别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更多这些故事。这不多说了。

但是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通过好几个故事告诉我们。妻子地位是妾无法撼动的。除非是特殊也原因。妾才能成为妻子。一是妻子的扶正。二是妻子过世。丈夫通过特殊的方法续弦。这其中还需要许多的流程。特别的麻烦。如果不是真爱。妾要扶正做妻子。确实非常的难。

而妻子的孩子地位与妾生的孩子地位相比。明显是妻子的地位高很多。也就是常说的大房的子女通常都是接管家产的。而其他的偏房最多是分一杯羹。

古代妻和妾制度是有严格的制度区分的。因为妻子是按照完整的婚嫁礼仪。加上双方父母的点头认可才可娶回家。这样娶回家的妻子。被家族是认可的一份子。也可以说是以后丈夫的助力。家族发展的未来支持者。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而许多成功者后面都是和自己妻子支持有莫大关系。所以妻子地位非常高。对外帮助妻子。对内要管理好家务。可以说地位非常的重要。可妾不同。不需要通过礼仪。也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纳回来。在家族里面妾。不为家族人接受。即便是生了孩子。也无法和正妻的孩子相比。如果到失去了宠爱。还可以送人和让她们回家。所以再宠爱的妾也很难成为妻子。

新中国成立以后。取消了古代的三妻四妾的旧俗。人民坚定的支持一夫一妻制度。妇女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三八红旗手为社会做出了丰功伟绩。而随着人民的意识提高。古老的妻妾制度也随知成为了过去。更多的女子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为未来。为中国迎来伟大的复兴做出贡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7:14

    妻子,苏东坡,都是,古代,女子,地位,王安石,夫君,制度,家族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7:14

    没想到大家都对妻为何是“娶”,妾为何是“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7:14

    中国古代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喜迎正妻、正房叫“娶”;喜迎小妾、偏房叫“纳”。不同的两个字。道出的是中国古代基本伦理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