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是怎样理解的?
原创

叶绍翁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是怎样理解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叶绍翁的这首诗的词意并非用来比喻已婚的青年女子有外喻。都是世人运用他的后两句来比喻有外遇的不守妇道妇女红杏出墙。不过这个比喻也太帖切不过了!

当时正是春天。红杏绽放时节。叶绍翁是去走亲访友的。来到友人家而见门己关上。去击打门环。不见有人开门。寻故人而不遇时。从外面向院里观望时。只见红杏长的高过墙头。帖墙面的枝己伸到墙头外面。故作诗一首。应怜屐齿应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并不存在对友人妻有不恭不敬之意!

其他观点:

“红杏出墙”。是当今很常用的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喻指已婚女子有外遇。尽管此意象不能算是由叶绍翁原创。但确是由他这首七言绝句发扬光大:

诗句比较清丽。并没有难懂之处。唯一要说说的是“柴门”两字。其并不是如某专家在电视节目上所说。解为柴木做的门。而是指杜门。闭门。如“柴门谢客”。《后汉书·杨震传》:“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 王安石的《即事》诗:“渐老逢春能几回。柴门今始为君开。”也同解。

“红杏出墙”此一意象在唐诗中便有使用。如吴融所写的两首七律:

我们从上诗中也可看到:“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的起联。说明杏花此一意象本身是带有轻浮、风流的含义的。我们也读过陆游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不知大家对这句子。有没有产生过疑惑?为什么卖杏花不去闹市卖。而去深巷卖?

原来。唐宋时的青楼女子有在房间插杏花的习俗。唐代诗人薛能便写过一首很出名的《咏杏花》:

所以叶绍翁写这两句子时。是单纯说春意盎然。还是另有所指。这还真难说。毕竟有“杏花”此意象作垫。再说天知道为什么会“十叩柴门九不开”。

还有一点。就是在当时。《西山一窟鬼》这个话本便已开始流行。里面就有借此写女子之语:“如捻青梅窥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

所以。用“红杏出墙”比喻已婚女子出轨也并非空穴来风。如单纯写春意。叶绍翁用“红梅出墙”或“红桃出墙”就不会给人带来其他联想。

因为这几种花虽然形象相似。但投影到人们心智中的意象则有很大区别。即使是艳。也是各有各的艳法。这也是我们写诗时要注意的:

梅花:报春。冷艳。高洁。傲骨…… 。

杏花:二月。俗艳。风流。轻浮…… 。

桃花:三月。妖艳。迷惑。烂漫……。

其他观点: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意思是:游园而主人不在。敲门而久不开。不免感到扫兴。而诗人却说大概是园主人拍踩坏了地上的苍苔。这门是自然不会开的。但是。从墙头伸出的一枝红杏。泄露了园内春光。使人可以想象出春色满园。千红万紫。这门也就不必开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6:43

    红杏出墙,杏花,柴门,意象,不开,比喻,墙头,柴扉,春色满园,深巷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6:43

    没想到大家都对叶绍翁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是怎样理解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6:43

    叶绍翁的这首诗的词意并非用来比喻已婚的青年女子有外喻。都是世人运用他的后两句来比喻有外遇的不守妇道妇女红杏出墙。不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