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有句话说的好。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也是如此。我们首先要来考虑。唐玄宗是在安史之乱后“让”出皇位的吗?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新唐书》、《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这几部权威性较高的史书入手。来看看唐玄宗之子肃宗是如何登基的。这几部史书对于当时事件的描述是基本一致的。在那时。玄宗被迫幸蜀。当时的太子也即肃宗随行。行至马嵬之时。当地父老肯请太子留下来讨伐逆贼。在这样的局势之下。玄宗继续西行避贼。太子则率兵留了下来到北边参与战事。当太子率兵到达灵武之时。裴冕、杜鸣渐等大臣进言要求太子即位。太子于多次推辞之后最终接受。在灵武登基。是为肃宗。在这之后。才将消息传到蜀地告之玄宗。玄宗得知消息后才命人将册书送到了灵武。
由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玄宗的逊位、肃宗的上位实际上很大可能并非玄宗的本意。如若玄宗早有“让”出皇位的打算。那么在命肃宗北上讨贼之时就该有所表示。而史书的记载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肃宗即位是一件先斩后奏的事件。肃宗先于灵武登基。此后才派人到蜀地通知玄宗。玄宗无奈之下只能认可。继而帮助肃宗把该走的流程走完。关于这一点。《新唐书》表现地很明确。内称:“癸巳。灵武使至。始知皇太子即位。丁酉。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称诰。己亥。上皇临轩册肃宗。命宰臣韦见素、房琯使灵武。”可见。唐玄宗并非于安史之乱后主动册立肃宗的。“让”出皇位一事无从谈起。是一个伪命题。
而肃宗之所以能顺利策划登基。与玄宗在安史之乱后权威的跌落有关。安史之乱的爆发实际上与玄宗晚年的昏庸是密切相关的。耽于享乐、所托非人的玄宗在安史之乱后权力实际上已经被架空。被肃宗取代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其他观点:
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很快失守。唐玄宗李隆基带领皇亲国戚和部分近臣逃出长安。走到马嵬驿的时候。军士哗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也被缢死。第二天。当唐玄宗率领人马准备继续西行的时候。当地百姓出来阻拦。唐玄宗犹豫很久。最终留下太子李亨“宣慰父老”。后来。李亨在灵武即皇帝位。就是唐肃宗。尊李隆基为上皇天帝。
李隆基在西行的路上并不知道李亨已经即位称帝。还一直以皇帝的身份发布诏令。当来自灵武的使者告诉李隆基李亨即皇帝位的消息后。李隆基说:“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四天之后。李隆基宣布:“自今改制敕为诰。表疏称太上皇。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标志着李隆基正式让出皇位。承认李亨的皇帝地位。
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让出最高权力的。那么。李隆基为什么会让出皇位呢?
第一。在安史之乱的打击下。李隆基的威望一落千丈。虽然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被盛世掩盖的各种危机都显现出来。潼关失守后。“百官朝者什无一二”。李隆基宣布要御驾亲征。也没人相信。在西行的路上。跟随李隆基的人纷纷逃跑。普通百姓也指责李隆基的种种失误。马嵬驿军事哗变后。李隆基亲自出面“慰劳军士。令收队。军士不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隆基丧失了军心民心。
第二。在混乱的局势下。李隆基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号召力。他迫切需要用另一个人的威望团结全国的力量。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太子李亨。马嵬驿父老的挽留。使李隆基意识到自己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杨国忠。他坚决不肯留下。而是让李亨留下抚慰人心。结局是“父老共拥太子马。不得行。”李隆基在“使人侦知”这样的情况后。说了两个字:“天也。”又派人对李亨的随行军士说:“太子仁孝。可奉宗庙。汝曹善辅佐之。”
第三。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李隆基有着高超的政治手腕。他清楚地知道。大敌当前。李唐政权最需要的是团结。当他得知李亨真的即皇帝位以后。尽管心里有诸多不情愿。但还是例行公事般地颁布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和《皇帝即位册文》。相当于是后补了让出皇位的手续。如果李隆基得知李亨即位后仍然不肯放弃皇权。那么李唐政权将会“天有二日”。出现内讧局面。使安史叛军从中得益。
综上所述。李隆基让出皇位是在特殊形势下对既成事实的认可。是一种被动的然而却是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卷三十四
秦泉主编:《中国历史之谜》。南海出版公司2015年版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观点:
大唐在历经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政企开元后。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时终于达到大唐盛世的巅峰。此时唐朝威震四海。使得天下尽皆臣服!但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却在经历了一次叛乱之后。迅速地走向了下坡路。在这次叛乱中唐玄宗李隆基让出皇位。最后郁郁而终。其中缘由听笔者娓娓道来!
匆忙中玄宗带着自己宠爱的妃子以及数千禁卫军悄悄的离开了京城逃往四川。直到半个月后。留守在京城中的人才意识到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早已开溜了。一路之上玄宗前所未有的狼狈。让身边的将士们深感羞耻与愤怒。他们将怒火都出在了杨贵妃的身上。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这个女人的话。自己所效忠的那位皇帝不至于如此。而他们也不至于遭受如此之罪。
原因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首先他并没有选择。自己在没有通知百官群臣的情况下。带领一众近臣侍卫逃出京城。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事实上就已经放弃了皇位。而儿子继位不只将自己剩下的烂摊子给稳住了。并且逐渐的镇压了叛军。所以说没有选择只能认命。
再有便是他那年迈的身体了。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玄宗已经高达72岁了。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能够活到这个岁数的帝王还真的不多了。所以72岁的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已经能够稳定一切的时候。他便选择了放手。
综上所诉。唐肃宗即位已成事实。安史之乱渐渐平息。年迈的玄宗也没有了再夺皇位了决心和理由。这样坦然接受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048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灵武,玄宗,安史之乱,皇位,太子,皇帝,西行,军士,父老,潼关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玄宗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后让出皇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有句话说的好。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也是如此。我们首先要来考虑。唐玄宗是在安史之乱后“让”出皇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