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婚姻制度真的像国产剧中那样,随便休妻找三妻四妾吗?
原创

古代的婚姻制度真的像国产剧中那样,随便休妻找三妻四妾吗?

好文

热门回答:

古代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去花街柳巷寻花问柳。但是对于女人却是有一大堆的道德理论来约束着她们的。但是如果你想无缘无故的就想休妻。那也是办不到的。古代的女人有着古代的“女则”。规范着她们的一言一行。什么时候你可以去什么地方。什么地方你可以有说话的权利。可以说什么话。都是有着严格的行动准则的。

如果你要犯了“七出”之过。那是要被休掉的。但是这“七出”又是那些呢。这么严重?《仪礼·丧服》说:“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亦作“七去”。也就是说。你不怀孕没有生育能力;红杏出墙了;不孝顺父母亲人;多嘴多舌。整天搬弄是非;手脚不干净。偷鸡摸狗的;心胸狭隘。容不了人;还有就是你得了不治之症。无法痊愈的 。如果有了这其中的一条或多条。那你是铁定要被休掉的。但是是要正式文书的。要有见证人的。这样才会具有法律效力的。

而电视剧中的休妻。很多是我看你不顺眼了。我有新欢了。我就可以把你休掉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古代的男人岂不是快活死了。哈哈

其他观点:

古代得分阶段。但不管那个阶段。休妻都很不容易。某种意义上比现在离婚还难。在此不学术细考究!若妻子真犯了七处之条。得通过族里公决才能认可。但也视情况而定。如果真有恶行当然是被休甚至家法处理。但如果生不出孩子或娘家无人了。你还这真不好休。即使休了得考虑为她提供下半辈子的生活着落!汉唐宋及以前。对离婚及离婚后女子很宽容。再嫁也很支持。如汉武帝亲娘就是已有二孩再嫁给汉文帝的。唐玄宗把儿媳都霸占了。唐代敦煌民间放妻书有“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总之很多温情祝愿妻子再婚获得幸福的话!由于理学初起。宋稍微对女性苛刻了。但还是比较宽容。毕竟是宋朝民间生活很世俗化。以皇家为例。有示范效果。宋真宗皇后刘娥即为二婚后再娶的。二人如漆似胶一般。成为一代名后。差点做第二个武则天了!明清时代。理学禁锢严重。贞节牌坊受到追捧。离婚女性很难生活且不受尊重。社会对现代女性离婚还不如宋以前。但又比明清宽松点!

其他观点:

妻妾之间的故事。是很多古装电视剧热衷的话题。曾经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知否》以北宋社会为故事背景。架空历史。展现了一幅大户人家的生活画卷。充斥着妻妾儿女的勾心斗角。因此也被称为“宅斗剧”。这部剧相对以前一些粗制滥造的历史剧而言。在历史细节的还原上还是比较下功夫的。特别是对宋人家庭关系和生活原貌还原得比较到位。很多朋友对剧中正妻王氏和妾室林小娘之间的宅斗情节印象深刻。惊叹妻和妾在家中的地位差距如此之大。那妻妾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呢?在这一篇我们就来聊聊。

首先。身份地位不同。妻。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与夫齐者也”。意思是说地位与丈夫平齐。妻子的身份实质是家庭的女主人。有财产和下人的支配权。妻子只能有一个。妾却可以有多个。具体数量取决于你的家庭条件。妾。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有罪女子”。在甲骨文中。妾的写法是:

△甲骨文里的妾字

上面是刑具。下面是一个“女”字。就是戴刑具的女子。妾的身份实质是奴婢。是服侍主人的。只是服侍的方式是同主人睡觉生孩子。电视剧《知否》的前段中。是妾室林小娘掌管家族财务。这在古代是极不正常的现象。所以男主人被指责为“宠妾灭妻”。

其次。出身不同。妻一般都出身正经人家。讲究门当户对。而妾的出身就无所谓了。多数比较低微。否则也不会委身去给人家做妾。最初。妾都是部落之间战争的战利品——打败对方部落。把俘虏回来的女子当妾用。后来的妾。一般都出身于贫苦人家。有的则出自青楼。北宋名臣范仲淹。就纳了一个青楼女子为妾。名叫甄金莲。是一位色艺俱佳的女子。妾也有出身较为富裕家庭的。但依然遵循门当户对。富裕家庭的女子肯定是到更富贵的人家才肯当妾。从礼法上讲。皇帝的嫔妃都是妾。只有皇后是妻。

