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政变后,策划者李隆基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背后有何猫腻?
原创

唐隆政变后,策划者李隆基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背后有何猫腻?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一场唐隆政变。李隆基亲率数万羽林军斩杀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一干党羽。彻底结束了唐朝长达三十年女性专政的历史。

可是在政变成功之后。李隆基的做法却让人感到十分诧异:整个唐隆政变可以说是李隆基一手策划的。可是他却将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了父亲、那个懦弱无能的李旦。他的心里究竟打着怎样的如意算盘呢?

数万羽林军杀入皇宫。韦氏集团彻底覆灭。大唐终究还是李家的天下。

继武则天称帝之后。整个后宫的女人都变得不安分起来。人人都想效仿这位武周皇帝。站在权力的巅峰睥睨天下。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病逝。整个朝廷都被韦太后和安乐公主母女俩掌控。不仅极力打压张柬之等忠臣的势力、还把整个皇城的禁军全部交友韦氏子弟统领。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韦太后又把年仅15岁的儿子送上皇位。自己成为幕后掌权人。

韦太后想要做第二个武则天。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只不过在封建礼教盛行的古代。皇位的正统性至关重要。所以在她的授意下。中书令宗楚客、国子祭酒叶静等党羽联名上书。称韦太后称帝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所以理应废掉在位的李重茂。效仿武则天登基称帝。

改朝换代这件事。在韦太后筹划下紧锣密鼓准备着。而这个狼子野心的女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街之隔的临淄王府里。李隆基正在和手下的死士们谋划着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武则天执政的时候。8岁的李隆基就被封为临淄王。他的父亲李旦虽然名为皇帝。实际上就是一个傀儡。当武则天在公元690年称帝之后。李旦直接被废为皇子。

正是因为这样的童年经历。让李隆基心底里厌恶强权的女人。而此时此刻韦太后想要称帝的做法触及了他的软肋。如果真的改朝换代。那李氏宗族未来该如何?韦太后又会像武则天那样。年老之后把政权还给李家吗?

面对这些未知数。李隆基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但是有一个关键的难题摆在面前。自己手中的兵力少得可怜。靠什么将韦氏集团一网打尽呢?

就在这个时候。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出了个主意:皇宫中有上万的羽林军。他们全部归属于韦太后的弟弟韦播统领。此人是个绝对的酒囊饭袋。统兵打仗不行、搜刮民脂民膏倒是得心应手。而且为了显威风多次对手下的部将大打出手。军中对他都是敢怒不敢言。如果利用这层矛盾把羽林军拉到自己阵营里。胜算将大大提高。

听到这个建议。李隆基舒展了眉头。连夜派人请来羽林军的两名都尉葛福顺、陈玄礼。一番恩威并继之下。成功得到他们誓死效力的承诺。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一声令下。数万羽林军从玄武门出发。经过凌烟阁一路杀到太极殿。将韦太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击杀。其余党羽也悉数剿灭。

夺权成功后。李旦稀里糊涂地复位登基。而他从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

7月22日凌晨。也就是唐隆政变发生后的第二天。李旦躲在房间里瑟瑟发抖。因为昨天夜里。李旦分明听到不远处传来的喊杀声。他的第一直觉就是韦太后为了篡位、开始大肆屠杀李氏宗族。

可是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因为此时李隆基正跪在门外。止不住地磕头请罪。

“儿子没有经过您的允许。就擅自带兵诛杀韦氏乱党。现大功告成。是杀是剐全凭父王发落”。

听到韦氏乱党被清剿。李旦立马来了精神。要知道放眼整个宗族。有资格做皇帝的只有自己。至于那个尚且坐在龙椅上的少帝李重茂根本不值一提。以前他是一个傀儡。现在他仍旧是个傀儡。只要自己愿意。立马就能把他推下皇位。

于是政变仅仅过去三天之后。李重茂宣布禅让、李旦复位称帝。而李隆基作为第一功臣。自然深受器重。封王拜相、统领皇宫禁军、甚至以庶子身份成为储君。

李旦虽然稀里糊涂地做了皇帝。但手中没有太大的权力。满朝文武唯李隆基是从。而且掌控着皇宫禁军。面对这种情况。李旦十分识趣。果断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自己则做一个清闲的太上皇。

唐隆政变中。李隆基身居首功。却心甘情愿地把皇位让给父亲李旦。其中的缘由一目了然。

唐隆政变打的旗号就是拥立李旦为帝。所以李隆基不敢食言。

李旦是当时李氏家族中最德高望重的人。他曾经做过皇帝。政变成功之后也理应由他复位登基。这是所有政变参与者的共识。

当羽林军闯进宫门的时候。都尉葛福顺口中喊的就是“铲除韦氏党羽。拥立相王(李旦)为帝”。

由此可见。无论是政变的谋划者还是羽林军。他们都是以拥立李旦登基为目的的。如果这个时候李隆基截胡。且不说文武百官答不答应。光是羽林军就足够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李隆基不做皇帝。是因为还有一个强力的竞争对手。李旦只不过暂时起到缓冲作用。

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有个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他就是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的实力究竟有多深厚呢?

根据史书记载。李旦复位后太平公主屡次干预政务。而且曾扬言要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越到后期越发嚣张。甚至直接把百官聚集到宣政殿逼迫李旦下旨。

幸好李隆基又发动政变将太平公主杀死。不然不仅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而且唐朝又将进入女人干政的状态。

当除掉太平公主这个心腹大患之后。李隆基才敢安心地更改国号。从父亲手中接管所有权力。

李隆基心里明白。皇位迟早是自己的。

虽然李隆基是庶子。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储君。

按照封建社会的嫡长子继承制。储君原本应该是长子李成器。但那时的他只懂诗词歌赋而不通晓政治。背后也没有强大势力的鼎立支持。如何斗得过善于权术、能文能武、又功高盖主的李隆基呢?

所以当有人提议让李成器做太子的时候。他坚决推辞。声称“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弟弟李隆基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自己绝不先于他成为储君。他的心里也十分清楚。自己无权无势。就算被封为太子也做不长久。搞不好还会重蹈当年宣武门之变的惨案。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拉近与李隆基的感情。

所以对于李隆基来说。就算自己不争不抢。皇位也迟早落在自己身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8:20

    太后,皇位,太平,公主,羽林军,党羽,武则天,自己的,安乐,皇帝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8:20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隆政变后,策划者李隆基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背后有何猫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8:20

    一场唐隆政变。李隆基亲率数万羽林军斩杀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一干党羽。彻底结束了唐朝长达三十年女性专政的历史。可是