第三。获得方式不同。娶妻要经过三媒六聘、婚姻六礼等繁琐的程序。明媒正娶后才能进门。即便贵为皇家。也不能违背。古代迎娶皇后。有着比民间娶妻更为繁琐、郑重的礼仪。清朝皇帝大婚时。迎娶皇后的路线都有讲究。皇后要从皇城的正门——大清门抬进来。然后依次经过天安门、午门等中轴线正门。再进入后宫。而其他新进宫的嫔妃。只能从皇宫后面的神武门入宫。在清朝。大清门是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门。皇后入宫也走。体现了夫妻地位的平齐。

妻子是娶来的。妾则是纳来的。正所谓“娶妻纳妾”。纳字的意思是接收。像东西一样。花钱了就可以买。既然是买来的。自然也可以卖出。古代的妾是可以用于交易的。那价格一般是多少呢?《夷坚志·丙志》记载。北宋“衢州龙游人虞孟文。以钱十四万买妾”。这里的十四万指的是制钱14万文。合180贯左右。北宋一贯钱的购买力大约合今天800元。计算下来。纳妾需要花今天15万元左右。宋代买妾。服务年限上也不尽相同。有终身者。也有只服务几年的。另外。如果妻子死了。妾一般是不能上位成为妻子的。唐朝法律明确规定:“妾乃贱流”“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假如将妾升为妻。就是触犯了刑律。两口子要服刑一年半。而且事后照样得遵法离婚。

第四。法定准入条件不同。娶妻只要男子到了结婚年龄就可迎娶。但是纳妾是有条件的。在宋代。许多家族的家法都规定“四十不纳妾”。如浦江郑家的《郑式规范》里就规定“若年四十无子。许置一人”。也就是说。男子娶妻后如果四十岁了还没生儿子。这时候才可以纳妾。到了明朝。更是将此项要求写入了法律。《大明律》规定:“凡男子年满四十而无后嗣者。得纳妾。”从这一点要求上来看。纳妾的最主要目的是给主人生孩子。妾只是个生育机器。有的朋友可能会失望。原来古人也不是妻妾成群的啊。连纳个妾都这么麻烦!别急。法律是法律。现实是现实。只要你有钱有地位。想纳几个纳几个。想什么时候纳就什么时候纳。另外。古代男子不纳妾也可收养女子。除了妾还有家妓。宋代的商人和士大夫都有蓄妓的习惯。有的多达数十人甚至上百人。这也得看家里的条件了。另外。纳妾是需要征得妻子同意的。如果妻子不同意。你就纳不成。有的时候。妻子进门时带过来的陪嫁女子。也会成为丈夫的妾。

第五。家庭待遇不同。既然妻的身份是主人。妾的身份是奴婢。那妻妾之间在家庭中的待遇也就大不相同。比如说。明代法律规定:妻打妾。只要打不残打不死就没事;而妾打妻。是要杖一百的。花费待遇上。妻妾差距也很大。《红楼梦》里。正妻王夫人的月例银子是20两。妾室赵姨娘的月例银子只有2两。相差10倍。另外。妻妾死后的待遇也大不相同。正妻死后可以和丈夫同穴合葬。而妾不可以。

最后。妻妾身份不同。生育出的子女地位也不同。妻子生的子女叫嫡出。妾生的叫庶出。庶出的子女。在法理上是要将父亲的正妻作为母亲来侍奉的。称为大母、嫡母。而对自己的生母。则称为亲母或生母。至于《知否》中“小娘”的称法。在宋代一般是不会用来称呼母亲的。因为在宋代。青楼妓院的女子才会被唤作“小娘”。类似今天的“小妞”。

文末还要跟大家说一下古代妻子对纳妾的态度。古代妻子对丈夫纳妾看得比较包容。毕竟地位悬殊。不会产生太多醋意——何必跟一个下人计较?甚至有的妻子会主动提出为丈夫纳妾。并会被看作是妻子通情达理的表现。北宋仁宗时。王安石的妻子为丈夫花了90万钱纳了一个妾。这些钱的购买力至少合今天70万元。花这么大价钱纳来的妾。想必是色艺俱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滴蜡泪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7:29

    妻子,妻妾,古代,女子,北宋,皇后,宋代,地位,都是,丈夫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7:29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的婚姻制度真的像国产剧中那样,随便休妻找三妻四妾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7:29

    古代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去花街柳巷寻花问柳。但是对于女人却是有一大堆的道德理论来约束着她们的。但是如果你想无缘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